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全真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木柴燃烧
C. 海水晒盐 D. 钢铁生锈
2.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系列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 B. 溶解固体
C. 保存溶液 D.测溶液的pH
A. A B. B C. C D. D
3. 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锆是一种金属元素 B. 锆原子的第四层电子数为10
C. 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D. 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4. 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 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B. 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C. 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
5. 化学世界中存在很多奇特的分子,如图分子结构酷似螃蟹,被命名为螃蟹烯(化学式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螃蟹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B. 螃蟹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
C. 螃蟹烯由30个碳原子、4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螃蟹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6. 盐水选种是古人智慧结晶:将鸡蛋放入盐水中,蛋壳只露出一个硬币大小的盐水适合选种。某同学在20℃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同一鸡蛋在三种盐水中的浮沉状态如图(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杯①中盐水的质量为55g B. 无法确定烧杯③中盐水是否饱和
C. 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①<②<③ D. 向烧杯③中加入适量的水可使其适合选种
7. 如图是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铂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D.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8.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B.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C.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测定氧气的体积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除去气体混有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分别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 分离和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检验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否成功 取样,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质量变化关系 B. 一定量硝酸铵固体投入到一定量蒸馏水中
C. 等质量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1.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有着丰富的习俗。
(1)“划龙舟”。传统木质龙舟逐渐被玻璃钢材质的龙舟替换。玻璃钢属于_______材料。
(2)“插艾草”。艾草富含挥发油,可驱蚊杀菌。从微观角度分析,艾草能散发出馨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
(3)“包粽子”。粽叶里包裹着糯米等,糯米属于六类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为使粽叶生长茂盛,可施用适量硝酸钾,硝酸钾属于_______(填“氮肥”“钾肥”或“复合肥”)。
(4)“煮粽子”。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的方法。
Ⅰ.“湿法炼铜”:《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硫酸铜溶液)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1)该炼铜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Ⅱ.“火法炼铜”:宋代《大冶赋》中记载了用孔雀石和木炭经过如下反应可获得铜。
①第一步为木炭燃烧放热使孔雀石分解得到氧化铜;
②第二步为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制备铜,模拟装置如图1所示。
(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性。
Ⅲ.“生物炼铜”: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浸出铜是生物炼铜的一种方法,其反应原理为,已知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不同温度时生命活性不同,不同温度下铜的浸出率如图2所示。
(3)这种生物炼铜方法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6分)。
13.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
(1)A、B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A装置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填字母)。
A. 熄灭酒精灯 B. 将导管移出水面
(3)若改用C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利用装置E制取并探究其性质。将Y形管倾斜,使n中的稀盐酸流入m中与石灰石固体颗粒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然后向Y形管中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填“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14. 烘焙糕点时,向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使做出的糕点疏松多孔,口感更好。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白色粉末的成分只涉及到和。②溶液不与溶液发生反应。③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1)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猜想】
(2)猜想1:该粉末是;猜想2:该粉末是;猜想3:该粉末是_______。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
【问题与讨论】
(3)根据步骤①②,甲同学认为猜想1一定正确,乙同学认为根据步骤①②实验现象,不能得出该结论,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
(4)结合步骤③现象及资料,可知猜想_______一定不对。
(5)步骤④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固体a,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0g,白色固体b的质量_______(填“等于”“小于”或“大于”)10g,可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结论。
【实验与反思】
(6)丙同学指出只要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且_______现象,加入足量的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本灰(含有)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制备具有该成分去污液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1)“反应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煅烧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在海边用贝壳作原料得到CaO的优点是_______。
16. 某金属涂层光纤是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光纤。为测定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该实验过程中,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025年中考全真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1题答案】
【答案】(1)复合 (2)分子不断运动
(3) ①. 糖类 ②. 复合肥
(4)
【12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还原
(3)30℃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②. (2)B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木条复燃则满
(4) ①. ②. 先变大,后变小
【14题答案】
【答案】(1)
(2)和的混合物
(3)溶液也呈碱性,与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
(4)2 (5)大于
(6) ①. 溶液红色不消失 ②. 检验并除尽,避免干扰检验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题答案】
【答案】(1)(或)
(2)引流 (3)分解
(4)
(5)原料丰富,成本低
【16题答案】
【答案】(1)0.6 (2)解:设5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第一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
则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