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中招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遨游语文世界,爱我家乡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开封大相国寺,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开封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寺院。其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其中最巧妙绝lún的是大雄宝殿,它是中国最大的木质结构大殿之一,是中国寺院建筑的翘楚,被冠以“中原第一殿”的称号。开封大相国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寺。它雕lòu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原人民智慧的精髓和心灵的寄托。走进开封大相国寺,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吧!(1)语段中的下列加点字,有两个注音错误。请在其后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①翘楚(qiào)________ ②冠以(guàn)________③精髓(suǐ)________ ④领略(luè)________(2)语段中两个拼音应分别对应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巧妙绝lún( ) 雕lòu( )2.在介绍汴绣工艺时,中间几个句子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3分)汴绣,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达到了刻画事物形象细致传神的效果②它以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③逐步形成了“汴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形象逼真的特色④它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⑤而且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A.④⑤①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④②③⑤① D.②④⑤①③3.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史来贺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1947年,史来贺参加民兵组织,后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等光荣称号。1953年,他带领村民平地改土、兴修水利,实现旱涝保丰收;用了20年时间,把刘庄周围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在他的带领下,刘庄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展养猪场,兴办机械厂,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1980年,刘庄经济达到了小康水平。50多年里,他带领群众使一个穷村庄变了祥子。他是河南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河南人民的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南省清丰县是“中国孝道文化之乡”“全国弘孝示范城市”。学校在清丰县中华孝道文化园开展了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校团委下发一则关于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的通知,小组成员发现通知中有两处不规范的地方和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3分)通知 各位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检验本次研学的成果,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请各班选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将于3月9日下午两点举行。 2月28日 校团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组成员设计了关于河南的宣传名片,以此表达对家乡河南的热爱,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主题 名句写景 爬嵩山,能让我们联想到“日出而林霏开,①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般的美丽景色;雪后云台山的山尖、树上、湖面上,一片白雪皑皑,真有“②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般的意境。观河南风景,品诗意之境。怀人 走进杜甫故里,脑海便浮现出杜甫因忧国思家而导致“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春望》)的衰老样子;瞻仰武侯祠,可体会到诸葛亮“受命以来,⑤________________,恐托付不效”(《出师表》)的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游河南名胜古迹,赏古人高尚情怀。抒情 毕业分别在即,“浩荡离愁白日斜,⑥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的忧思和洒脱交织在心头,我们要像王勃所言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样,即便江山阻隔,但真挚情谊不变。今日我们各奔东西,来日我们为建设家乡河南做出贡献。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杜甫的最后一程①公元768年暮秋,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夔州,漂泊在潇湘二水、洞庭湖之上。②秋风袅袅兮,烟波浩渺。一叶孤舟若隐若现,泛起丝丝细痕,仿佛和时间、岁月、历史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波光粼粼,升起落霞般的悲壮与璀璨。一③“应该是时日不多了。”④这一路历时近两年,从夔州放船,兜兜转转于潭州、衡州、岳州之间,停停走走。何处是吾家?何处都是吾家。