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西师大版(期末考点培优)专题01 选择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成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研究五边形的内角和,下面他想的四种解决方法中,正确的有( )种。A.1 B.2 C.3 D.42.与97×99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97×99+99 B.97×100-97 C.97×100-1 D.97×100+973.从2厘米、3厘米、4厘米、7厘米这四根小棒中任意选取三根,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2厘米、4厘米、7厘米 B.2厘米、3厘米、7厘米 C.2厘米、3厘米、4厘米 D.7厘米、3厘米、4厘米4.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5°,另外两个角可能是( )。A.55°,70° B.95°,20° C.45°,90° D.45°,80°5.某剧院有100个甲座,200个乙座。甲座每张票50元,乙座每张票20元。本场收入5600元,最多卖出( )张票。A.130 B.232 C.2846.下面图形中,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标正确的是( )。A. B. C.7.简便计算125000÷8÷125,方法不正确的是( )。A.125000÷125÷8 B.125000÷(125÷8) C.125000÷(125×8)8.下面这三组角中,( )是等腰三角形的内角。A.28°,90°,62° B.50°,100°,50° C.112°,34°,34°9.下面四幅图中,图( )的涂色部分能表示2.39中“3”的意义。A.B. C. D.10.将44-18=26,180÷6=30,26×30=780三个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是( )。A.(44-18)×180÷6 B.44-18×180÷6 C.(44-18)×(180÷6)11.把7.56的小数点去掉后,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2.下列每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5cm;16cm;32cm B.6cm;8cm;10cm C.9cm;4cm;5cm13.下面的问题能用(4+6)×2解决的( )。A.只有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有①②③④14.彤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90,语文,数学平均分91.5,英语( )分。A.91.5 B.90 C.92 D.8715.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7.0,这个两位小数( )。A.是7.00 B.最大是7.04 C.最小是6.96 D.最大是7.0316.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三角形车架B.长方形门框的斜拉条C.三角形房架 D.照相机的三角架17.如果用(x,4)表示小钱在教室的位置,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小钱座位一定在第4行 B.小钱座位可能在第4列C.小钱座位一定不在第3行 D.小钱座位一定在第4列18.下面与35×99的计算结果不相同的是( )。A.35×11×9 B.35×100-35 C.35×90×9 D.99×5×719.小强和小周的座位分别可以表示为(6,6)和(6,3),那么他们之间间隔人数为( )人。A.3 B.2 C.4 D.不确定20.下面的小数中与2.80最接近的数是( )。A.2.81 B.2.802 C.2.799 D.2.7921.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0.76( )。A.米 B.分米 C.厘米 D.千米22.用10cm和6cm的小棒各一根,8cm长的小棒两根,可以摆成( )。A.长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23.下面的数化简后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的是( )。A.8.030 B.16.200 C.0.4440 D.200.0024.下面哪一个问题,不能用30×(34+28)解决?( )A.每本《百科全书》30元,李老师先买了34本,又买了28本,一共用了多少元?B.一幢楼里有30套公寓,大户型每套售价34万元,小户型每套售价28万元,售价总额是多少万元?C.两工程队从隧道两头同时开挖,甲队每天挖34米,乙队每天挖28米,30天挖通隧道。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D.全年级学生站成30行,每行有28个女生和34个男生,全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25.在一根长铁丝(单位:厘米)上剪2刀,剪成的3段铁丝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一刀不能剪在哪一个点的位置上?( )A.A B.B C.C D.D26.玩“凑24”游戏,摸出了“红桃9”、“黑桃3”、“方块5”、“黑桃2”,以下哪个算法错误?( )A.9×3-5+2 B.(9-5)×(3×2)C.9×(5-2)-3 D.9+3×5-227.学校举行阳光体育节,下表是一场跑步比赛中前四名同学成绩的信息。第三名同学的成绩( )可能是多少?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时间(秒) 25.38 25.83 26.29A.26.33 B.26.13 C.25.73 D.25.3328.工厂去年4个季度的产量分别是39万台,43万台,36万台,46万台。用下面哪一个数据来代表工厂每个季度的产量更合适?( )A.46万台 B.36万台 C.164万台 D.41万台29.用竖式计算43.6-25.38,计算结果正确的是哪一个?( )A.18.22 B.18.32 C.28.38 D.22.2230.小宁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读成了“五千零七”。原来的小数应该只读出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哪一个?( )A.5.070 B.5.007 C.50.07 D.500.731.下面不能正确说明6×3+4×3=(6+4)×3这个等式成立的是( )。A. B.C. D.无法确定32.已知〇,□,☆表示大于0的数,并且〇×□=☆。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 B.〇÷□=☆ C.☆÷□=〇33.59×99=59×100-59×1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3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35.下面各组中的线段长度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cm)A.8、4、5 B.2、2、5 C.3、4、536.如图,妈妈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三小块,现在要去重新配一块和原来一样大的玻璃,带第( )块玻璃片最省事。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37.如图,小红从家里出发,经过图书馆来到少年宫,然后直接从少年宫回家,正好走了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小红可能走了( )米。A.1600 B.1800 C.2100 D.320038.下面算式中,得数不相等的一组是( )。A.240÷(12×4)和240÷12÷4 B.29×102和29×100+2C.(7×4)×25和7×(4×25) D.56+56×9和56×(1+9)39.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40.下面三角形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三角形的是( )。A. B. C.41.教室里(3,5)和(3,9)表示的座位在( )。A.同一列,同一行 B.同一列 C.同一行42.50×(5-a)与50×5-a的结果相差( )。A.50a B.49a C.25043.下面( )中用乘法分配律会使计算更简便。A.35+78+65 B.76×125×8 C.98×4544.运算顺序相同的一组算式是( )。A.35+25×4 78×(100-1) 25×9×4B.48÷3×12 54+88-19 345÷5÷3C.3×6+12 128-28+99 900÷[(15+10)×3]4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2cm和6cm,第三边可能是( )。A.3cm B.7cm C.19cm46.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是32,余数是15,被除数最小是( )。A.480 B.463 C.52747.根据40+5=45,45÷9=5,5×6=30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为( )。A.40+5÷9×6 B.(40+5)÷9×6 C.(40+5)×6÷748.两数相除商为125,余数为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那么余数是( )。A.6000 B.6 C.6049.8.9□34万≈8.9万,□里最大填( )。A.5 B.4 C.3 D.250.要使750×600-400÷5先算减法,可以把原式改为( )。A.(750×600-400)÷5 B.750×(600-400÷5)C.750×(600-400)÷5 D.750×[600-(400÷5)]51.次数学竞赛中,六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96分、88分、90分、98分、88分、86分,这六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分。A.90 B.91 C.92 D.8952.师徒两人合作加工188个零件,师傅每时加工18个,徒弟每时加工16个。师傅先加工1时后,师徒合作还要几时才能完成任务?下列算式列式正确的是( )。A.(188-1)÷(16+18) B.(188-16)÷(16+18) C.(188-18)÷(16+18)53.四(1)班有49人参加学校组织的队列比赛,他们排成7列7行的方阵,如果第3列第2行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2),那么站在正中间的丫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3) B.(4,4) C.(7,7)54.