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5八下·龙泉期中)“建模”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没有使用模型法的是( )A.原子结构 B.磁场分布C.水分子 D.滑动变阻器【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对某一系统、过程或概念的简化和抽象,通常用于研究、展示或模拟实际情况。模型可以是物理的(如地球仪、人体模型)或数学的(如方程、图形),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现象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符号是人们约定用来指代特定对象或概念的标志,通常是抽象的。符号可以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交通标志等,其作用是传递信息。【解答】A、该图示是原子结构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A不合题意;B、该图示是磁感线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B不合题意;C、该图示是水分子结构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C不合题意;D、该图示是滑动变阻器符号,属于符号,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5八下·龙泉期中)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答案】A【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解答】a是坩埚钳,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2025八下·龙泉期中)锆被誉为原子时代的“第一号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铸造等领域.请回答第3、4小题3.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不能直接获得该元素的信息是()A.原子半径 B.元素符号C.元素名称 D.相对原子质量4.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二氧化锆,使锆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二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 4 C.+2 D.+4【答案】3.A4.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该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其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计算。3.由图可知,锆的元素符号的为Zr,名称为锆、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不能得出半径大小。故答案为:A。4.二氧化锆的化学式为,锆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4。故答案为:D。5.(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在选择食品包装袋中的填充气体时,首先考虑的是该气体()A.导热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导电性【答案】C【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食品变质是化学性质,选项中只有氧化性化学性质。【解答】食品变质主要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应选择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来填充。故答案为:C。6.(2025八下·龙泉期中)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之间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所带电荷数【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进行分析。【解答】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A。7.(2025八下·龙泉期中)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每个磁体都会有两个磁极,即N极和S极,据此分析判断。【解答】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就会变成两个小的条形磁铁。因为每个磁体都有一个N极,所以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2个。故选B。8.(2025八下·龙泉期中)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答案】D【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A、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2025八下·龙泉期中)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C.绝缘皮破损的插头继续使用D.用湿手触摸开关【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电压;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降低至24V,甚至12V以下。我们对电的态度是:不接触低电压带电体、不靠近高电压带电体。【解答】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装置漏电时带来的触电现象,A正确;B. 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上,B错误;C. 绝缘皮破损的插头不能继续使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C错误;D. 用湿手触摸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2025八下·龙泉期中)随着庆元、龙泉、松阳和遂昌火车站开通运营,我市开通铁路的县(市、区)增加到7个,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A. B.C. D.【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区别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一般通过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电源进行判断,有电源的是电动机原理图。【解答】由“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可知,原理是电磁感应。A、奥斯特实验,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C、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D、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2025八下·龙泉期中)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对其按如下顺序检测:①闭合开关S1,灯L1亮;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试a、b两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a、b两点间断路 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a.b两点间断路,开关S1闭合时,灯泡L1正常与火线和零线相连,会正常发光。而开关S2闭合时,L2只与火线连通,没有与零线连通,因此不会发光。a点虽然接在零线上,但是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发光,故A正确。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入时,灯泡L1与零线断开,则 开关S1闭合时,它不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灯L2短路时,一旦闭合开关S2,保险丝就会熔断,此时测电笔接触a点也不会发光,故C错误。D、灯L2断路,闭合开关S2时,a点不能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2025八下·龙泉期中)小明手头有一根钢棒,他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以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①图甲:用钢棒吸引没有磁性的大头针,能吸引②图乙: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③图丙:用钢棒吸引磁铁,能吸引④图丁: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若图丙中钢棒与磁铁相互排斥,则可以说明钢棒具有磁性。【解答】①大头针没有磁性,钢棒能吸引大头针,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①正确;②图乙: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只转动一次,具有偶然性,应多转几次,若每次停下都指示南北,则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②错误;③磁铁本身具有磁性,钢棒与磁铁相互吸引,可能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因为钢棒被磁铁磁化,故③错误;④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说明钢棒和铁块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可是钢棒具有磁性,故④正确。故答案为:B。13.(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感线的作用B.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C.制作缝衣针的材料可能是金属铜D.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大角度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处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解析】【分析】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地球上的磁体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解答】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故A错误;B、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针尖被地磁南极吸引则针尖为N极,故B错误;C、铜不能被磁化,故C错误;D、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针指示南北,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大角度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处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指南针不再指示南北,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微观模型图。