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七下·金东期末)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实践课上,同学们创作了动物剪纸作品。下列作品所代表的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蝴蝶 B.家兔
C.喜鹊 D.鲤鱼
2.(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列光现象与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C.树荫下的光斑——光的反射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3.(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4.(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
A.a点受到的拉力等于mg
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改变细线方向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
D.改变木模放置方式会使地面受到的压力改变
5.(2024七下·金东期末)芒果感染细菌性黑斑病菌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6.(2024七下·金东期末)潮水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当发生大潮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天的月相可能为满月 B.这天可能会发生月食
C.这天可能会发生日食 D.大潮只发生在农历十五
7.(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D.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8.(2024七下·金东期末)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也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下图中虚线是某同学在练习投篮时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七下·金东期末)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和听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B.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遇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10.(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11.(2024七下·金东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
B.由于日晒雨淋,“和平鸽”将会很快消失
C.由于风力吹拂,“和平鸽”将会逐渐模糊
D.随着月球自转,“和平鸽”将会面向地球
12.(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14.(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2024年5月5日结束的尤伯杯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以一场未失的强势第16次夺得尤伯杯冠军!比赛过程中,有关羽毛球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时,羽毛球受到球拍的力是因为球发生形变
B.飞行时,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下落时,羽毛球受到球拍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D.静止时,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2024七下·金东期末)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如图。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
方案 照射光源颜色 背景板颜色 叠加光源颜色
A 白 红 蓝
B 红 蓝 黄
C 蓝 白 红
D 绿 绿 黄
A.A B.B C.C D.D
16.(2024七下·金东期末)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按要求回答问题:
(1)巴黎和北京两地时间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转。
(2)今年奥运会开幕当天,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17.(2024七下·金东期末)我市浦江上山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样本,说明上山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而后在同属于上山文化的义乌桥头遗址、永康湖西遗址等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炭化稻米,表明水稻的食用在上山文化中晚期已经普遍。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水稻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构①和②构成   ,能产生花粉;
(2)稻谷的果皮与种皮愈合不能分离,俗称为种子,实际为果实。稻谷由图中结构   在受精后发育而成;
(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在种子的   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18.(2024七下·金东期末)我国攻击11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先列装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该无人机的列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空军的作战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1)攻击11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   产生的;
(2)该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   (选填“反射”或“折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3)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   (选填“具有”或“没有”)惯性。
19.(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图为我市燕尾洲边夜景一角,在灯光辉映下使婺江更加美不胜收,是市民夜晚休闲的好去处;回答下列问题:
(1)游客看到远处的婺剧院在江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
(2)一阵风吹来,江面因风起皱而波光粼粼,说明力可以   ;
(3)走在彩虹桥上,桥边红色的光照到黄色衣服上时,衣服将呈   色。
20.(2024七下·金东期末)“人造子宫”的设想已有超过百年历史,由于技术所限,该设想研究进展缓慢,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对“人造子宫”的研究。2021年,我国首次进行“人造子宫”实验,研究团队利用经脐动静脉插管为人造子宫输送营养物质,帮助早产的小羊羔健康出生。下一步设想是提取生殖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并在“人造子宫”中将胚胎细胞发育成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在女性体内的   中产生,该器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等物质,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等。
(2)在人体内,卵细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3)“人工子宫”的作用是为   提供发育的场所。
21.(2024七下·金东期末)2024年4月25日,我国利用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发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时,可以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附加速度,可以节省燃料。所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应选择向   方向发射;
(2)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载人飞船相对于火箭处于   状态;
(3)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
22.(2024七下·金东期末)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芯片制造需要光刻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缩图透镜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缩小的电路图案,该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   透镜;
(2)紫外光在制成缩图透镜的玻璃内沿   (选填“直线”“折线”或“曲线”)传播,后通过折射聚焦在硅片表面;
(3)如果缩图透镜焦距为2厘米,则硅片应该放置在离缩图透镜   (填范围)厘米处。
23.(2024七下·金东期末)杜鹃花是久负盛誉的花卉,将杜鹃花野生种群引种驯化乃至改良一直是人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从种子萌发获得的幼苗开始驯化,使之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一种有效的引种手段。因此,研究杜鹃花种子萌发习性是引种工作的重要部分。为研究杜鹃花种子是否为需光性种子(即种子的萌发必须有光照),某植物研究所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标记甲和乙,并且在底部各铺一张滤纸,各加适量的水用于提供必要的水分;
②各取20粒经过浸泡处理的杜鹃花种子分别放在甲、乙底部的滤纸上(如图);
③甲、乙培养皿均放在同样黑暗环境中,甲皿每天给予12小时光照,乙皿不作处理;
④用不同杜鹃花种子进行与上述重复的实验且每一品种均经过二次以上重复。
(二)实验现象:经若干天后,甲皿中种子均绝大多数萌发,乙皿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实验反思:
(1)实验中培养皿放置环境,除实验中已存在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   且适宜;
(2)多次实验结果均为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乙中均无萌发现象,说明杜鹃花种子属于   性种子;(选填“需光”或“非需光”)
(3)在上述实验中,科研人员发现甲培养皿中存在少量种子没有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四)实验拓展: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断定杜鹃花是一类光敏种子,光敏素控制着种子的发芽。并且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远红光可以逆转这种促进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
(4)根据此研究可知,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   照射。
24.(2024七下·金东期末)为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婺用如图甲、乙、丙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铁块,使铁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某一时刻弹簧秤示数如图甲中所示,则此时拉力为   牛;