最少用( )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2 B.3 C.455.下面各数中最接近6的数是( )。A.6.02 B.6.002 C.5.9956.下面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的是( )。A.32×14+8=8+32×14 B.8×4=2×16 C.a×b=b×a57.小明用一周时间看了一本故事书,前3天看了36页,后4天共看了2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列式是( )。A.36÷3-20÷4 B.36÷3+20÷4C.(36+20)÷(3+4) D.(36÷3+20÷4)÷258.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跟原数相比,( )。A.大 B.小 C.大小不变 D.无数判断59.下面( )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A. B. C.60.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对的是( )。A. B. C.61.绘画组有48人,歌唱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3倍少12人,歌唱组的人数比绘画组多( )人。A.132 B.108 C.8462.王爷爷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它的一条边是18m,另一条边是36m。这块菜地的周长是( )m。A.54 B.72 C.906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8cm,6cm,第3条边的长可能是( )cm。A.2 B.4 C.1564.挖隧道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挖一条长582m的隧道,甲队从它的南端开始,每天挖12m。甲队开工1天后,乙队从它的北端开始,每天挖26m。再过几天,甲、乙两队刚好挖完这条隧道?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582÷(12+26) B.(582-12)÷(12+26) C.(582+12)÷(12+26)65.小雨在教室中的位置是(3,6),亮亮在教室中的位置是(4,3),小红与小雨在同一列又与亮亮在同一行,小红在教室中的位置是( )。A.(3,4) B.(6,4) C.(3,3)66.下面小数中,( )去掉所有的“0”不改变大小。A.42.300 B.42.030 C.420.0367. ÷24=8……2, 里应填( )。A.194 B.190 C.19268.小明今年5岁,小军今年18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年后,小明和小军相差10岁。B.8年后,小军与小明的年龄和是31岁。C.不管多少年后,小军的年龄都不可能是小明年龄的3倍。D.小明出生那年,小军正在上大学。69.古时候,数学家们会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表示小数,比如在《九章算术》中,就提到用“分”铢”“累”等单位来表示小于1的数(如下表)。那么,“一分三铢二累”表示的小数是( )。1分 1铢 1累0.1 0.01 0.001A.0.132 B.1.032 C.0.123 D.1.3270.照下面的规律,第( )幅图时,“数”“学”两个字第一次相邻。A.4 B.5 C.6 D.771.四(1)班举行了口算比赛,其成绩统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1)班一共有40人参与了口算比赛。B.四(1)班口算比赛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占全班的一半。C.四(1)班口算成绩可能有同学得了100分。D.四(1)班还有15个人的成绩在80分以下。72.小军不小心将下图弄脏了。请问平行四边形∠1的对角顶点在( )。A.(4,4) B.(7,3) C.(7,4) D.(8,4)73.乐乐去超市选购了1盒饼干、1袋果冻和1盒巧克力,单价分别是15.8元/盒、26.47元/袋和14.9元/盒。结账时发现超市有“满68减5元”的促销活动,爸爸让乐乐再买一件食品,既可以享受优惠,又花钱较少。乐乐可以选( )。A.冰淇淋9.9元 B.薄荷糖11.9元 C.薯片8.5元 D.海苔20.9元74.算式4□.5-2.□4的计算结果可能是( )。A.47.46 B.47.56 C.47.64 D.36.5675.下面5个图形底边长度相等,将涂色正方形的边分别与其他4个图形的底边重合,重叠部分能形成梯形的有( )。A.②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6.欢欢和佳佳玩猜数游戏,欢欢说:“我想的这个数比1.5大,比2小。”欢欢想的数可能是( )。A.1 B.1.53 C.2.277.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3,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A.4.30 B.4.29 C.4.2578.兰兰和京京在方格中有规律地移动爱心和五角星(如图),问号处应该选( )。A. B. C.79.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3200÷16÷4 =3200÷(16×4) =3200÷64 =50 B.500÷25×4 =500÷(25×4) =500÷100 =5 C.2400÷100÷4 =2400÷(100÷4) =2400÷25 =96A.A B.B C.C80.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对折后(如下图),∠1=( )度。A.90 B.60 C.3081.3.78这个小数,百分位上的数是( )。A.3 B.7 C.882.与840÷14÷5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840÷(14×5) B.840÷14×5 C.840÷5÷14 D.(840÷14)÷58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880与1.88大小相等,意义相同。B.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C.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厘米、10厘米时,那么它的周长可能是20厘米。D.小华身高1.6米,游泳池平均水深1.4米,因为小华的身高比游泳池的平均水深高,所以他在游泳池里游泳没有危险。84.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就增加了594,这个数是( )。A.0.6 B.60 C.5.94 D.685.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千米。A.29.9 B.30.0 C.30 D.29.9886.小芳跳绳,第一次跳了76下,第二次跳了85下,要想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88下,第三次至少要跳( )下。A.103 B.100 C.88 D.9887.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5.08 B.10.27 C.7.330 D.6.06088.在50米的赛跑中,小明用了8.15秒,小丽用了8.6秒,小军用了6.9秒,( )跑得最快。A.小明 B.小丽 C.小军 D.无法比较89.用一些火柴棒按上图所示的方式摆放,根据图中三幅图所需火柴棒根数的规律,第五幅图共需( )根火柴棒。A.20 B.30 C.4090.算式80×4÷2-50与4×(80-5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算顺序不相同 B.运算顺序相同 C.结果相同91.37与47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列式是( )。A.(37+47)÷(37-47) B.(37+47)÷(47-37) C.37+47÷37-479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一余数B.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C.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93.在教室里,郭华的位置与蒋丽的位置在同一列,郭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如果蒋丽的位置在郭华的前面第2排,那么蒋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2,5) B.(4,3) C.(2,1)94.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32份用小数表示是( )。A.3.2 B.0.32 C.0.0329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7.009保留整数是8。B.6.307和6.35精确到十分位都是6.3。C.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96.30.102读作( )。A.三零点一零二 B.三零点一零二 C.三十点一零二97.下面小数中最接近6的是( )。A.5.6 B.6.5 C.5.9 D.6.0198.从四条长度分别为1cm、2cm、3cm、4cm的线段中选3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cm。A.6 B.7 C.8 D.999.小明坐在教室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数都是(4,4),小明所在的班有( )人。A.50 B.40 C.49 D.60100.888.888中的每一个“8”都表示的是( )的个数。A.数位 B.数字 C.意义 D.计数单位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C【分析】①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度数和计算,是正确的。②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梯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是正确的。③把五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用4个三角形的和减去多出的一个平角,是正确的。④把五边形分成5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等于5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减去1个周角的度数,而不是减去一个平角,所以是错误。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成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研究五边形的内角和,下面他想的四种解决方法中,正确的有①②③,共3种。