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D.有些氯化钠带正电,有些氯化钠带负电,聚合在一起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钠离子,而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为氯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因氯化钠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其构成微粒为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B、由形成过程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故说法正确;C、1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故说法错误;D、1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甲为太阳能路灯的原理图。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夜晚光线弱时,蓄电池为电灯供电。电路中的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蓄电池相当于电源 B.光线较强时,电磁铁磁性较强C.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D.a是太阳能电池板,b是路灯【答案】B【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线圈匝数有关,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解答】A、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知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较大,电磁铁的磁性较强,故B正确;C、电磁铁中电流从左向右,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其上端为N极,故C错误;D、由B可知,光线较强时,电磁铁的磁性较强,此时衔铁被吸下,b所在电路被接通,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可知b是太阳能电池板,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2025八下·龙泉期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个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棒是铁棒,它们没有互相接触,但是发生了力的作用,这是由于磁体周围存在 。【答案】C;磁场【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BC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能是一个有磁性,一个没有磁性。【解答】A与B相互排斥,说明相互靠近的两端是同名磁极,可知AB均为磁棒,则C为铁棒。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即为磁体没有直接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17.(2025八下·龙泉期中)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一位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其中AB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线上的箭头表示电流方向,F表示导线受力方向,S\N分别表示蹄形磁铁的南北极。(1)实验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填“甲和乙”、 “乙和丙”或者“甲和丙”下同)。(2)实验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答案】(1)甲和乙(2)甲和丙【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即变量要唯一。【解答】(1)由图可知,甲和乙磁场方向相同,电流方向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2)由图可知,甲和丙电流方向相同而磁场方向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18.(2025八下·龙泉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正3价的铝元素: ;3个二氧化碳分子: ;镁离子: ;一个铵根离子: 。【答案】;3CO2;Mg2+;NH4+【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表示化合价时先写正负、再写数字;表示电荷时,先写数字,再写正负。【解答】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数字写在元素的正上方,正3价的铝元素:。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化学式的前面,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离子带电,表示电荷的数字写在符号的右上角,镁离子:Mg2+。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铵根离子:NH4+ 。19.(2025八下·龙泉期中)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液氮;②硫酸铜溶液;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洁净的的空气;⑥铁丝;⑦氧化铜;⑧氖气。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②⑤;③④⑦;①⑥⑧【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解答】①液氮,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②硫酸铜溶液,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③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④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⑤洁净的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铁丝,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⑦氧化铜,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⑧氖气,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综上,属于混合物的有:②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④⑦;属于单质的有①⑥⑧。20.(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是“人工心脏泵” (血泵)的体外装置,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带动活塞运动和阀门的开关。当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螺线管的右端是 (填“N”或“S”)极,活塞柄向 (填“左”或“右”)运动,“人工心脏泵”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活塞来回移动的次数)由线圈中电流的 (填“大小”或“方向”)改变快慢决定。【答案】S;右;方向【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绕线方向一定时,改变电流方向,磁极方向发生改变。【解答】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右端为S极。A端为N极,与左侧磁铁相互排斥,所以活塞向右移动。活塞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电流从B流向A时,活塞向右运动;从A流向B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A端为S极,与左侧磁铁相互吸引,活塞向左运动,可知电流方向改变快慢决定“人工心脏泵”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1.(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我们通常选用 来显示其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螺线管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来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答案】铁屑;轻敲玻璃板【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螺线管周围分布的铁屑越多,说明哪个位置的磁性越强。【解答】实验时可通过玻璃板上铁屑的分布情况来显示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情况。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力会干扰铁屑的运动,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轻敲玻璃板,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铁屑在磁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22.(2025八下·龙泉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及分子具有的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 。(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 。【答案】(1)分子间存在空隙(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两中物质的分子跑到彼此的间隙中,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减小。(2)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B中会溶有氨气,从而导致酚酞变红。【解答】(1)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液体体积之和,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知B中溶液变红是因为B中溶有氨气,说明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氨气从A中挥发,运动到B中。23.(2025八下·龙泉期中)人类的“生火”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远古人类通过钻木取火,后来用火柴擦燃,到现在的电子打火。(1)“生火”本质上是点燃可燃物的过程,使可燃物的温度 。(2)安全火柴头主要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等物质组成,火柴盒侧面涂有红磷。