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预测】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预测】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1.(2025春 济南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这两句是“    ,    ”
(2)假如你的朋友身处困境,感到迷茫,你可以选用李白《将进酒》中的“    ,    ”来鼓励他不要气馁,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    ?    ?”两句发出了对宇宙、人生奥秘的永恒追问,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
(4)在《过秦论》中,嬴政为加强集权,采取了“    ,    ”的愚民政策,最终加速了秦朝灭亡。
2.(2024春 宝山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    》)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感叹人生如寄,生命微弱。
3.(2023春 漠河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    ”两句,传达了客人希望与神仙相交、同明月永存的美好愿望。
(2)《劝学》中,蚯蚓能在地下来去自如,是因为它“    ”,而螃蟹“    ”,是因为它用心浮躁,这表明了专心的重要性。
(3)“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诗句“    ,    ”。
4.(2024春 徐汇区期末)默写。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    》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色而不淫”和《小雅》的“    ”。
(2)贾谊在《过秦论》中对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四公子”的能力和品格称颂有加,夸他们“    ,    ,    ”。
(3)《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2024春 东坡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由万物按时节蓬勃生长,转而感叹自身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    ”。
②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本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从而打消晋武帝对自己的猜忌。
③《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旧项脊轩进行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接着“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变好。
6.(2024春 博爱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贾谊《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的两句是“    ,    ”。
②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对他严厉责备的态度。
③老师布置了一篇以“梦”为话题的写作片段,小刚想引用一些带有“梦”字的诗句来增加文化底蕴,他想到了“    ,    ”两句诗。
7.(2024春 广东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陈情表》中,李密谈及晋武帝的治理天下的方略,其中“    ,    ”体现孔子“老者怀之”的敬老思想。
②《扬州慢》一词中,最能体现小序所写“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的句子是“    ,    ”。
③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    ”。
8.(2020春 深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八字,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2)屈原在离骚中以“    ,    ”两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利用动静对比,写出太守及游人归去后山林中的美妙情景的句子是“    ,    。”
9.(2024春 潍坊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好友来访时,我们如果想表达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和真诚欢迎,则可以引用杜甫《客至》中“    ,    ”两句诗。
(2)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自己的种树心得时说,他并非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生长茂盛,而是“    ,    ”。
(3)同学们来钱塘江观潮,辽阔的江面上,波涛汹涌,滚滚向前,卷起巨大的白色浪花,小刚不禁想起了柳永的《望海潮》中的词句“    ,    ”。
10.(2024春 仁寿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    ,    ”。
(3)李白《将进酒》中,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    ,    ”。
11.(2024春 龙岗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     和     。
(2)《大学之道》中要求人人都要将修养品性作为人生根本的句子是     ,    。
(3)电视上正在播放韩朝离散亲属会面的场景,只见人们只是相拥而泣,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李华被这一画面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的诸多描写无言、无声却韵味悠长的情景的诗词名句,如:    ,    。
12.(2024春 芜湖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因统治者荒唐、不理解民间疾苦,屈原表达失望的诗句是“    ,    ”。
(2)李白“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两句,表达了避世隐居的想法;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也抒发类似情感的诗句是“    ,    ”。
(3)菊花(黄花)具有高洁、坚贞、顽强的品格,成为中国古代诗人钟爱的意象,如诗句“    ,    ”。
13.(2024春 连云港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的与世隔绝和蜀道的来之不易。
(2)叠词是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既可被用来摹声绘色,也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如《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就运用叠词表达了作者摆脱“樊笼”、复归自然途中的舒畅心情。
(3)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诗词中,乐器是常见意象,比如:“    ”和“    ”。
14.(2024春 武汉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李密的《陈情表》“    ,    ”乌鸦反哺为喻,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尊老爱老”的表率。
(2)《石钟山记》一文启示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应按弃“    ,    ”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
(3)在古典诗歌中,“云”常常被诗人用来描绘各种场景和情感,如苍茫的天空、深远的山景、孤独的情感等,如:“    ,    。”
15.(2024春 哈尔滨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    ,    ”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苏轼《石钟山记》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
(3)古诗中的“云”这一意象意蕴丰富,凝聚着无数诗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如诗句“    ,    ”。
期末核心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25春 济南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这两句是“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2)假如你的朋友身处困境,感到迷茫,你可以选用李白《将进酒》中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来鼓励他不要气馁,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两句发出了对宇宙、人生奥秘的永恒追问,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
(4)在《过秦论》中,嬴政为加强集权,采取了“ 废先王之道  , 焚百家之言  ”的愚民政策,最终加速了秦朝灭亡。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4)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重点字:智)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重点字:材)
(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重点字:畔)
(4)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重点字:废、道、焚)
【点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辑录: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6)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2024春 宝山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 离骚  》)
(3)苏轼《赤壁赋》中“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两句,感叹人生如寄,生命微弱。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风乎舞雩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离骚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风乎舞雩(重点字:雩)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离骚(重点字:蛾)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蜉、蝣、沧)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2023春 漠河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  ”两句,传达了客人希望与神仙相交、同明月永存的美好愿望。
(2)《劝学》中,蚯蚓能在地下来去自如,是因为它“ 用心一也  ”,而螃蟹“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是因为它用心浮躁,这表明了专心的重要性。
(3)“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诗句“ 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重点字:遨)
(2)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
(3)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重点字:雁)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4.(2024春 徐汇区期末)默写。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 离骚  》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色而不淫”和《小雅》的“ 怨诽而不乱  ”。
(2)贾谊在《过秦论》中对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四公子”的能力和品格称颂有加,夸他们“ 皆明智而忠信  , 宽厚而爱人  , 尊贤而重士  ”。
(3)《陈情表》用“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离骚 怨诽而不乱
(2)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离骚 怨诽而不乱(重点字:骚、诽)
(2)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重点字:智)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重点字:茕、孑)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2024春 东坡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由万物按时节蓬勃生长,转而感叹自身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善万物之得时  , 感吾生之行休  ”。
②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本图宦达  , 不矜名节  ”两句表明自己本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从而打消晋武帝对自己的猜忌。