(2)比较步骤甲、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   有关,且摩擦力随之增大或减小;
(3)小婺在实验中还发现:在铁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铁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   的大小有关;
(4)在图丙实验中,若增大木板的速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2024七下·金东期末)某兴趣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为使所成的像更清晰,玻璃板是厚度d为5mm的有色镀膜玻璃,镀膜侧(图乙中DC侧)为反射面。请帮该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实验中还要让两支蜡烛完全重合,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
(3)将一不透光的纸板放在玻璃和蜡烛B之间的位置,从蜡烛A侧观察,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将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记录于白纸上,在白纸上将两者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反射面的距离。小组成员发现当镀膜面在物体DC侧时,所测得物距总比像距小。经过图乙光路分析,发现是由于我们观测到蜡烛B的像是通过玻璃的折射,由此造成系统误差。请分析,如果实验中镀膜反射面换成靠近像的一侧(图乙中WA侧)时,则所测得的物距会比像距   。(选填“大”或“小”)
26.(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通过压强计   反映;
(2)小金同学使用液体压强计前,调整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后,他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小金同学由乙图到丙图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
(4)小金同学还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小婺同学认为小金的结论错误,你觉得小婺的依据是   。
27.(2024七下·金东期末)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一面有螺纹,一面光滑,与传统的透镜相比,具有面积大、重量轻、价格较低、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幻灯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等;小科对手头的一块菲涅尔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科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科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结果记录如下表,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
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科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丙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投影时,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为   。(选填“F”、“”或“”)
28.(2024七下·金东期末)今年3月23日,我国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报告太阳在当日世界时01时左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耀斑级别达到X1级,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世界各主要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分别发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预警。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   ;
(3)“夸父一号”观测太阳时,会遇到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此时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
29.(2024七下·金东期末)今年端午,小科一家选择乘坐C696次列车从金华到宁波探亲,列车开行时间约为2小时40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1)小科上车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高铁正向东行驶,以那辆高铁为参照物,C696次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2)小科发现列车运行时噪声很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   小;
(3)已知金甬铁路全长约为240千米,求C696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30.(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表是项目学习小组为制作针孔照相机所制定的产品评价量表;项目学习小组研究发现,像会随针孔照相机小孔孔径增大而增亮,但像的清晰度随孔径减小而增加,即无论如何,类似如图1的针孔照相机在两个评价指标上无法同时达到优秀;为此,研究小组用凸透镜制作了如图2的自制照相机,获得让两个指标均达到优秀的结果;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能分辨出形象 模糊,能分辨出形象 很模糊,基本看不清形象
指标二:像的亮暗 亮 中 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   ;
(2)为能更好的判断指标一,即较好判断出像的清晰程度,实验所用材料应选用   ;(选填“发光字”或“蜡烛烛焰”)
(3)一张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适,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光学照相机都采用凸透镜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
31.(2024七下·金东期末)大花百合是长白山区的珍稀物种,为对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人员对大花百合的繁殖策略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鲜艳,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虫为其   ;
(2)大花百合有些个体的花为两性花,而有些个体的花为不具有   的雄花;
(3)研究者调查了大花百合的开花时间和两种昆虫的访花时间,结果如图:
①雄花和两性花开花时间的差异,能促使访花昆虫须先携带   再去访问两性花,这样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的遗传特性;
②中华蜜蜂和蓝灰蝶是大花百合的两种主要访花昆虫,它们采食大花百合的花粉和花蜜,但从它们访花时间的差异能够推测,其中   主要采食花粉,因此,食物的差异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竞争;
③综上所述,大花百合和两种访花昆虫形成的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提高了它们   的机会。
32.(2024七下·金东期末)一次旅行时,小科一家驾驶一辆四轮家庭轿车沿一平直公路持续行驶回到金华,先后通过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标志牌,牌上的数字表示从该标志牌处沿这一公路到达金华的路程。途经甲时开始计时,到达乙时恰好用时25分钟,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仪表盘显示汽车一直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此次所用四轮家庭轿车(包括人员及物品)总质量为2000千克,停放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0厘米。求:
(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轿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标志牌丙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卵生:大多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生殖方式,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胚胎在体外发育。
(2)胎生: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与其他三种动物生殖方式不同 ,故正确。
C、喜鹊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D、鲤鱼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光线发生了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发生偏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宫、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是通过按住不同的孔来改变“埙”内空气中的长短,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即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会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利用整体法判断木模对水平面的压力情况,将上方木模隔离分析短线的拉力情况。
【解答】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两根长线分别向下的拉力和短线a向上的拉力,两根长线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可得
Fa=mg+2Fb

Fa>mg,Fa>Fb
故AB不符合题意;
C、改变细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点不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则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故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将两个木模看成一个整体,整体静止在地面上,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改变木模放置方式,整体还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地面受到的压力还是木模的总重力,即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解答】A、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A正确。
B、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B错误。
C、细菌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C正确。
D、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一定发生在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十五十六。
【解答】A.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的月相可能为满月,故 A 正确;
B.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可能会发生月食,故 B 正确;
C.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可能会发生日食,故 C 正确;
D.大潮不只发生在农历十五,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据此解答。
