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七单元第4课时 19 牧场之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七单元第4课时 19 牧场之国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课题:牧场之国
内容分析: 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第 2-4 自然段描绘了牧场上动物们富有情趣的生活。比如,把牛犊的模样比作贵妇人,说明它们在牧场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享有舒适的生活;说小鸡、山羊等牲畜“安闲地欣赏”,显示出它们的闲适自由。 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有的在段尾,起到对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的作用,如第 2、第 4 自然段; 有的在段首,起到总起的作用,如第 3 自然段;还有结尾独立成段的第 6 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课文用这种一咏三叹的方式,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赞美。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会认“毡、犊、眺”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骏”等14个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远眺”等16个词语。 ②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③思维能力: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④审美创造: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 2.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活动流程:环节一:视频导入走进荷兰。 环节二:打卡荷兰的异域风情 环节三:品课文悟牧场白天之美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视频导入走进荷兰。
1.游览完美丽的水城威尼斯,大家还想去哪里旅游呢?今天就让我们再去领略一下异国的风情,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欧洲西部的荷兰。 2.教师根据视频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一下荷兰。 3.读完题目《牧场之国》,你的脑海里面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你能不能用你的手中的彩笔画出荷兰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兰。同时设定本课任务,我以彩笔绘荷兰。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荷兰的美吧。 用美丽的充满异国风情的视频带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定我以彩笔绘荷兰的任务。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起领略感受荷兰的风情。学生思考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如何用画板来展现呢?小组交流讨论。
活动意图:通过视频来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同时设定本课任务,以彩笔绘荷兰,感受文字美的同时,能够用画板展现。
环节二:打卡荷兰的异域风情
学生默读课文,结合任务单思考: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汇报:课件出示评价表,根据自己默读进行评分 阅读标准表评价标准等级1、能借助拼音默读材料,字音准确,吐字清楚,不读错字。2、按句逗停顿,不唱读、不漏字、不重复。3、仪态大方,声音响亮,语调自然,能用恰当的语气读课文。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 预设:第2自然段描写了牛群在牧场吃草的画面;第3自然段描写了骏马自由驰骋的画面;第4自然段描写了羊、猪、鸡等牲畜在牧场上生活的画面;第5自然段描写了傍晚人们运送牛奶以及夜晚牲畜沉睡,牧场静谧的画面。 追问:这几幅画面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预设: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描写了荷兰牧场上的五幅画面,前三幅是白天的画面,后两幅是傍晚到入夜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梳理出本课的结构(总分)。 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气泡图能够很容易总结出本文展现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根据文本思考这些画面展现了荷兰的哪些特点? 同学间交流读书感受。
活动意图:以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出课文描写的几幅画面,为进一步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做铺垫。
环节三:品课文悟牧场白天之美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过渡。前面三幅图写的是白天的牧场之国,第四幅图写的是晚上的牧场之国,整篇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接下去让我们走进白天的牧场之国,感受牛群的情趣。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牛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4.感受牛数量之多,品种之多。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 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牛多,色彩丰富) (2)还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牛很多 (出示句子,指名读)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3)哪个词让你体会到牛多 (全是) (4)小结。“极目远眺”写出了草原辽阔无垠,“全是”写出了草原的碧绿和牛的数量之多,可见荷兰是牛的王国。 5.感受牛群之专注。 (出示: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句话写出了牛群怎样的特点?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3)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流:“专注”一词写出了牛群的神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牛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说明牧场上十分安静祥和。 (4)牛群吃草为什么能“非常专注”?( 没有牧人吆喝、打扰,唯有四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宁静而舒适,所以牛群才能这么专注地吃草。) (5)全班齐读,读出牧场的宁静和牛的自由自在。 5.感受牛犊和老牛之神态。(出示: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1)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2)牛犊指什么 (小牛) (3)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作者用丰富的语言,写出了牛的悠然自得、不急不躁,表现出作者对牛的喜爱之情。 6.想象画面,写法迁移 过渡:牛群中,除了牛犊和老牛的样子外,其他牛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用作者 描写牛犊和老牛的方法,仿写句子。 (1)学生思考,仿写。 (2)交流反馈。 范例:公牛好似绅士,彬彬有礼;年轻的牛儿模样像公主,举止优雅。 7.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祥和。 8.教师小结:绿色低地,牛群吃草,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绿色低地,牛群吃草) 9.回顾并总结前面学习课文的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运用了哪些方法?(边读边画出关键句;抓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0.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上面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选择描写马和其他牲畜的句子在全班交流。 11.自主交流描写马的句子,感受牧场是马儿的自由王国。(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从“膘肥体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体会到马儿长得健壮,在牧场可以自由奔跑,无拘无束。)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并读出轻松自得的感觉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 12.继续交流描写马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公爵是什么意思?(五等爵的第一等,五等爵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是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权利至高无上。)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马在牧场享有很高的地位,马是牧场的主人,在这里自由地生活。) (3)“辽阔原野,骏马飞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辽阔原野,骏马飞驰) (4)谁来当当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并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13.交流描写其他牲畜的句子,感受牧场是牲畜们的乐园。 除了牛和马,牧场上还生活着哪些牲畜呢?(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指名学生读) 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牲畜很多,并且生活得很悠闲自在。) 14.想象一下猪会对什么表示赞许呢?(指名学生说) 15.教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我不仅感受到猪的满足,也看到了其他动物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绿色草原,牲畜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绿色草原,牲畜悠闲)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读一读这段话啦。(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练读—学生展示读)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拟人)。 学生梳理出刚才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描写其他牲畜的句子,感受牧场是牲畜们的乐园。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的地方。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动物的表达方法。
分层作业:阅读文本,梳理填写表格,汇报交流,为做“讲解员”做准备。 画面描述你的感受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1)这里没有吆喝,没有争食,只有碧绿、宁静、舒适的草原,所以牛群才能专注地吃草。 (2)感受到牛在荷兰就像人一样,美丽、高雅。 (3)……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