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资源简介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1.(2024九下·合江期中)酱油是中国的传统液体调味品,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原料 B.入坛发酵 C.搅拌混匀 D.成品装瓶
2.(2024九下·合江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
B.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质
3.(2024九下·合江期中)下列有关食品的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再食用 B.烂果作水果拼盘
C.用鸡脖泥和鸡架泥做肉丸 D.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4.(2024九下·合江期中)化学与社会发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B.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5.(2024九下·合江期中)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O2中钒的化合价为+4价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C.钒为非金属元素 D.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6.(2024九下·合江期中)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7.(2024九下·合江期中)某品牌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依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碘食盐配料: 含碘量:10mg 净含量:500g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保存:防潮、放阴凉处
A.此品牌的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B.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袋装500g这种食盐中含KIO3的质量为10mg
D.炒菜时,菜刚入锅就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8.(2024九下·合江期中) “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樟脑的酒精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
B.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含义是指每100 g的溶剂中,溶质是24 g
D.“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9.(2024九下·合江期中)2024年3月21日,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首次实现了时速160公里在轨道交通。氢能市域车采用氢氧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   转化为电能。
(2)电池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成功,体现氢能源有   优点(任写一点)。
10.(2024九下·合江期中)我国元宵节有吃汤圆、点孔明灯、放烟花、猜灯谜的习俗。
(1)汤圆的表皮是糯米制成的。糯米中含有主要营养素为___________。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2)孔明灯飞翔的关键在于灯地处的火焰,一般使用酒精(C2H5OH)作燃料。
①酒精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酒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绚丽的烟花中含有镁粉,将镁制成镁粉的原因是   。
11.(2024九下·合江期中)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彰显化学魅力。
(1)成都市为了绿色大运,提倡将汽车改装,实现尾气无害化排放。其中尾气转化如图:
反应Ⅱ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2)“十四冬”主火炬塔圣火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2024年3月25日,“海基二号”在珠江海域成功下水,凸显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①“海基二号”用钢量相当于“鸟巢”。“百炼成钢”是炼钢的过程,其目的是   。
②造“海基二号”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   (填化学式)。
③生锈的钢管可以用盐酸除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2024九下·合江期中)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生产成本较高。氮化硅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制备。
(1)请画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制备氮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多角度认识:对反应物来说,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请从此角度判断(2)中的还原剂是   。
(4)根据以上描述,推测氮化硅可能有哪些用途:   (填字母)。
a.制作坩埚 b.用作建筑陶瓷 c.制作耐高温轴承
13.(2024九下·合江期中)化学药剂制氧机某款家用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
(1)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第一步:
第二步: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图1是该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表中是该制氧机的制氧说明(部分),其中A、B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或者二氧化锰。
A剂 B剂 平静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养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配方二 2袋 2袋
配方三 3袋 3袋
(2)反应仓内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________(选“酸”或“碱”或“盐”)。
(3)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________。
(4)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 降低氧气温度 C. 加快氧气的生成
(5)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O2,从图2中选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6)某些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湿化瓶装置类似于图3使用制氧机时,应用导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制氧机。
14.(2024九下·合江期中)金属铝和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查阅资料】
物质 铝和水 铜和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不能反应
(1)探究铝和水的反应。
①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没与水反应,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干燥管、导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的干燥管中,烧杯中装有热水,铝片表面有气泡出现、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你推测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
③如图装置内,在铝与热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活塞K,反应会停止,其原因是   。
(2)探究铜的性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Cu块加到盛稀H2SO4的试管中,Cu块不溶解,不发生化学反应。再向此试管中加入KNO3溶液,发现Cu块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最后Cu块完全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提出问题]
Cu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吗?。
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的合理理由是   。
[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NO是种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NO2。
[作出猜想]
猜想一:Cu块与KNO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二:Cu块与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三:Cu块与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将Cu块加入KNO3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②将Cu块加到   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③将Cu块加到稀HNO3中 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溶液变成蓝色 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
【实验结论】猜想   成立。
15.(2024九下·合江期中)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   。
(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O之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为CO2,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3)图1步骤IV中能得到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
(4)实验室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最好分别是   、   。
(5)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   。
(6)测定半水煤气中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图:
若步骤IV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步骤V的NaOH溶液质量增加bg,则步骤III中H2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   (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清洗原料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坛发酵过程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搅拌混匀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品装瓶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有氢元素组成,氧气有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可以将大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而不聚集,从而使油水不分层,而使油容易被洗掉,这中现象叫做乳化,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浪费,也会污染水质,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活性炭性质分析;
B、根据电解水实验分析;
C、根据乳化知识分析;
D、根据化肥知识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物质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能致癌不能食用,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烂果已腐败变质,不能食用,故不能作水果拼盘,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鸡脖泥和鸡架泥做肉丸,属于产品掺假,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健康,食品安全堪忧,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以和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本身受热也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能使面包松软可口,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知识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二氧化碳的用途;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化石能源的利用知识分析;
B、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知识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用途分析;
D、根据金属资源保护知识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V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钒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解得x=+4,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则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钒的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V的原子序数为23,则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计算知识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分析;
C、根据元素分类知识分析;
D、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知识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醋酸溶液呈酸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B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C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该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KIO3,属于混合物,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KIO3中K、I、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1):(127×1):(16×3)=39:127:48,则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C、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由题目可以知道每500g这种食盐含有碘10mg,设10mg碘需有KIO3的质量为,则可以得到,解得,所以500g这种食盐中含有KIO3的质量约为16.9mg,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该食盐在食用时勿长时间加热,所以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再放入加碘食盐调味,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分析;
B、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知识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计算知识分析;
D、根据题意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如“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钾、氯化铵是溶质,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故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含义是指每100g的溶液中,溶质是24g,溶剂没有100g,说法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溶液知识分析;
B、根据溶质、溶剂判断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分析;
D、根据溶解度知识分析。
9.【答案】(1)化学能
(2)
(3)环保、燃烧值大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氢氧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气燃烧提供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化学能;
(2)电池内发生的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成功,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故体现氢能源有:环保、燃烧值大的优点;故填: 环保、燃烧值大。
【分析】(1)根据能源利用知识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3)根据氢能源特点分析。
10.【答案】(1)D
(2)有机物;3:2
(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D;
(2)①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②酒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故填:3:2;
(3)绚丽的烟花中含有镁粉,将镁制成镁粉,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填: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
【分析】(1)根据营养元素知识分析;
(2)根据有机物定义及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分析;
(3)根据充分燃烧条件分析。
11.【答案】(1);7:44
(2)不可再生
(3)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NaCl;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由图知,反应Ⅱ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知,两种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故填:;7:44;
(2)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①炼钢的过程中,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故填: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
②造“海基二号”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③生锈的钢管可以用盐酸除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因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1)根据方程式书写及方程式计算知识分析;
(2)根据化石能源知识分析;
(3)根据金属锈蚀条件及酸化学性质分析。
12.【答案】(1)
(2)Si3N4;-3
(3)C
(4)a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制备氮化硅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硅、碳、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3、6、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碳、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0、6、6、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3个硅原子和4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3N4;氮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则,,则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①Si3N4;②-3;
(3)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多角度认识:对反应物来说,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由此信息可知,反应中,反应物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碳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N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是还原剂,即(2)中的还原剂是C;故填:C;
(4)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生产成本较高。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坩埚,故a选;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可用作建筑陶瓷,但考虑到它的生产成本较高,故b不选;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耐高温轴承,故c选;故选:ac。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计算在知识分析;