【解答】A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错误,B正确。
C、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C正确。
D、洋葱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D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篮球在空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篮球的重心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眼球的结构中,能够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睫状体;晶状体曲度的变化,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
(3)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如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
【解答】A、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错误。
B、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B正确。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
D、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鼓室内的气压与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能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D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后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然后做出判断。
【解答】小车突然加速时,车速变大,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会向后仰,“头枕”对人有保护作用;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静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所以需要系安全带以保证安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行分析。
【解答】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成为月球的一部分,能长期存在,故A正确;
BC、天空中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月球上现在没有发现水,不会下雨,所以“和平鸽”不受影响,故BC错误;
D、月球是一个整体,随着月球自转,各部分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力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受力越大,形变程度越大;
(3)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
(4)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A、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了弹性形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给弹簧一个拉力,使弹簧发生形变,形变后的弹簧也给手一个反作用力,所以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解答】A、 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幻灯机都是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下落时,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
【解答】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
B、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具有运动速度,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下落时,羽毛球没有与球拍接触,所以羽毛球没有固定受到球拍推力,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故C错误;
D、静止的羽毛球,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解答】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题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1)自
(2)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解答】(1)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北京在巴黎的东边,纬度大体一致,所以当第33届奥运会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
(2)当天(7月2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故北半球的我国浙江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且昼长将逐渐变短。
(1)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北京在巴黎的东边,纬度大体一致,所以当第33届奥运会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
(2)当天(7月2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故北半球的我国浙江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且昼长将逐渐变短。
17.【答案】雄蕊;子房;胚乳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花的雄蕊结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能产生花粉。
(2)果实的形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
(3)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养分。
(4)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子房。
【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①花药和②花丝构成雄蕊。
(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稻谷属于果实,由图中子房发育而成。
(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其营养物质在种子的胚乳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18.【答案】振动;反射;具有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光的反射;惯性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隐身飞机的特殊外形可以吸收部分电磁波。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都具有惯性。
【解答】(1)攻击11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该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反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3)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具有惯性。
19.【答案】反射;改变物体的形状;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解答】(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象鼻山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一阵风吹来,江面因风起皱而波光粼粼,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桥边红色的光照到黄色的衣服上时,黄色衣服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光,因而衣服看上去呈黑色。
20.【答案】(1)卵巢
(2)输卵管
(3)胚胎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当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与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3)“人工子宫”与人体内的子宫,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与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3)“人工子宫”与人体内的子宫,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21.【答案】东;静止;等于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1)火箭发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时,可以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附加速度,可以节省燃料。所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应选择向东方向发射;
(2)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载人飞船相对于火箭处于静止状态;
(3)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推力等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22.【答案】凸;直线;大于4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3)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1)光刻机通过极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透镜组后在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刻出缩小的电路图案,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该透镜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紫外光在制成透镜的玻璃内沿直线传播;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缩图透镜焦距为2厘米,则硅片应该放置在离缩图透镜大于4cm处。
23.【答案】(1)温度
(2)需光
(3)胚不完整
(4)红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为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除实验中已存在的水分等相同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温度且适宜。
(2)由于甲、乙培养皿均放在同样黑暗环境中,甲皿每天给予12小时光照,乙皿不作处理,多次实验结果均为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乙中均无萌发现象,说明杜鹃花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
(3)种子萌发需要同时具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甲培养皿的环境条件均适宜,仍存在少量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自身有问题,可能种子在休眠期、胚的结构不完整、胚没有活性。
