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下·廉江期末)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土壤 B.空气 C.水分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土壤并非必要条件(如水培种子可发芽)。粮仓中种子不发芽,主要是因储存时需干燥环境,减少水分以抑制萌发。缺少水分会使种子无法启动新陈代谢和胚的生长,是粮仓储存种子不发芽的主要原因。C正确。
2.(2024五下·廉江期末)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自己 B.减少水分的蒸发 C.为了更加美观
【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多生长于干旱沙漠环境,水分稀缺是主要生存挑战。其叶片退化为针刺,根本目的是通过缩小表面积,减少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流失。针刺形态显著降低水分蒸发速率,是仙人掌适应干旱环境的核心进化策略。B正确。
3.(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
【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地质年代形成后,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地下经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燃料,其形成过程需数百万年以上,无法在人类历史周期内再生。而风能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风能源于大气流动,太阳能来自太阳辐射,二者在自然界中可不断更新补充,取之不尽。因此,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2024五下·廉江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非常独特的星球,主要表现在(  )。
A.有天然卫星 B.有生命存在 C.既会自转又会公转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多数行星都有天然卫星,且所有行星均会自转和公转,这些并非地球独有特征。而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其显著独特性。生命存在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关键特征,体现了其环境的特殊性。B正确。
5.(2024五下·廉江期末)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  )。
A.繁殖 B.觅食 C.避暑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丹顶鹤为候鸟,春季从南方越冬地迁往东北,核心原因是东北的温带气候在春季回暖后,适合其繁殖。东北湿地广阔,能提供筑巢环境和充足食物,且天敌较少,有利于幼鸟生长。春季是丹顶鹤的繁殖期,迁往东北是为了寻找适宜的繁殖地,符合鸟类迁徙的繁殖习性。A正确。
6.(2024五下·廉江期末)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
A.稻谷→蝗虫→青蛙 B.蚜虫→瓢虫→蜘蛛 C.青蛙→蚯蚓→落叶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需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体现能量流动方向。稻谷是生产者,蝗虫取食稻谷(初级消费者),青蛙捕食蝗虫(次级消费者),符合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的逻辑,箭头方向正确。A正确。
7.(2024五下·廉江期末)生态瓶中,水草和浮萍等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肥料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水草和浮萍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合成有机物。动物生存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态瓶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供动物呼吸,是维持生态瓶中动物生存的关键物质。B正确。
8.(2024五下·廉江期末)被污染后的城中湖,下列情况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下生物增多 C.水中生物减少
【答案】B
【知识点】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水体污染常导致富营养化(如氮、磷超标),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引发水下生物缺氧死亡。污染会破坏水质,藻类疯长遮挡阳光,水下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同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导致鱼类等生物因缺氧或中毒死亡,水下生物数量应减少而非增多。B符合题意。
9.(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水中行驶时,(  )形状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最小。
A.尖形 B.方形 C.圆形 D.梯形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流体力学中,物体在水中运动时,阻力与形状的流线型程度相关。尖形船首呈流线型,能使水流更顺畅地流过船体,减少湍流和涡流产生,从而降低阻力。尖形设计符合流体动力学原理,可有效分割水流,减小水对船首的冲击和摩擦阻力,是船舶设计中常用的减阻形状。A正确。
10.(2024五下·廉江期末)夏天快到了,狗的长毛换成短毛,是为了(  )。
A.求偶 B.散热 C.保温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狗的毛发更换与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属于适应气候的生理调节。夏季气温升高时,长毛会阻碍体表热量散发,而换上短毛可减少毛发对皮肤的覆盖,加快散热。短毛能降低毛发的隔热效果,使皮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通过对流和辐射更高效地散发热量,帮助狗在高温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B正确。
11.(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选项中,最晚发明制造出来的是(  )。
A.蒸汽船 B.帆船 C.竹筏
【答案】A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竹筏、帆船、蒸汽船的发明与人类对动力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关,越依赖自然材料或人力的工具出现越早。1807 年美国富尔顿发明以蒸汽为动力的 “克莱蒙特号”,标志着机械动力船舶的诞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发明时间最晚。A正确。
12.(2024五下·廉江期末)独木舟的优点是(  )。
A.载重量小 B.动力小 C.取材方便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独木舟由单根树干挖空制成,其核心优势源于材料获取的便利性。只需砍伐合适树木并掏空内部即可制作,在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取材极易,是早期人类常用的水上工具。C正确。
13.(2024五下·廉江期末)制作竹筏模型时,首先要(  )。
A.准备几根竹竿 B.固定竹竿 C.讨论制作方案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任何手工制作的首要环节是明确方案,确保后续步骤有序进行。制作前需讨论确定竹竿数量、捆绑方式、结构设计等方案,避免盲目操作,是科学实践的基础步骤。C正确。
14.(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纸质垃圾不能回收利用的是(  )。
A.蜡纸 B.旧书本 C.废旧报纸
【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可回收纸张需满足纤维结构未被严重破坏、无复杂涂层的条件。蜡纸表面涂有石蜡层,蜡质会附着纤维并阻碍纸张纤维的重新解离和制浆,回收处理难度大,属于不可回收纸质垃圾。A正确。
