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期末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做1J的功相当于( )A.把质量是1kg的物体提升1mB.把重为1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1mC.在1N力的作用下将物体移动1mD.把两个鸡蛋托起1m的高度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托起一个苹果的力约为15NB.将苹果从一楼拿上二楼做功约为4.5JC.一个鸡蛋重约为10ND.10米水柱产生的压强为104Pa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举杠铃比赛,如图所示,甲比乙高,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举起了相同的杠铃,则( )A.乙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C.甲乙做功相同,甲的功率较大 D.甲乙做功相同,乙的功率较小4.“引体向上”是近年来各地体育中考新设的男生考核体育锻炼项目,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某位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在下列物理量中,①人体的质量m;②单杠的高度H;③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h;④做1次引体向上的时间t;⑤引体向上的次数n;⑥引体向上的总时间T.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C.①③④ D.①②④5.如图所示是儿童乐园的摩天轮,小明乘坐匀速转动的“摩天轮”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明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变小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6.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如图),则此时( )A.小虎对箱子做了功B.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C.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D.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7.蹦床运动逐渐进入了大众生活,下列有关对蹦床者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下落到与蹦床接触的瞬间时,动能最大B.被蹦床弹起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从接触蹦床到下落至最低处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8.如下图所示的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B.滚摆上升C.苹果自由下落D.热气球匀速下落9.图甲为篮球投出后的运动轨迹,B为最高点,篮球在不同位置的机械能如图乙,则篮球( )甲 乙A.在B点的速度为0 B.在A、B点的机械能相等C.从B到C过程,重力没有做功 D.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变大10.如图所示为小珠荡秋千的示意图,她从左侧最高点A运动到右侧最高点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珠在A点时动能最大 B.小珠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小珠的机械能守恒 D.小珠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摆从最高点开始到最后静止在低点,滚摆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有一部分能量消失了D.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12.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s,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做功分别为W1、W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C.F1三、填空题13.射箭是我国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拉弓的过程中对弓 ;弓拉得越满,箭射得越远,箭射出过程中是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动能;瞄准利用光的 。14.如图,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4m,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15.功率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2min内行驶1200m,汽车乙在半小时内行驶15km,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甲、乙两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 ;甲、乙两车所受阻力之比为 。16.如图甲所示,这是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它具有极大的运载能力且安全可靠。如图乙所示,这是其机翼的截面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 ,压强 ;当其加速起飞时,飞机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如图,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30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移动了60cm,小聪的拉力做功为 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小明的推力做功 J,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四、作图题18.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到达最低点O后,至D点返回,请标出在此过程中摆球动能最大的位置并涂黑。五、实验探究题19.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平做了题图所示三个实验,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沿同一斜面按照实验要求下滑,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相碰。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在 (选填“A”、“B”或“C”)位置的动能;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小木块的移动距离来 (选填“直接”或“间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2)由实验 和实验 (选填“甲”、“乙”或“丙”)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 两图进行实验;(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滚下后的铁球将做 运动。六、计算题20.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自身质量为5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4kg的物体送餐时,在2min内匀速直线运动180m,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5倍。求:(1)该送餐机器人自身的重力。(未携带物体时)(2)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的速度。(3)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七、简答题21.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哪颗子弹具有的动能大?为什么?22.雪地上,紧急刹车后,车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在这一过程中,汽车是否做了功?如果做了功,请指出是对什么做了功?如果没有做功,请说明理由.八、科普阅读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失重现象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经过多次变轨后进入预定轨道;整个过程航天员会经历超重与失重复杂环境,图甲所示为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超重与失重有更深入了解做了如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乙、丙,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已知小明的实际质量为60kg。课后小明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若向下加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这种现象称为完全失重。(1)由图丁可知,小明在 (选填“0-t1”、“t1-t2”或“t2-t3”段内处于失重状态;(2)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 A.质量为零 B.质量为零、重力为零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丁图中的阶段,小明在电梯中可能处于下列哪种情形( )A.静止或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C.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4)若神舟飞船在某次无动力变轨时从远地点飞行到近地点,则飞船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D8.【答案】C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B,D12.【答案】B,D13.【答案】做功;弹性势;沿直线传播原理14.【答案】120;1215.【答案】6∶5;1∶15;5∶616.【答案】大;小;增大17.【答案】180;0;8018.【答案】19.【答案】(1)C;间接;转换法(2)甲;乙;甲;丙(3)匀速直线20.【答案】(1)解:该送餐机器人自身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答:该送餐机器人自身的重力为500N;(2)解:送餐机器人的速度:;答: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的速度为1.5m/s。(3)解: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f=0.05G总=0.05m总g=0.05×(50kg+4kg)×10N/kg=27N,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s=27N×180m=4860J。答: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4860J。21.【答案】答: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穿透的子弹比嵌在木板的子弹做功多,穿透的甲子弹具有的动能大.22.【答案】答:汽车对雪地做了功.因为汽车滑行过程中受到雪地的阻碍,雪地对汽车做功;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汽车对雪地做了功.23.【答案】(1)0-t1(2)小于;C(3)B(4)减小;增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