擦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生热,促使氯酸钾分解,引燃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请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达到着火点(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燃烧与灭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足够的助燃剂、温度到达着火点。(2)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多种。【解答】(1)由燃烧的条件可知,要点燃可燃物,要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2)硫酸钾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4.(2025八下·龙泉期中)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为夜跑者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提供器材】塑料水管、胶塞、圆柱形强磁体、漆包线、LED灯 (图甲,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一”极流入时,LED灯则不发光)等。【项目要求】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将日常跑步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LED灯发光。【方案设计】图乙为小明设计的节能夜跑灯结构图,磁体在水管中可来回移动,线圈缠绕在塑料水管外壳并与一盏LED灯构成闭合电路。线圈匝数 50匝 100匝 150匝 200匝感应电压 0.18V 0.36V 0.54V 0.72V【产品制作】小明用磁性相同的磁体,以相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探究 和 关系,具体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确定匝数后,制作夜跑灯绑在小臂上,跑步时甩臂使一盏工作电压为1.8V的LED灯发光。【项目评价】节能夜跑灯设计制作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5分 3分 1分夜跑灯设计图 有设计图且设计合理、结构有标注 有设计图且设计合理 有设计图但设计不合理产品性能 发光情况 两盏LED灯交替发光 两盏LED灯发光 一盏LED灯发光使用情况 日常跑步甩臂发光 快于日常跑步甩臂发光 手中摇动发光【项目迭代】根据评价表,小明设计的夜跑灯发光情况一项评分为1分,请在图示虚线框内改进设计图使该指标达到5分。 【答案】感应电压;线圈匝数;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速度相同时,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感应电压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磁场方向一定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感应电压的方向发生改变。【解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压,由表中数据可知,变量为线圈匝数,可知探究的是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为: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速度相同时,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根据图甲,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一”极流入时,LED灯则不发光可知,要让手臂前后摆动时,均有LED灯亮起,则应在电路中并联连接两盏LED灯,且连接方向相反,如图所示25.(2025八下·龙泉期中)我国科研团队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第1步是将二氧化碳还原到一氧化碳,第2步是一氧化碳转化为高纯的乙酸,第3步是在乙酸中加入经过基因编辑之后的酵母进行发酵,最后得到葡萄糖和脂肪酸。如图所示是1、2两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请从微观上解释: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请写出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 。【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2)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解释是: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解答】(1) 两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请从微观上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答案为:(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2)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6.(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耘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她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 在量筒内加入100mL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1)小耘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3)20%【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手捂法检验气密性时,装置气密性好,将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冷却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由于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会导致部分空气逸出,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3)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反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解答】(1)利用手捂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图乙中在密闭容器内点燃红磷,能减小放入红磷时瓶口气体受热逸出造成的误差。(3)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量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由图中信息可知,氧气的体积为100mL-50mL=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7.(2025八下·龙泉期中)磁控防盗装置内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把条形磁体分别放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水平放置并靠近I II III IV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软铁片的极性情况 (1)铁片被磁化后,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干簧管触点状态为 。(3)如图丙,门上磁控防盗装置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干簧管,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丁,磁控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电铃响起。图丁虚线中四种磁体摆放方式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有 (选填图中的字母)。【答案】(1)互为异名磁极(2)闭合(3)AC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2)根据图像判断两侧铁块被磁化后的磁极方向,再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3)并联电路中有支路上没有用电器时,会将与之并联的支路短路。【解答】(1)铁片被条形磁铁磁化后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可知是异名磁极。(2)水平放置时,左侧的铁片的右端为N极,右侧铁片的左端为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干簧管触点处于闭合状态。(3)由图可知,电路为并联电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说明此时干簧管处于闭合状态,电铃被短路,结合表格可知,ACD位置均能满足条件。28.(2025八下·龙泉期中)小波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指向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 的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2换到 1 上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 节滑动变阻器直到 为止,来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答案】(1)磁针的N极指向或者安培定则(2)条形磁体(3)电流表示数与原来相同【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图甲中有小磁针也注明了电流方向,所以即可以通过小磁针的指向也可能通过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3)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性。【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示的方向为磁场方向,所以可通过观察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确定螺线管的磁极,也可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大拇指指示的方向为N极。(2)由图可知,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路中电流不变。29.(2025八下·龙泉期中)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③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毫升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答案】(1)使加入反应物后瓶内的初始气压与原有气压相同(2)相等质量的催化剂使相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分解达到相同气压,过氧化氢酶所需的时间更短【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液体注入装置会导致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所以要抽去与液体等体积的气体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2)根据图像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1)B中液体注入装置,会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为了减小误差,应抽出与液体等体积的气体。