故答案为:C2.B【分析】由题意得,计算97×99时,先把99转化为1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可使计算简便。【解析】97×99=97×(100-1)=97×100-97与97×99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97×100-97。故答案为:B3.C【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解答。【解析】A.2+4=6(厘米),6厘米<7厘米,即这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B.2+3=5(厘米),5厘米<7厘米,即这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C.2+3=5(厘米),5厘米>4厘米,即这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D.3+4=7(厘米),7厘米=7厘米,即这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4.B【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由题意得,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是65°,那么剩下两个角的度数加上65°应该等于180°。据此解答。【解析】A.55°+65°+70°=120°+70°=190°。190°>180°,不满足题意。B.95°+20°+65°=115°+65°=180°。180°=180°,满足题意。C.45°+90°+65°=135°+65°=200°。200°>180°,不满足题意。D.45°+80°+65°=125°+65°=190°。190°>180°,不满足题意。故答案为:B5.B【分析】要是卖出的票数最多,就要多卖乙座的票;假如200张乙座的票都卖完,则卖了200×20=4000元;5600-4000=1600元,剩下的1600元都是卖甲座的票所得的,用1600除以50,求出卖的甲座的票数,最后加上200,即可求出最多卖出多少张票。【解析】(5600-200×20)÷50+200=(5600-4000)÷50+200=1600÷50+200=32+200=232(张)最多卖出232张票。故答案为:B6.C【分析】根据题意,三角形有三条边,每一条边都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底。经过顶点且垂直于三角形的底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三条底,也有三条高。以此答题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A.底和高相加组成的角应该是直角,图中三角形的底和高错误。B.底和高相加组成的角应该是直角,图中三角形的底和高错误。C.底和高相加组成的角应该是直角,图中三角形的底和高正确。下面图形中,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标正确的是。故答案为:C7.B【分析】根据题意,计算125000÷8÷125,连续除法可以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125000÷125÷8,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简便计算125000÷8÷125,变算式为:125000÷(125×8);以此答题即可。【解析】A.125000÷8÷125=125000÷125÷8,符合题意。B.125000÷8÷125≠125000÷(125÷8),不符合题意。C.125000÷8÷125=125000÷(125×8),符合题意。简便计算125000÷8÷125,方法不正确的是125000÷(125÷8)。故答案为:B8.C【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内角和等于180°,据此逐项分析。【解析】A.28°,90°,62°任意两个角都不相等,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内角;B.50°+100°+50°=200°,200°≠180°,内角和不是180°,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内角;C.112°+34°+34°=180°,既有相等的内角,内角和又是180°,所以是等腰三角形的内角。故答案为:C9.C【分析】根据题意,2.39中“3”是指十分位上为3,表示有3个0.1。将选项中的大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判断涂色部分表示什么,即可得到哪个选项的涂色部分能表示2.39中“3”的意义。以此答题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A.将图中的圆形看作一个整体,为“1”,涂色部分是将这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后,取其中的3份图上色,表示,与2.35中“3”的意义不同。B.将图中的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为“1”,涂色部分是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后,取其中的3份图上色,表示3个0.01,即0.03,与2.35中“3”的意义不同。C.将图中的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为“1”,涂色部分是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后,取其中的3份图上色,表示3个0.1,即0.3,能表示2.35中“3”的意义。D.将图中的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为“1”,涂色部分是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后,取其中的33份图上色,表示33个0.01,即0.33,与2.35中“3”的意义不同;故答案为:C10.C【分析】观察算式26×30=780可知,乘数26是由44减18得到,另一个乘数30是由180除以6得到,所以先用44减去18求出差,再用180除以6求出商,最后用求出的差乘求出的商即可求解。注意算式两边都加上小括号。【解析】(44-18)×(180÷6)=26×30=780将44-18=26,180÷6=30,26×30=780三个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是(44-18)×(180÷6)。故答案为:C11.C【分析】根据题意,把7.56的小数点去掉后是756,和原数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据此选择即可。【解析】A.7.5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75.6,不符合题意;B.7.56缩小到原来的是0.0756,不符合题意;C.7.5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756,符合题意。把7.56的小数点去掉后,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故答案为:C12.B【分析】解答此题时应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解答此题。【解析】A.15+16<32,不能组成三角形;B.6+8>10,能组成三角形;C.4+5=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B13.B【分析】由题意得,需要逐个分析选项中的问题,然后找出可以用算式(4+6)×2解决的问题即可。①由图可知,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求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列式即可。②由图可知,每个橡皮4元,每支钢笔6元,求买2个橡皮和2支钢笔一共多少钱,可以先用4加6算出1个橡皮和1支钢笔需要多少钱,然后再乘上2即可算出买2个橡皮和2支钢笔一共多少钱。②由图可知,一共有2种学具,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学具和三角形学具。平行四边形学具每组有4个,一共有2组。三角形学具每组有6个,一共有2组。求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可以先用4加6算出一组平行四边形和一组三角形学具一共有多少个,然后再乘上2即可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学具。④由图可知,一共有4只兔子,每支兔子分到6根胡萝卜后,还剩2根。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可以先用4乘6算出4只兔子一共分走了多少根胡萝卜,然后再加上剩下的2根即可算出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解析】①求长方形的面积,列式为:6×4,所以不能用(4+6)×2解决这个问题。②求买2个橡皮和2支钢笔一共多少钱,列式为:(4+6)×2。②求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列式为:(4+6)×2。④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列式为:4×6+2,所以不能用(4+6)×2解决这个问题。综上所述,算式(4+6)×2可以解决的问题有:②③。故答案为:B14.D【分析】用90乘3,求出三门课的总分;用91.5加上91.5,求出语文、数学的总分;用三门课的总分减去语文、数学的总分,即可求出英语的分数。【解析】90×3=270(分)91.5+91.5=183(分)270-183=87(分)英语87分。故答案为:D15.B【分析】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主要看后一位小数,近似数为7.0,当四舍五入前的数小于7.0,说明第一位小数进了一位,只有当第二位小数大于等于5,根据四舍五入法则进一位的情况下,第一位小数才可能进位,故这个数最小为6.95;当四舍五入前的数大于7.0,第一位小数只能为0,第二位小数不能进位,故第二位小数最大为4,故这个数最大为7.04,据此解答。【解析】由分析知:这个两位小数最小为6.95,最大为7.04。故答案为:B16.D【分析】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则物体在同一个平面上必然会出现三角形,结合各选项中物体即可得到答案。【解析】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是同一平面的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B.长方形门框的斜拉条是同一平面的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C.