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绥棱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初三化学试卷1.温馨提示:答题时间70分钟,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Mg-24 Cu-64 Cl-35.5 Ca-40 Na-23 Zn-65 Fe-56 N-14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每题可能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 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活字印刷 B. 海水晒盐 C. 彩陶烧制 D. 机杼织布2. 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液体C. 称量药品 D. 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3.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 氧气极易溶于水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 氧气能供给呼吸4. 对、、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5.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呼吸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酒的酿造 D. 食物腐烂6. 抗击新冠疫情,防止疫情传播,消毒环节必不可少。医疗器械消毒除酒精外,常用的消毒剂还有戊二醛.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从宏观上看:戊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从微观上看:戊二醛中含有5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C. 从质量上看:戊二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从变化上看:戊二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7. 有关、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 除去中:将气体点燃 B. 鉴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 除去中的: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D. 鉴别:分别用酒精灯点燃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 酒精 液态氧C. 清新空气 生石灰 D. 澄清石灰水 石灰石9. 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冰融化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B. 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C. 一片雪花,由多个水分子构成 D.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10.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燃烧是一种剧烈氧化反应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D. 篝火晚会时架空柴禾,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11. 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b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2. 如图是有毒气体X的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A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C. 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D. 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加热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 将鸡蛋壳放入稀硫酸中,蛋壳表面持续有大量气泡生成D.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 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果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偏小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15. 3.2g化合物M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化合物M中只含碳、氢元素 B. 化合物M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7.5%C.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6.4g D. M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6. 用化学用语表示:(1)氮分子_____;(2)2个锌原子_____;(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4)4个碳酸根离子_____;17. 性质决定用途,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A.冰箱去味剂 B.切割玻璃 C.制干电池电极 D.冶炼金属 E.制油墨(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_;(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_____;(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_____;(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_____;(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_____;18. 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1)铅笔芯粉末因为含有_____,有滑腻感,可做家庭锁头的润滑剂;(2)油锅着火,通常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_____;(3)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使人中毒的主要气体是_____,预防中毒的措施是_____。(4)清晨,洋洋佩戴着KN95医用口罩走出了家门,这种口罩可以防止病毒吸入鼻腔,起到了与化学实验中_____操作相同的作用。(5)从课本中洋洋知道了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在这个反应中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6)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7)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能得到焦炭、煤气和煤焦油,这一过程煤发生_____变化(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为什么质量变大?19. 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A. B. C. D.(2)图中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填元素符号)(3)图中氧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20.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氮气(2)“低碳”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说出一种“低碳”做法_____。(3)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度使用煤等化石燃料,导致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_____(任写其一)。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26分)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2)B图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a管产生气体具有_____性(化学性质)。(3)D图中实验结束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22.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_____。(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_____(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4)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填“可以”、“不可以”)选用③做发生装置。23.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1)D烧杯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写出B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24.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是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3)燃烧不当会引起火灾,当图书档案起火时用_____灭火器,因为这种灭火器灭火时不留痕迹。25. 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第一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分液漏斗将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1 2 3 4 5 6量筒读数/mL 40 50 55 58 60 60(1)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2)丙中量筒最好选_____(填“50”或“100”或“250”)mL;(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4)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不断减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四、综合探究(每空1分,共7分)26. 已知X是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难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2)写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3)②反应属于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27.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反应属于_____基本反应类型。(2)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__(填“升高”或“降低”)。(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名称)。五、计算题(共10分)28. 在做体育训练拉单杠时,体育老师给小明使用了“镁粉”,碳酸镁的化学式为,(1)求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碳酸镁中镁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_____。(3)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9. 小明取某种碳酸钠试剂与稀盐酸反应,含HCl的稀盐酸与它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碳酸钠 (含98%以上) xxxx化工厂出品(1)样品中的质量是多少?(2)样品中的含量(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签要求?绥棱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初三化学试卷1.温馨提示:答题时间70分钟,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Mg-24 Cu-64 Cl-35.5 Ca-40 Na-23 Zn-65 Fe-56 N-14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每题可能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D【15题答案】【答案】B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6题答案】【答案】(1)N2 (2)2Zn(3)(4)【17题答案】【答案】(1)B (2)C(3)A (4)D(5)E【18题答案】【答案】(1)石墨 (2)隔绝氧气(或空气)(3) ①. 一氧化碳##CO ②. 保持通风(合理即可)(4)过滤 (5)Fe2O3(6) ①. 不可再生 ②.(7)化学变化 (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所以质量变大【19题答案】【答案】(1)A (2) ①. 3##三 ②. Ar(3)Al2O3【20题答案】【答案】(1)D (2) ①. CO2 ②. 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合理即可)(3)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26分)【21题答案】【答案】(1)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2) ①. 1:2 ②. 可燃(3)滤纸破损,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22题答案】【答案】(1)酒精灯 (2) ①. ②. b ③.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3) ①. 稀盐酸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可以【23题答案】【答案】(1) ①. 下层 ②.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 ①. 碳酸##H2CO3 ②.【24题答案】【答案】(1) ①. a ②. B(2) ①. P2O5 ②. 隔绝氧气(3)二氧化碳##CO2【25题答案】【答案】(1) ①. 偏小 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2)100 (3)40(4)随着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四、综合探究(每空1分,共7分)【26题答案】【答案】(1)CO (2) ①. ②.(3)吸热【27题答案】【答案】(1)化合反应(2)降低 (3)氢原子和氧原子五、计算题(共10分)【28题答案】【答案】(1)84 (2)2:1:4(3)28.6%【29题答案】【答案】(1)10.6g(2)不符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