(2)由图乙可知,实验记录的是反应的时间,过氧化氢所需时间更短,说明催化效果更好。30.(2025八下·龙泉期中)某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 “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3)含4.8g碳元素的“小狗烯”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338(2)12: 1(3)“小狗烯”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3)物质的质量等于元素的质量处于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解答】(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31.(2025八下·龙泉期中)商场里的电动扶梯,当有人乘时运行得较快,没有人乘时运行得较慢。某同学想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这样的电路。(1)力敏电阻 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由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要求请将图乙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3)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当电流达到20毫安时电磁铁将被衔铁吸下。现在要求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站在电梯上,就能使电梯较快运行,则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g取10牛/千克)(4)如果要求质量更小的同学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应该如何改动控制电路 (写出一种方法)【答案】(1)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2)(3)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站在电梯上, 压力为,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的阻值为500欧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4)减小R1的阻值或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或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或换一根弹性较弱的弹簧。【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判断力敏电阻的阻值与压力大小的关系。(2)根据力敏电阻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及实际应用进行判断,工作电路中电流越大,电动机转速越快,电梯运动速度越快。(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4)电磁继电器的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证电路中电流不变,而是根据电流变化改变装置。【解答】(1)由图甲可知,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2)当压力增大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吸引衔铁,此时电梯要运行的快,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要大,如图所示(4)质量更小,压力更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若要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可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或增大电源电压。若电路中电流改变,即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可增加线圈匝数或换一根弹性较弱的弹簧,保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度不变。32.(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其中③是 元素(填名称),属于非金属的是 (填化学符号)。(2)根据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以此推理,氟与 (填元素名称)化学性质相似。(3)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③的三种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是 (填序号)。【答案】(1)铝;F(2)氯(3)①②③【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名称为“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2)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寻找规律: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根据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进行判断。【解答】(1)由图可知,③是13号元素,为铝元素。①是3号元素锂元素,②是9号元素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氟元素,符合为F。(2)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即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知氟与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由(1)可知,质子数为奇数的有①②③。33.(2025八下·龙泉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境】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那么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 α粒子穿过荧光屏发出闪光。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180°到180°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实验数据如图乙。【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几乎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1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卢瑟福认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请你从图乙中寻找证据: 。(2)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基于的假设是 。(3)如图丙所示为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丙中补全缺失的α粒子后半段的大致运动轨迹。(4)金原子核中含有79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答案】(1)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4)质子之间存在引力【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原子内部空间大部分是空的,粒子在经过时没有遇到阻碍,会沿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2)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可以记录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即使是偏转角度较大的粒子,也能被记录。(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进行分析。(4)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使微粒聚在一起。【解答】(1)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几乎没有遇到阻碍,故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2)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所以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能记录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3)a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可知该粒子会向偏离原子核的方向运动,如图所示。(4)质子与质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能聚在一起不散开。34.(2025八下·龙泉期中)传统地漏因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会扩散到室内,为此某校项目化小组发明了一种自动升降“地漏”(如图甲),有积水时通过磁悬浮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排水(如图乙)。(1)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 极。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越快。(2)请根据工作原理图结合以上分析,请简述这种自动升降“地漏”的工作原理: 。【答案】(1)N(2)当没有水时,磁体的排斥力将排水口密封住,当水越多,水对密封盖的压强越大、压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排水口越大,排水越容易。【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对磁体A进行受力分析,确定A受到磁力的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磁体B上端磁极。(2)注意分析无水时磁体A带动密封盖堵住排水口的原因,以及排水量增大时排水口下降的原因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磁体A在上面,而磁体B在下面,则磁体A需要受到磁体B向上的排斥力才能密封住排水口。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A下端为N极,故B上端也为N极;(2)根据题意可知,这种自动升降“地漏”的工作原理为:当没有水时,磁体的排斥力将排水口密封住,当水越多,水对密封盖的压强越大、压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排水口越大,排水越容易。1 /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5八下·龙泉期中)“建模”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没有使用模型法的是( )A.原子结构 B.磁场分布C.水分子 D.滑动变阻器2.