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悲苦杜
杜甫(712—770),字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号 ,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 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诗风以 为主。
知人论世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由盛转衰
诗史
诗圣
沉郁顿挫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创作背景
任务一:吟诵诗韵,品作者之情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表达了作者登楼时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任务二:身临其境,赏洞庭之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今昔对比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已久
“今上”:夙愿得尝,幸事一件
情感:今昔对比,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亲友离散、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国家战乱不已、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颔联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写出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置身诗境,整体感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高考链接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考向考情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二、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颔联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写出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置身诗境,整体感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坼”:是分裂的意思,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
②“浮”:是漂浮的意思,用想像的手法描绘了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的壮阔浩荡之景
③情感:“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无边无际,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壮阔美景的赞美。
炼字题答题技巧

释字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描画面
把该字放在原句中
描述景象。如果有手法,需要点明手法

析效果
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颈联中诗人“有“什么?“无”什么?,寥寥数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任务三:拨开云雾,品杜甫之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有”:有疾病,有孤舟。
“无”:无亲朋,无音讯。
情感:①年老多病的哀愁②孤苦无依的忧伤
③漂泊他乡的忧愁④壮志未酬的感情
联系内容和背景思考诗人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眼泪中包含哪些情感?
置身诗境,整体感知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原因:①年老多病②孤独无依③漂泊万里
④战乱连绵⑤百姓受难⑥山河破碎
感情: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历经沧桑,时年56岁,本诗通篇写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感人。
小结
比较阅读
【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心情愉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思考探究
①“引”是引领、带走的意思,“衔”是用嘴叼着、送来的意思。②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雁子、高山以人的情感。
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
④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内心激动、喜悦、愉快之情。
巩固训练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登岳阳楼》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