15.(2024五下·廉江期末)独木舟的侧面加根木杆(如图),是为了解决独木舟(  )的缺点。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差 C.速度慢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独木舟由单根树干挖空制成,船体狭窄,水面行驶时易因重心偏移导致侧翻,加木杆是典型的稳定性改良设计。侧面加木杆(类似 “舷外支架”)可拓宽支撑面,增大船体横截面积,通过杠杆原理平衡重心,显著提升抗倾覆能力,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B正确。
16.(2024五下·廉江期末)绿豆种子离开了土壤就不能发芽。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绿豆在水里也会发芽的。
17.(2024五下·廉江期末)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动物的粪便可以被分解者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不必及时处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分解者,亦称还原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18.(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两组的绿豆苗数量应该一样多。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对照实验中,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研究的 “阳光” 变量外,其他条件如绿豆苗数量、品种、土壤、水分等均应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仅由阳光有无导致。若两组苗数量不同,可能因样本量差异干扰对生长状况的判断,无法准确验证阳光对生长的影响,故该表述正确。
19.(2024五下·廉江期末)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解答】除了尽量加重货物外还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等来保持船的平稳。
【分析】掌握保持船稳的方法。
20.(2024五下·廉江期末)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比如蒸汽机轮船采用蒸汽作为动力,帆船利用风力驱动,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2024五下·廉江期末)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落到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正常发芽。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满足。例如落到干旱沙漠、高盐碱地或长期积水处的种子,会因缺水、盐分过高或缺氧等无法发芽;被埋入过深土壤的种子也可能因缺乏空气和光照难以萌发。此外,种子自身若未成熟或胚受损,即便条件适宜也无法发芽,故该说法错误。
22.(2024五下·廉江期末)湘湖里面有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它们与周围的水、阳光、土壤等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湘湖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构成生物群落,水、阳光、土壤等属于非生物环境,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满足生态系统的定义,故该表述正确。
23.(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设计车模时,我们要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车模设计涉及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方面知识,独立设计易受个人认知局限,导致设计缺陷。合作可整合不同思路,如有人擅长外观造型,有人精于动力系统优化,通过讨论能完善方案。且制作过程中分工协作可提高效率,及时发现问题,故车模设计需要与他人合作,该说法错误。
24.(2024五下·廉江期末)农业灌溉新技术可以节约用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农业灌溉新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通过精准控制水量,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或叶面,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滴灌可使水利用率达 90% 以上,较传统漫灌节水 50%-70%;喷灌通过雾化喷水均匀覆盖农田,节水 30%-50%。此外,智能灌溉系统结合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按需供水,进一步提升节水效果,故该表述正确。
25.(2024五下·廉江期末)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且成分种类丰富的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环境。
【答案】正确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 复杂的垃圾,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 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
26.(2024五下·廉江期末)植被破坏不会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重要的 “碳汇”。植被破坏会减少二氧化碳吸收量,同时植被分解或燃烧还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森林砍伐等行为已被证实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该说法错误。
27.(2024五下·廉江期末)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态存在,物态变化由温度决定。当温度降低时,液态水可凝固成冰,水蒸气可凝华成冰;温度升高时,冰可熔化成水或升华成水蒸气,水可汽化成水蒸气,这些转化均依赖温度变化实现,故该表述正确。
28.(2024五下·廉江期末)小明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会持续上升。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吸收的热量会用于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过程,而温度保持不变。只有当气压变化时,水的沸点才会改变,但沸腾时温度仍会稳定在新的沸点,不会持续上升,故该说法错误。
29.(2024五下·廉江期末)水蒸发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温度是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关键因素,温度越高,水分子获得的能量越多,运动速率加快,挣脱液态表面束缚成为气态分子的数量增多,蒸发速度就越快。例如常温下水蒸发缓慢,而加热时水蒸发明显加快,故该表述正确。
30.(2024五下·廉江期末)天冷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是热传导。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的方式。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热水袋中热水的热量通过固体袋壁传递到皮肤,再逐步向内传导,使人体感受到温暖,这符合热传导的特征,故该表述正确。
31.(2024五下·廉江期末)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有趣内容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他把买来的五条小鱼都放进了生态瓶中,没过两天,小科发现有两条小鱼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水也变浑浊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1)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A.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