(2025八下·龙泉期中)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2025八下·龙泉期中)锆被誉为原子时代的“第一号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铸造等领域.请回答第3、4小题3.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不能直接获得该元素的信息是()A.原子半径 B.元素符号C.元素名称 D.相对原子质量4.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二氧化锆,使锆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二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 4 C.+2 D.+45.(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在选择食品包装袋中的填充气体时,首先考虑的是该气体()A.导热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导电性6.(2025八下·龙泉期中)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之间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所带电荷数7.(2025八下·龙泉期中)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2025八下·龙泉期中)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9.(2025八下·龙泉期中)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C.绝缘皮破损的插头继续使用D.用湿手触摸开关10.(2025八下·龙泉期中)随着庆元、龙泉、松阳和遂昌火车站开通运营,我市开通铁路的县(市、区)增加到7个,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A. B.C. D.11.(2025八下·龙泉期中)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对其按如下顺序检测:①闭合开关S1,灯L1亮;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试a、b两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a、b两点间断路 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12.(2025八下·龙泉期中)小明手头有一根钢棒,他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以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①图甲:用钢棒吸引没有磁性的大头针,能吸引②图乙: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③图丙:用钢棒吸引磁铁,能吸引④图丁: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感线的作用B.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C.制作缝衣针的材料可能是金属铜D.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大角度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处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14.(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微观模型图。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C.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相互吸引,构成氯化钠分子D.有些氯化钠带正电,有些氯化钠带负电,聚合在一起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15.(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甲为太阳能路灯的原理图。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夜晚光线弱时,蓄电池为电灯供电。电路中的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蓄电池相当于电源 B.光线较强时,电磁铁磁性较强C.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D.a是太阳能电池板,b是路灯16.(2025八下·龙泉期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个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棒是铁棒,它们没有互相接触,但是发生了力的作用,这是由于磁体周围存在 。17.(2025八下·龙泉期中)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一位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其中AB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线上的箭头表示电流方向,F表示导线受力方向,S\N分别表示蹄形磁铁的南北极。(1)实验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填“甲和乙”、 “乙和丙”或者“甲和丙”下同)。(2)实验 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18.(2025八下·龙泉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正3价的铝元素: ;3个二氧化碳分子: ;镁离子: ;一个铵根离子: 。19.(2025八下·龙泉期中)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液氮;②硫酸铜溶液;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洁净的的空气;⑥铁丝;⑦氧化铜;⑧氖气。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20.(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图是“人工心脏泵” (血泵)的体外装置,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带动活塞运动和阀门的开关。当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螺线管的右端是 (填“N”或“S”)极,活塞柄向 (填“左”或“右”)运动,“人工心脏泵”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活塞来回移动的次数)由线圈中电流的 (填“大小”或“方向”)改变快慢决定。21.(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我们通常选用 来显示其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螺线管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来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运动。22.(2025八下·龙泉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及分子具有的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 。(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 。23.(2025八下·龙泉期中)人类的“生火”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远古人类通过钻木取火,后来用火柴擦燃,到现在的电子打火。(1)“生火”本质上是点燃可燃物的过程,使可燃物的温度 。(2)安全火柴头主要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等物质组成,火柴盒侧面涂有红磷。擦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生热,促使氯酸钾分解,引燃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请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4.(2025八下·龙泉期中)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为夜跑者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提供器材】塑料水管、胶塞、圆柱形强磁体、漆包线、LED灯 (图甲,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一”极流入时,LED灯则不发光)等。【项目要求】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将日常跑步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LED灯发光。【方案设计】图乙为小明设计的节能夜跑灯结构图,磁体在水管中可来回移动,线圈缠绕在塑料水管外壳并与一盏LED灯构成闭合电路。线圈匝数 50匝 100匝 150匝 200匝感应电压 0.18V 0.36V 0.54V 0.72V【产品制作】小明用磁性相同的磁体,以相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探究 和 关系,具体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确定匝数后,制作夜跑灯绑在小臂上,跑步时甩臂使一盏工作电压为1.8V的LED灯发光。【项目评价】节能夜跑灯设计制作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5分 3分 1分夜跑灯设计图 有设计图且设计合理、结构有标注 有设计图且设计合理 有设计图但设计不合理产品性能 发光情况 两盏LED灯交替发光 两盏LED灯发光 一盏LED灯发光使用情况 日常跑步甩臂发光 快于日常跑步甩臂发光 手中摇动发光【项目迭代】根据评价表,小明设计的夜跑灯发光情况一项评分为1分,请在图示虚线框内改进设计图使该指标达到5分。 25.(2025八下·龙泉期中)我国科研团队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第1步是将二氧化碳还原到一氧化碳,第2步是一氧化碳转化为高纯的乙酸,第3步是在乙酸中加入经过基因编辑之后的酵母进行发酵,最后得到葡萄糖和脂肪酸。如图所示是1、2两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请从微观上解释: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请写出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 。26.(2025八下·龙泉期中)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耘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她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 在量筒内加入100mL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1)小耘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7.