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一.默写(共15小题)1.(2024秋 饶阳县期末)古诗文名句积累。用课文原文补写出下面诗文中的空缺部分。①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李商隐)③荡胸生曾云, 。(《望岳》杜甫)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 ”一句蕴含哲理: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困难阻挠,着眼长远。2.(2024春 慈利县期末)诗文默写: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句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①“ ,明月来相照”是王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与闲适;②“ , ”是刘禹锡身处清幽宁静自然环境的欢欣喜悦;③“ , ”是周敦颐借莲花象征君子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的精神品质;“落红不是无情物,④ ”是龚自珍乐于奉献、为国效力的真实写照。3.(2024春 都昌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幽州台歌》中抒发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悲伤之感的句子是“ , ”。(2)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越来越受重视,在我们学习过的古诗文中也有一些涉及乐器的,如“ , ”(陆游《游山西村》),作者借描写两种传统乐器来表现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场景。(3)刘禹锡《陋室铭》中“ , ”两句与古代贤人相类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陋室的赞美之情。4.(2024春 越秀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③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④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2)乐声在古诗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小越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亡国之音,感慨家国兴亡 杜牧《泊秦淮》① , 。 笛曲哀怨,勾起无尽乡思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 , 。 抚琴抒怀,寄托淡泊心境 王维《竹里馆》5.(2024春 东台市期末)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有山水相伴,必将妙不可言。春天,我们会跟随韩愈感知①“草树知春不久归, ”;夏天我们和周敦颐共赏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冬天,我们追随花木兰在③“ ,寒光照铁衣”的天寒地冻中坚守。如果再有大诗人做向导,浏览自然风光定有不一样的感受。杜牧会带领我们领略夜晚秦淮河的④“ , ”朦胧凄迷;陆游会带领我们饱览山西村⑤“ , ”桃红柳绿的田园风光。同是登高望远,杜甫会以⑥“ ,一览众山小”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王安石则会以⑦“ , ”鼓励我们勇往直前。6.(2024春 高阳县期末)默写。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学精品。学习它们,既能吸取文学营养,又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唧唧复唧唧,① ”感受古代劳动者的美好形象;在遭遇困境忽又看到希望时,不禁感叹“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者某一天游历泰山被它的神奇秀丽吸引就会理解杜甫“荡胸生曾云,③ ”;看到满池塘盛开的荷花,就会吟咏“香远益清,④ ,⑤ 。”看到飞舞的柳絮,就能体会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⑥ ”描写的精妙。7.(2024春 金水区期末)班级拟召开“打卡地标见‘郑’美好”研学成果分享会,以下是你们小组准备的展示材料,请你完善。下面是小组撰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地标是城市的名片,打卡郑州地标,我们与一座城相知。登顶嵩山,俯览群壑,一展“① ,② ”的抱负(杜甫《望岳》);攀千禧广场(大玉米楼),远眺绿城,激荡“③ ,④ ”的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逛绿博园,近观草木,醉享“⑤ ,⑥ ”的清幽(刘禹锡《陋室铭》);游紫荆山公园,欣闻荷香,细品“⑦ ,⑧ ”的高洁(周敦颐《爱莲说》)。打卡郑州地标,见“郑”美好发生。8.(2024春 镇海区期末)根据要求答题。(1)小清在整理古诗文时,发现了诗歌的温度。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角度 古诗文 赏析自然中的温度 A. , 。(《竹里馆》) 独坐幽篁,唯有明月是知己。B. , 。(《晚春》) 人言草木无情,但杨花榆荚能知能解。乡情中的温度 C. , 。(《春夜洛城闻笛》) 笛声飘荡,拨动游子羁思的心弦。D. , 。(《逢入京使》) 偶遇老友,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小家中的温度 E. , 。(《木兰诗》) 久别小家,恢复女儿装的喜悦。梳理感悟(2)作为朋友,小乐想送给小清一张书签,愿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请你从以上整理的古诗词中选择最合适的连续的两句送给小清?并说明理由。9.(2024春 大洼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浩荡离愁白日斜,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 ,决眦入归鸟。(4)当窗理云鬓, 。(5)《陋室铭》中“ , ”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10.(2024春 灵川县校级期末)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诗为心声,乃为上乘。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①“ , ”表达了诗人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杜牧在《泊秦淮》中,用②“ , ”表现了家国兴亡的忧虑愤慨。《陋室铭》中③“ , ”刘禹锡借古代先贤居所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先贤、安贫乐道的情怀;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天地苍茫的寂寥中抒发的是④“ , ”(《登幽州台歌》)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用⑤“ , ”(《登飞来峰》)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11.(2024春 钟祥市期末)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刻进了中华文化基因里,许多文人志士留下了不朽的爱国诗篇。下面是小明搜集到的“家国天下”诗句,请你帮忙补写空缺处。内涵 诗句歌咏河山 造化钟神秀,① 。(杜甫《望岳》)保家卫国 ②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君子明志 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韩愈《晚春》)眷恋故园 故园东望路漫漫,⑤ 。(岑参《逢入京使》) 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忧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⑦ 。(杜牧《泊秦淮》) 宣室求贤访逐臣,⑧ 。(李商隐《贾生》)12.(2024春 天河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②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③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⑤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⑥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小天对古诗中体现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① , 。 高瞻远瞩,不畏艰难 王安石《登飞来峰》② , 。 绝处逢生,希望重现 陆游《游山西村》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挑战无尽,持续进取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3.(2024春 金寨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3)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5)《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7)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14.(2024春 汕尾期末)默写古诗文。