(4)根据实验拓展:科研人员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实验中培养皿放置的环境,除实验中已存在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温度且该温度适宜杜鹃花种子的萌发。
(2)多次实验的结果都是:见光组的种子(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不见光的种子(乙皿中种子)不萌发,因此说明杜鹃花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即杜鹃花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
(3)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满足了环境条件后,大多数种子萌发,少量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经死亡、或种子在休眠期。
(4)由题干表述“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断定杜鹃花是一类光敏种子,光敏素控制着种子的发芽。并且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远红光可以逆转这种促进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可知:红光促进种子发芽、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24.【答案】2.4;压力;拉力;不变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进行读数;
(2)影响滑动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4)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分析。
【解答】(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
(2)比较步骤甲、乙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大小有关,且摩擦力随之增大或减小;
(3)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4)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绳子的拉力,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25.【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关系;能;大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透过玻璃板来看到蜡烛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像重合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蜡烛像的位置,这样进行实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3)作图分析。
【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另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像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将纸板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纸板不能挡住虚像,在蜡烛A侧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根据图乙
玻璃板具有厚度,所以光会发生两次折射而成虚像,若实验中镀膜反射面换成靠近像的一侧,则物距较之前增大的距离是玻璃板的厚度,所以物距会比像距大。
26.【答案】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气;深度;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压强大小;
(2)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看液体能否灵活升降;
(3)(4)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根据图中的改变的量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压强大小;
(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由乙图到丙图的操作保持液体密度不变,改了深度,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4)小金同学还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由于此时密度变大的同时,探头的深度也增大,不能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依据是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27.【答案】凸;;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画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3)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1)由图甲可知,“实验”二字被放大了,则透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该透镜是凸透镜。
(2)由光的折射规律可得,从折射点作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如下图所示: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
u=v=2f=20cm
则凸透镜焦距
f=10cm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F”光源在平面镜成的像形状是“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同时左右颠倒,所以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形状是“”。
28.【答案】(1)色球
(2)日珥
(3)金星、水星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
(2)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
(3)凌日现象只能发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行星。
【解答】(1) 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2)图中A所示的太阳活动称为日珥。
(3)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且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因此会导致“凌日”现象。
(1)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风、耀斑、黑子等,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日珥。
(3)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
29.【答案】西;响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1)小科上车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高铁正向东行驶,以那辆高铁为参照物,C696次列车是向西运动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所以,小科发现列车运行时噪声很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3) C696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30.【答案】小孔成像;发光字;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原直线传播;
(2)发光字作为光源比蜡烛烛焰更稳定;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解答】(1)针孔照相机是光通过小孔沿直线传播成像的,所以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来成像的。
(2)由表中信息可知,指标一是像的清晰程度,由于发光字能更容易判断像的清晰程度,光源亮度更稳定,所以为了较好判断出像的清晰程度,实验所用材料应选用发光字。
(3)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则是亮度合适时像模糊,像清晰时亮度暗,所以相机中采用凸透镜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
31.【答案】传粉;雌蕊;雄花花粉;中华蜜蜂;生存和繁衍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的花,被称为单性花。
2、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根据传粉媒介不同,植物的花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依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解答】(1)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虫媒花多具一下特点:多具特殊气味以吸引昆虫;多半能产蜜汁;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颜色;结构上常和传粉的昆虫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所以,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鲜艳,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2)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单性花分为雌花和雄花。所以,结合题图可知,大花百合有些个体的花为两性花,而有些个体的花为不具有雌蕊的雄花。
(3)①结合题图可知,雄花和两性花开花时间的差异,雄花开花早一些,能促使访花昆虫须先携带雄花花粉再去访问两性花。这样产生的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②中华蜜蜂和蓝灰蝶是大花百合的两种主要访花昆虫。结合题图分析,中华蜜蜂访花时间与大花百合开花且释放花粉的时段高度吻合,说明中华蜜蜂主要采食花粉,而蓝灰蝶主要采食花蜜。因此,食物的差异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竞争。
③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结合上所分析可知:大花百合和两种访花昆虫形成的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提高了它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32.【答案】(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
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则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由图知道,汽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丙的路程为
s=47km-2km=45km
从乙运动到丙的路程
s'=11km-2km=9km
由知道,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所用时间
则甲运动到丙所用时间
从甲运动到丙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105Pa;
(2)轿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标志牌丙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求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根据求出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乙到丙的过程中所用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甲到丙的平均速度。
