资源简介 六年级科学一、选择(把正确选项填入相应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计7分)1.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起到的作用是( )。A.传递声音 B.收集声音 C.振动2.枯叶蝶的形状像一片枯蔫的叶片,这是动物( )。A.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B.没有水导致枯蔫的结果C.环境恶化的结果3.电是科技发展、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发电的是( )。A.核能发电B.太阳能发电C.煤炭发电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资源的是( )。A.饮食浪费 B.彻夜亮灯 C.关紧水龙头5.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是一个电能转换的过程,它能把电能转换成( )。A.光能 B.机械能 C.化学能6.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是( )。A.天舟一号 B.天宫二号 C.天问一号7.磁悬浮列车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无接触的悬浮,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没有受到摩擦力B.减小了摩擦力C.减轻了重量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计7分)8.海鲜过敏之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瘙痒。( )9.污水排放到大海里后,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了。( )10.过期的药品我们应该将药品和药瓶一起放到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中。( )11.上课时,我们能够听到扩音器中传出的老师讲课的声音,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声能→电能→声能。( )12.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13.“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4.使用锤子、钳子和核桃夹打开核桃的效果是相同的。( )三、填空(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计16分)15.味蕾中的 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 将信号传给 ,我们就尝到了味道。16.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动物 的变化。比如:雨后在地面上能看到蚯蚓,是因为雨后土壤中的 减少了。17.地球上超过3/4的 分布在海洋里,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18.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 。19.发电机可以将 转换成 。20.太阳系中有 颗行星,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21.人们一般用 测量血压;用 把多页纸张装订在一起;铺砖师傅用 铺贴瓷砖会更省力。四、实验探究(把答案填写在指定位置,共计20分)22.自制“磁悬浮列车”(9分)实验器材:铜线、电池、环形磁铁、金属棒实验步骤:①把铜丝缠绕在金属棒上,制成铜线圈。线圈的直径要比环形磁铁的直径 (选填“略大”或“略小”);②把环形磁铁分别吸在干电池的两端(电池的正极接磁铁的N极,电池的负极接磁铁的S极),环形磁铁的直径要比干电池的直径(选填“略大”或“略小”);③把两端吸有磁铁的干电池放在线圈一端内,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电池与磁铁、铜线圈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线圈中产生 ,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与前面磁铁的磁场方向 ,与后面磁铁的磁场方向 。这样线圈的磁场会吸引电池,推动电池 ,使电池运动起来。23.摩擦生热(11分)实验器材:木板、砂纸、铁片、火柴、手钻实验方法:实验①:两手快速相互搓十几下,搓完放在脸上感受温度的变化;实验②:用砂纸迅速来回摩擦铁片后轻轻用手触摸铁片,感受温度的变化;实验③:把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进行摩擦,观察现象;实验④: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过一会儿用手轻轻摸钻头和木板上的钻孔处,感受温度的变化;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结论:摩擦会产生 ,这个过程中, 转换成 。期末测试题(三)答案六年级科学一、1.B 2.A 3.B 4.C 5.B 6.B 7.B二、8.√ 9.× 10.× 11.√ 12.× 13.√ 14.×三、15.味觉细胞 味觉神经 脑16.行为 空气17.生物资源 食物18.概括19.机械能 电能20.8 水星 海王星21.血压计 订书机 瓷砖吸盘四、22.①略大 ②略大实验现象:两端吸有磁铁的干电池会运动到线圈的另一端电流 相反 相同 前方 后方23.实验现象:实验①:搓手后,感觉手变热了实验②:摩擦铁片后,感觉铁片变热了实验③:摩擦火柴头后,火柴会燃烧起来实验④:用手钻钻一会儿木板,会摸到钻头和木板上的钻孔处变热热量 机械能 热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