(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3)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5)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 下联:但期明月见归心(6)古人的游历,是一场身心的旅行,入眼的是风景,入心的是人生。通过杜甫《望岳》中的“ , ”,我们可赏泰山的神奇秀丽、雄伟高峻,可见大自然造物神奇、鬼斧神工之妙;通过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我们可感生活的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可悟人生锲而不舍、生机无限之理。15.(2024春 德城区期末)班长想要在校园文化墙上展示一些体现古人优秀品质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将诗文补充完整。优秀品质 古诗文名句 批注爱国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表现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高洁 (2)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不随波逐流,不矫情任性,在尘世中保持自身的美好本性。奉献 (3) , 。(《己亥杂诗》) 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豁达 (4) , 。(《游山西村》)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乘时而进 (5) , 。(《晚春》) 运用比喻,告诉我们只有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才能把握未来。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默写(共15小题)1.(2024秋 饶阳县期末)古诗文名句积累。用课文原文补写出下面诗文中的空缺部分。①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贾生》李商隐)③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望岳》杜甫)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句蕴含哲理: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困难阻挠,着眼长远。【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2)贾生才调更无伦(注意“伦”的书写)(3)决眦入归鸟(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2.(2024春 慈利县期末)诗文默写: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句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①“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是王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与闲适;②“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是刘禹锡身处清幽宁静自然环境的欢欣喜悦;③“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是周敦颐借莲花象征君子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的精神品质;“落红不是无情物,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龚自珍乐于奉献、为国效力的真实写照。【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重点字:苔)③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重点字:蔓)④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重点字:苔)③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重点字:蔓)④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作)3.(2024春 都昌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幽州台歌》中抒发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悲伤之感的句子是“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2)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越来越受重视,在我们学习过的古诗文中也有一些涉及乐器的,如“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作者借描写两种传统乐器来表现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场景。(3)刘禹锡《陋室铭》中“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两句与古代贤人相类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陋室的赞美之情。【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2)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箫”的书写)(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注意“蜀”的书写)【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2)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箫”的书写)(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注意“蜀”的书写)4.(2024春 越秀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2)乐声在古诗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小越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亡国之音,感慨家国兴亡 杜牧《泊秦淮》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笛曲哀怨,勾起无尽乡思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抚琴抒怀,寄托淡泊心境 王维《竹里馆》【答案】(1)①独怆然而涕下 (重点字:怆)②无案牍之劳形 (重点字:牍)③可怜夜半虚前席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重点字:淤)(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②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重点字: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①独怆然而涕下 (重点字:怆)②无案牍之劳形 (重点字:牍)③可怜夜半虚前席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重点字:淤)(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②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重点字:篁)5.(2024春 东台市期末)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有山水相伴,必将妙不可言。春天,我们会跟随韩愈感知①“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夏天我们和周敦颐共赏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冬天,我们追随花木兰在③“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的天寒地冻中坚守。如果再有大诗人做向导,浏览自然风光定有不一样的感受。杜牧会带领我们领略夜晚秦淮河的④“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朦胧凄迷;陆游会带领我们饱览山西村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红柳绿的田园风光。同是登高望远,杜甫会以⑥“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王安石则会以⑦“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鼓励我们勇往直前。【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百般红紫斗芳菲②濯清涟而不妖③朔气传金柝(重点字:柝)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⑥会当凌绝顶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6.(2024春 高阳县期末)默写。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学精品。