1 /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七下·金东期末)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实践课上,同学们创作了动物剪纸作品。下列作品所代表的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蝴蝶 B.家兔
C.喜鹊 D.鲤鱼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卵生:大多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生殖方式,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胚胎在体外发育。
(2)胎生: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与其他三种动物生殖方式不同 ,故正确。
C、喜鹊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D、鲤鱼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列光现象与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C.树荫下的光斑——光的反射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光线发生了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发生偏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B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宫、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是通过按住不同的孔来改变“埙”内空气中的长短,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即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会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
A.a点受到的拉力等于mg
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改变细线方向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
D.改变木模放置方式会使地面受到的压力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利用整体法判断木模对水平面的压力情况,将上方木模隔离分析短线的拉力情况。
【解答】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两根长线分别向下的拉力和短线a向上的拉力,两根长线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可得
Fa=mg+2Fb

Fa>mg,Fa>Fb
故AB不符合题意;
C、改变细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点不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则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故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将两个木模看成一个整体,整体静止在地面上,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改变木模放置方式,整体还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地面受到的压力还是木模的总重力,即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4七下·金东期末)芒果感染细菌性黑斑病菌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解答】A、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A正确。
B、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B错误。
C、细菌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C正确。
D、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B。
6.(2024七下·金东期末)潮水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当发生大潮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天的月相可能为满月 B.这天可能会发生月食
C.这天可能会发生日食 D.大潮只发生在农历十五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一定发生在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十五十六。
【解答】A.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的月相可能为满月,故 A 正确;
B.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可能会发生月食,故 B 正确;
C.当日、地、月在同一直线时引力最大,形成大潮,这天可能会发生日食,故 C 正确;
D.大潮不只发生在农历十五,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7.(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D.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据此解答。
【解答】A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错误,B正确。
C、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C正确。
D、洋葱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D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4七下·金东期末)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也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下图中虚线是某同学在练习投篮时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篮球在空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篮球的重心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9.(2024七下·金东期末)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和听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B.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遇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答案】A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眼球的结构中,能够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睫状体;晶状体曲度的变化,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
(3)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如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
【解答】A、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错误。
B、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B正确。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
D、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鼓室内的气压与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能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D正确。
故答案为:A。
10.(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后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然后做出判断。
【解答】小车突然加速时,车速变大,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会向后仰,“头枕”对人有保护作用;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静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所以需要系安全带以保证安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4七下·金东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
B.由于日晒雨淋,“和平鸽”将会很快消失
C.由于风力吹拂,“和平鸽”将会逐渐模糊
D.随着月球自转,“和平鸽”将会面向地球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行分析。
【解答】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成为月球的一部分,能长期存在,故A正确;
BC、天空中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月球上现在没有发现水,不会下雨,所以“和平鸽”不受影响,故BC错误;
D、月球是一个整体,随着月球自转,各部分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力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受力越大,形变程度越大;
(3)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
(4)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A、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了弹性形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给弹簧一个拉力,使弹簧发生形变,形变后的弹簧也给手一个反作用力,所以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解答】A、 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幻灯机都是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2024年5月5日结束的尤伯杯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以一场未失的强势第16次夺得尤伯杯冠军!比赛过程中,有关羽毛球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时,羽毛球受到球拍的力是因为球发生形变
B.飞行时,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下落时,羽毛球受到球拍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D.静止时,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下落时,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
【解答】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
B、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具有运动速度,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下落时,羽毛球没有与球拍接触,所以羽毛球没有固定受到球拍推力,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故C错误;
