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难点名称 理解《小石潭记》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让生通过文中的景物描写来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感悟作者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作者在游山玩水时所见小石潭的美丽景色与其起伏变化的情感矛盾和冲突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与感受。需老师结合背景进一步引导。难点教学方法 1.在“心情变化”的环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从文中的重点句中感受作者游小石潭时情感的起伏变化。 2.在“写作背景”的环节中,通过问题探究,感悟作者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随着柳宗元的脚步领略了小石潭的美丽风光,一起讨论了小石潭这些景物的特点,此时此刻我却想到了美国诗人爱默生曾说过的一句话:“若你的心和自然一起跳动!一切便呈现出来, 每一种形式里潜藏的精神都呼唤着同类精神的回应!”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都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到自己心灵的回应,来抚平自己内心的创伤!柳宗元就是其中之一!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心情变化】 1、柳宗元在游历这个小石潭的时候,他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啊? 要求: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能不能用两三个词来形容在小石潭游览时作者心情的变化,开始。(2分钟) 点同学回答,师总结并板书:(快乐——悲伤) 2、文中哪一些地方可以看出柳宗元情感的起伏变化? 要求: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来,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然后我们再讨论。 多媒体出示例句: “水尤清冽” 师说:我觉得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心情是快乐的,此句,它主要是写出了水的干净澄澈,见到这样的水,有一种空澈、宁静的感觉。我最欣赏这句话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呢,它在写法上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这里没有直接写自己的心情是快乐的,但是我们读了这句话以后,明显发现他的心情是快乐的。第二个呢,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个字——尤,“尤”就是“尤其,特别”的意思,水特别清澈,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显能感觉得到作者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他因为惊喜而流露出来的对水的赞美之情。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师抓住生所说到的重点句子,加以引导、总结。 多媒体出示:“如鸣佩环,心乐之”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创幽邃。” 【写作背景】 过渡语:柳宗元刚开始的时候心情是快乐的,到后来呢心情又复归于忧伤。快乐是短暂的,忧伤是长久的。预习提示中也提到,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才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柳宗元为何要寄情于山水之中?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后,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 柳宗元一心一意想把国家治理好,力图改革,惩治腐败,然而事与愿违,他被无情地贬谪到荒凉的湖南永州,这样的遭遇,怎能不让人为之痛心?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柳宗元跟我们眼前的小石潭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啊?(生回答,师总结) 小石潭的遭遇正和作者的遭遇相同:如此美景却只能处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无人来欣赏;柳宗元一心一意想把国家治理好,力图改革,惩治腐败,然而事与愿违,他被无情地贬谪到荒凉的湖南永州,有才却无用武之地。我觉得小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潭水清澈见底。就像柳宗元两袖清风的精神品质、满腹经文的精神品质。“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他的理想和愿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问题: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师总结: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所有看见美景自然心情愉快。但欢快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孤独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小结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 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石,他们寄情于阔达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