三角形的房架是同一平面的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D.照相机的三脚架是立体图形,故不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D17.D【分析】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坐标(x, 4)中,第一个数表示列(可能变化),第二个数表示行(固定为第4行)。以此逐项分析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A.小钱座位一定在第4行,为坐标第二个数固定为4,所以行一定是第4行。正确。B.小钱座位可能在第4列,因为列是x,x可以是任何数(包括4),所以有可能在第4列。正确。C.小钱座位一定不在第3行,因为行固定为第4行,不可能在第3行。正确。D.列是x,x不确定,不一定是4(可能是其他列),所以“一定在”是错误的。如果用(x,4)表示小钱在教室的位置,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小钱座位一定在第4列。故答案为:D18.C【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先计算出35×99的结果,再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最后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35×99=3465A.35×11×9=35×(11×9)=35×99=3465,与35×99的计算结果相同。B.35×100-35=35×(100-1)=35×99=3465,与35×99的计算结果相同。C.35×90×9=3150×9=28350,与35×99的计算结果不相同。D.99×5×7=495×7=3465,与35×99的计算结果相同。故答案为:C19.B【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小强和小周的座位分别可以表示为(6,6)和(6,3),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列数相同,而第二个数行数小强是第6行,小周是第3行,他们之间间隔人数为6-3+1。【解析】6-3+1=2(人)他们之间间隔人数为2人。故答案为:B20.C【分析】由题意得,求哪个数与2.80最接近,可以先用减法算出它们与2.80的差值,然后再比较差值的大小。【解析】A.2.81-2.80=0.01B.2.802-2.80=0.002C.2.80-2.799=0.001D.2.80-2.79=0.010.01=0.01>0.002>0.001,即2.799与2.80最接近。故答案为:C21.A【分析】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小学生一庹大约是1米;操场跑道2圈半大约是1千米;由题意得,可以将选项中的单位分别代入题目中,然后将其转化为比较熟悉的进率单位,最后找出比较符合现实的填法即可。【解析】A.如果选择米做单位,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0.76米。0.76米=76厘米,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76厘米,符合生活实际。B.如果选择分米做单位,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0.76分米。0.76分米=7.6厘米,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7.6厘米,不符合生活实际。C.如果选择厘米做单位,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0.76厘米。不符合生活实际。D.如果选择千米做单位,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0.76千米。0.76千米=760米,即小学生的课桌高度约是760米,不符合生活实际。故答案为:A22.B【分析】根据题意,明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两腰相等。四根小棒不是两两相等,不能摆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据此选择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A.长方形要求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边相等。题中给出的小棒不符合条件,不能摆成长方形。B.只要求至少有一对边平行,不要求边相等。题中给出的小棒符合条件,能摆成梯形。C.平行四边形要求对边平行且相等。题中给出的小棒不符合条件,不能摆成平行四边形。D.正方形要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题中给出的小棒不符合条件,不能摆成正方形。故答案为:B23.A【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大小不变;进行化简后,看化简后的数哪一个数的最低位是百分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就是百分之一。【解析】A.8.030化简后是8.03,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符合题意;B.16.200化简后是16.2,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不符合题意;C.0.4440化简后是0.444,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不符合题意;D.200.00化简后是200,计数单位是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4.B【分析】A.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B. 总售价需根据大户型和小户型的实际套数计算,无相关信息;C.根据总长度=每日进度×天数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D.根据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 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解析】A.数量关系:(先买了34本+又买了28本)×每本《百科全书》30元=总价;B.总售价需根据大户型和小户型的实际套数计算,与“一幢楼里有30套公寓”无关;C.数量关系:(甲队每天挖34米+乙队每天挖28米)×30天=总长;D.数量关系:(每行有28个女生+每行34个男生)×30行=总人数;故答案为:B25.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要把这根铁丝剪成三段,最长的那段应小于这根铁丝长度的一半,这根铁丝长16厘米,则最长的那段应小于(16÷2)厘米,据此选出第一刀不能剪的位置即可。【解析】A.第一刀剪A点,则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是2厘米,16-2=14(厘米),剩下14厘米,可以分成两段7厘米的铁丝,此时可以围成三角形,可以剪在点A的位置;B.第一刀剪B点,则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16-5=11(厘米),剩下11厘米,可以分成5厘米和6厘米的两段铁丝,此时可以围成三角形,可以剪在点B的位置;C.第一刀剪C点,则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16-8=8(厘米),剩下8厘米,则无论怎么剪剩下的两段铁丝的长度和都是8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不可以剪在点C的位置;D.第一刀剪D点,16-13=3(厘米),则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是3厘米,16-3=13(厘米),剩下13厘米,可以分成6厘米和7厘米的两段铁丝,此时可以围成三角形,可以剪在点D的位置。不能剪在点C的位置。故答案为:C26.D【分析】本题可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再判断其是否等于24,从而确定哪个算法错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9×3-5+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9-5)×(3×2)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和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9×(5-2)-3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9+3×5-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解析】A.9×3-5+2=27-5+2=22+2=24B.(9-5)×(3×2)=4×6=24C.9×(5-2)-3=9×3-3=27-3=24D.9+3×5-2=9+15-2=24-2=22所以,结果不等于24的是D选项;故答案为:D27.B【分析】根据第三名的成绩比第二名慢比第四名快,由此可知第三名的时间大于25.83秒,小于26.29秒;据此可解此题。【解析】根据分析:A.26.33>26.29,不符合;B.25.83<26.13<26.29,符合;C.25.73<25.83,不符合;D.25.33<25.38,不符合。由此可知,第三名同学的成绩可能是26.13秒。故答案为:B28.D【分析】将四个季度的产量相加,求出全年的产量。再除以4,求出每个季度的产量。【解析】(39+43+36+46)÷4=164÷4=41(万台)所以用41万台来代表工厂每个季度的产量更合适。故答案为:D29.A【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解析】用竖式计算43.6-25.38,计算结果是18.22。故答案为:A30.C【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数字,逐项分析,据此解答。【解析】A.5.070读作:五点零七零,读2个0,不符合题意;B.5.007读作:五点零零七,读2个0,不符合题意;C.50.07读作:五十点零七,只读1个0,符合题意;D.500.7读作:五百点七,一个0不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1.C【分析】(1)左边有3行,每行有6个球。右边有3行,每行有4个球,一共有(6×3+4×3)球,也可以看成一共有3行,每行有(6+4)个球,一共有(6+4)×3个球。可知6×3+4×3=(6+4)×3。(2)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6×3+4×3中,6×3表示6个3,4×3表示4个3,一共是10个3,也就是(6+4)×3。可知6×3+4×3=(6+4)×3。