D、静止的羽毛球,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2024七下·金东期末)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如图。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
方案 照射光源颜色 背景板颜色 叠加光源颜色
A 白 红 蓝
B 红 蓝 黄
C 蓝 白 红
D 绿 绿 黄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解答】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题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24七下·金东期末)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按要求回答问题:
(1)巴黎和北京两地时间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转。
(2)今年奥运会开幕当天,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自
(2)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解答】(1)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北京在巴黎的东边,纬度大体一致,所以当第33届奥运会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
(2)当天(7月2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故北半球的我国浙江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且昼长将逐渐变短。
(1)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北京在巴黎的东边,纬度大体一致,所以当第33届奥运会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9:30开幕,我国可以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30收看开幕式直播。
(2)当天(7月2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故北半球的我国浙江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且昼长将逐渐变短。
17.(2024七下·金东期末)我市浦江上山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样本,说明上山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而后在同属于上山文化的义乌桥头遗址、永康湖西遗址等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炭化稻米,表明水稻的食用在上山文化中晚期已经普遍。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水稻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构①和②构成   ,能产生花粉;
(2)稻谷的果皮与种皮愈合不能分离,俗称为种子,实际为果实。稻谷由图中结构   在受精后发育而成;
(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在种子的   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答案】雄蕊;子房;胚乳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花的雄蕊结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能产生花粉。
(2)果实的形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
(3)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养分。
(4)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子房。
【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①花药和②花丝构成雄蕊。
(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稻谷属于果实,由图中子房发育而成。
(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其营养物质在种子的胚乳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18.(2024七下·金东期末)我国攻击11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先列装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该无人机的列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空军的作战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1)攻击11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   产生的;
(2)该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   (选填“反射”或“折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3)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   (选填“具有”或“没有”)惯性。
【答案】振动;反射;具有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光的反射;惯性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隐身飞机的特殊外形可以吸收部分电磁波。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都具有惯性。
【解答】(1)攻击11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该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反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3)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具有惯性。
19.(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图为我市燕尾洲边夜景一角,在灯光辉映下使婺江更加美不胜收,是市民夜晚休闲的好去处;回答下列问题:
(1)游客看到远处的婺剧院在江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
(2)一阵风吹来,江面因风起皱而波光粼粼,说明力可以   ;
(3)走在彩虹桥上,桥边红色的光照到黄色衣服上时,衣服将呈   色。
【答案】反射;改变物体的形状;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解答】(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象鼻山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一阵风吹来,江面因风起皱而波光粼粼,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桥边红色的光照到黄色的衣服上时,黄色衣服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光,因而衣服看上去呈黑色。
20.(2024七下·金东期末)“人造子宫”的设想已有超过百年历史,由于技术所限,该设想研究进展缓慢,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对“人造子宫”的研究。2021年,我国首次进行“人造子宫”实验,研究团队利用经脐动静脉插管为人造子宫输送营养物质,帮助早产的小羊羔健康出生。下一步设想是提取生殖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并在“人造子宫”中将胚胎细胞发育成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在女性体内的   中产生,该器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等物质,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等。
(2)在人体内,卵细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3)“人工子宫”的作用是为   提供发育的场所。
【答案】(1)卵巢
(2)输卵管
(3)胚胎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当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与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3)“人工子宫”与人体内的子宫,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参与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与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3)“人工子宫”与人体内的子宫,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21.(2024七下·金东期末)2024年4月25日,我国利用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发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时,可以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附加速度,可以节省燃料。所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应选择向   方向发射;
(2)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载人飞船相对于火箭处于   状态;
(3)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
【答案】东;静止;等于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1)火箭发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时,可以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附加速度,可以节省燃料。所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应选择向东方向发射;
(2)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载人飞船相对于火箭处于静止状态;
(3)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推力等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22.(2024七下·金东期末)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芯片制造需要光刻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缩图透镜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缩小的电路图案,该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   透镜;
(2)紫外光在制成缩图透镜的玻璃内沿   (选填“直线”“折线”或“曲线”)传播,后通过折射聚焦在硅片表面;
(3)如果缩图透镜焦距为2厘米,则硅片应该放置在离缩图透镜   (填范围)厘米处。
【答案】凸;直线;大于4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3)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1)光刻机通过极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透镜组后在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刻出缩小的电路图案,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该透镜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紫外光在制成透镜的玻璃内沿直线传播;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缩图透镜焦距为2厘米,则硅片应该放置在离缩图透镜大于4cm处。
