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决胜中考河南语文一轮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七 句子的连贯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决胜中考河南语文一轮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七 句子的连贯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七 句子的连贯
01
河南五年中考真题
02
考点精讲精练
03
2025夺冠备考演练
补写句子
1.(2020·河南5(2)题2分)见P195“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一【典例评析】”
填空式排序
2.(2024·河南3题3分)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
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
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
全国第一。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
为河南小麦的丰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
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
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




选择式排序
3.(2022·河南4题3分)见P197“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三【典例评析】”
4.(2021·河南4题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
项是( )
B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考情分析
考查点 考查形式 考查年份 考题设置
句子的 连贯 填空式排序 2024 第3题3分,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
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
段文字语意连贯。
选择式排序 2022 第4题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考查点 考查形式 考查年份 考题设置
句子的 连贯 选择式排序 2021 第4题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
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补写句子 2020 第5(2)题2分:在第③处空格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
贯,逻辑严密。
续表
考点一 补写句子(2020)
方法指导
典例评析
【典例】 (2020·河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①要关注
“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②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
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③。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
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
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
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即可)
【思路点拨】补写句子之前,要认真观察所补写句子的上文与下文内容。
从上文中的“能否”一词,可知所补写的句子一定要出现“是否”或“能否”,
或者补写的句子本身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否则两个句子便不能照应、不
会连贯;从下文中的“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两个短语可以看出,所补
写的句子中一定要出现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内容。
考点精练
1.(2024·乐山改编)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分)
回眸历史,是劳动书写了灿若星河的中华
文明;眺望征途,是奋斗铺就了抵达梦想的坚实路基。高速磁悬浮列车驰
骋大地,拉林铁路穿梭雪域,“悬崖村”华丽蝶变,西海固千山披绿……每
一处风景背后,____。

他们攻关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奋斗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怀揣热望,
任劳任怨,不仅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____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
泉。”让我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承担历史使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有劳动者的身影
而且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的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
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
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 ①。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
质文化的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
活的,②。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③,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
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考点二 填空式排序(2024)
方法指导
典例评析
【典例】 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
贯。(只填序号)(3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如
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
①体态会绰约生姿
②枝干会错落有致
③叶子会青翠欲滴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过观察整个语段不难发现其中
的规律:下一个句子都是紧承上一个句子,衔接非常紧密。因此,通过语
段中“如果叶子……”可以断定第一空应填写与“叶子”有关的内容;通过“如
果花、叶子和枝干……”这个句子可以断定第二空应填写与“枝干”有关的内
容,那么,第三空就只能填写与“体态”有关的内容了。
考点精练
1.(2024·滨州改编)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
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读过杜诗,又有多少人从中汲取了精神能量,
提升了人生境界。后代就有这样一位读者,认真阅读杜诗,人生得到
升华,这位读者就是文天祥。 ____。____。____。____。
①文天祥说,我看到的、想到的、经受到的,杜甫都写过,我把杜诗重新
组合起来,就可以表达我要诉说的一切
②这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文天祥在监狱里读杜诗,又把这些诗句重新组装成新诗,这样的《集杜
诗》足足有200首之多
④《集杜诗》告诉我们,支撑文天祥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就有杜甫的
光辉诗篇
2.(2024·兰州改编)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
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这本书由
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
石砌成的万里长城”。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
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
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义着新的高度
和广度。____,____,____,____。




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
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
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
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
考点三 选择式排序(2022、2021)
方法指导
典例评析
【典例】 (2022·河南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
当的一项是(3分)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
建筑,____。____, ___;____。____,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
卓越成就。( )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
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
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

【思路点拨】考查语句的衔接。本语段介绍的是登封观星台的外形特点及
作用。语段最后一句“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写的是
登封观星台的作用,由这个句子中的“也”可知前一句也是写登封观星台的
作用。②句写的是登封观星台的作用,故②句应排在最后,与最后一句衔
接。据此可排除A、B。③句交代登封观星台由“台体”和“石圭”组成,接着
⑤句写了“台体”的形状,①句写了“石圭”,由此可知,③句应排在⑤句和
①句前面,⑤句应在①句前面。据此可排除D。④句写的是台体的四壁,
应紧跟⑤句。
考点精练
1.(2024·洛阳模拟)下面五句话是《凤鸣朝阳》节目的解说词,请选出正确
的排序( )(3分)
①《凤鸣朝阳》由河南春晚节目组与舞蹈团队共同创作完成,整支舞蹈只
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就编排完成。
②舞者们轻盈的身姿,仿佛化作一只只美丽的凤凰,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她们的动作时而婉转柔美,时而矫健有力,展现出凤凰的高贵与灵动。
③舞台上,光影交错,音乐悠扬,每一个音符都与舞蹈动作完美融合。
④舞者们穿的孔雀服跟真正的孔雀羽毛一样,一根根孔雀羽毛都是手工缝
制,其飘逸和灵动性犹如真孔雀。
⑤那是对生命的礼赞,以凤之对话承载着吉祥寓意,也象征着对新年无限
美好的祝愿和展望。
A.④③②①⑤ B.①⑤②③④ C.②③④①⑤ D.①④②③⑤