行到湖上,杜甫望着陪伴自己同经苦难的杨氏,看着跟他长年旅泊异乡、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儿女,想起杳无音信的亲朋,再看看自己,百病俱发,形如飘蓬,他不禁悲从中来。⑤他凝视着群星,怎么像极了那一年的春星:春夜,宴于左氏庄后,“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溪水静悄悄地流淌,天空中满是繁星。“诗罢闻吴咏”,软软糯糯的吴音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他不由得忆起壮游时期,也曾至吴越之地,赏一池鉴湖,观潋滟水色。犹叹那时的少年豪情“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只是已再无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李白。⑥他微微一笑,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仙人李白。一拍即合,骑马游猎,评诗论文,拾瑶草、访仙人、畅游极欢;也是那个“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自己,更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的开元金盛时。二⑦突然,有些窸窸(窄的声音响起,应该是稚子太饿了。⑧“靠岸吧,去找找,兴许有些吃食。”他的长子默默地将船向岸边靠去,原本应该是丰收之色铺满大地的洞庭湖畔啊,现如今却是遍地疮痍。⑨是因为天寒冻住了渔夫的同吗 是因为今年米贱太伤农吗 还是因为这卖儿鬻女都还不起的租庸 ⑩一步一艰难,一步一叹息,“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穷途末路之际,岳州大地也只剩下声声叹息,徒留一腔烟波浩渺。而此时,他已是“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触目惊心……都在预示着盛世的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路又好像是从长安开始,似乎是发于秦州,至于万丈潭,又发于同谷,至于成都府。这一路可怪可吁可娱可忆可叹可恨,也许一路就是一生。长安的春天终究是破灭了。他忽然觉得分外凄凉,这凄凉远比壮游后的长安十年困守更绝望。三 “我们还是回船吧。” 似乎每多一刻的停留都会让这行至暮年的诗人那饱经丧乱的帝、伤、苦、泪更多一层无奈、无助和挣扎。 剑南节度使严武一再邀他出仕,他却一直回避。这回避看似格格不入,看似逃避现实,但他体内流淌着的依然是大唐的星河,有一些坚守如云间漏下的异光,明亮、温暖又坚定。他要向着心中的目标迈进,他相信奇迹,为着太多的失去而重构草堂的春天——立身尚清、立志求远,定会生生不息。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杜甫告诉严武,此生定要重回长安,为国效劳!四 “这湖面风大,是出不了洞庭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然而登临后的眼前,无边无际,他内心泛起无以言说的惶恐——看到了战乱,看到了整个宇宙的失衡,登临之喜一扫无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仙来此是散心的,尽显豪放之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襄阳是来求功名的;而唯有他是来寻梦的,寻自己的人生理想之梦,寻强国富民之梦。 他的一生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 洞庭湖为他送上了最后一程,岳阳楼的秋风为他唱响了最高亢的挽歌。如今在平江县城东南16公里,杜甫长眠于此。而距此只有30公里处的汨罗江边,还有一位永垂不朽的楚国诗人屈原的墓地与之相遥望。两位爱国诗人死于一地,葬于邻近,遥隔千年,惺惺相惜。 历史的尘沙湮灭了无数王侯将相、富贾豪绅,但诗圣的至性真情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依然能唤起我们心中最真挚高尚的情怀,更激励我们以其仁爱广博之胸怀、忧国忧民之大爱,添砖加瓦,垒砌起一座座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选自《芙蓉》2023年第2期,有删改。作者:刘静)6.阅读全文,梳理文章中杜甫的行踪和情感脉络,完成下面的框图。(4分)7.文章中大量引用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请以⑤、⑥两段为例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1)是因为天寒冻住了渔夫的网吗 是因为今年米贱太伤农吗 还是因为这卖儿鬻女都还不起的租庸 (从句式或情感方面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仙来此是散心的 孟襄阳是来求功名的 (第 段提到了李白、孟浩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两个角度,对本文的标题《杜甫的最后一程》的意蕴加以探究。(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文本一】规范汉字书写,为何值得一再强调①一段时间以来,针对汉字书写规范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数字技术融入日常生活虽然提升了公众日常的交流效率,却也导致不少公众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汉字书写产生了相应的“距离”。尤其是对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这种“距离”的产生,不利于其对汉字的日常学习,更不用说汉字的传承和发展。②最近,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部分地方和学校重视不够等现象较普遍。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在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同时对规范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作出了部署。③汉字不仅仅以一种交流工具的方式存在,其以独特的形态和美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发展演变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每一种汉字形态演变和发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丰富的文化史,也都在视觉层面产生了新的美感,而正确的书写则是理解和感受这些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④此次教育部要求,要培养学生了解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感知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的联系,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这些具体的要求,将促进汉字教学与公众可感可及的日常建立密切联系,对于培养中小学学生关于汉字丰富文化内涵的认知,助力其通过规范书写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显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⑤教育部还要求,持续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提倡使用规范汉字开展书法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培养审美情趣。