(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左边的长方形面积是6×4,右边长方形的面积是3×4,总面积是6×4+3×4。也可以这样想,大长方形长6+3,宽4,面积是(6+3)×4。可知6×4+3×4=(6+3)×4。【解析】由分析得:A.能说明6×3+4×3=(6+4)×3;B.能说明6×3+4×3=(6+4)×3;C.能说明6×4+3×4=(6+3)×4,不能说明6×3+4×3=(6+4)×3;D.A和B能说明。故答案为:C32.C【分析】根据因数×因数=积,则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依此选择即可。【解析】A.已知○×□=☆,那么☆÷□=○,所以选项错误。B.已知○×□=☆,不存在○÷□=☆,所以选项错误。C.已知○×□=☆,那么☆÷□=○,所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33.C【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或相减)。字母表示:(a+b)c=ac+bc。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可得:59×99=59×(100-1)=59×100-59×1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C34.A【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所以用除法即可求出每个角的度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析】180°÷3=60°,所以三个角都是锐角。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35.B【分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选择即可。【解析】A.4+5=9(cm),9cm>8cm,5-4=1(cm),1cm<8cm,因此这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B.2+2=4(cm),4cm<5cm,因此这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C.3+4=7(cm),7cm>5cm,4-3=1(cm),1cm<5cm,因此这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B36.C【分析】根据题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两个角的度数,第三个角可以用180°分别减去这两个角的度数。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道两个角以及第三条边的长度,可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解析】A.①只有一个原来三角形的角,无法确定。B.②只能确定一个角大小,无法确定三角形的大小。C.③有两个原来三角形的角,还有一条原来三角形的边,延长两个角边的长度,可以确定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D.有C选项符合,能够确定。故答案为:C37.C【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图书馆到少年宫的距离比(700+900)米短,比(900-700)米长。分别求出小红走的路程的长度范围,再逐项分析。【解析】700+900=1600(米)900-700=200(米)700+900+1600=3200(米)700+900+200=1800(米)小红走的路程应比1800米长,比3200米短。A.1600<1800,不符合题意;B.1800=1800,不符合题意;C.1800< 2100<3200,符合题意;D.3200=3200,不符合题意;小红可能走了2100米。故答案为:C38.B【分析】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据此逐一分析三个选项,再选择。【解析】A.240÷(12×4)根据除法的性质可以写成240÷12÷4。 所以240÷(12×4)和240÷12÷4的结果相等。B.29×102先写成29×(1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写成29×100+29×2。29×100+29×2与29×100+2的结果不相等。所以29×102和29×100+2的结果不相等。C.(7×4)×25根据乘法结合律写成7×(4×25)。所以(7×4)×25和7×(4×25)的结果相等。D.56+56×9根据乘法分配律写成56×(1+9)。所以56+56×9和56×(1+9)结果相等。故答案为:B39.D【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据此逐项分析。【解析】A.垂足所在的边不是图中标出的底边,画法错误;B.没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垂线,画法错误;C.所画线段没有与底边互相垂直,画法错误;D.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垂足所在的边是图中标出的底边,画法正确。故答案为:D40.C【分析】根据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个角都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判断选项中的三角形分别是哪种三角形,再选出不同类的即可。【解析】A.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B.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综上分析,与其他两个三角形是不同类的三角形。故答案为:C41.B【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则来判断两个数对所表示的座位位置关系。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解析】已知数对(3,5)和(3,9),这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3,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则,第一个数表示列,所以这两个座位在同一列;而它们的第二个数分别是5和9,第二个数表示行,5≠9,所以这两个座位不在同一行。所以,教室里(3,5)和(3,9)表示的座位在同一列。故答案为:B42.B【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50×(5-a)=50×5-50×a,与50×5-a相比,相差50a-a。据此解答。【解析】50×5-a-50×(5-a)=50×5-a-50×5+50×a=50×a-a=49a50×(5-a)与50×5-a的结果相差49a。故答案为:B43.C【分析】根据题意,明确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根据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逐项分析各选项,找出能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即可。【解析】A.35+78+65=35+65+78,利用加法交换律会使计算更简便。B.76×125×8=76×(125×8),利用乘法结合律会使计算更简便。C.98×45=(100-2)×45=100×45-2×45,利用乘法分配律会使计算更简便。故答案为:C44.B【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运算顺序,再选择。【解析】A.35+25×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78×(100-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25×9×4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三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B.48÷3×1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54+88-19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45÷5÷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三道算式的运算顺序相同。C.3×6+1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128-28+99从左往右依次计算。900÷[(15+10)×3]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三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相同。故答案为:B45.B【分析】根据题意,明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6+12=18(cm)12-6=6(cm)则第三条边应小于18cm,大于6cm。A.3cm小于6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错误。B.7cm小于18cm,大于6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正确。C.19cm大于18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错误。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2cm和6cm,第三边可能是7cm。故答案为:B46.C【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比余数大,要使被除数最小,则除数应是16,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进行计算即可。【解析】32×16+15=512+15=527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是32,余数是15,被除数最小是527。故答案为:C47.B【分析】本题可根据四则运算的优先级,结合分步算式的运算顺序来列出综合算式。在四则运算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分析分步算式的运算顺序:第一步:计算40+5,得到45。第二步:用第一步得到的和45除以9,即45÷9,得到5。第三步:用第二步得到的商5乘以6,即5×6,得到30。列出综合算式:要保证先算加法,需要给40 + 5加上括号,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乘法运算,所以综合算式为(40+5)÷9×6。【解析】A.40+5÷9×6,此算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运算顺序不符合要求。