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基础预习【作者简介】穆青、冯健、周原均为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穆青在新闻领域贡献卓越,其作品以真实、生动且饱含深情著称,代表作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冯健也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突出成就。周原同样在新闻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擅长通过深入采访,挖掘典型人物和事件,以质朴而有力的文字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不久的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像兰考县遭受的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就是典型代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抗击自然灾害付出了巨大努力乃至生命。他的事迹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作者们为了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伟大精神,深入兰考进行采访,详细了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进而创作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报道,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焦裕禄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体知识】本文属于通讯体裁。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生动性等特点。真实性要求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虚构;时效性则强调要及时反映当下的情况或新近发生的事件;生动性体现在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能够吸引读者深入了解报道的对象。【文题解读】题目“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人公是焦裕禄,并且突出了他作为县委书记的身份以及其作为榜样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个题目,读者能够迅速明确文章是围绕焦裕禄这位优秀县委书记展开的,将要讲述他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为何能成为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读者带着崇敬和探寻的心情去阅读文章,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伟大精神和卓越贡献。【结构思路】文章开篇描绘了兰考县在1962年冬天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严重灾情,展现出焦裕禄同志上任时面临的艰难困境,此为背景铺垫。接着讲述焦裕禄同志到任后深入基层调研“三害”情况,亲自参与调查队工作,体现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然后描述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焦裕禄同志始终心系群众,如在雪天关心贫下中农生活、牲口情况等,展现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再之后叙述焦裕禄同志病情日益加重,但仍心系兰考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牵挂兰考的发展,凸显他鞠躬尽瘁的精神。最后通过兰考县在焦裕禄同志去世后取得的发展成就,侧面烘托出焦裕禄精神的巨大影响力和重要意义。【行文线索】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是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的工作历程以及他对兰考人民和兰考发展的深切关怀。从他初到兰考面对灾情,到深入调研、抗击灾害、关心群众,再到病重仍心系兰考,直至最后去世后兰考的发展变化,都是围绕着焦裕禄同志在兰考这片土地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展开的,通过这条线索将各个情节和材料有机地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伟大一生以及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练习自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盐碱(jiǎn) 涝洼窝(láo) 瘟神(wēn) 脱坯(pī)B.饲养(sì) 屹立(yì) 淤塞(yū) 慷慨(kǎi)C.涵闸(zhá) 佯装(xiáng) 渍死(zì) 噙着泪(qín)D.窟窿(kūlong) 麦穗(suì) 踮着脚(diān) 灌溉(gài)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想无独有偶,命丧黄泉。②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很少遭遇望其项背的尴尬了。③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④我们饭店的大堂内,就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空运过来的海鲜,客人们大都神情自若地挑选着,十几年前的奢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稀松平常。⑤近些年,上海的中学生不孚众望,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⑥北汽集团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并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人自此踏上了奋发图强的圆梦征程。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历史的精神天空里,总有一些星光璀璨闪耀。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5年了,55次花开花落,55载春去秋来,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B.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那些被赫然供奉、被反复演绎、并且见诸于各类艺术历史教科书,广为后人传颂的杰作,在思想内容、风格形式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D.面对突发灾难,地方应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政府应急机制的健全,九寨沟地震救灾及时,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__________,只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坚强的人生支柱,正确的是非标准和有效的政治免疫力。A.名节源于党性,是非明于学习,腐败止于正气B.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是非明于学习C.是非明于学习,腐败止于正气,名节源于党性D.