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
难点名称 通过教师讲授及训练,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声音。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物候学与大自然的现象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通过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物候与物候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有四季,每一个季节独有不同的声音,这很简单但是,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的话,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难点教学方法 让学生不仅从视频中学习语言表达的知识点,还要加以练习进行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互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图片展示 请同学们欣赏以下图片,你能知道分别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呢?桃花盛开、树叶飘落、大雪纷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通过这些现象能接收到大自然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关于物候知识的科普文。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以下词语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吗? 萌(méng)发 农谚(Yàn) 衰(shuāi)草连天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 匿:隐藏。 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鸣叫。 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划分文章层次,尝试给每一层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层次结构: (一)什么叫物候和与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快速阅读,提取信息 刚刚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层次,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重要意义是什么?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 同学们都已经又快又准地回答了刚刚的问题,我们再一起来小结一下,本文按“是什么到重要性再到决定因素,最后告知事物的重要性”的顺序进行写作,这在说明文中,称之为逻辑顺序,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四、精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1、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对换位置,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1、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听名家诵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例如:从“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我听出了,春天已经来临。 2、文章中是否有你不能解读的大自然的语言呢?可以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帮助你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聆听自然 拓展:积累大自然的语言 1. 听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听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春天在哪里?》 《小燕子》 2.你能从以下古诗中,读出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请你在课后在收集一些大自然的语言,和同学们分享,看谁收集的多!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有所得。在生活中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心灵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