③《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旧项脊轩进行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接着“ 前辟四窗  , 垣墙周庭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变好。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2)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3)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重点字:休)
(2)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重点字:宦、矜)
(3)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重点字:辟、垣)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2024春 博爱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贾谊《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的两句是“ 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
②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诏书切峻  , 责臣逋慢  ”两句,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对他严厉责备的态度。
③老师布置了一篇以“梦”为话题的写作片段,小刚想引用一些带有“梦”字的诗句来增加文化底蕴,他想到了“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两句诗。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2)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
(3)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重点字:竿)
(2)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重点字:逋)
(3)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重点字:妪)
【点评】《陈情表》名句默写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4.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7.(2024春 广东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陈情表》中,李密谈及晋武帝的治理天下的方略,其中“ 凡在故老  , 犹蒙矜育  ”体现孔子“老者怀之”的敬老思想。
②《扬州慢》一词中,最能体现小序所写“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的句子是“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③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重点字:矜)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
(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重点字:秋)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8.(2020春 深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酾酒临江  , 横槊赋诗  ”八字,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2)屈原在离骚中以“ 固时俗之工巧兮  , 偭规矩而改错  ”两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利用动静对比,写出太守及游人归去后山林中的美妙情景的句子是“ 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重点字:槊)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重点字:偭)
(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重点字:翳)
【点评】《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2024春 潍坊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好友来访时,我们如果想表达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和真诚欢迎,则可以引用杜甫《客至》中“ 花径不曾缘客扫  , 蓬门今始为君开  ”两句诗。
(2)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自己的种树心得时说,他并非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生长茂盛,而是“ 能顺木之天  , 以致其性焉尔  ”。
(3)同学们来钱塘江观潮,辽阔的江面上,波涛汹涌,滚滚向前,卷起巨大的白色浪花,小刚不禁想起了柳永的《望海潮》中的词句“ 云树绕堤沙  , 怒涛卷霜雪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重点字:缘)
(2)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致)
(3)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重点字:卷、霜)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0.(2024春 仁寿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3)李白《将进酒》中,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 陈王昔时宴平乐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重点字:逐)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恣、谑)
【点评】《春江花月夜》名句辑录: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1.(2024春 龙岗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  霓为衣兮风为马  和  虎鼓瑟兮鸾回车  。
(2)《大学之道》中要求人人都要将修养品性作为人生根本的句子是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3)电视上正在播放韩朝离散亲属会面的场景,只见人们只是相拥而泣,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李华被这一画面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的诸多描写无言、无声却韵味悠长的情景的诗词名句,如: 别有幽愁暗恨生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示例二:东船西肪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示例三: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重点字:霓、瑟)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庶、壹)
(3)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重点字:幽)
示例二:东船西肪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肪)
示例三: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重点字:顾)
【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辑录: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2024春 芜湖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因统治者荒唐、不理解民间疾苦,屈原表达失望的诗句是“ 怨灵修之浩荡兮  , 终不察夫民心  ”。
(2)李白“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两句,表达了避世隐居的想法;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也抒发类似情感的诗句是“ 万里归船弄长笛  , 此心吾与白鸥盟  ”。
(3)菊花(黄花)具有高洁、坚贞、顽强的品格,成为中国古代诗人钟爱的意象,如诗句“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3)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重点字:荡)
(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重点字:笛)
(3)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重点字:待)
【点评】《离骚》名句辑录: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4.《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3.(2024春 连云港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地崩山摧壮士死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的与世隔绝和蜀道的来之不易。
(2)叠词是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既可被用来摹声绘色,也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如《归去来兮辞》中“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两句就运用叠词表达了作者摆脱“樊笼”、复归自然途中的舒畅心情。
(3)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诗词中,乐器是常见意象,比如:“ 箫鼓追随春社近  ”和“ 谁家玉笛暗飞声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谁家玉笛暗飞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崩、摧)
(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重点字:飏)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谁家玉笛暗飞声(重点字:箫)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4.(2024春 武汉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李密的《陈情表》“ 乌鸟私情  , 愿乞终养  ”乌鸦反哺为喻,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尊老爱老”的表率。
(2)《石钟山记》一文启示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应按弃“ 事不目见耳闻  , 而臆断其有无  ”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
(3)在古典诗歌中,“云”常常被诗人用来描绘各种场景和情感,如苍茫的天空、深远的山景、孤独的情感等,如:“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示例一: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示例二:众鸟高飞去 孤云独去闲
示例三: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示例四: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示例四: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
(3)示例一: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重点字:岫)
示例二:众鸟高飞去 孤云独去闲(重点字:孤)
示例三: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重点字:落)
示例四: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重点字:穷)
示例四: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重点字:青、澹)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5.(2024春 哈尔滨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苏轼《石钟山记》中,“ 如猛兽奇鬼  , 森然欲搏人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
(3)古诗中的“云”这一意象意蕴丰富,凝聚着无数诗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如诗句“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3)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二: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示例四: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示例五: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示例六: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重点字:飏)
(2)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重点字:搏)
(3)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重点字:悠 )
示例二: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重点字:凝)
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重点字:顷)
示例四: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重点字:径)
示例五: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字:悠)
示例六: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重点字:仞)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