23.(2024七下·金东期末)杜鹃花是久负盛誉的花卉,将杜鹃花野生种群引种驯化乃至改良一直是人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从种子萌发获得的幼苗开始驯化,使之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一种有效的引种手段。因此,研究杜鹃花种子萌发习性是引种工作的重要部分。为研究杜鹃花种子是否为需光性种子(即种子的萌发必须有光照),某植物研究所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标记甲和乙,并且在底部各铺一张滤纸,各加适量的水用于提供必要的水分;
②各取20粒经过浸泡处理的杜鹃花种子分别放在甲、乙底部的滤纸上(如图);
③甲、乙培养皿均放在同样黑暗环境中,甲皿每天给予12小时光照,乙皿不作处理;
④用不同杜鹃花种子进行与上述重复的实验且每一品种均经过二次以上重复。
(二)实验现象:经若干天后,甲皿中种子均绝大多数萌发,乙皿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实验反思:
(1)实验中培养皿放置环境,除实验中已存在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   且适宜;
(2)多次实验结果均为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乙中均无萌发现象,说明杜鹃花种子属于   性种子;(选填“需光”或“非需光”)
(3)在上述实验中,科研人员发现甲培养皿中存在少量种子没有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四)实验拓展: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断定杜鹃花是一类光敏种子,光敏素控制着种子的发芽。并且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远红光可以逆转这种促进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
(4)根据此研究可知,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   照射。
【答案】(1)温度
(2)需光
(3)胚不完整
(4)红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为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除实验中已存在的水分等相同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温度且适宜。
(2)由于甲、乙培养皿均放在同样黑暗环境中,甲皿每天给予12小时光照,乙皿不作处理,多次实验结果均为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乙中均无萌发现象,说明杜鹃花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
(3)种子萌发需要同时具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甲培养皿的环境条件均适宜,仍存在少量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自身有问题,可能种子在休眠期、胚的结构不完整、胚没有活性。
(4)根据实验拓展:科研人员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实验中培养皿放置的环境,除实验中已存在条件外,还需要有相同的温度且该温度适宜杜鹃花种子的萌发。
(2)多次实验的结果都是:见光组的种子(甲皿中种子)萌发,而不见光的种子(乙皿中种子)不萌发,因此说明杜鹃花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即杜鹃花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
(3)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满足了环境条件后,大多数种子萌发,少量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经死亡、或种子在休眠期。
(4)由题干表述“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断定杜鹃花是一类光敏种子,光敏素控制着种子的发芽。并且发现红光促进种子发芽,远红光可以逆转这种促进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可知:红光促进种子发芽、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决定种子能否发芽;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24.(2024七下·金东期末)为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婺用如图甲、乙、丙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铁块,使铁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某一时刻弹簧秤示数如图甲中所示,则此时拉力为   牛;
(2)比较步骤甲、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   有关,且摩擦力随之增大或减小;
(3)小婺在实验中还发现:在铁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铁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   的大小有关;
(4)在图丙实验中,若增大木板的速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4;压力;拉力;不变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进行读数;
(2)影响滑动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4)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分析。
【解答】(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
(2)比较步骤甲、乙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大小有关,且摩擦力随之增大或减小;
(3)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4)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绳子的拉力,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25.(2024七下·金东期末)某兴趣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为使所成的像更清晰,玻璃板是厚度d为5mm的有色镀膜玻璃,镀膜侧(图乙中DC侧)为反射面。请帮该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实验中还要让两支蜡烛完全重合,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
(3)将一不透光的纸板放在玻璃和蜡烛B之间的位置,从蜡烛A侧观察,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将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记录于白纸上,在白纸上将两者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反射面的距离。小组成员发现当镀膜面在物体DC侧时,所测得物距总比像距小。经过图乙光路分析,发现是由于我们观测到蜡烛B的像是通过玻璃的折射,由此造成系统误差。请分析,如果实验中镀膜反射面换成靠近像的一侧(图乙中WA侧)时,则所测得的物距会比像距   。(选填“大”或“小”)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关系;能;大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透过玻璃板来看到蜡烛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像重合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蜡烛像的位置,这样进行实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3)作图分析。
【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另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像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将纸板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纸板不能挡住虚像,在蜡烛A侧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根据图乙
玻璃板具有厚度,所以光会发生两次折射而成虚像,若实验中镀膜反射面换成靠近像的一侧,则物距较之前增大的距离是玻璃板的厚度,所以物距会比像距大。
26.(2024七下·金东期末)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通过压强计   反映;
(2)小金同学使用液体压强计前,调整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后,他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小金同学由乙图到丙图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
(4)小金同学还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小婺同学认为小金的结论错误,你觉得小婺的依据是   。
【答案】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气;深度;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压强大小;
(2)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看液体能否灵活升降;
(3)(4)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根据图中的改变的量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压强大小;
(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由乙图到丙图的操作保持液体密度不变,改了深度,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4)小金同学还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由于此时密度变大的同时,探头的深度也增大,不能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依据是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27.(2024七下·金东期末)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一面有螺纹,一面光滑,与传统的透镜相比,具有面积大、重量轻、价格较低、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幻灯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等;小科对手头的一块菲涅尔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科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科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结果记录如下表,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
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科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丙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投影时,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为   。(选填“F”、“”或“”)