(3)根据碳单质的还原性分析;
(4)根据题意分析。
13.【答案】(1)
(2) 盐
(3) 三
(4) AB
(5) B C
(6) 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盐的概念;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由反应仓内反应,可知,反应结束后反应仓内物质有不溶于水的MnO2、不能作溶质,溶于水的Na2CO3,作溶质,水作溶剂,则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盐;故填:盐;
(3)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三,因为配方三反应时间短,供氧量大;故填:三;
(4)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和由于该反应放热,降低氧气温度;故填:AB;
(5)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O2,发生装置是固热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O2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选C或E;故填:B;C;
(6)湿化瓶作用是将O2润湿,所以O2应长进短出,应用导管a端连接制氧机;故填:a。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根据盐的定义分析;
(3)根据表中信息分析;
(4)根据万能瓶知识分析;
(5)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知识分析;
(6)根据万能瓶知识分析;
14.【答案】(1);;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开,反应停止
(2)氢气在空气中不会变成红棕色;硝酸;K2SO4;三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①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和水进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故填:;
②铝片放入热水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故填:Al(OH)3;
③铝与水反应产生气泡,关闭活塞,压强增大,将热水压出,铝与水脱离,反应停止。故填: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开,反应停止。
(2)由于氢气在空气中不论怎样变化也不会变成红棕色,所以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故填:氢气在空气中不会变成红棕色;
有可能是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与铜发生反应;故填:硝酸。
溶液中由于猜想二是错误的,所以将Cu块加到K2SO4溶液中;故填:K2SO4;
由于将Cu块加到稀HNO3中,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即猜想三成立;故填:三。
【分析】(1)根据金属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及题意分析。
15.【答案】(1)CO2
(2)
(3)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
(4)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5)加热
(6);置换反应;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用盐的用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CO2;故填:CO2;
(2)步骤Ⅰ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中一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图1步骤IV中能得到NaHCO3晶体的原因是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故填: 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 ;
(4)要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需要先将氢氧化钠吸收掉,使用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使用的是稀硫酸,故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5)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加热后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故填:加热;
(6)①步骤III中H2与CuO反应生成铜单质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所以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③设生成ag水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bg的二氧化碳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
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
故填: 。
【分析】(1)根据流程图示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3)根据溶解度曲线知识分析;
(4)根据酸、碱化学性质分析;
(5)根据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知识分析;
(6)化学方程式书写、置换反应定义及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分析。
1 / 1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1.(2024九下·合江期中)酱油是中国的传统液体调味品,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原料 B.入坛发酵 C.搅拌混匀 D.成品装瓶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清洗原料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坛发酵过程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搅拌混匀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品装瓶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分析。
2.(2024九下·合江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
B.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质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有氢元素组成,氧气有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可以将大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而不聚集,从而使油水不分层,而使油容易被洗掉,这中现象叫做乳化,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浪费,也会污染水质,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活性炭性质分析;
B、根据电解水实验分析;
C、根据乳化知识分析;
D、根据化肥知识分析。
3.(2024九下·合江期中)下列有关食品的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再食用 B.烂果作水果拼盘
C.用鸡脖泥和鸡架泥做肉丸 D.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答案】D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物质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能致癌不能食用,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烂果已腐败变质,不能食用,故不能作水果拼盘,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鸡脖泥和鸡架泥做肉丸,属于产品掺假,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健康,食品安全堪忧,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以和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本身受热也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能使面包松软可口,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知识分析。
4.(2024九下·合江期中)化学与社会发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B.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二氧化碳的用途;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化石能源的利用知识分析;
B、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知识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用途分析;
D、根据金属资源保护知识分析。
5.(2024九下·合江期中)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O2中钒的化合价为+4价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C.钒为非金属元素 D.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V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钒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解得x=+4,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则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说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钒的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V的原子序数为23,则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计算知识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分析;
C、根据元素分类知识分析;
D、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知识分析。
6.(2024九下·合江期中)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醋酸溶液呈酸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B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C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遇到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7.(2024九下·合江期中)某品牌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依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碘食盐配料: 含碘量:10mg 净含量:500g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保存:防潮、放阴凉处