从这个角度看,汉字的书写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美学教育的过程。⑥(A)在社交平台上爆火的95后女孩李右溪,就凭借科普甲骨文的基础知识获得了大量关注,而其将甲骨文与历史故事结合的做法,也正好契合此次教育部关于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相关要求。可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通过汉字讲述中华文化故事,其实有着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⑦如今,在人们的对外交往中,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汉字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沟通交流。在此背景下,强调规范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显然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选自《光明夜读》2024-10-28,有删改。作者:祁诗)【文本二】汉字书写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文化认同与历史传承靠它。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不仅是书写符号,更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象征。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文化元素正在被淡化甚至遗忘,而汉字书写却依然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标志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实属难得,值得珍惜。在语文教育中,通过汉字书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比如,在一次省书法交流会上,某书法大家曾分享他的心得时说:“写字时注意笔画间的错落有序。”具体意思是:字体要左小右大、左短右长,像“林”,左边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比右边木的最后一笔短,间架结构间的长短疏密、互相避让、轻重缓急像极了人与人之间的谦恭礼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处世哲学和生命力量。通过学习和书写这些文字,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10-27,有删改。作者:杨迅)10.文本一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本一中,③④⑤这三段的位置能否调换 请你简述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两个文本中的A、B两处画线句有何作用 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臣闻‘君仁则臣直①’。”大舜②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③也。臣迩④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上言时事,特敕锦衣卫差官校拿解赴京。臣不知所言之当理与否,意其间必有触冒忌讳,上干雷霆之怒者。但铣等职居谏司⑤,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读⑥之路。(节选自王阳明《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注释】①君仁则臣直:意指君主仁慈,臣子就会直言无隐。②大舜:上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③隐恶而扬善:指的是隐藏别人的过错,表扬别人的优点。④迩(ěr):近。⑤谏司:谏官的职位。⑥觉:正直。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能从相应的参考语句推断出的一项是【 】(2分)文中语句 参考语句A.邹忌修八尺有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B.朝服衣冠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C.但铣等职居谏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D.自宜嘉纳施行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劝谏别人时,要讲究艺术和技巧,你认为邹忌的劝谏有怎样的艺术和技巧 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君臣之间应该有怎样的相处之道 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4分)【甲】钱塘湖春行 【乙】游山西村白居易 陆游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补古风存。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7.根据两首诗的画线句,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进行赏读。(4分)①分析甲诗尾联的写法。②赏析乙诗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5分)18.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1)名著中许多人物的人生轨迹往往充满曲折性,请从《骆驼祥子》《水浒传》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人,分析其人生轨迹的曲折性,并写出你获得的启示。(不少于100字)(2)班级举办“我爱阅读”读书会活动,你推荐了《骆驼祥子》《水浒传》两部名著。请你结合阅读的体验,任选一部简述你推荐的理由。