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17日来到河南省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下车,他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材料二: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习近平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注]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县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5.两段文字所写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从文体和表达方式看,有何不同?6.结合两段文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则评论。(15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与群众一道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体现他为官一任、立德一方的高尚品格。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右脚踩藤椅,右膝顶肝部,为百姓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的热望奔波。最后,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更应学习、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争做焦裕禄式青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青春篇章。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青年人B.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青年人C.青年人因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D.在青年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过程中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与群众一道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体现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品格。( )。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右脚踩藤椅,右膝顶肝部,为百姓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的热望奔波。最后,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9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青年一代,更应学习、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争做焦裕禄式青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青春篇章。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B.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C.他因为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所以人们称誉他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D.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所以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1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材料一: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春暖花开时节,中原大地充满生机。习近平总书记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下车,他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2009年4月,他曾来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参观过程中,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材料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注] 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县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两段文字所写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从体裁和表达方式看,有何不同?2.结合两段文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则评论。(150字左右)1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②《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影片通过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故事,③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④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⑤不仅三部影片为新中国70华诞营造了热烈浓郁的文化氛围,⑥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信心。⑦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的新内涵,掀起了国庆期间新的观影热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县委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大家一个个神情严肃,烟灰缸里烟头满满的。常委会快接近尾声了,程县长作结论:“关于对张营公社干部大吃大喝、饿死耕牛问题的处理,大家争论了半天,虽然没争出个结果,但是大家都上了一课。这个问题我们就暂时不再讨论了,散会!”常委们走出会议室。程世平留住焦裕禄:“老焦,你晚走一会儿。”焦裕禄又坐下来。程世平说:“老焦,对张营公社干部的问题,是要处理,可牵扯到老洪,我的意见还是……”焦裕禄说:“老程,我这次到张营公社住了两天,在六个村进行了调查,这几个村普遍缺粮,缺柴、缺草、缺钱,公社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吃喝浪费行为,光用于照顾干部的统销粮就有四千多斤,所以造成了人口外流、耕牛饿死的情况,群众意见太大。我还坚持那观点,必须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一定要处分,不管是谁。”程世平说:“老洪可不是一般的责任人呀!”焦裕禄说:“老程,我们刚从三年严重困难中走过来,父老兄弟正饿着肚子,可一些干部,把民脂民膏一口口吞掉,这样的干部还有没有一点良心?”他说不下去了。老程丢给他一支烟,焦裕禄点上,使劲吸了一口。程世平说:“老焦啊,不是我不愿意挥泪斩马谡,咱们培养个有能力的干部也很不容易呀。你想想,你为了咱打成‘右派’受到处分的干部平反,四处探访,八方调查,你是爱护干部的呀!”焦裕禄说:“爱护不是溺爱,侵吞民脂民膏的干部,是干部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老百姓最反感,人民要的是公仆,不是吸他们血汗的老爷。”程世平说:“可你和老洪,不是一般的朋友。”焦裕禄说:“我为这事几宿没合眼了。我这条命是老洪救下来的,我这么做,心里像拿刀子一样啊!可是老洪是社长,不处理他,人家都拿眼盯着我呢。”