B.(40+5)÷9×6,此算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符合上述分析的运算顺序。C.(40+5)×6÷7,此算式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运算顺序不符和要求。所以,综合算式为(40+5)÷9×6;故答案为:B48.C【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余数也会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6×10=60,所以两数相除商为125,余数为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那么余数是60。故答案为:C49.B【分析】8.9□34万要近似到8.9万,也就是保留一位小数,需要看百分位(即□所在位置)上的数字,百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就舍去;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可知,8.9□34万近似结果是8.9万,没有向十分位进1,用了“四舍”的方法,也就是百分位上的数小于5,□里可以填0、1、2、3、4,所以□里最大填4。故答案为:B50.C【分析】在四则运算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要使原式先算减法,就需要给减法运算加上括号。【解析】A.(750×600-400)÷5,先算括号里的乘法750×600,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不符合先算减法的要求;B.750×(600-400÷5),先算括号里的除法400÷5,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不符合先算减法的要求;C.750×(600-400)÷5,先算括号里的减法600-400,再算括号外的乘法750×(括号里的差),最后算除法,符合先算减法的要求;D.750×[600-(400÷5)],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400÷5,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不符合先算减法的要求。故答案为:C51.B【分析】先求出六位同学成绩的总和,再除以人数6,得到平均成绩。【解析】(分)所以这六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1分。故答案为:B52.C【分析】先计算出师傅先加工1小时后的剩余工作量,然后根据师徒合作的工作效率,求出合作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时间。即为合作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时间=1小时后的剩余工作量÷师徒合作的工作效率。【解析】师傅每小时加工18个,先加工1小时,所以师傅先加工的零件数为:18×1=18(个);总任务是188个零件,师傅先加工了18个,所以剩余工作量为:188-18=17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18个,徒弟每小时加工16个,所以师徒合作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为:18+16=34(个);剩余工作量为170个,师徒合作每小时加工34个,所以所需时间为:(188-18)÷(16+18)。故答案为:C53.B【分析】根据数对找位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所在的行。先确定方阵正中间位置的行列数,再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则得出数对;如图,方阵一共有7行,正中间的行是第4行,正中间的列是第4列,据此解答。【解析】正中间的行:(行)正中间的列:(列)所以站在正中间的丫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4)。故答案为:B54.A【分析】要确定最少用几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需依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通过画图尝试拼接的方式来求解。【解析】如图所示,至少用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A55.B【分析】要找出最接近6的数,需要分别计算每个选项与6的差,差越小则越接近6,据此解答。【解析】A.,所以6.02和6相差0.02;B.,所以6.002和6相差0.002;C.,所以5.99和6相差0.01;0.002<0.01<0.02,所以6.002最接近6。故答案为:B56.C【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解析】A.32×14+8=8+32×14,此式是加法交换律的应用,将32×14与8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并非乘法交换律,所以A选项错误。B.8×4=2×16,只是等式两边的乘积相等,但并没有体现出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的乘法交换律特征,所以B选项错误。C.a×b=b×a,这正是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体现了乘法交换律,所以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57.C【分析】根据题意,用前3天看的页数加上后4天看的页数,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再用总页数除以看的天数(3+4),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解答。【解析】通过分析可得:(36+20)÷(3+4)=56÷7=8(页)求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列式是:(36+20)÷(3+4)。故答案为:C58.C【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解析】例:在3.5的末尾添上一个“0”,变为3.50,而3.5=3.50。所以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C59.C【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大于最长的小棒,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据此即可解答。【解析】A.4+4<9,这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B.5+6=11,这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C.6+8>9,这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60.B【分析】作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所对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解答。【解析】A.图中的虚线过顶点不垂直对边,所以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的不对;B.图中的虚线是从底边所对应的顶点作垂线,所以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的对;C.图中的虚线不是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所以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的不对。故答案为:B61.C【分析】根据题意,用绘画组的人数乘3,求出绘画组3倍的人数是多少人,再用绘画组3倍的人数减去12人,求出歌唱组的人数,然后用歌唱组的人数减去绘画组的人数,即可求出歌唱组的人数比绘画组多多少人。【解析】48×3-12-48=144-12-48=132-48=84(人)绘画组有48人,歌唱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3倍少12人,歌唱组的人数比绘画组多84人。故答案为:C62.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特点,可知第三条边可能是18m或36m,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18+18=36,所以第三边不可能是18m,只能是36m;再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得到这块菜地的周长。据此解答。【解析】18+18=3618+36>36所以,第三条边的长度是36m;18+36+36=54+36=90(m)所以,这块菜地的周长是90m。故答案为:C63.B【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把已知两边和各选项的长度中,较短两条边的长度相加,找到和大于最长的边的选项,即可能是第三条边的长度。据此解答。【解析】A.2+6=8,则第3条边的长不可能是2cm;B.4+6=10,10>8,则第3条边的长可能是4cm;C.8+6=14,14<15,则第3条边的长不可能是15cm;所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8cm,6cm,第3条边的长可能是4cm。故答案为:B64.B【分析】先用582减去甲队1天挖的米数,计算出剩下两队一起挖的米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用12加上26计算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再用剩下两队一起挖的米数除以工作效率之和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列算式为:(582-12)÷(12+26)。故答案为:B65.C【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解答。【解析】小雨在教室中的位置是(3,6),说明小雨在第3列第6行。亮亮在教室中的位置是(4,3),说明亮亮在第4列第3行。小红与小雨在同一列又与亮亮在同一行,那么小红在3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3,3)。故答案为:C66.A【分析】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析】A.在小数42.300中,两个0都在小数末尾,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B.