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暑假作业1.烟花燃放五彩缤纷,出现这些色彩的主要原理与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相同。下列物质在焰色反应中,可使火焰呈黄色的是( )A. B. C.Mg D.Al2.某主族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位于( )A.第3周期第ⅣA族 B.第2周期第ⅥA族C.第2周期第ⅤA族 D.第4周期第ⅣA族3.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用焰色试验可以鉴别KCl和C.连续试验时,应将铂丝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D.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说明存在K元素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逐渐增加D.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呈周期性变化5.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 )A.中子数逐渐增多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6.如图为某国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个顶角对应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属于我们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B.图中虚线箭头所经过的元素按箭头方向,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C.图中①代表的元素对应的单质能与强酸反应D.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标的元素包含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7.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的质子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常温下X元素的单质为固体;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的电子数相等;Z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Z的单质中含3.4 mol质子B.Y的单质不能与反应C.X元素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D.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1B.第2、3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均相差8C.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26D.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9.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包含前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⑤、⑧只形成1种化合物B.⑤的三种核素化学性质不同C.元素⑩处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D.④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10.1869年,俄国化学家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和内涵变得更加完美。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金属元素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B.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都不位于副族D.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7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为118号元素B.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都在同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是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纵列D.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其中ⅠA~ⅦA族每个纵列至少有6种元素12.锗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各种电子装置,锗(G)是第4周期第ⅣA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B.锗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C.氢化锗稳定性很强 D.锗酸是难溶于水的强酸13.几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化合价 -2 +4、-4 -1 +5、-3 +3 +1原子半径/nm 0.066 0.077 0.099 0.110 0.143 0.186A.A为氧元素,F为钾元素B.A与F形成的化合物呈淡黄色C.C、D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D.推测氮元素的原子半径:0.066 nm<<0.077 nm14.粒子半径大小对粒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相关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A. B.C. D.1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B.X、Y、Z、W、R五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R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氧化物可作消毒剂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在焰色试验中,可使火焰呈黄色的是Na元素,只有中含有Na元素。2.答案:C解析: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对主族元素来说,最外层电子数与主族序数相等,故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ⅤA族。3.答案:D解析: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B(×)焰色是元素的性质,KCl和均含有金属元素K,做焰色试验时焰色相同。C(×)“5洗”试剂要选好,洗涤铂丝时应该用稀盐酸,硫酸难挥发,生成的硫酸盐会干扰实验。D(√)“4烧”观察颜色:在观察钾的焰色时,一定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干扰,若观察到紫色火焰,则说明存在K元素。4.答案:D解析:A(×)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5.答案:D解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等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6.答案:C解析:A(×)根据该八角形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可知,图中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属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B(×)虚线箭头所经过的元素是同主族元素,从F到I,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不变。C(√)图中①代表的元素为Al,Al能与强酸反应。D(×)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标的元素只包含主族元素和0族元素,不包含副族元素。7.答案:A解析:X、Y、Z三种主族元素的质子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说明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① ② ③第一步,假设周期数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第二步,根据周期数定最外层电子数 2 4 6第三步,确定元素 不存在 C(验证:常温下X的单质为固体,符合) S(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排除S)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的电子数相等① ② ③第一步,假设周期数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第二步,结合已知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信息确定元素 H Be MgY的质子数比X的大,确定Y为MgZ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① ② ③第一步,假设周期数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第二步,结合已知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信息确定元素 不存在(电子层只有一层,无次外层) K层排2个电子,L层排1个电子,为Li L层排8个电子,M层排7个电子,为ClZ的质子数比Y的大,确定Z为Cl分别为A(√)的质子数为17,则0.1mol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B(×)可与反应生成MgO。C(×)C的氧化物有不是酸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D(×)化合物为,是盐,属于电解质。8.答案:B解析:A(×)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1、25。B(√)第2、3周期元素种类均为8,上下相邻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均相差8。C(×)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2、8、18、32,不可能是26。D(×)在元素周期表左侧和右侧,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同,符合“左差上,右差下”规律,过渡元素之前的同一主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数;过渡元素之后的同一主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数。9.答案:D解析:扇形元素周期表包含前36号元素,根据现行周期表推测,扇形元素周期表包含前四周期的元素,则扇形中的1、2、3、4表示现行周期表的第1~第4周期,一~十八表示现行周期表的18个纵列,故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Ca。A(×)Na、O、S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等。B(×)互为同位素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Ca处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ⅡA族。D(√)N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其水溶液呈碱性。10.答案:C解析:A(×)第1周期中不含金属元素,除第1周期外,各周期的元素都从金属元素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B(×)第2列元素即第ⅡA族元素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稀有气体He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C(√)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纵列,16个族(IA~IA、IB~IB、O族、Ⅷ族)11.答案:C解析:A(√)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7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的各层电子数应为2、8、18、32、32、18、8,所以原子序数为118。B(√)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周期序数,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等。C(×)第ⅢB族含锕系和镧系,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D(√)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目前已知元素中,每个主族都至少有6个横行,即ⅠA~ⅦA族每个纵列至少有6种元素。12.答案:A解析:A(√)锗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较弱,反应中既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其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B(×)锗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较弱。C(×)“稳定”,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氢化锗()稳定性较弱。D(×)“最高酸”,锗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锗酸<硅酸,则锗酸为弱酸;且由硅酸不溶于水可推知锗酸难溶于水。13.答案:D解析:A(×)K位于第4周期,不属于短周期元素。A为O,F为Na。B(×)A与F可以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氧化钠呈白色,过氧化钠呈淡黄色。C(×)对应的简单离子为,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序大径小”知离子半径:。D(√)“同周期,序大径小”,故氮原子的半径小于碳原子的半径而大于氧原子的半径,在之间。14.答案:B解析:A(√)“同主族,层多径大”,故。B(×)“同种元素,阴大阳小”,故。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序大烃小”,故。D(√)“同周期,序大径小”,故。15.答案:B解析: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含和),(含和),两者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B(×)“同周期,序大径小”,原子半径:;“同主族,层多径大”,原子半径:,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和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和。D(√)氧化物中Cl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可作消毒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