焦裕禄丢给老师一支烟,老程点上,使劲吸了一口。焦裕禄说:“老程,当年我在尉氏搞土地改革的时候,发下大誓,要让翻了身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可这些年天灾人祸,乡亲们离真正的好日子还远着哪。我们干部队伍里如果蛀虫多了,老百姓就有可能永远过不上好日子啊!”老程走后,焦裕禄痛苦万状地在办公室里踱步。他拼命抽着烟,一根接上一根,抽了一通烟,他摘下墙上挂的那把二胡。这把二胡是老洪送他的。拉二胡时,他的眼前不断幻化出老洪的影子。焦裕禄频然坐在藤椅上,把头深深埋下去。拉完一支曲子,抬起头来,他泪流满面。他把二胡架在膝上,刚拉了两下,弦“喇”的一声断了。他回到家,推开门:“妈,俊雅,你们还没睡呀,都半夜了。”徐俊雅问:“老焦,听说你要处分老洪?”焦裕禄说:“工作上的事,家属少掺和。”徐俊雅说:“可这是老洪的事,我不能不说。”岳母说:“裕禄呀,老洪今儿个又来看我了,大老爷儿们,哭得跟个孩子似的。他心里憋屈。人家老洪可是舍出自个儿的命救过你呀。”焦裕禄说:“妈,您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洪哥不是救了我一回,是两回。还有一回掌子面塌方,把我们埋在里边了,洪哥带人扒开巷道,才把大伙儿救了。”徐俊雅说:“你记住了就好,咱得有良心。”焦裕禄说:“你放心,我会把这事处理好的。”岳母又一次叮嘱:“不管怎么说,老洪可不能处分!人在难处,别人送二斤高粱都得记一辈子,何况救命之恩。咱可不能让人说咱忘恩负义。”焦裕禄说:“妈,您睡。我明天开完会就去张营找洪哥。”焦裕禄和老洪谈崩了。老洪很激动,他脸色涨红,挥舞着手臂:“我不服!一千个不服,一万个不服!死了也不服!”焦裕禄说:“洪哥,你坐下!”老洪愤然地说:“我问你,我不就是在馆子里多吃了几顿饭吗?同志们辛辛苦苦跟我工作,吃几顿饭有啥不行?”焦裕禄动情地说:“洪哥,这一年用在你们公社干部身上的统销粮居然有四千多斤,我真是吓了一跳啊,这不明显是多吃多占行为吗?这几个村子人口外流、耕牛饿死,你能说你们没责任吗?洪哥,牛是农民的命啊。牛死了,生产咋搞?杜瓢村的老饲养员王老四说,他最喜欢的一头大犍牛,死的时候满眼是泪,比泥浆还浑的泪,这些日子我夜夜睡不稳妥、一闭眼,就是杜瓢村的那一墙墙的牛皮,还有一双双流着泪的牛眼睛。”他递给老洪一支烟。老洪接过来扔在地上。焦裕禄说:“洪哥,咱们都别忘了,无论什么时候,老百姓都是咱头上顶着的天呀,这个天要是塌下来,会有啥后果?”“焦书记,俺没你那么高的觉悟。”焦裕禄看见,老洪额头上的青筋突了出来。“洪哥,今天就咱哥儿俩,咱们说掏心窝子的话,我这条命是你泼出自个儿的命救下来的。你要是知道你救下来的这个人以后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是个不辨青红皂白的昏官,你后悔不后悔?”“别扯那么远。我当初救你是因为你杀了鬼子,是个有血性的后生。人有血性更得有良心,对不对?”焦裕禄点点头。“焦书记,我老洪背上个处分也算不了个哈,我是怕你背上个骂名。连我你都处分了。还有谁跟着你干工作?你要处分,就处分我一个人,我老洪从不拿别人垫背。”说完、老洪掺门而去。焦裕禄怔怔地坐在那里,他已没有一点力气站起身子了。(选自何香久长篇小说《焦裕禄》)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裕禄对同事程世平直接表达观点、直言相告,对岳母则施以安慰、避开话题。B.文章交代了召开会议后焦裕禄的表现,刻画出焦裕禄面对“老洪”事件时内心的复杂情感。C.一墙墙的牛皮、一双双流着泪的牛眼睛等内容说明了村干部造成问题的严重性。D.老洪说“怕你背上个骂名”,说明他为人着想,“从不拿别人垫背”说明他讲义气。1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设置了多种矛盾冲突,包括情感冲突、利益冲突、观念冲突等,类型多样的矛盾冲突丰满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B.文章通过焦裕禄拉老洪送给他的二胡表现其内心的痛苦,以“弦‘喇’的一声断了”引起下文,引出二人谈崩了的情节。C.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立体化,避免脸谱化;焦裕禄要处理老洪并非心无挂碍,也有痛苦纠结,老洪也并非一无是处,显示出艺术的真实。D.文章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焦裕禄给程世平烟是“丢”,给老洪却是“递”,动作的不同反映了人物心理的不同。15.“焦裕禄精神”内涵丰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仁者爱人”。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具体表现。16.本文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是有关焦裕禄的作品,但二者体裁不同。选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2.答案:A解析:①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应该是“弄巧成拙”。②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是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③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④神情自若:神情态度十分自然。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⑤不孚众望:不合乎大家的希望,改为“不负众望”。⑥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3.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从温饱到环保”后加上“的转变”。C项,成分赘余,去掉“见诸于”的“于”。D项,“能力的强弱”对“机制的健全”错,两面对一面。4.答案:D解析:注意与前面的“三讲”的对应。先是“学习”,故排除A、B两项;然后是“政治”,故排除C项;最后是“正气”,故选D项。5.答案:(1)共同话题是学习焦裕禄精神。(2)前者为消息,后者为词;前者重记叙,后者重抒情(直抒胸臆)。解析:按所问内容,依次作答,不要遗漏要点,要注意条理性。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不要和表现手法混为一谈。6.答案:示例一:优秀的民族产生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培育永恒的民族精神。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经产生,就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吸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无疑,焦裕禄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精神符号,在人民心中巍然屹立起永恒不倒的民族精神长城。示例二:习近平的《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从艺术特色上讲做到了以情胜、以意胜、以气胜。其发自肺腑,饱含深情,表达了对焦裕禄的深情怀念,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其意境开阔,立意点全在国家、民族和执政党,将一个共产党人的心境和盘托出。其正气流贯,体现了作者的不同凡响、目光远大,升腾起一种安排山河的天地浩然之气。解析:写评论,可以选习近平的角度,可以选焦裕禄的角度,还可以选读者的角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从焦裕禄的角度出发,可以阐述焦裕禄精神是什么,这种精神有什么样的意义等。另外,在写评论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后文“更应学习……争做……担当……谱写……”和选项内容可知,挖空处所填应是句子的主语,即“青年人”。A、D两项,由于介词“对于”和“在”的使用,句子缺少主语,故排除。C项,青年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和后文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故选B。8.