(2025八下·龙泉期中)磁控防盗装置内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把条形磁体分别放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水平放置并靠近I II III IV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软铁片的极性情况 (1)铁片被磁化后,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干簧管触点状态为 。(3)如图丙,门上磁控防盗装置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干簧管,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丁,磁控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电铃响起。图丁虚线中四种磁体摆放方式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有 (选填图中的字母)。28.(2025八下·龙泉期中)小波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指向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 的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2换到 1 上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 节滑动变阻器直到 为止,来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29.(2025八下·龙泉期中)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③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毫升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30.(2025八下·龙泉期中)某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 “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3)含4.8g碳元素的“小狗烯”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31.(2025八下·龙泉期中)商场里的电动扶梯,当有人乘时运行得较快,没有人乘时运行得较慢。某同学想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这样的电路。(1)力敏电阻 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由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要求请将图乙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3)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当电流达到20毫安时电磁铁将被衔铁吸下。现在要求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站在电梯上,就能使电梯较快运行,则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g取10牛/千克)(4)如果要求质量更小的同学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应该如何改动控制电路 (写出一种方法)32.(2025八下·龙泉期中)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其中③是 元素(填名称),属于非金属的是 (填化学符号)。(2)根据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以此推理,氟与 (填元素名称)化学性质相似。(3)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③的三种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是 (填序号)。33.(2025八下·龙泉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境】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那么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 α粒子穿过荧光屏发出闪光。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180°到180°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实验数据如图乙。【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几乎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1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卢瑟福认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请你从图乙中寻找证据: 。(2)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基于的假设是 。(3)如图丙所示为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丙中补全缺失的α粒子后半段的大致运动轨迹。(4)金原子核中含有79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34.(2025八下·龙泉期中)传统地漏因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会扩散到室内,为此某校项目化小组发明了一种自动升降“地漏”(如图甲),有积水时通过磁悬浮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排水(如图乙)。(1)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 极。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越快。(2)请根据工作原理图结合以上分析,请简述这种自动升降“地漏”的工作原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对某一系统、过程或概念的简化和抽象,通常用于研究、展示或模拟实际情况。模型可以是物理的(如地球仪、人体模型)或数学的(如方程、图形),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现象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符号是人们约定用来指代特定对象或概念的标志,通常是抽象的。符号可以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交通标志等,其作用是传递信息。【解答】A、该图示是原子结构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A不合题意;B、该图示是磁感线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B不合题意;C、该图示是水分子结构模型,利用了模型法,故C不合题意;D、该图示是滑动变阻器符号,属于符号,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A【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解答】a是坩埚钳,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3.A4.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该元素的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其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计算。3.由图可知,锆的元素符号的为Zr,名称为锆、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不能得出半径大小。故答案为:A。4.二氧化锆的化学式为,锆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4。故答案为:D。5.【答案】C【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食品变质是化学性质,选项中只有氧化性化学性质。【解答】食品变质主要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应选择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来填充。故答案为:C。6.【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进行分析。【解答】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A。7.【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每个磁体都会有两个磁极,即N极和S极,据此分析判断。【解答】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就会变成两个小的条形磁铁。因为每个磁体都有一个N极,所以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2个。故选B。8.【答案】D【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A、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电压;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降低至24V,甚至12V以下。我们对电的态度是:不接触低电压带电体、不靠近高电压带电体。【解答】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装置漏电时带来的触电现象,A正确;B. 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上,B错误;C. 绝缘皮破损的插头不能继续使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C错误;D. 用湿手触摸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区别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一般通过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电源进行判断,有电源的是电动机原理图。【解答】由“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可知,原理是电磁感应。A、奥斯特实验,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C、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D、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a.b两点间断路,开关S1闭合时,灯泡L1正常与火线和零线相连,会正常发光。而开关S2闭合时,L2只与火线连通,没有与零线连通,因此不会发光。a点虽然接在零线上,但是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发光,故A正确。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入时,灯泡L1与零线断开,则 开关S1闭合时,它不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灯L2短路时,一旦闭合开关S2,保险丝就会熔断,此时测电笔接触a点也不会发光,故C错误。