【答案】凸;;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画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3)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1)由图甲可知,“实验”二字被放大了,则透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该透镜是凸透镜。
(2)由光的折射规律可得,从折射点作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如下图所示: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
u=v=2f=20cm
则凸透镜焦距
f=10cm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F”光源在平面镜成的像形状是“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同时左右颠倒,所以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形状是“”。
28.(2024七下·金东期末)今年3月23日,我国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报告太阳在当日世界时01时左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耀斑级别达到X1级,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世界各主要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分别发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预警。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   ;
(3)“夸父一号”观测太阳时,会遇到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此时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
【答案】(1)色球
(2)日珥
(3)金星、水星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
(2)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
(3)凌日现象只能发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行星。
【解答】(1) 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2)图中A所示的太阳活动称为日珥。
(3)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且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因此会导致“凌日”现象。
(1)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风、耀斑、黑子等,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日珥。
(3)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
29.(2024七下·金东期末)今年端午,小科一家选择乘坐C696次列车从金华到宁波探亲,列车开行时间约为2小时40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1)小科上车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高铁正向东行驶,以那辆高铁为参照物,C696次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2)小科发现列车运行时噪声很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   小;
(3)已知金甬铁路全长约为240千米,求C696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答案】西;响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1)小科上车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高铁正向东行驶,以那辆高铁为参照物,C696次列车是向西运动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所以,小科发现列车运行时噪声很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3) C696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30.(2024七下·金东期末)下表是项目学习小组为制作针孔照相机所制定的产品评价量表;项目学习小组研究发现,像会随针孔照相机小孔孔径增大而增亮,但像的清晰度随孔径减小而增加,即无论如何,类似如图1的针孔照相机在两个评价指标上无法同时达到优秀;为此,研究小组用凸透镜制作了如图2的自制照相机,获得让两个指标均达到优秀的结果;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能分辨出形象 模糊,能分辨出形象 很模糊,基本看不清形象
指标二:像的亮暗 亮 中 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   ;
(2)为能更好的判断指标一,即较好判断出像的清晰程度,实验所用材料应选用   ;(选填“发光字”或“蜡烛烛焰”)
(3)一张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适,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光学照相机都采用凸透镜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
【答案】小孔成像;发光字;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原直线传播;
(2)发光字作为光源比蜡烛烛焰更稳定;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解答】(1)针孔照相机是光通过小孔沿直线传播成像的,所以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来成像的。
(2)由表中信息可知,指标一是像的清晰程度,由于发光字能更容易判断像的清晰程度,光源亮度更稳定,所以为了较好判断出像的清晰程度,实验所用材料应选用发光字。
(3)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则是亮度合适时像模糊,像清晰时亮度暗,所以相机中采用凸透镜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
31.(2024七下·金东期末)大花百合是长白山区的珍稀物种,为对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人员对大花百合的繁殖策略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鲜艳,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虫为其   ;
(2)大花百合有些个体的花为两性花,而有些个体的花为不具有   的雄花;
(3)研究者调查了大花百合的开花时间和两种昆虫的访花时间,结果如图:
①雄花和两性花开花时间的差异,能促使访花昆虫须先携带   再去访问两性花,这样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的遗传特性;
②中华蜜蜂和蓝灰蝶是大花百合的两种主要访花昆虫,它们采食大花百合的花粉和花蜜,但从它们访花时间的差异能够推测,其中   主要采食花粉,因此,食物的差异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竞争;
③综上所述,大花百合和两种访花昆虫形成的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提高了它们   的机会。
【答案】传粉;雌蕊;雄花花粉;中华蜜蜂;生存和繁衍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的花,被称为单性花。
2、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根据传粉媒介不同,植物的花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依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解答】(1)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虫媒花多具一下特点:多具特殊气味以吸引昆虫;多半能产蜜汁;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颜色;结构上常和传粉的昆虫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所以,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鲜艳,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2)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单性花分为雌花和雄花。所以,结合题图可知,大花百合有些个体的花为两性花,而有些个体的花为不具有雌蕊的雄花。
(3)①结合题图可知,雄花和两性花开花时间的差异,雄花开花早一些,能促使访花昆虫须先携带雄花花粉再去访问两性花。这样产生的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②中华蜜蜂和蓝灰蝶是大花百合的两种主要访花昆虫。结合题图分析,中华蜜蜂访花时间与大花百合开花且释放花粉的时段高度吻合,说明中华蜜蜂主要采食花粉,而蓝灰蝶主要采食花蜜。因此,食物的差异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竞争。
③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结合上所分析可知:大花百合和两种访花昆虫形成的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提高了它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32.(2024七下·金东期末)一次旅行时,小科一家驾驶一辆四轮家庭轿车沿一平直公路持续行驶回到金华,先后通过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标志牌,牌上的数字表示从该标志牌处沿这一公路到达金华的路程。途经甲时开始计时,到达乙时恰好用时25分钟,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仪表盘显示汽车一直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此次所用四轮家庭轿车(包括人员及物品)总质量为2000千克,停放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0厘米。求:
(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轿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标志牌丙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
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则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由图知道,汽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丙的路程为
s=47km-2km=45km
从乙运动到丙的路程
s'=11km-2km=9km
由知道,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所用时间
则甲运动到丙所用时间
从甲运动到丙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105Pa;
(2)轿车从标志牌甲运动到标志牌丙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求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车(包括人员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这辆车(包括人员及物品)的总重力,根据求出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乙到丙的过程中所用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甲到丙的平均速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