B.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了
C.小科生态瓶中放的植物太少了
D.小科用的容器太小了
(2)小科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_________________。
A.消毒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池塘水
(3)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___。
A.养料和食物 B.氧气和食物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食物
(4)此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_________。
A.群落 B.生态平衡 C.生态环境 D.生态系统
(5)根据此生态瓶的整体情况分析,请帮小科写出两点改进建议:
①   ,
②   。
【答案】(1)A
(2)D
(3)B
(4)D
(5)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生态瓶中生物数量需维持平衡。若小鱼数量过多或容器太小,会导致氧气消耗过快、水质恶化;植物太少则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足够氧气,均可能致小鱼死亡。而小鱼数量少时,氧气和资源消耗较慢,反而更易存活,因此 A 不可能是死亡原因。
(2)池塘水含有自然水体中的微生物、矿物质和少量藻类,能为生态瓶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物质循环。消毒水含化学药剂会毒害生物;自来水可能残留氯气,需晾晒除氯后使用;凉开水缺乏溶解氧和天然微生物,均不利于生态瓶中生物生长,故最佳选择为D。
(3)金鱼藻作为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氧气(供金鱼呼吸),其本身的叶片等部分也能成为金鱼的食物来源,故 B 正确。A 中 “养料” 表述不准确,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非直接提供养料;C 中 “二氧化碳” 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并非主要为金鱼提供的物质;D 中二氧化碳和食物的组合错误,因此选 B。
(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所以小科的生态瓶要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同时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1)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由于小科用的容器太小,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植物太少,生态没有保持平衡,所以小鱼会出现死亡现象。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不是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
(2)生态瓶是模拟自然水域的情况,池塘水中还有很多微生物,所以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池塘水。
(3)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所以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食物。
(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所以小科的生态瓶要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同时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1 / 1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下·廉江期末)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土壤 B.空气 C.水分
2.(2024五下·廉江期末)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自己 B.减少水分的蒸发 C.为了更加美观
3.(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
4.(2024五下·廉江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非常独特的星球,主要表现在(  )。
A.有天然卫星 B.有生命存在 C.既会自转又会公转
5.(2024五下·廉江期末)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  )。
A.繁殖 B.觅食 C.避暑
6.(2024五下·廉江期末)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
A.稻谷→蝗虫→青蛙 B.蚜虫→瓢虫→蜘蛛 C.青蛙→蚯蚓→落叶
7.(2024五下·廉江期末)生态瓶中,水草和浮萍等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肥料
8.(2024五下·廉江期末)被污染后的城中湖,下列情况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下生物增多 C.水中生物减少
9.(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水中行驶时,(  )形状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最小。
A.尖形 B.方形 C.圆形 D.梯形
10.(2024五下·廉江期末)夏天快到了,狗的长毛换成短毛,是为了(  )。
A.求偶 B.散热 C.保温
11.(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选项中,最晚发明制造出来的是(  )。
A.蒸汽船 B.帆船 C.竹筏
12.(2024五下·廉江期末)独木舟的优点是(  )。
A.载重量小 B.动力小 C.取材方便
13.(2024五下·廉江期末)制作竹筏模型时,首先要(  )。
A.准备几根竹竿 B.固定竹竿 C.讨论制作方案
14.(2024五下·廉江期末)下列纸质垃圾不能回收利用的是(  )。
A.蜡纸 B.旧书本 C.废旧报纸
15.(2024五下·廉江期末)独木舟的侧面加根木杆(如图),是为了解决独木舟(  )的缺点。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差 C.速度慢
16.(2024五下·廉江期末)绿豆种子离开了土壤就不能发芽。
17.(2024五下·廉江期末)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  )
18.(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两组的绿豆苗数量应该一样多。
19.(2024五下·廉江期末)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20.(2024五下·廉江期末)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1.(2024五下·廉江期末)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落到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正常发芽。
22.(2024五下·廉江期末)湘湖里面有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它们与周围的水、阳光、土壤等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3.(2024五下·廉江期末)在设计车模时,我们要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24.(2024五下·廉江期末)农业灌溉新技术可以节约用水。
25.(2024五下·廉江期末)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且成分种类丰富的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环境。
26.(2024五下·廉江期末)植被破坏不会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27.(2024五下·廉江期末)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