D、灯L2断路,闭合开关S2时,a点不能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答案】B【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若图丙中钢棒与磁铁相互排斥,则可以说明钢棒具有磁性。【解答】①大头针没有磁性,钢棒能吸引大头针,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①正确;②图乙: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只转动一次,具有偶然性,应多转几次,若每次停下都指示南北,则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②错误;③磁铁本身具有磁性,钢棒与磁铁相互吸引,可能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因为钢棒被磁铁磁化,故③错误;④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说明钢棒和铁块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可是钢棒具有磁性,故④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解析】【分析】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地球上的磁体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解答】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故A错误;B、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针尖被地磁南极吸引则针尖为N极,故B错误;C、铜不能被磁化,故C错误;D、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针指示南北,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大角度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处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指南针不再指示南北,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钠离子,而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为氯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因氯化钠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其构成微粒为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B、由形成过程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故说法正确;C、1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故说法错误;D、1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B【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线圈匝数有关,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解答】A、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知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较大,电磁铁的磁性较强,故B正确;C、电磁铁中电流从左向右,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其上端为N极,故C错误;D、由B可知,光线较强时,电磁铁的磁性较强,此时衔铁被吸下,b所在电路被接通,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可知b是太阳能电池板,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答案】C;磁场【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BC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能是一个有磁性,一个没有磁性。【解答】A与B相互排斥,说明相互靠近的两端是同名磁极,可知AB均为磁棒,则C为铁棒。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即为磁体没有直接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17.【答案】(1)甲和乙(2)甲和丙【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即变量要唯一。【解答】(1)由图可知,甲和乙磁场方向相同,电流方向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2)由图可知,甲和丙电流方向相同而磁场方向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18.【答案】;3CO2;Mg2+;NH4+【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表示化合价时先写正负、再写数字;表示电荷时,先写数字,再写正负。【解答】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数字写在元素的正上方,正3价的铝元素:。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化学式的前面,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离子带电,表示电荷的数字写在符号的右上角,镁离子:Mg2+。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铵根离子:NH4+ 。19.【答案】②⑤;③④⑦;①⑥⑧【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解答】①液氮,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②硫酸铜溶液,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③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④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⑤洁净的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铁丝,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⑦氧化铜,只含有一种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⑧氖气,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综上,属于混合物的有:②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④⑦;属于单质的有①⑥⑧。20.【答案】S;右;方向【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绕线方向一定时,改变电流方向,磁极方向发生改变。【解答】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右端为S极。A端为N极,与左侧磁铁相互排斥,所以活塞向右移动。活塞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电流从B流向A时,活塞向右运动;从A流向B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A端为S极,与左侧磁铁相互吸引,活塞向左运动,可知电流方向改变快慢决定“人工心脏泵”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1.【答案】铁屑;轻敲玻璃板【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螺线管周围分布的铁屑越多,说明哪个位置的磁性越强。【解答】实验时可通过玻璃板上铁屑的分布情况来显示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情况。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力会干扰铁屑的运动,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轻敲玻璃板,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铁屑在磁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22.【答案】(1)分子间存在空隙(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两中物质的分子跑到彼此的间隙中,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减小。(2)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B中会溶有氨气,从而导致酚酞变红。【解答】(1)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液体体积之和,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知B中溶液变红是因为B中溶有氨气,说明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氨气从A中挥发,运动到B中。23.【答案】(1)达到着火点(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燃烧与灭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足够的助燃剂、温度到达着火点。(2)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多种。【解答】(1)由燃烧的条件可知,要点燃可燃物,要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2)硫酸钾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4.【答案】感应电压;线圈匝数;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速度相同时,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感应电压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磁场方向一定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感应电压的方向发生改变。【解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压,由表中数据可知,变量为线圈匝数,可知探究的是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为: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速度相同时,感应电压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根据图甲,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一”极流入时,LED灯则不发光可知,要让手臂前后摆动时,均有LED灯亮起,则应在电路中并联连接两盏LED灯,且连接方向相反,如图所示25.