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课前导入:1、学生课前展示,收集A4小报介绍小石潭的美妙景象。2、大自然能馈赠我们许多,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板书,课题〕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2. 理解作者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难点)3.激发热爱、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重点)教学过程:一、走进作者1、柳宗元____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_____,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_______。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________。2、巩固字音和字义。篁竹 卷石底 为坻为嵁 参差披拂 佁然俶尔 往来翕忽 悄怆幽邃3、我来我来译一译:(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二、走进小石潭,我来读一读1、听读课文,感知文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品味文情之美。2、配乐自由朗诵课文,读出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注意语速、停顿。3、请学生来展示朗诵,全班同学齐声诵读。3、 走进小石潭,我来说一说1、 文中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板书:水清、石奇、树荣、鱼欢2、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找相关语句,试着读一读)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交流点拨】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写作背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借山水以排遣。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出情感1~2段女生朗诵轻快自然的语调3~5段男生朗诵神秘、忧伤之感五、我来品一品(小组合作) 1、品词语找出精妙词语,以“我认为 ____ 字(词)用的好,写出了____”为话题发言。2、品句子找出精彩之句,以“我认为 ____ 这句话用的好,写出了____”为话题发言。3、品情感以“我从文中____处,领会作者____的心情”为话题发言。4、品手法从作者如何写景的角度自由发言。六、我与古人对话1、假如你面对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柳宗元,面对满怀忧惧之情的他,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用一些励志名句, 写一写)教师展示:盼你早日驱除心中的阴霾,把酒临风,宠辱偕忘,乘风破浪,直济沧海!2、材料补充:柳宗元绝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他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创作丰厚。如《捕蛇者说》、《永州八记》、《三戒》等。柳州四年: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 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千百年来一直祭祀他。有关他的传说广为流传。八、拓展延伸“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九、教师寄语面对逆境,有所思,有所为,振作奋发,找到针对逆境的突破口,才能冲破生活的乌云,找回全新的自我!十、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想象其中描写的美好景致。2.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其他篇目。3. 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授课人:赵林林哈密市伊州区第五中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