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核心考点 修辞与语法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春 邹平市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春是漫漫长征路上那一声坚定的“跟着走”,走向柳暗花明的胜利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春是一穷二白下的艰苦奋斗,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春是勇立潮头,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③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在矢志奋斗中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汇聚起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A.第②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解释了青春在不同时代的内涵。B.加点的“青年”“都”“漫漫”“向”分别是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C.画横线的“柳暗花明”“艰苦奋斗”“勇立潮头”“铮铮誓言”短语结构都不一样。D.第②句中“胜利之路”“向荒原进军”后句号应改为分号。第③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2024春 萍乡期末)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选自《老王》,采用夸张手法,表现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选自《木兰诗》,采用对比手法,写木兰的梳妆打扮,表现了她对女儿装束的喜爱。C.“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选自《一棵小桃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选自《伟大的悲剧》,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斯科特等人知道南极点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时的沮丧、懊恼心情。3.(2024春 香洲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2024春 新安县期末)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5.(2024春 凉州区期末)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拟人)B.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比喻)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比喻)D.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设问)6.(2024春 武威期末)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7.(2024春 越城区期末)下面文段节选自小夏同学准备的演讲稿。对画线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扼守阵地不后退,抱起炸药包,向敌人冲去,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①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万能电工”钱海军,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带领1200多名志愿者为雪域高原、偏远山区送去光亮。②“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00后”小将苏翊鸣,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得一金一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③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榜样家喻户晓! 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增添了无穷动力!A.①处使用成语“可歌可泣”,歌颂了杨根思令人感动的悲壮事迹。B.②处使用成语“当之无愧”,强调了钱海军完全担得起这个称号。C.③处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苏翊鸣的佳绩为他的人生增添了光彩。D.④句运用拟人,形象写出中国人接续奋斗为航船提供了无穷动力。8.(2021春 周村区期末)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C.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贾平凹《一棵小桃树》)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刘成章《安塞腰鼓》)9.(2023春 博兴县期末)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与最乐》)B.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最苦与最乐》)C.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带上她的眼睛》)D.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驿路梨花》)10.(2023春 新宾县期末)下列关于语法、修辞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进入景区时,已是傍晚,绚丽的晚霞,呼应了我的暇想,将巍巍群山,映得流光溢彩、如诗似幻。自一道花树荫夹的青石山径,顺延而行,不远处,即可见山壁间一个洞口,千年的风化之力,将壁体演化成无数凹凸的坑点,导游说这是一只老虎的脸,细细观之,确有其形。A.文中加点的“呼应”“傍晚”“绚丽”词性依次是动词、名词、形容词。B.文中加点的短语“巍巍群山”“青石山径”都是偏正短语。C.文中加点的短语“进入景区”“流光溢彩”都是动宾短语。D.“绚丽的晚霞,呼应了我的暇想,将巍巍群山,映得流光溢彩、如诗似幻。”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1.(2023春 海城区期末)下列有关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场面、磅礴气势、壮美景象描绘得逼真传神,充分展现出紫藤萝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C.“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D.“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行动和感情,在平淡中见神奇,把紫藤萝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勾起读者对紫藤萝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而竞相开放的无穷遐思。12.(2023春 南充期末)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个句子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C.“热烈拥抱、生日快乐”是偏正短语;“安慰自己、雄伟壮丽”是并列短语。D.“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句中的“为”是介词。13.(2022秋 嘉祥县期末)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是个反问句,用不着回答。B.“他从不和别人吵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C.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句子使用叹号,语气较和缓的则用句号。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中的“一位”是定语,修饰主语“老人”。14.(2022秋 清水县校级期末)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夸张)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排比)C.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边的云彩映着夕阳,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反问)D.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更不好防治。(设问)15.(2023春 兰州期末)读书可以开拓视野,读书可以汲取力量,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请参加学校组织的以“书韵飘香,悦读人生”为主题的语文系列活动。 一本好书,犹如滋润心田的甘露,濡养了一颗柔韧舒展的心。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山高水长的旅行,那么阅读就是一场灵魂的修行,让我们建构起一座精神的大厦。 爱读书的人,灵魂是丰富精彩的。通过读书使他们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和历代大师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可以见识更有趣、更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可能会孤独,一个人默默前行,但是他们绝不会枯燥乏味。这是小梦同学摘抄本上的一段文字。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重在强调一本好书对于人生的作用。C.“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这句话的主干是“读书延长长度,拓展宽度和广度。”D.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通过”换成“由于”。期末核心考点 修辞与语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春 邹平市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春是漫漫长征路上那一声坚定的“跟着走”,走向柳暗花明的胜利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春是一穷二白下的艰苦奋斗,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春是勇立潮头,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③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在矢志奋斗中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汇聚起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A.第②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解释了青春在不同时代的内涵。B.加点的“青年”“都”“漫漫”“向”分别是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C.画横线的“柳暗花明”“艰苦奋斗”“勇立潮头”“铮铮誓言”短语结构都不一样。D.第②句中“胜利之路”“向荒原进军”后句号应改为分号。第③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修辞、词性、短语、标点的掌握。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BD.正确。C.有误,“柳暗花明”是并列短语,“艰苦奋斗”是偏正短语,“勇立潮头”是主谓短语,“铮铮誓言”是偏正短语。短语结构有一样的。故选:C。2.(2024春 萍乡期末)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选自《老王》,采用夸张手法,表现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选自《木兰诗》,采用对比手法,写木兰的梳妆打扮,表现了她对女儿装束的喜爱。C.“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选自《一棵小桃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选自《伟大的悲剧》,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斯科特等人知道南极点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时的沮丧、懊恼心情。【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修辞及其作用。