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神经调节——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暑假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自主神经系统通过影响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对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调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对胃肠蠕动的调节不受意识支配C.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跳减慢、心输出量降低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都截然相反2.2025年武汉马拉松于3月23日鸣枪起跑,吸引了4万名跑者在樱花季齐聚江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抢跑行为属于反射,与大脑皮层的H区有关B.运动员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是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结果C.运动员骨骼肌的收缩、舒张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D.运动员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发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3.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4.如图是神经组织局部的电镜照片。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轴突末端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神经递质释放后一定会引起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C.2所示的细胞结构可以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能量D.2所在的神经元并非只能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5.ATP不仅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还能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下图为ATP累积到突触小泡以及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相关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突触小泡中的pH低于神经元细胞质基质的pHB.ATP与VNUT蛋白结合后被转运到突触小泡内C.ATP进入突触小泡所需能量可能来自H+外流D.图示ATP的运输都需要转运蛋白参与且都消耗能量6.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包括如图所示5个时期,该过程涉及Ca2+通道开放,图示为不同血钙浓度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同时期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后,一定引起Na+通道介导的Na+内流,出现0期B.Ca2+进入心肌细胞并发挥作用主要发生在动作电位的4时期C.2时期膜电位下降缓慢与Ca2+内流减缓K+外流带来的电位变化有关D.高血钙可加快心肌细胞完成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和加大膜内外电位差7.下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电流表两极均连接神经纤维)A.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性增强,表现为K+外流,此时电流表可测得静息电位B.刺激腓肠肌中的感受器,电流表偏转2次,说明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刺激M处,腓肠肌收缩,线粒体活动增强,是由于反射活动引起的D.“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8.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霍奇金、赫胥黎用玻璃微电极开展了枪乌贼巨大神经纤维的实验,得到图甲和图乙。图甲为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受刺激后不同时刻膜电位的变化,图乙为同一时刻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膜电位状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d点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状态B.若增大细胞外液的Na+浓度,图甲中c处膜电位值会升高C.图乙中②处于形成动作电位的状态D.图乙中兴奋是从①向⑤传导的9.人体右肩体表与胆囊共用中间神经元。胆囊部位发炎产生胆囊炎,会出现右肩体表疼痛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A、C神经元均是传入神经元B.胆囊炎发作时,兴奋在B上双向传导C.胆囊炎症经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D.牵涉痛形成过程中神经元A没有产生兴奋10.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B.注射阿托品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交感神经作用减弱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二、非选择题11.辣椒是一种刺激性食物,进食辣椒后,辣椒素能与受体(TRPV1)结合,使机体产生灼热感。TRPV1还是人体的温度感知元件,能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最终产生痛觉。下图为TRPVI被激活及产生生理效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TRPV1位于感觉神经元的_______(填“树突”或“轴突”)膜上。吃辣椒时,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末梢上的TRPVI后,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开启,Ca2+内流增强可以减弱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则此时感觉神经末梢的神经元将_______(填“兴奋”或“被抑制”)。(2)人吃辣椒后,为减轻口腔中的灼热感,可饮用冷饮,根据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3)人吃辣椒后,灼热感是在_______(部位)产生的。吃辣椒后,敏感者出现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现象,是_______神经兴奋后调节的结果。(4)请从个体层面分析,痛觉会给动物带来痛苦,为什么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依然保留了对痛觉的感知?______________12.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_。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_调节。(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Ca2+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_________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_________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_________。(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_________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_________。兴奋在此结构中的传递特点是_________。(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故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A正确;B、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B正确;C、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心跳、呼吸减慢,心输出量降低,C正确;D、通常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起相反作用,但也有特殊情况。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一定对同一器官起作用,即使对同一器官起作用,作用也不一定是截然相反。例如,交感神经支配血管活动,但副交感神经不支配血管活动;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粘稠唾液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稀薄唾液分泌——两者均促进分泌,但性质不同,并非“截然相反”,D错误。故选D。2.