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分类示范小论文
一、历史小论文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2.读懂材料,确定主题;3.史论结合,规范作答。
二、历史小论文答题格式:标题+三段式(总—分—总)
1.标题:陈述句,体现观点;2.第一段(提出论点):阐述材料所体现的观点;3.第二段(论证观点):运用材料和所学,史论结合,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4.第三段(升华观点):总结观点,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小论文分类范文
一、历史发展进程类
1.西方近代化历程:西方近代化先后历经思想、政治、技术领域变革。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解放人性,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其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爆发,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开展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使欧洲社会巨变,推动世界文明进程。西方近代化从思想解放起步,接着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后实现技术革新。
2.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历史选择: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致使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丧失。各阶级为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坚定 “四个自信”,坚持党的领导。
二、重要历史事件影响类
1.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推动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世界面貌,但也带来社会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加强对亚非国家殖民掠夺,如中国、印度,使其产品在世界份额剧减,走向贫穷落后。工业革命还加快城市化进程,新发明、新技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不过,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18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工业生产大幅增长,逐渐成为 “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增强使其称霸世界,加速对外扩张,成为 “日不落帝国”。然而,工业革命也给英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警示我们发展经济要注重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重要历史人物贡献类:
杰出人物的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的重大成就推动社会进步。但丁作为文艺复兴先驱,其作品《神曲》体现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世界开始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华盛顿领导美国赢得民族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使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瓦特改良蒸汽机,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发展。
四、民主与法治建设类:
1.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治历史悠久,完善法律体系对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彰显人类法治文明渊源。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一定程度遏制贵族特权。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奠定欧洲民法基础。1787 年美国宪法实行 “三权分立”,确立民主政治体制。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成为多国制定民法典蓝本。1954 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奠基。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
五、思想解放运动类:
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人类社会进步。14 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反对教会 “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欧洲文化繁荣,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奠定思想基础。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开展。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其指导下,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民族复兴。先进思想理论引领时代,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中国梦。
六、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类
1.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隔绝孤立局面,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要素在世界加速流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深化国际分工,但也存在发达国家占优势、部分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即便出现逆全球化现象,也无法阻挡其发展大势。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 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
2.新制度推动国力强盛:大国崛起常伴随新制度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推翻封建专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使英国走向 “日不落帝国” 辉煌。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 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推动美国成为 “超级大国”。法国大革命中民主共和制与资产阶级君主制交替,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力增强。新制度的确立能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力。
七、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类
1.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英国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船等科技成果涌现,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内燃机、飞机等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加速经济全球化,改变经济和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我国应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
2.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火药促进欧洲火药武器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欧洲文化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支持。邓稼先、钱学森为我国原子能技术发展贡献巨大,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助力中国和世界农业发展。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提高生产力,加强世界联系。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八、国际合作与国际关系类:
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共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中国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打击军阀统治;共同抗日,赢得民族独立。二战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合作打败法西斯。诺曼底登陆和 G20 杭州峰会体现各国合作共赢。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需加强合作。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九、国家发展与改革创新类
1.改革是强国之路:成功的改革推动国家发展。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 1861 年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苏维埃政权。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复苏,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新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国家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2.坚持不懈,改革创新:改革是国家前进的动力,但并非一帆风顺。商鞅变法为秦国强大和统一奠基,商鞅却付出生命代价;戊戌变法促进中国政治近代化,谭嗣同等人牺牲。戈尔巴乔夫改革虽导致苏联解体,但提供了经验教训。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改革开放都证明改革能使国家富强。我国应坚定改革决心,不断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十、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类:
1.高举爱国旗帜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柱。林则徐虎门销烟彰显抵御外侮决心。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形成 “五四精神”。抗日战争胜利洗雪民族耻辱,铸就 “抗日精神”。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我国国际威望,增强民族自信心。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坚定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
十一、文化传承与发展类:
1.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持久力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丰富精神宝库,科举制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我国四大发明推动世界发展,促进欧洲社会转型。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既推动我国发展,也为世界做出贡献。国家和民族发展离不开文化振兴,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十二、维护国家安全类:
反抗侵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反抗侵略能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妄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奋起反抗,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保障了国家安全。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同仇敌忾,打败德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只有反抗侵略,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十三、国家发展与时代潮流类:
改革开放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把握历史机遇,推动各项事业发展。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推进,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向内地扩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定能创造新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