(不少于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1)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没有暴风雨中的拼搏,就没有豪迈的飞翔。——泰戈尔《飞鸟集》我一路走来的美丽世界,是由许多生活中的挫折所滋润。———泰戈尔《飞鸟集》请以“最美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三毛说:“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也有人说:“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1)①qiáo ④lüè(改对一处1分,共2分) (2)伦 镂(每空1分,共2分)2.D(3分)3.示例一:建议选择A图。该图真实再现了史来贺带领村民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共同劳动的场景,可为文字材料中史来贺带领村民一起奋斗、发展的内容提供直观的证据,让人感受到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劳动、共同奋斗的品质。示例二:建议选择B图。该图展现了在史来贺与村民们多年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场景。人民群众住上了别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史来贺是刘庄全村人民的恩人,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且该图与文字材料中的“50多年里,他带领群众使一个穷村庄变了样子”的内容相符。(结合画面内容2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共4分)4.①没有写清演讲比赛的地点,应加上“在学校报告厅”一类的具体地点;②落款的顺序错误,应把“2月28日”放到“校团委”下面;③“各位同学们”语意重复,应删去“各位”或“们”。(每处1分,共3分)5.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雾凇沆砀 ③白头搔更短 ④浑欲不胜簪 ⑤夙夜忧叹 ⑥吟鞭东指即天涯 ⑦海内存知己 ⑧天涯若比邻(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共8分)6.①洞庭湖上 ②凄凉绝望 ③回到船上 ④惶恐忧愁(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7.示例:第一,这些诗句是作者再现杜甫生活的依据。第⑤段作者以合理想象描述了杜甫在左氏庄宴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大量引用杜甫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这些诗句展现了青年杜甫的快意生活,与当前的漂泊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第⑥段引用诗句,展现了杜甫与李白青年时游历的美好场景和开元盛世时的情景,与如今他无家可归、国家生灵涂炭形成强烈反差,丰富了文章内容。第三,大量引用杜甫的诗句在表达上增添了诗意与文学色彩,使语言简洁凝练,更有感染力。(意思相近,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8.(1)示例一:句子连用三个疑问句构成了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句子的抒情效果。示例二:句子是杜甫看到洞庭湖畔遍地疮痍的景象后,不禁发出的连续疑问,这些疑问展现了百姓的疾苦,也表现了杜甫心系黎庶的崇高品质。(分析合理即可。2分)(2)文章第 段提到了李白和孟浩然,是为了和杜甫进行对比,突出杜甫牵挂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安危,体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意思对即可。2分)9.示例:①写出了杜甫生命的最后时刻与他忧国忧民精神的永存。题目中的“最后一程”,不仅写出了杜甫的生命即将结束,也展现了他至死不变的爱国信念。②展现了个人漂泊与国家苦难的联系。“最后一程”不仅写杜甫的流浪,更通过他的眼睛记录唐朝的衰败,杜甫的悲惨遭遇其实是整个时代的缩影。(角度恰当,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10.①摆出汉字书写规范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人们的思考;②强调了数字技术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危害,为下文介绍教育部文件的出台作铺垫;③点明了文本的论题“汉字书写规范”,强调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性。(任写两点,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11.不能调换位置。第③段强调的是学习汉字正确书写的必要性和意义。紧接着针对第③段的观点,第④段和第⑤段指出了教育部对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视。而第④段与第⑤段属于强调汉字书写教育从认知作用到审美作用来影响孩子的成长,程度上具有由低到高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调换。(指出“不能调换位置”,得1分;分析行文思路、简述理由,得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2.A处画线句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李右溪科普甲骨文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这一观点。B处画线句运用举例论证,通过书法大家分享汉字书写心得,证明了文中“通过汉字书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观点。(A、B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3.B(2分)14.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意思对即可。2分)15.①邹忌使用以小见大的劝谏技巧:邹忌首先通过讲述自己在家里的经历作为例子,来类比齐威王可能面临的类似情况,进而暗示齐威王可能受到蒙蔽。这种方式使得劝谏更加委婉,易于被接受。②邹忌保持温和而坚定的劝谏态度:在整个劝谏过程中,邹忌始终保持着尊重和礼貌,没有采用直言进谏,但态度坚定,有助于赢得对方的信任,使劝谏更容易被接受。(答出劝谏技巧与艺术1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共3分)16.国君要开明贤达,胸怀广阔,礼贤下士,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大臣应该用心地辅佐君王,为国家尽心尽力。