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最 炫 民 族 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安塞腰鼓》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卷中《安塞听鼓声》。本单元的课文,或是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是展示传统文化习俗。能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安塞腰鼓》一文,作者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让人感受到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文章用语激动昂扬、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运用大量的铿锵的短句,疾猛的节奏,来营造激越昂奋的气氛,表达对安塞腰鼓、黄土高原的情有独钟,并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安塞听鼓声》一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从声音的角度,描写了安塞腰鼓的豪放、欢快、刚劲、奔放,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两文的共同点是都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对生命的礼赞,对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的歌颂。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2、品读课文,感受绚烂民俗、品味绝妙语言。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生命的律动。难点:比较阅读,品析两文的句式及修辞,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四、教学资源1、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2、视频:安塞腰鼓表演片断。五、教学设计思想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我校“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平台,贯穿“海量阅读”思想,以“1+1”的形式(即以一篇课文带一篇“语文主题丛书”中的文章)学习。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加之所选“丛书”中的文章《安塞听鼓声》也文辞优美,故采用“朗读法”学习课文,将“读”进行到底,一以贯之,充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师范读,学生个读,小组合读,全班齐读,读出层次,读出高潮,读出激情,让奇伟磅礴的力量在读中迸发。在诵读中品味凝练、动感而又富有激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对民族魂魄的诗情礼赞。同时通过“1+1”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做好新时代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安塞腰鼓简介(视频播放)二、朗读,我有感1、范读:注意从以下方面去听读。要求: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速度快慢适中。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情感。②文章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诵读?文章哪些段落是写击鼓的?这些内容的前后分别写什么?2.学生分任务朗读读完后从整体上谈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谈一下你的感受。用“读《安塞腰鼓》,我读出了……”说话。三、精读,我有品请从“画面欣赏”“字词品味”“手法运用”等角度自由诵读品味,然后小组内交流。四、美读,我有悟(一)演读课文,明确主题思考:1.阅读12段,想一想他到底要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2.那“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指的是什么?(二)创意诵读,升华主题五、延读,我有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安塞听鼓声》。提示:请根据《安塞听鼓声》的赏读方法,依然从“画面欣赏”“字词品味”“手法运用”等角度自由诵读品味,然后小组内交流。2、读完本文,思考主题和写法上(可以从修辞、句式和表现手法方面入手)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有哪些异同。六、总结七、板书设计最炫民族风歌颂高原生命礼赞民族魂魄语言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