2.(2024·许昌模拟)画横线处需要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中国山水画是正统的东方文脉,简称“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
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画的文脉传承与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以下
几个阶段:____。现代山水画家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创作方式,表达对当代
社会变迁、自然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①到了隋唐时期,逐渐从作为人物画的配角,慢慢剥离出来,形成了较为
独立的新画种。
②而近现代山水画更加注重个体的体验、情感的表达和对社会、环境问题
的关注。
③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全面发展期,这一时期山水画风格多样,技法成熟,
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
④两宋时期由于重文轻武政策,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传
统山水画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现,强调表现自然之美与自然的心灵
共鸣。
⑤中国山水画的初步形成可以回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品以顾恺之
的《洛神赋图》为代表。
A.⑤③④②①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②⑤①

1.(2024·潍坊改编)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3分)
深秋黄昏,野花开过了,____。野草朴实而感性,裸露的身体在落日
里渐渐休眠,沉静之美非人工所能。眺望中,湖滨苍凉悲壮,凝固之色、
萧瑟之气,____ 。世界讳莫如深,野草执拗坚忍,____。
A
①懒散的光线在草原上跳跃
②又异常脆弱敏感
③使草原陷入静思默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2024·内江中考)在下列材料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沱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船过急流险滩时所唱。冲滩前所唱的前奏歌为
打河号子,声音由轻到重,热烈但不激烈,____;冲滩开始所唱的是倒板
号子,音调忽然变得紧张激烈,____;船只艰难缓慢行驶时,唱的是数板
号子,船工高亢绵长的声音中含有无尽的力量,____;船驶过汹涌的河滩
后,唱的是舒缓轻快的号子,____ 。
D
①像两军交战前的鼓声 ②像宛转悠扬的笛声
③像军中吹奏的号角声 ④像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3.将下列语句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踏入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
在。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和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
神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把
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的奉献
中焕发璀璨光彩。
①家国情怀贯穿每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历经千锤万凿仍傲然挺立的强
大动力
②从宋代岳飞的为国担当,到清代关天培的英勇献身
③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④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的幸福美满
⑤从春秋屈原的忠贞气节,到唐代诗人李贺的报国志向
A.④③①⑤② B.③④①②⑤ C.⑤②①④③ D.⑤②④①③

4.(2024·吉林改编)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
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
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 ___,____,____。
C
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
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
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3分)
回目,即书的纲目、眉目,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独有的艺术形式。徐岱
先生在《小说叙事学》中论云“叙事之于小说犹如旋律之于音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意象之于诗歌,是小说
之为小说的形态学规定”。而回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叙事”,即“用最精练的
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基本格式是“人名、地名、事件的相加”。明
末清初以来,回目愈来愈追求形式美。《红楼梦》回目因其极富修辞美、
词句美而成为“叙事基础上”的“精美”艺术品和章回体小说回目的典范。
造型之于雕塑
姿态之于舞蹈
线条之于绘画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
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
①?这也许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
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为后来的
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
悟可以走向善。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的,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
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
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
7.(2024·济宁改编)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咚!咚!咚!”不远处传来一阵牛皮大鼓声,参加竞渡的18条龙船缓
缓亮相;这些体形狭长的“水上蛟龙”龙头高昂,①,龙晴闪烁,龙须飘飘,
威风凛凛。只见一艘25米长的龙船上,40多位汉子摩拳擦掌:鼓手站在船
中央,手上的鼓棒稍稍抬起,时刻准备着击鼓鸣响;划手们身体前倾,双
手推桨,严阵以待;船头和船尾处的舵手看起来十分淡定,他们望着远处
的弯道,若有所思。突然,“哔”的一声哨响,龙船上的几十支桨应声而动,
②,河道里瞬间泛起惊涛骇浪。
A.①龙尾翘起 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
B.①翘起龙尾 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
C.①翘起龙尾 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
D.①龙尾翘起 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

8.(2024·眉山中考)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今天,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比全世界所有海
滩上的沙砾还多。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①:森林和湖泊、草原
和河流、冻原和高山。昆虫也许很小,②。远在人类踏足这个星球之前,
昆虫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了,蚂蚁将蚜虫当作奶牛圈养起来;昆
虫千百万年前就解决了空气动力学和导航方面的复杂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它们无处不在
但它们的成就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