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多校2024-2025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多校2024-2025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60分)
1 .在讨论“ 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时,小明同学说,有很多人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做到了“ 更 好的自己”。下列人物的行为,你认同的是( )
①小宁是奢侈品的热衷者,经常为购买奢侈品举债过日子
②小夏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他认为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③一位画家向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一亿元
④一对夫妇创建 “ 宝贝回家寻子网” ,帮助很多被拐及走失的孩子找到亲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 )
①悦纳自己身体的变化,正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②具有健康向上的活力,珍惜青春的奋斗时光
③打扮新奇,标新立异,彰显青春个性
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某校举办的一场中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小明所在班级的表演节目在初赛时被淘汰了,同学 们都很沮丧,有的甚至默默流泪。小明也很难过,但他很快调整情绪,安慰大家说:“ 这次失败
没关系,我们从中学到了经验,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合理宣泄法,通过流泪把难过情绪释放出来
B.转移注意力法,将注意力从失败转移到下次努力上 C.改变认知评价法,重新看待比赛结果,从中汲取经验 D.放松训练法,自我安慰让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
4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在黑龙江省委 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全面统筹下,来自全省高校的七千余名师生志愿者奔走在各个场馆和服 务场所,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给人带来了温暖与美好。这些志愿者( )
①总是被动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②能消除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负面情感
③在不断地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④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 .下列关于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尊是自己的事,尊重他人是别人的事 B.自尊与尊重他人是一回事,没有区别
C.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善待他人
D.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6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列名言能够体现自信的是( )
A .业精于勤荒于嬉 B .天生我材必有用
C .积跬步以至千里 D .人贵有自知之明
7 .青春不设限,人生正当时。青春期的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阳光、自信、独立、创新 …… 对下列同学的青春品质点评恰当的是( )
①小强做题马虎,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事不拘小节,这是自信的表现
②小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报考了音乐专业学校,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③小明与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科技小发明竞赛并获奖,他激发了创造潜力
④小易在课堂上受到老师批评,总会提出反驳的理由,她具有批判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小琦自幼喜欢跳绳,成绩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她兴奋地说:“ 跳绳 让我不断突破自我,感觉好棒!” 如今,她已经在计划完成下一个人生目标。这表明( )
①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②有了自信,才能怀着希望去完成新目标
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够成功④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学会不断改正缺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 .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启示我们,做自信的人要( )
A.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B.发掘自己的潜能
C.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D.主动地改正缺点
10 .“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
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感动中国人 物张雨霏的成长密码是( )
①善于将负面的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②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敢于战胜自己
③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④正确对待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1 . “ 大象躺下是很困难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代表通道” 上,全国人大代表任子威寄语青年朋友 “ 做不躺平的 大象”。任子威的寄语启示我们要( )
A.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B.克服惰性,自强不息
C.敢于质疑,否定一切 D.自信自负,特立独行
12 .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 B.中华传统美德
C.中华民族精神 D.中华人文精神
13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 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以下观点中不符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 思想理念的是( )
A .万丈高楼平地起 B .赵括纸上谈兵
C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14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台风登陆,邻居于狂风暴雨中营救被困母子
②利用暑假到外地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③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力
④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公交,主动上前搀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5 .下列内容体现与时俱进思想理念的是( )
①网络直播、 短视频 ②微信支付 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④远程医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 .惠民利民思想是指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要。下面做法符合这一观点 的是( )
①提供就业岗位 ②某酒店为入住客人提供服务
③打赢脱贫攻坚战 ④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收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7.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一古语启示我们要( )
A.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B.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C.顺应自然运行规律 D.满足人民利益需求
18. 下列哪些行为能彰显 “ 崇正义” 的精神( )
①班级评选班干部时,举报某候选人私下拉票行为
②因好友参与了打架,向老师隐瞒其破坏公物的事
③发现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考试结束后向老师报告了情况
④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摔倒,假装没有看到也没上前搀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 .清朝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因建房占地问题起了纷争,张家人驰书京城求助张英,张英回信 劝导:“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见信后主 动让出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后成传世美谈“ 六尺巷”。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明辨是非 B.诚实守信 C.据理力争 D.以和为贵
20 .某短视频博主为博取流量,虚构“老人摔倒无人扶”“儿童被拐”等虚假事件拍摄视频,引发社会 误解。此类行为警示我们网络创作必须( )
①文明有礼——维护网络礼仪 ②行己有耻——坚守道德准则
③自信自强——展现个人风采 ④诚实守信——恪守诚信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问答题(共 25分)
2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请你说说以下诗句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理念。( 8 分)
序号 诗句 体现的思想理念
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②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2 )请分析传承这些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当代中国人有什么现实 意义?( 6 分)
22. 读故事,回答问题
故事 1 有一次,一位富商想要通过于谦来谋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向他送上大量的金 银财宝。于谦严词拒绝,并说道:“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始终把正 义、公正放在首位,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不被金钱利益所驱使,一心只为国家和百 姓谋福祉。
故事 2 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为了哄孩子,答应孩子回 家杀猪给他吃,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孩子,真的把猪杀了。
故事 3 三国时,有仁爱之名的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 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 路过者。后人便以“ 杏林 ”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 杏林春暖 ”的 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 1 )这三个故事分别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3 分)这些理 念的要求又分别是什么 ( 3 分)
( 2 )上述故事启示我们,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怎样做?( 3 分)
(3)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 持多样性统一 ,构建怎样的关系?(2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 15分)
23. 材料一 :“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折射 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季羡林先生曾说:“ 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 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文化在保持自身特 色的同时,不断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胸 怀。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王救太子”“ 九色鹿 ”等敦煌壁画不仅向世人 展现了独具神韵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
材料二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花。”在我国,菊花被称为花中“ 四君子 ”之一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古今吟咏菊 花的诗词歌赋俯拾即是,有的咏其色,有的赞其姿,更有的借菊言志,抒发感情。可 见,赏花品草不仅是闲情逸致,而且可以使人们熔铸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
(1)结合材料一 ,说说我们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6分)
(2) 材料二中描写菊花的田园诗词歌赋,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2 分 )谈谈倡导这一生活理念的意义。( 3 分)
(3) 敦煌文化的灿烂,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我们应如何 做中华敦煌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5 分)
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争做向善向上的好少年。
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B 7.B 8.A 9.A 10.D 11.B 12.A 13.B
14.C 15.B 16.C 17.C 18.B 19.D 20.C
二、问答题
21.( 1)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④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 2 )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我们理 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22.( 1)①故事 1 是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②故事 2 是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③故事 3 是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2)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3)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
(1) ①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2)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 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3)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 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