在小数42.030中,一个0在小数末尾,另一个0在小数中间,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会变化。C.在小数420.03中,两个0都在小数中间,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会变化。故答案为:A67.A【分析】根据题意,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可知:24×8+2=192+2=194 ÷24=8……2, 里应填194。故答案为:A68.C【分析】选项A:小明今年5岁,小军今年18岁,两人相差18-5=13岁。因为两人的年龄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10年后,他们仍相差13岁,而不是10岁。选项B:8年后,小明的年龄是5+8=13岁,小军的年龄是18+8=26岁,两人年龄和是13+26=39岁,而不是31岁。选项C: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年龄倍数差会越来越小,但始终不会是3倍关系,因为年龄是整数,不管多少年后,小军的年龄都不可能是小明年龄的3倍。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小明今年5岁,小明出生那年是5年前,5年前小军18-5=13岁,一般情况下13岁还未上大学。【解析】A.两人相差18 5=13岁,两人的年龄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10年后,他们仍相差13岁,而不是10岁,该选项错误。B.8年后,小军与小明的年龄和是39岁,该选项错误。C.小军的年龄不可能是小明年龄的3倍,该选项正确。D.5年前小军18-5=13岁,一般情况下13岁还未上大学,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69.A【分析】从题中信息可知:1分表示0.1,即以分为单位的数在十分位上;1铢表示0.01,即以铢为单位的数在百分位上;1累表示0.001,即以累为单位的数在千分位上;所以“一分三铢二累”的十分位上是1,百分位上是3,千分位上是2,其余各位是0,所表示的小数是0.132。据此解答。【解析】1分表示0.1,1铢表示0.01,1累表示0.001则“一分三铢二累”表示的小数是0.132。故答案为:A70.B【分析】仔细观察三幅图可知,“数”字绕着正方形的最外围每次顺时针移动2格,“学”字绕着正方形的最外围每次顺时针移动4格,据此推算出后面几幅图如下:由图可知,第5幅图时,“数”“学”两个字第一次相邻。【解析】由分析得,第5幅图时,“数”“学”两个字第一次相邻。故答案为:B71.C【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中不同成绩段的人数,来判断各个选项的正确性。【解析】A.统计图中,60 70分的有5人,71 80分的有4人,81 90分的有15人,91 100分的有20人。参与比赛总人数5+4+15+20=9+15+20=24+20=44(人),并非40人,所以A选项错误。B.90分以上(91 100分)人数是20人,全班总人数是44人,全班人数一半是44÷2=22(人),20人不等于全班人数一半,所以B选项错误。C.91 100分这个成绩段有20人,说明此分数区间内有同学成绩,所以有可能有同学得100分,C选项正确。D.80分以下包括60 70分和71 80分两个成绩段,人数为5+4=9(人),不是15人,所以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72.D【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题意得,将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如下:由图可知,∠1的对角顶点在第8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8,4)。【解析】由分析得,平行四边形∠1的对角顶点在(8,4)。故答案为:D73.B【分析】由题意得,可以先用加法算出1盒饼干、1袋果冻和1盒巧克力一共需要多少钱。要想参加“满68减5元”的促销活动,可以用68减去前面的得数算出至少需要买多少钱的东西才能享受优惠。最后再结合选项找出大于前面的得数且花钱最少的零食即可。【解析】15.8+26.47+14.9=42.27+14.9=57.17(元)68-57.17=10.83(元)A.9.9<10.83,不满足题意。B.11.9>10.83,满足题意。C.8.5<10.83,不满足题意。D.20.9>10.83,满足题意。20.9>11.9,要想享受优惠且花钱较少,乐乐可以选11.9元的薄荷糖。故答案为:B74.A【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由题意得,在算式4□.5-2.□4中,要使差最大,那么被减数需要最大,减数需要最小。被减数最大是49.5,减数最小是2.04,据此计算出最大的差;要使差最小,那么被减数需要最小,减数需要最大。被减数最小是40.5,减数最大是2.94,据此计算出最小的差。算式4□.5-2.□4的计算结果应该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也有可能等于最大值或最小值)。【解析】49.5-2.04=47.46,40.5-2.94=37.56A.47.46=47.46,满足题意。B.47.56>47.46,不满足题意。C.47.64>47.46,不满足题意。D.36.56<37.56,不满足题意。故答案为:A75.D【分析】根据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然后依次分析正方形与其他四个图形底边重合时重叠部分的形状。【解析】A.当正方形与图形①(长方形)底边重合时,重叠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不符合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定义,所以不能形成梯形。B.当正方形与图形②(三角形)底边重合时,重叠部分是一个梯形,因为有一组对边平行(正方形与三角形重合边相对的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C.当正方形与图形③(平行四边形)底边重合时,重叠部分是一个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D.当正方形与图形④(梯形)底边重合时,重叠部分是一个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将涂色正方形的边分别与其他4个图形的底边重合,重叠部分能形成梯形的有②③④。故答案为:D76.B【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解析】A.1<1.5,不符合题意。B.1.5<1.53<2,符合题意。C.2.2>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7.C【分析】若原数的百分位小于5,则舍去,近似值为4.3的最小可能数为4.30。若原数的百分位等于或大于5,则向十分位进1,此时原数的最小值为4.25(因为4.25四舍五入后为4.3)。那么4.25<4.30,所以最小数是4.25。【解析】四舍后求近似值为4.3的最小两位数是4.30,五入后求近似值为4.3的最小两位数是4.25,且4.25<4.30,所以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4.25。故答案为:C78.C【分析】观察可以发现,五角星按顺时针每移动2格,爱心按就按逆时针每移动3格,按照此规律,据此选择即可。【解析】由分析可知,问号处应该选。故答案为:C79.A【分析】A.3200÷16÷4利用除法的性质a÷b÷c=a÷(b×c)转化为3200÷(16×4)正确。B.500÷25×4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应为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转化为500÷(25×4)错误。C.2400÷100÷4利用除法的性质a÷b÷c=a÷(b×c)转化为2400÷(100×4),而不是2400÷(100÷4)错误。【解析】A.3200÷16÷4转化为3200÷(16×4)计算正确。B.500÷25×4=20×4=80转化为500÷(25×4)错误。C.2400÷100÷4=2400÷(100×4)=2400÷400=6转化为2400÷(100÷4)错误。故答案为:A80.C【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为60度,将等边三角形对折,∠1等于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角的一半,即60°÷2=30°,据此解答即可。【解析】60°÷2=30°所以∠1=30度。故答案为:C81.C【分析】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据此解答。【解析】3.78小数点后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8。故答案为:C82.B【分析】840÷14÷5从左往右计算即可;840÷(14×5)先计算括号内的乘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840÷14×5从左往右计算即可;840÷5÷14从左往右计算即可;(840÷14)÷5先计算括号内的除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计算出结果即可解题。【解析】840÷14÷5=60÷5=12A.840÷(14×5)=840÷70=12B.840÷14×5=60×5=300C.840÷5÷14=168÷14=12D.(840÷14)÷5=60÷5=12与840÷14÷5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840÷14×5。故答案为:B83.B【分析】A.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1.880=1.88,它们的大小相等。但是1.880表示1880个0.001,1.88表示188个0.01,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意义也就不同;B.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反过来,已知两个数的商和除数求被除数,或者已知商和被除数求除数,都是通过乘法来计算的,所以乘法也是除法的逆运算。C.等腰三角形两腰长度相等。当腰长为5厘米时,5+5=10,不满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因为此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腰长为10厘米时,周长为10+10+5=25(厘米)。所以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厘米、10厘米时,周长只能是25厘米,不可能是20厘米;D.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游泳池平均水深1.4米,并不代表游泳池每一处的水深都是1.4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6米,所以小华在游泳池里游泳是有危险的。