学习它们,既能吸取文学营养,又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唧唧复唧唧,① 木兰当户织 ”感受古代劳动者的美好形象;在遭遇困境忽又看到希望时,不禁感叹“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者某一天游历泰山被它的神奇秀丽吸引就会理解杜甫“荡胸生曾云,③ 决眦入归鸟 ”;看到满池塘盛开的荷花,就会吟咏“香远益清,④ 亭亭净植 ,⑤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看到飞舞的柳絮,就能体会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的精妙。【答案】①木兰当户织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惟解漫天作雪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木兰当户织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惟解漫天作雪飞7.(2024春 金水区期末)班级拟召开“打卡地标见‘郑’美好”研学成果分享会,以下是你们小组准备的展示材料,请你完善。下面是小组撰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地标是城市的名片,打卡郑州地标,我们与一座城相知。登顶嵩山,俯览群壑,一展“① 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的抱负(杜甫《望岳》);攀千禧广场(大玉米楼),远眺绿城,激荡“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自缘身在最高 ”的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逛绿博园,近观草木,醉享“⑤ 苔痕上阶绿 ,⑥ 草色入帘青 ”的清幽(刘禹锡《陋室铭》);游紫荆山公园,欣闻荷香,细品“⑦ 出淤泥而不染 ,⑧ 濯清涟而不妖 ”的高洁(周敦颐《爱莲说》)。打卡郑州地标,见“郑”美好发生。【答案】①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②一览众山小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自”的书写)⑤苔痕上阶绿(注意“痕”的书写)⑥草色入帘青⑦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⑧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涟”的书写)【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②一览众山小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自”的书写)⑤苔痕上阶绿(注意“痕”的书写)⑥草色入帘青⑦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⑧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涟”的书写)8.(2024春 镇海区期末)根据要求答题。(1)小清在整理古诗文时,发现了诗歌的温度。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角度 古诗文 赏析自然中的温度 A.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独坐幽篁,唯有明月是知己。B.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人言草木无情,但杨花榆荚能知能解。乡情中的温度 C.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笛声飘荡,拨动游子羁思的心弦。D.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偶遇老友,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小家中的温度 E. 脱我战时袍 , 著我旧时裳 。(《木兰诗》) 久别小家,恢复女儿装的喜悦。梳理感悟(2)作为朋友,小乐想送给小清一张书签,愿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请你从以上整理的古诗词中选择最合适的连续的两句送给小清?并说明理由。【答案】(1)A.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注意“深”的书写)B.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C.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D.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注意“凭”的书写)E.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2)示例:我选B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赋予“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小乐愿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更何况现在是暮春时期,所以选B句送给小清是最合适的。【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二小题要求从上述的古诗中选择一句给小清,让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所以此句最为合适。【解答】答案:(1)A.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注意“深”的书写)B.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C.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D.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注意“凭”的书写)E.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2)示例:我选B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赋予“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小乐愿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更何况现在是暮春时期,所以选B句送给小清是最合适的。9.(2024春 大洼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4)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5)《陋室铭》中“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答案】(1)吟鞭东指即天涯(注意“吟”的书写)(2)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庭”的书写)(3)荡胸生曾云(4)对镜帖花黄(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吟鞭东指即天涯(注意“吟”的书写)(2)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庭”的书写)(3)荡胸生曾云(4)对镜帖花黄(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10.(2024春 灵川县校级期末)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诗为心声,乃为上乘。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表达了诗人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杜牧在《泊秦淮》中,用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现了家国兴亡的忧虑愤慨。《陋室铭》中③“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借古代先贤居所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先贤、安贫乐道的情怀;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天地苍茫的寂寥中抒发的是④“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用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答案】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易错字:柳)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易错字:犹)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易错字:蜀)④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易错字:涕)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易错字:柳)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易错字:犹)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易错字:蜀)④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易错字:涕)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缘)11.(2024春 钟祥市期末)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刻进了中华文化基因里,许多文人志士留下了不朽的爱国诗篇。