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难点名称 分析《关雎》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诗歌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深处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在分析诗歌的同时,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青春期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尤为重要。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初中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同学在诗歌学习这块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有创新意识,有个人朦胧的情感体验。但学生毕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耳熟能详,可真正理解起来并非易事。 《诗经》两首都是古代关于爱情的诗,学生们又正处于花季,因此在讲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学生们会错意,要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爱情观引导。难点教学方法 1、学习这首诗歌我们要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2、通过诗歌中男子和女子的动作行为,分析人物形象,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读《关雎》这首诗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那么谁来告诉老师,《关雎》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感知诗歌大意 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诗歌讲述了一个男子爱慕并且追求女子的故事。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男子是如何追求女子的?男子是个怎样的人?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个君子看上淑女了,马上就想到“好逑”,好配偶,换句话说,他想到的就是建立婚姻关系,建立家庭。 男子是个负责任的人。 2.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男子执着的追求女子,在求之不得时,他饱受相思之苦,夜夜难眠,却没有轻言放弃,一如既往地坚持守护女子,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热烈的、执着的。 男子是深情、专一、有君子之风的人。 3.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子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君子弹琴鼓瑟,敲锣打鼓,只为与女子亲近,令女子开心。他不因求之不得而吓退脚步,能为所爱之人付出,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 男子是积极主动、彬彬有礼、为爱进取的君子。 我们看到男子是一个负责任深情专一有君子之风的人, (二)对于男子的追求,女子是如何表现的?男子追求的是怎样的女子? 1.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流:捞取,采:采摘,芼:挑选 淑女一连串采摘挑选的过程,就像是择偶挑婿的过程。 2.从女子的动作变化中可以看出,女子是个怎样的人? 从女子细心观察,慎重挑选荇菜的动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劳动、文静美好、慎重理性的淑女。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女子的三个动作“流之、采之、芼之”,我们可以看出女子的慎重理性,根据这三个动作变化我们也不难看出女子的动作是越来越慢,女子采摘荇菜为什么越来越慢? 因为女子被男子的追求感动了,也对男子动心了,想要给男子机会。也就是说这位君子和淑女他们在一起的概率更大了。小结 同学们,我们分析完 诗中 负责任 深情专一的男子和文静美好、慎重理性的女子,他们在这首来自礼乐时代的诗歌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克制,交往需要适度。就像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一样,我们应该提倡有礼有节的爱,情深意切,却不会因过度而伤己伤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