28.(2024五下·廉江期末)小明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会持续上升。
29.(2024五下·廉江期末)水蒸发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0.(2024五下·廉江期末)天冷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是热传导。
31.(2024五下·廉江期末)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有趣内容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他把买来的五条小鱼都放进了生态瓶中,没过两天,小科发现有两条小鱼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水也变浑浊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1)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A.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
B.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了
C.小科生态瓶中放的植物太少了
D.小科用的容器太小了
(2)小科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_________________。
A.消毒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池塘水
(3)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___。
A.养料和食物 B.氧气和食物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食物
(4)此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_________。
A.群落 B.生态平衡 C.生态环境 D.生态系统
(5)根据此生态瓶的整体情况分析,请帮小科写出两点改进建议:
①   ,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土壤并非必要条件(如水培种子可发芽)。粮仓中种子不发芽,主要是因储存时需干燥环境,减少水分以抑制萌发。缺少水分会使种子无法启动新陈代谢和胚的生长,是粮仓储存种子不发芽的主要原因。C正确。
2.【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多生长于干旱沙漠环境,水分稀缺是主要生存挑战。其叶片退化为针刺,根本目的是通过缩小表面积,减少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流失。针刺形态显著降低水分蒸发速率,是仙人掌适应干旱环境的核心进化策略。B正确。
3.【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地质年代形成后,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地下经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燃料,其形成过程需数百万年以上,无法在人类历史周期内再生。而风能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风能源于大气流动,太阳能来自太阳辐射,二者在自然界中可不断更新补充,取之不尽。因此,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多数行星都有天然卫星,且所有行星均会自转和公转,这些并非地球独有特征。而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其显著独特性。生命存在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关键特征,体现了其环境的特殊性。B正确。
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丹顶鹤为候鸟,春季从南方越冬地迁往东北,核心原因是东北的温带气候在春季回暖后,适合其繁殖。东北湿地广阔,能提供筑巢环境和充足食物,且天敌较少,有利于幼鸟生长。春季是丹顶鹤的繁殖期,迁往东北是为了寻找适宜的繁殖地,符合鸟类迁徙的繁殖习性。A正确。
6.【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需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体现能量流动方向。稻谷是生产者,蝗虫取食稻谷(初级消费者),青蛙捕食蝗虫(次级消费者),符合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的逻辑,箭头方向正确。A正确。
7.【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水草和浮萍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合成有机物。动物生存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态瓶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供动物呼吸,是维持生态瓶中动物生存的关键物质。B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水体污染常导致富营养化(如氮、磷超标),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引发水下生物缺氧死亡。污染会破坏水质,藻类疯长遮挡阳光,水下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同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导致鱼类等生物因缺氧或中毒死亡,水下生物数量应减少而非增多。B符合题意。
9.【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流体力学中,物体在水中运动时,阻力与形状的流线型程度相关。尖形船首呈流线型,能使水流更顺畅地流过船体,减少湍流和涡流产生,从而降低阻力。尖形设计符合流体动力学原理,可有效分割水流,减小水对船首的冲击和摩擦阻力,是船舶设计中常用的减阻形状。A正确。
10.【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狗的毛发更换与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属于适应气候的生理调节。夏季气温升高时,长毛会阻碍体表热量散发,而换上短毛可减少毛发对皮肤的覆盖,加快散热。短毛能降低毛发的隔热效果,使皮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通过对流和辐射更高效地散发热量,帮助狗在高温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B正确。
11.【答案】A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竹筏、帆船、蒸汽船的发明与人类对动力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关,越依赖自然材料或人力的工具出现越早。1807 年美国富尔顿发明以蒸汽为动力的 “克莱蒙特号”,标志着机械动力船舶的诞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发明时间最晚。A正确。
12.【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独木舟由单根树干挖空制成,其核心优势源于材料获取的便利性。只需砍伐合适树木并掏空内部即可制作,在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取材极易,是早期人类常用的水上工具。C正确。
13.【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任何手工制作的首要环节是明确方案,确保后续步骤有序进行。制作前需讨论确定竹竿数量、捆绑方式、结构设计等方案,避免盲目操作,是科学实践的基础步骤。C正确。
14.【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可回收纸张需满足纤维结构未被严重破坏、无复杂涂层的条件。蜡纸表面涂有石蜡层,蜡质会附着纤维并阻碍纸张纤维的重新解离和制浆,回收处理难度大,属于不可回收纸质垃圾。A正确。