答案:D解析:A、抢跑是有意识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负责听懂语言,与抢跑行为无直接关联,A错误;B、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受交感神经直接支配,属于神经调节,与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无关,B错误;C、骨骼肌仅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不受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调控,自主神经主要调节内脏、心肌、平滑肌等,C错误;D、运动员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发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D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A正确;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正确;C、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错误;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纤维一般由两个神经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神经节中,自主神经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C。4.答案:B解析: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突触小泡1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通过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A正确;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不一定会引起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B错误;C、2表示的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其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C正确;D、2所在的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多个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因而不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D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A、从图中看出,细胞质基质中H+进入突触小泡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所以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低于突触小泡,因此突触小泡中的pH低于神经元细胞质基质的pH,A正确;B、从图中看出,ATP与VNUT蛋白结合后被转运到突触小泡内,B正确;C、从图中看出,VNUT蛋白将H+顺浓度梯度从突触小泡运入细胞质基质的同时将ATP从细胞质基质运入突触小泡,所以ATP进入突触小泡所需能量可能来自H+外流,C正确;D、神经元释放ATP的时候,ATP作为神经递质,所以ATP是通过胞吐的作用释放的,不需要转运蛋白,D错误。故选D。6.答案:C解析:A、神经纤维受到足够强度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引发电位变化的前提之一是要有足够量的神经递质。若作用于心肌的神经递质过少,或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Na+通道不会开放,也不会出现0期,A错误;B、Ca2+顺浓度跨膜运输进入细胞,主要发生在动作电位2时期,B错误;C、Ca2+内流减缓了K+外流带来的电位变化,C正确;D、分析图示可知,高血钙完成电位变化的时间最短,即高血钙可加快心肌细胞完成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但并没有改变膜内外电位差,D错误。故选C。7.答案:D解析:A、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主要表现为K+外流,电流表两极均连接在神经细胞膜外侧,此时指针应指向中间,无法测得静息电位,A错误;B、刺激腓肠肌中的感受器,电流表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B错误;C、刺激M处,腓肠肌收缩,线粒体活动增强,但由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是反射活动,C错误;D、“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兴奋在此处传递时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图甲中d点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状态,A正确;图甲中c处为动作电位峰值,若增大细胞外液的Na+浓度,c处膜电位值会升高,B正确;兴奋传导方向是从①向⑤处传导的因此图乙中②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状态,C错误。9.答案:B解析:A、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区别在于,传入神经有神经节,传出神经无神经节,图中的A、C神经元有神经节,所以均为传入神经元,A正确;B、胆囊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胆囊炎发作时,兴奋在B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C、胆囊炎症所产生的痛觉信号是通过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C正确;D、神经元A所在的神经元属于突触前膜,所以牵涉痛形成过程中神经元A不会产生兴奋,D正确。故选B。10.答案:D解析: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A错误;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B错误;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11.答案:(1)树突;兴奋(2)饮用冷饮,降低温度,低温能关闭TRPV1活性,减轻辣椒素引起的灼热感(3)大脑皮层;交感神经(4)疼痛可使动物个体对来自外界和身体内部的危机及疾病做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保护措施减轻伤害,增加个体生存的机会解析:(1)由图可知,TRPV1位于图中②处,即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膜上。Na+内流产生兴奋,Ca2+内流增强可以减弱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则此时感觉神经末梢的神经元将兴奋。(2)TRPV1还是人体的温度感知元件,能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最终产生痛觉,饮用冷饮,降低温度,低温能关闭TRPV1活性,减轻辣椒素引起的灼热感。(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4)生物存在痛觉对机体是有利的,从个体层面来讲,疼痛可使动物个体对来自外界和身体内部的危机及疾病做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保护措施减轻伤害,增加个体生存的机会,从种群层面,个体的生存有助于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利于种群的繁衍。12.答案:(1)脑干;分级(2)Na+;外负内正;协助扩散(3)副交感;突触;单向传递(或单向传递和突触延搁)(4)小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解析:(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脑干。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Ca2+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适宜刺激后,才引起钠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协助扩散,(3)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据图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当受体阻断剂A与受体结合后,心率比安静时明显加快,而受体阻断剂B与受体结合后,心率下降,所以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受体阻断剂B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兴奋在副交感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突触。(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受体阻断剂A和B同时处理时为固有心率,说明安静状态下心率小于固有心率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安静状态下心率为每分钟65次,交感神经能使其每分钟增加115-65=50次,副交感神经能使其每分钟降低65-50=15次,如果两者作用强度相等,理论上应该是每分钟65+50-15=100次,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与被完全阻断作用时偏低,据此推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因而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