答案: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右脚踩藤椅,右膝顶肝部,为百姓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的热望奔波。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介词“在”的误用导致主语缺失,应删去“在”;二是语序不当,“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应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9.答案:B解析:“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的原因是“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D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造成中途易辙,排除;A项和B项相比,B项将结果提到前面,加上“之所以”“根本原因就在于”,起到了强调作用,比A项效果好,排除A项。故选B。10.答案:①“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去掉“在”;②“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解析:“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忘人民”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在”;“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三个动宾短语语序不当,应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11.答案:1.(1)共同话题是学习焦裕禄精神。(2)前者为消息,后者为词;前者是实用文体(新闻文体),后者是文学体裁;前者重记叙,后者重抒情(直抒胸臆)。2.示例一:优秀的民族产生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培育永恒的民族精神。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经产生,就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吸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无疑,焦裕禄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精神符号,在人民心中巍然屹立起永恒不倒的民族精神长城。示例二:习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从艺术特色上讲做到了以情胜、以意胜、以气胜。其发自肺腑,饱含深情,表达了对焦裕禄的深情怀念,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其意境开阔,立意点全在国家、民族和执政党,将一个共产党人的心境和盘托出。这样的胸襟与心境足以温暖人心、温暖社会,引起读者的心灵回响。解析:1.按所问内容,依次作答,不要遗漏要点,要注意条理性。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不要和表现手法混为一谈。2.写评论,可以是习总书记的角度,可以是焦裕禄的角度,还可以是读者的角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从焦裕禄的角度出发,可以阐述焦裕禄精神是什么,这种精神有什么样的意义等。另外,在写评论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一些修辞手法。12.答案:①“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③“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去掉“塑造和”;④“所”字去掉;⑤“不仅”放到“三部影片”后面。解析:第①句由关联词“更”来看,前后分句之间的语意应是递进关系,所以“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第③句“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可以去掉“塑造和”;第④句“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句子杂糅,“深受……欢迎”或“为……所欢迎”,此处可以将“所”字去掉;第⑤⑥句的主语一致,都是“三部影片”,所以“不仅”要放到“三部影片”后面。13.答案:D解析:D.“怕你背上个骂名”未必是真心话,也许只是老洪想免予处罚的借口,以此判断他“为人着想”理由并不充分,“讲义气”也过于拔高。14.答案:B解析:B.“引起下文,引出二人谈崩了的情节”分析错误,拉断弦可以暗示后文二人谈崩了的情节,但无法引出这情节。故选B。15.答案:①焦裕禄作为领导,爱护下级干部,为了给打成“右派”受到处分的干部平反,四处探访,八方调查。②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发誓要让翻身的乡亲过上好日子,并与各种苦难、阻碍作斗争。③对于老洪曾救过自己的命,他心怀感恩;在处理老洪时内心痛苦,泪流满面。解析:①“你为了给打成‘右派’受到处分的干部平反,四处探访,八方调查,你是爱护干部的呀!”可见焦裕禄作为领导,爱护下级干部,为了给打成“右派”受到处分的干部平反,四处探访,八方调查。②“公社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吃喝浪费行为,光用于照顾干部的统销粮就有四千多斤,所以造成了人口外流、耕牛饿死的情况,群众意见太大。我还坚持那观点,必须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一定要处分,不管是谁”“爱护不是溺爱侵吞民脂民膏的干部,是干部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老百姓最反感。人民要的是公仆,不是吸他们血汗的老爷。”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发誓要让翻身的乡亲过上好日子,坚持处理曾经救过他命的社长老洪,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并与各种苦难、阻碍作斗争。③“我为这事几宿没合眼了。我这条命是老洪救下来的,我这么做,心里像拿刀子一样啊!”“拉二胡时,他的眼前不断幻化出老洪的影子”“您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洪哥不是救了我一回,是两回”对于老洪曾救过自己的命,他心怀感恩;“焦裕禄痛苦万状地在办公室里踱步”“拉完一支曲子,抬起头来,他泪流满面”在处理老洪时内心痛苦,泪流满面。16.答案: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新闻通讯,体现作为通讯体裁的真实性,因此主要是选取焦裕禄如何克服诸多自然灾害或困难的具体的典型事例。②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同时也要使小说更富于戏剧性和艺术张力,因此选取焦裕禄如何力排众议,处理对自己有恩的干部的富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解析: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新闻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事迹,主要选取焦裕禄如何克服诸多自然灾害或困难的具体的典型事例,体现作为通讯体裁的真实性。②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小说设置了多种矛盾冲突,包括情感冲突、利益冲突、观念冲突等,类型多样的矛盾冲突丰满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要使小说更富于戏剧性和艺术张力,因此选取焦裕禄如何力排众议,坚决处理对自己有恩的社长老洪这样中心事件,焦裕禄要处理老洪并非心无挂碍,也有痛苦纠结,老洪也并非一无是处,突出矛盾,强化细节刻画,显示出艺术的真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