【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2)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解释是: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解答】(1) 两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请从微观上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答案为:(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2)分子构成不同(3)由图得乙酸为C2H4O2,则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6.【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3)20%【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手捂法检验气密性时,装置气密性好,将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冷却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由于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会导致部分空气逸出,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3)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反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解答】(1)利用手捂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图乙中在密闭容器内点燃红磷,能减小放入红磷时瓶口气体受热逸出造成的误差。(3)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量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由图中信息可知,氧气的体积为100mL-50mL=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7.【答案】(1)互为异名磁极(2)闭合(3)AC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2)根据图像判断两侧铁块被磁化后的磁极方向,再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3)并联电路中有支路上没有用电器时,会将与之并联的支路短路。【解答】(1)铁片被条形磁铁磁化后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可知是异名磁极。(2)水平放置时,左侧的铁片的右端为N极,右侧铁片的左端为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干簧管触点处于闭合状态。(3)由图可知,电路为并联电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说明此时干簧管处于闭合状态,电铃被短路,结合表格可知,ACD位置均能满足条件。28.【答案】(1)磁针的N极指向或者安培定则(2)条形磁体(3)电流表示数与原来相同【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图甲中有小磁针也注明了电流方向,所以即可以通过小磁针的指向也可能通过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3)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性。【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示的方向为磁场方向,所以可通过观察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确定螺线管的磁极,也可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大拇指指示的方向为N极。(2)由图可知,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路中电流不变。29.【答案】(1)使加入反应物后瓶内的初始气压与原有气压相同(2)相等质量的催化剂使相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分解达到相同气压,过氧化氢酶所需的时间更短【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液体注入装置会导致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所以要抽去与液体等体积的气体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2)根据图像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1)B中液体注入装置,会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为了减小误差,应抽出与液体等体积的气体。(2)由图乙可知,实验记录的是反应的时间,过氧化氢所需时间更短,说明催化效果更好。30.【答案】(1)338(2)12: 1(3)“小狗烯”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3)物质的质量等于元素的质量处于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解答】(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31.【答案】(1)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2)(3)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站在电梯上, 压力为,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的阻值为500欧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4)减小R1的阻值或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或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或换一根弹性较弱的弹簧。【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判断力敏电阻的阻值与压力大小的关系。(2)根据力敏电阻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及实际应用进行判断,工作电路中电流越大,电动机转速越快,电梯运动速度越快。(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4)电磁继电器的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证电路中电流不变,而是根据电流变化改变装置。【解答】(1)由图甲可知,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2)当压力增大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吸引衔铁,此时电梯要运行的快,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要大,如图所示(4)质量更小,压力更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若要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可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或增大电源电压。若电路中电流改变,即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可增加线圈匝数或换一根弹性较弱的弹簧,保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度不变。32.【答案】(1)铝;F(2)氯(3)①②③【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名称为“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2)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寻找规律: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根据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进行判断。【解答】(1)由图可知,③是13号元素,为铝元素。①是3号元素锂元素,②是9号元素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氟元素,符合为F。(2)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即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知氟与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由(1)可知,质子数为奇数的有①②③。33.【答案】(1)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4)质子之间存在引力【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原子内部空间大部分是空的,粒子在经过时没有遇到阻碍,会沿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2)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可以记录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即使是偏转角度较大的粒子,也能被记录。(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进行分析。(4)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使微粒聚在一起。【解答】(1)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几乎没有遇到阻碍,故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2)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所以荧光屏设计成-180°到180°环绕,能记录不同角度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3)a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可知该粒子会向偏离原子核的方向运动,如图所示。(4)质子与质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能聚在一起不散开。34.【答案】(1)N(2)当没有水时,磁体的排斥力将排水口密封住,当水越多,水对密封盖的压强越大、压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排水口越大,排水越容易。【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对磁体A进行受力分析,确定A受到磁力的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磁体B上端磁极。(2)注意分析无水时磁体A带动密封盖堵住排水口的原因,以及排水量增大时排水口下降的原因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磁体A在上面,而磁体B在下面,则磁体A需要受到磁体B向上的排斥力才能密封住排水口。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A下端为N极,故B上端也为N极;(2)根据题意可知,这种自动升降“地漏”的工作原理为:当没有水时,磁体的排斥力将排水口密封住,当水越多,水对密封盖的压强越大、压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排水口越大,排水越容易。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