【解答】ACD.正确;B.有误,“当窗”和“对镜”是互文,意思是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花黄,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也非“帖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故选:B。3.(2024春 香洲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判断。认真阅读题干中每一个选项,结合自己所学作答。【解答】A.互文、排比。B.对偶。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反问。故选:C。4.(2024春 新安县期末)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有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类型和作用,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解答】A项.“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兽脊”。B项.“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将“他们”比作“高粱”是比喻手法。C项.“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D项.“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这句中“柔枝”是修饰“卡拉玛和拉达”,是个比喻句。故选:C。5.(2024春 凉州区期末)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拟人)B.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比喻)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比喻)D.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设问)【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CD.正确。B.有误,该项只是两种纹路的比较,不是比喻。故选:B。6.(2024春 武威期末)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解答】A.有误,句子自问自答,使用的是设问的修辞。BCD.正确。故选:A。7.(2024春 越城区期末)下面文段节选自小夏同学准备的演讲稿。对画线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扼守阵地不后退,抱起炸药包,向敌人冲去,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①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万能电工”钱海军,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带领1200多名志愿者为雪域高原、偏远山区送去光亮。②“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00后”小将苏翊鸣,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得一金一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③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榜样家喻户晓! 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增添了无穷动力!A.①处使用成语“可歌可泣”,歌颂了杨根思令人感动的悲壮事迹。B.②处使用成语“当之无愧”,强调了钱海军完全担得起这个称号。C.③处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苏翊鸣的佳绩为他的人生增添了光彩。D.④句运用拟人,形象写出中国人接续奋斗为航船提供了无穷动力。【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与修辞手法的掌握。【解答】ABC.正确;D.有误,句子将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比作是航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8.(2021春 周村区期末)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C.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贾平凹《一棵小桃树》)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刘成章《安塞腰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解答】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中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A.有误,结合“盼望着,盼望着”可知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B.有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C.有误,结合“梦的精灵”可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D.正确。故选:D。9.(2023春 博兴县期末)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与最乐》)B.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最苦与最乐》)C.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带上她的眼睛》)D.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驿路梨花》)【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反问是使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解答】A.有问有答,是设问;B.“如何能躲”是反问;C.“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是反问;D.“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是反问。故选:A。10.(2023春 新宾县期末)下列关于语法、修辞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进入景区时,已是傍晚,绚丽的晚霞,呼应了我的暇想,将巍巍群山,映得流光溢彩、如诗似幻。自一道花树荫夹的青石山径,顺延而行,不远处,即可见山壁间一个洞口,千年的风化之力,将壁体演化成无数凹凸的坑点,导游说这是一只老虎的脸,细细观之,确有其形。A.文中加点的“呼应”“傍晚”“绚丽”词性依次是动词、名词、形容词。B.文中加点的短语“巍巍群山”“青石山径”都是偏正短语。C.文中加点的短语“进入景区”“流光溢彩”都是动宾短语。D.“绚丽的晚霞,呼应了我的暇想,将巍巍群山,映得流光溢彩、如诗似幻。”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类型、修辞手法的判断。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即可。【解答】ABD.正确。C.有误,“流光溢彩”中的“流光”与“溢彩”是并列关系,是并列短语,不是动宾短语。故选:C。11.(2023春 海城区期末)下列有关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场面、磅礴气势、壮美景象描绘得逼真传神,充分展现出紫藤萝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C.“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D.“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行动和感情,在平淡中见神奇,把紫藤萝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勾起读者对紫藤萝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而竞相开放的无穷遐思。【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认真阅读题干结合自己的积累作答。【解答】ACD.正确。B.有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未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参战的矫健雄姿。故选:B。12.(2023春 南充期末)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个句子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C.“热烈拥抱、生日快乐”是偏正短语;“安慰自己、雄伟壮丽”是并列短语。D.“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句中的“为”是介词。【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词性、短语的判断。认真阅读题干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作答。【解答】ABD.正确。C.有误,“安慰自己”是动宾短语。故选:C。13.(2022秋 嘉祥县期末)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是个反问句,用不着回答。B.“他从不和别人吵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C.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句子使用叹号,语气较和缓的则用句号。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中的“一位”是定语,修饰主语“老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解答】ACD.正确。B.有误,“他从不和别人吵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不吵嘴。故选:B。14.(2022秋 清水县校级期末)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夸张)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排比)C.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边的云彩映着夕阳,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反问)D.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更不好防治。(设问)【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解答】A.判断有误。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并非夸张。BCD.判断正确。故选:A。15.(2023春 兰州期末)读书可以开拓视野,读书可以汲取力量,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请参加学校组织的以“书韵飘香,悦读人生”为主题的语文系列活动。 一本好书,犹如滋润心田的甘露,濡养了一颗柔韧舒展的心。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山高水长的旅行,那么阅读就是一场灵魂的修行,让我们建构起一座精神的大厦。 爱读书的人,灵魂是丰富精彩的。通过读书使他们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和历代大师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可以见识更有趣、更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可能会孤独,一个人默默前行,但是他们绝不会枯燥乏味。这是小梦同学摘抄本上的一段文字。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重在强调一本好书对于人生的作用。C.“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这句话的主干是“读书延长长度,拓展宽度和广度。”D.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通过”换成“由于”。【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短语、修辞、句子主干及病句等知识的掌握。【解答】A.有误,三个短语结构不一致,“柔韧舒展”“枯燥乏味”是并列短语,“默默前行”是偏正短语;B.正确;C.有误,这个句子是转斩复句;D.有误,句子成分残缺,应将“通过”删去。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