(意思对即可。4分)【参考译文】“我听说‘君主仁慈,臣子就会直言无隐’。”大舜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能够隐藏别人的过错,表扬别人的优点。我身边的人暗中看到陛下因为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人上书谈论时事,便特地命令锦衣卫派遣官吏把他们逮捕押解到京城。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道理是否恰当,猜想其中必定有触犯忌讳、冒犯陛下,使陛下大发雷霆的地方。只是戴铣等人担任谏官一职,职责就是进言劝谏。他们的话如果正确,陛下自然应该高兴地采纳并施行;如果他们的话不正确,陛下也应该包容隐藏,以此开辟忠诚正直的进言之路。17.示例一:甲诗尾联中的“最爱”,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留恋。(意思对即可。4分)示例二:乙诗的颔联不仅写出了乡村美丽的景色,还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就能迎来新的希望和转机。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的人生态度。(赏析合理即可。4分)18.(1)示例一:祥子,一个满怀希望的乡村青年,最初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为此,他辛勤工作,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买第一辆车的钱,车辆却被匪兵夺去。祥子虽受挫但仍不放弃,他继续拼命拉车挣钱,但积蓄再次被孙侦探敲诈。后来他娶了虎妞,虎妞给他买了二手车。但好景不长,虎妞死后,他变卖了洋车。接踵而至的打击使他彻底绝望,他从一个有志青年沦为行尸走肉。启示:祥子的命运如同一部缩影,映射出社会底层小人物在苦难面前的无助与挣扎,也凸显了黑暗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启示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不能放弃希望和梦想,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示例二:青面兽杨志,是《水浒传》中一位饱经沧桑的英雄人物。杨志出身将门之后,曾立志承袭祖业,奈何时运不济。他在押送花石纲途中不慎失职,流落江湖,后又因盘缠拮据卖刀度日,误杀牛二,被判刑刺配大名府。他押送生辰纲失败后,难逃权臣打压,只得落草为寇。他是《水浒传》中备受尊敬与同情的英雄人物之一。启示:杨志的经历,是人才在昏庸政治环境下艰难求生的写照,彰显了逆境中奋起拼搏的精神力量,令人感慨万分。这告诉我们就算命运多舛,遭遇无数的挫折与磨难,仍要坚守内心的正直与勇敢。(结合名著内容,围绕人物的曲折经历分析,2分;谈相应的启示,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共5分)(2)示例一:选《骆驼祥子》,这是一部深入描绘旧北京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起伏,展现了个人梦想与残酷社会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小说细腻刻画了祥子从勤劳朴实的农村青年,到因生活压迫逐渐堕落的悲惨历程,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心灵世界,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个人奋斗的无力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示例二:选《水浒传》,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英雄好汉聚义梁山泊,对抗腐败官府,行侠仗义的故事。这部长篇小说融合了历史与民间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宋江的仁德领袖风范、武松的英勇无畏、鲁智深的豪放直率等,人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其叙事宏大,情节曲折多变,战斗场面描写惊心动魄,展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书中弘扬的忠义精神、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能结合名著内容,从任一角度分析推荐,字数符合要求即可,共5分)19.(50分)【写作指导】(1)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是泰戈尔的两句诗,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材料,先补全题目再进行作文。通过第一句中“磨砺”“流过血”“拼搏”“力量”“绝响”和“飞翔”等可以看出,磨砺创造力量、拼搏弹出绝响、拼搏后的飞翔,都表达了拼搏奋斗对人生意义重大这一观点。第二句中的“美丽世界”“挫折”“滋润”是关键点。该诗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挫折滋润后的世界才是美丽的。考生可以根据以上观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学习的挫折、一场失败考试的打击等,记述经过自己努力,实现了目标的故事;或者写看了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自己深刻体会到了奋斗的意义等。补题时,可填写“回忆、声音、笑容、色彩”等词语。注意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选择素材,如学习上突然遇到的挫折、生活中遭遇的不如意、朋友的误会等,记述经过自己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最终走出阴霾,走向成功的过程。(2)本题要求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都围绕“欣赏”这一写作话题。根据材料给出的两句话,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欣赏自己”“欣赏别人”两个方面来构思。“欣赏自己”可以欣赏自己的努力、乐观、勤奋等优秀的品质,欣赏自己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生活历练方面的骄傲。“欣赏别人”可以欣赏别人的宽容、热心、责任担当等品质……当然,除了这些,立意还可以是“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只要能打开思路,结合平时积累的素材,论点明确,注意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就一定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