【解析】A.1.880与1.88大小相等,意义不相同,不符合题意;B.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符合题意。C.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厘米、10厘米时,那么它的周长不可能是20厘米,不符合题意。D.小华身高1.6米,游泳池平均水深1.4米,因为小华的身高比游泳池的平均水深高,所以他在游泳池里游泳可能有危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4.D【分析】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增加了(100-1)倍,此时增加了594,所以用594÷99即可解题。【解析】594÷(100-1)=594÷99=6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就增加了594,这个数是6。故答案为:D85.B【分析】根据题意,将299792千米转换为“万千米”。 因为1万千米=10000千米,所以需要将299792÷10000,结果为29.9792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需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即百分位)的数字。29.9792的小数点后第一位是9,第二位是7。根据四舍五入规则,7 ≥ 5,需向小数点后第一位进1,导致9+1=10,因此整数部分从29变为30,并保留一位小数,结果为 30.0万千米。以此答题即可。【解析】299792≈30.0万(保留一位小数)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0.0万千米。故答案为:B86.A【分析】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88下,88乘3求出三次跳的总下数,再用总下数减76,再减85即可求出第三次跳的次数。【解析】88×3-76-85=264-76-85=188-85=103(下)小芳跳绳,第一次跳了76下,第二次跳了85下,要想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88下,第三次至少要跳103下。故答案为:A87.C【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解析】A.5.08中的“0”在十分位上,把“0”去掉大小发生改变;B.10.27中的“0”在个位上,把“0”去掉大小发生改变;C.7.330中的“0”在小数的末尾,把“0”去掉大小不发生改变,即7.330=7.33;D.6.060中的“0”分别在十分位和小数的末尾,把十分位上的“0”去掉大小发生改变。故答案为:C88.C【分析】将他们每个人的成绩进行大小排序,时间用得最少的人跑得最快;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以此类推。【解析】6.9<8.15<8.6,所以小军跑得最快。故答案为:C89.B【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图1需要1×2=2(根)火柴棒,图2需要2×3=6(根)火柴棒,图3需要3×4=12(根)火柴棒。第几幅图,就需要几×(几+1)根小棒。据此解答即可。【解析】根据分析,5×6=30(根)第五幅图共需30根火柴棒。故答案为:B90.A【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一个算式,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计算减法;第二个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乘法,再算除法,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相同,根据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即可求出结果是不是相同,据此解答即可。【解析】80×4÷2-50=320÷2-50=160-50=1104×(80-50)÷2=4×30÷2=120÷2=60计算结果不同。所以,算式80×4÷2-50与4×(80-50)÷2,说法正确的是运算顺序不相同。故答案为:A91.B【分析】根据题意,应该先算加法、减法,再算除法,逐项分析各算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析】A.(37+47)÷(37-47),先算加法、减法,再算除法,但是求37与47的差应该是47-37,不符合题意 B.(37+47)÷(47-37),先算加法、减法,再算除法,符合题意 C.37+47÷37-47,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再算减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2.A【分析】A选项: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和余数的关系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而不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B选项: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依然是180°;C选项: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由于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条边,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据此解答即可。【解析】A.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原题说法错误;B.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原题说法正确;C.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原题说法正确。说法错误的是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一余数。故答案为:A93.C【分析】在教室里位置用数对表示,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郭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这就说明郭华在第2列,第3行;因为蒋丽在郭华的前面第2排,所以蒋丽所在的行数是3-2=1(行),列数不变;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蒋丽的位置是第2列,第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是(2,1)。故答案为:C94.B【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用小数表示是0.01。几份就是几个0.01。据此解答。【解析】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32份是,用小数表示是0.32。故答案为:B95.C【分析】将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取近似数,就看这一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小于5就舍去,比5大或者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据此解答。【解析】A.7.009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是0,比5小,要舍去。所以7.009保留整数是7,原题说法错误。B.6.307和6.35精确到十分位,就看这两小数的百分位。6.307的百分位是0,比5小,要舍去,它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是6.3。6.35的百分位是5,需要向前一位进1,所以6.35精确到十分位是6.4。原题说法错误。C.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9.995的千分位是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去掉后,大小虽然不变,但是计数单位变了。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起占位作用,不能去掉。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96.C【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解析】30.102读作:三十点一零二。故答案为:C97.D【分析】根据题意,要找出最接近6的数,分别计算出各选项与6的差,然后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差越小,就与6越接近,据此解答即可。【解析】A.6-5.6=0.4B.6.5-6=0.5C.6-5.9=0.1D.6.01-6=0.010.01<0.1<0.4<0.5所以,小数中最接近6的是6.01。故答案为:D98.D【分析】先写出任意三根木条的所有组合情况,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析】任意三条组合有四种情况:①1cm、2cm、3cm;1+2=3,3=3,不能围成三角形;②1cm、2cm、4cm;1+2=3,3<4,不能围成三角形;③1cm、3cm、4cm;1+3=4,4=4,不能围成三角形;④2cm、3cm、4cm;2+3=5,5>4,能围成三角形;周长:2+3+4=9(cm)它的周长是9cm。故答案为:D99.C【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确定这个教室座位的行数和列数,行数×列数=总人数。【解析】小明坐在教室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数都是(4,4),4+4-1=7,说明这个教室的座位有7行7列,7×7=49(人),小明所在的班有49人。故答案为:C100.D【分析】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表示几个百,以此类推;;由数位表可知小数点后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1),表示几个0.1,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1),表示几个0.01,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01),表示几个0.001,以此类推;所以,888.888中的每一个“8”都表示的是计数单位的个数。【解析】888.888中的每一个“8”都表示的是计数单位的个数。故答案为: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