A.此品牌的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B.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袋装500g这种食盐中含KIO3的质量为10mg
D.炒菜时,菜刚入锅就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该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KIO3,属于混合物,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KIO3中K、I、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1):(127×1):(16×3)=39:127:48,则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C、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由题目可以知道每500g这种食盐含有碘10mg,设10mg碘需有KIO3的质量为,则可以得到,解得,所以500g这种食盐中含有KIO3的质量约为16.9mg,说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该食盐在食用时勿长时间加热,所以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再放入加碘食盐调味,说法不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分析;
B、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知识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计算知识分析;
D、根据题意分析。
8.(2024九下·合江期中) “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樟脑的酒精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
B.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含义是指每100 g的溶剂中,溶质是24 g
D.“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如“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钾、氯化铵是溶质,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故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含义是指每100g的溶液中,溶质是24g,溶剂没有100g,说法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溶液知识分析;
B、根据溶质、溶剂判断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分析;
D、根据溶解度知识分析。
9.(2024九下·合江期中)2024年3月21日,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首次实现了时速160公里在轨道交通。氢能市域车采用氢氧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   转化为电能。
(2)电池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成功,体现氢能源有   优点(任写一点)。
【答案】(1)化学能
(2)
(3)环保、燃烧值大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氢氧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气燃烧提供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化学能;
(2)电池内发生的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成功,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故体现氢能源有:环保、燃烧值大的优点;故填: 环保、燃烧值大。
【分析】(1)根据能源利用知识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3)根据氢能源特点分析。
10.(2024九下·合江期中)我国元宵节有吃汤圆、点孔明灯、放烟花、猜灯谜的习俗。
(1)汤圆的表皮是糯米制成的。糯米中含有主要营养素为___________。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2)孔明灯飞翔的关键在于灯地处的火焰,一般使用酒精(C2H5OH)作燃料。
①酒精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酒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绚丽的烟花中含有镁粉,将镁制成镁粉的原因是   。
【答案】(1)D
(2)有机物;3:2
(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D;
(2)①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②酒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故填:3:2;
(3)绚丽的烟花中含有镁粉,将镁制成镁粉,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填: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
【分析】(1)根据营养元素知识分析;
(2)根据有机物定义及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分析;
(3)根据充分燃烧条件分析。
11.(2024九下·合江期中)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彰显化学魅力。
(1)成都市为了绿色大运,提倡将汽车改装,实现尾气无害化排放。其中尾气转化如图:
反应Ⅱ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2)“十四冬”主火炬塔圣火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2024年3月25日,“海基二号”在珠江海域成功下水,凸显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①“海基二号”用钢量相当于“鸟巢”。“百炼成钢”是炼钢的过程,其目的是   。
②造“海基二号”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   (填化学式)。
③生锈的钢管可以用盐酸除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7:44
(2)不可再生
(3)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NaCl;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由图知,反应Ⅱ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知,两种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故填:;7:44;
(2)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①炼钢的过程中,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故填: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
②造“海基二号”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③生锈的钢管可以用盐酸除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因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1)根据方程式书写及方程式计算知识分析;
(2)根据化石能源知识分析;
(3)根据金属锈蚀条件及酸化学性质分析。
12.(2024九下·合江期中)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生产成本较高。氮化硅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制备。
(1)请画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制备氮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多角度认识:对反应物来说,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请从此角度判断(2)中的还原剂是   。
(4)根据以上描述,推测氮化硅可能有哪些用途:   (填字母)。
a.制作坩埚 b.用作建筑陶瓷 c.制作耐高温轴承
【答案】(1)
(2)Si3N4;-3
(3)C
(4)a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制备氮化硅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硅、碳、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3、6、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碳、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0、6、6、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3个硅原子和4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3N4;氮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则,,则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①Si3N4;②-3;
(3)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多角度认识:对反应物来说,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由此信息可知,反应中,反应物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碳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N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是还原剂,即(2)中的还原剂是C;故填:C;
(4)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生产成本较高。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坩埚,故a选;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可用作建筑陶瓷,但考虑到它的生产成本较高,故b不选;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耐高温轴承,故c选;故选:ac。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计算在知识分析;
(3)根据碳单质的还原性分析;
(4)根据题意分析。
13.(2024九下·合江期中)化学药剂制氧机某款家用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
(1)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第一步:
第二步: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图1是该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表中是该制氧机的制氧说明(部分),其中A、B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或者二氧化锰。
A剂 B剂 平静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养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配方二 2袋 2袋
配方三 3袋 3袋
(2)反应仓内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________(选“酸”或“碱”或“盐”)。
(3)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________。
(4)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 降低氧气温度 C. 加快氧气的生成
(5)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O2,从图2中选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6)某些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湿化瓶装置类似于图3使用制氧机时,应用导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制氧机。
【答案】(1)
(2) 盐
(3) 三
(4) AB
(5) B C
(6) 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盐的概念;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由反应仓内反应,可知,反应结束后反应仓内物质有不溶于水的MnO2、不能作溶质,溶于水的Na2CO3,作溶质,水作溶剂,则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盐;故填:盐;
(3)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三,因为配方三反应时间短,供氧量大;故填:三;
(4)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和由于该反应放热,降低氧气温度;故填:AB;
(5)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O2,发生装置是固热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O2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选C或E;故填:B;C;
(6)湿化瓶作用是将O2润湿,所以O2应长进短出,应用导管a端连接制氧机;故填:a。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根据盐的定义分析;
(3)根据表中信息分析;
(4)根据万能瓶知识分析;
(5)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知识分析;
(6)根据万能瓶知识分析;
14.(2024九下·合江期中)金属铝和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查阅资料】
物质 铝和水 铜和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不能反应
(1)探究铝和水的反应。
①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没与水反应,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干燥管、导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的干燥管中,烧杯中装有热水,铝片表面有气泡出现、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你推测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
③如图装置内,在铝与热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活塞K,反应会停止,其原因是   。
(2)探究铜的性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Cu块加到盛稀H2SO4的试管中,Cu块不溶解,不发生化学反应。再向此试管中加入KNO3溶液,发现Cu块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最后Cu块完全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提出问题]
Cu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吗?。
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的合理理由是   。
[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NO是种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NO2。
[作出猜想]
猜想一:Cu块与KNO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二:Cu块与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三:Cu块与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将Cu块加入KNO3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②将Cu块加到   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③将Cu块加到稀HNO3中 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溶液变成蓝色 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
【实验结论】猜想   成立。
【答案】(1);;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开,反应停止
(2)氢气在空气中不会变成红棕色;硝酸;K2SO4;三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①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和水进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故填:;
②铝片放入热水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故填:Al(OH)3;
③铝与水反应产生气泡,关闭活塞,压强增大,将热水压出,铝与水脱离,反应停止。故填: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开,反应停止。
(2)由于氢气在空气中不论怎样变化也不会变成红棕色,所以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故填:氢气在空气中不会变成红棕色;
有可能是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与铜发生反应;故填:硝酸。
溶液中由于猜想二是错误的,所以将Cu块加到K2SO4溶液中;故填:K2SO4;
由于将Cu块加到稀HNO3中,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即猜想三成立;故填:三。
【分析】(1)根据金属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及题意分析。
15.(2024九下·合江期中)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   。
(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O之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为CO2,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3)图1步骤IV中能得到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
(4)实验室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最好分别是   、   。
(5)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   。
(6)测定半水煤气中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图:
若步骤IV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步骤V的NaOH溶液质量增加bg,则步骤III中H2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   (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CO2
(2)
(3)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
(4)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5)加热
(6);置换反应;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用盐的用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CO2;故填:CO2;
(2)步骤Ⅰ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中一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图1步骤IV中能得到NaHCO3晶体的原因是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故填: 由图3可知,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 ;
(4)要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需要先将氢氧化钠吸收掉,使用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使用的是稀硫酸,故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5)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加热后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故填:加热;
(6)①步骤III中H2与CuO反应生成铜单质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所以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③设生成ag水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bg的二氧化碳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
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
故填: 。
【分析】(1)根据流程图示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分析;
(3)根据溶解度曲线知识分析;
(4)根据酸、碱化学性质分析;
(5)根据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知识分析;
(6)化学方程式书写、置换反应定义及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分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