下面是小明搜集到的“家国天下”诗句,请你帮忙补写空缺处。内涵 诗句歌咏河山 造化钟神秀,①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保家卫国 ②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君子明志 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眷恋故园 故园东望路漫漫,⑤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⑥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忧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⑦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宣室求贤访逐臣,⑧ 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答案】①阴阳割昏晓②朔气传金柝 (注意“柝”的书写)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望”的书写)④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⑤双袖龙钟泪不干(注意“钟”的书写)⑥此夜曲中闻折柳⑦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犹”的书写)⑧贾生才调更无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阴阳割昏晓②朔气传金柝 (注意“柝”的书写)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望”的书写)④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⑤双袖龙钟泪不干(注意“钟”的书写)⑥此夜曲中闻折柳⑦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犹”的书写)⑧贾生才调更无伦12.(2024春 天河区期末)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②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③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⑤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⑥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小天对古诗中体现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高瞻远瞩,不畏艰难 王安石《登飞来峰》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绝处逢生,希望重现 陆游《游山西村》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挑战无尽,持续进取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答案】(1)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将军百战死③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④化作春泥更护花⑤出淤泥而不染(重点字:淤)⑥非淡泊无以明志(2)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将军百战死③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④化作春泥更护花⑤出淤泥而不染(重点字:淤)⑥非淡泊无以明志(2)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13.(2024春 金寨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5)《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7)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答案】(1)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2)化作春泥更护花(3)一山放出一山拦(4)烟笼寒水月笼沙(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遮)(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2)化作春泥更护花(3)一山放出一山拦(4)烟笼寒水月笼沙(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遮)(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4.(2024春 汕尾期末)默写古诗文。(1)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3)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5)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下联:但期明月见归心(6)古人的游历,是一场身心的旅行,入眼的是风景,入心的是人生。通过杜甫《望岳》中的“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我们可赏泰山的神奇秀丽、雄伟高峻,可见大自然造物神奇、鬼斧神工之妙;通过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可感生活的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可悟人生锲而不舍、生机无限之理。【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2)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注意“度”“朔”“柝”的写法)(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泊”“隔”的写法)(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注意“牍”的写法)(5)不畏浮云遮望眼(6)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钟”的写法)【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练记诵古诗文名句,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正确书写,遇到理解型默写时可以结合题目提示作答。【解答】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2)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注意“度”“朔”“柝”的写法)(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泊”“隔”的写法)(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注意“牍”的写法)(5)不畏浮云遮望眼(6)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钟”的写法)15.(2024春 德城区期末)班长想要在校园文化墙上展示一些体现古人优秀品质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将诗文补充完整。优秀品质 古诗文名句 批注爱国 (1)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表现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高洁 (2)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不随波逐流,不矫情任性,在尘世中保持自身的美好本性。奉献 (3)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豁达 (4)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乘时而进 (5)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运用比喻,告诉我们只有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才能把握未来。【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2)出淤泥而不染 (重点字:淤)(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重点字:红)(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点字:疑)(5)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重点字:荚)【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解答】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2)出淤泥而不染 (重点字:淤)(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重点字:红)(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点字:疑)(5)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重点字: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