15.【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独木舟由单根树干挖空制成,船体狭窄,水面行驶时易因重心偏移导致侧翻,加木杆是典型的稳定性改良设计。侧面加木杆(类似 “舷外支架”)可拓宽支撑面,增大船体横截面积,通过杠杆原理平衡重心,显著提升抗倾覆能力,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B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绿豆在水里也会发芽的。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动物的粪便可以被分解者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不必及时处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分解者,亦称还原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对照实验中,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研究的 “阳光” 变量外,其他条件如绿豆苗数量、品种、土壤、水分等均应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仅由阳光有无导致。若两组苗数量不同,可能因样本量差异干扰对生长状况的判断,无法准确验证阳光对生长的影响,故该表述正确。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解答】除了尽量加重货物外还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等来保持船的平稳。
【分析】掌握保持船稳的方法。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比如蒸汽机轮船采用蒸汽作为动力,帆船利用风力驱动,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满足。例如落到干旱沙漠、高盐碱地或长期积水处的种子,会因缺水、盐分过高或缺氧等无法发芽;被埋入过深土壤的种子也可能因缺乏空气和光照难以萌发。此外,种子自身若未成熟或胚受损,即便条件适宜也无法发芽,故该说法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湘湖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构成生物群落,水、阳光、土壤等属于非生物环境,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满足生态系统的定义,故该表述正确。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车模设计涉及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方面知识,独立设计易受个人认知局限,导致设计缺陷。合作可整合不同思路,如有人擅长外观造型,有人精于动力系统优化,通过讨论能完善方案。且制作过程中分工协作可提高效率,及时发现问题,故车模设计需要与他人合作,该说法错误。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农业灌溉新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通过精准控制水量,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或叶面,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滴灌可使水利用率达 90% 以上,较传统漫灌节水 50%-70%;喷灌通过雾化喷水均匀覆盖农田,节水 30%-50%。此外,智能灌溉系统结合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按需供水,进一步提升节水效果,故该表述正确。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 复杂的垃圾,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 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重要的 “碳汇”。植被破坏会减少二氧化碳吸收量,同时植被分解或燃烧还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森林砍伐等行为已被证实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该说法错误。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态存在,物态变化由温度决定。当温度降低时,液态水可凝固成冰,水蒸气可凝华成冰;温度升高时,冰可熔化成水或升华成水蒸气,水可汽化成水蒸气,这些转化均依赖温度变化实现,故该表述正确。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吸收的热量会用于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过程,而温度保持不变。只有当气压变化时,水的沸点才会改变,但沸腾时温度仍会稳定在新的沸点,不会持续上升,故该说法错误。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温度是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关键因素,温度越高,水分子获得的能量越多,运动速率加快,挣脱液态表面束缚成为气态分子的数量增多,蒸发速度就越快。例如常温下水蒸发缓慢,而加热时水蒸发明显加快,故该表述正确。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的方式。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热水袋中热水的热量通过固体袋壁传递到皮肤,再逐步向内传导,使人体感受到温暖,这符合热传导的特征,故该表述正确。
31.【答案】(1)A
(2)D
(3)B
(4)D
(5)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生态瓶中生物数量需维持平衡。若小鱼数量过多或容器太小,会导致氧气消耗过快、水质恶化;植物太少则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足够氧气,均可能致小鱼死亡。而小鱼数量少时,氧气和资源消耗较慢,反而更易存活,因此 A 不可能是死亡原因。
(2)池塘水含有自然水体中的微生物、矿物质和少量藻类,能为生态瓶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物质循环。消毒水含化学药剂会毒害生物;自来水可能残留氯气,需晾晒除氯后使用;凉开水缺乏溶解氧和天然微生物,均不利于生态瓶中生物生长,故最佳选择为D。
(3)金鱼藻作为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氧气(供金鱼呼吸),其本身的叶片等部分也能成为金鱼的食物来源,故 B 正确。A 中 “养料” 表述不准确,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非直接提供养料;C 中 “二氧化碳” 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并非主要为金鱼提供的物质;D 中二氧化碳和食物的组合错误,因此选 B。
(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所以小科的生态瓶要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同时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1)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由于小科用的容器太小,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植物太少,生态没有保持平衡,所以小鱼会出现死亡现象。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不是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
(2)生态瓶是模拟自然水域的情况,池塘水中还有很多微生物,所以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池塘水。
(3)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所以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食物。
(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所以小科的生态瓶要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同时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