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基础达标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7分)面对yán jùn( )的形势,无数gé mìng( )志士不怕流血,不惧苦xíng( ),不畏xī shēng( )、和mó guǐ( )般的敌人作斗争,最终jiě fàng( )了全中国,使人们不仅chè( )底摆脱了被yā pò( )的命运,而且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开凿(záo) 鸿毛(hóng) 稚嫩 精兵减政B.迁徙(qiān) 暂时(zàn) 皮靴 昂首挺胸C.焚烧(fén) 悼念(zhuó) 剥削 死得其所D.安葬(zàng) 军阀(fá) 偏避 五湖四海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本)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待空闲) 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接受不接受,世界变化 是这么快。机会不等你,时间不等你,成功不等你……所有的一切都要你自己去追。 只有一辆自行车,你 要立即启程,若等到买了跑车再行动,可能比赛早已结束。A.不管……就…… 既然……就…… B.不论……都…… 如果……就……C.不管……就…… 即使……也…… D.不论……都…… 因为……所以……4.下列对句子的分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敌人使用的残忍手段后,他满脸愤怒,眼神似两把尖刀,让人不寒而栗。(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他疾恶如仇的品质)B.孙悟空飞上云端,手搭凉棚遥望,看到一团黑气忽明忽暗,猜想定是妖怪作祟。(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孙悟空本领的高强)C.刘备见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关羽的器宇不凡)D.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李大钊面对孩子时不耐烦的心情)5.很多诗人会在诗歌中赋予事物以人的品格和志向。下列诗句中的事物与其被赋予的品格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坚韧不拔)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志存高远)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高洁清远)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私奉献)6.〔新角度〕小力参加古诗词“飞花令”游戏时,因没有说出恰当的诗词句而被淘汰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积累古诗词。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这种现象,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8分)1.爸爸经常对我说:“‘常将有日思无日, ’,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不能丢的。”2.平时,我经常听到一些大人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这让我想起了俗语“ , ”,它劝诫我们要及时行孝。3.读书能让我们遇到品格高尚的人,他们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 ”表明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郑燮借“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和铮铮铁骨; 以“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石灰自比,表明了自己 的品质。四、课内阅读。(14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选文中画“ ”部分是对父亲的 和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庭上的父亲内心 。(1+1+2,共4分)2.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4分)资料: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把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死守党的机密。结合资料及选文,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没戴眼镜”、长头发“乱蓬蓬的”是因为他 ,“平静”说明他 。3.针对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加点部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列同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宇:“瞅了瞅”是父亲看向“我们”的动作,表现了他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泰然自若。B.小文:“瞅了瞅”显得不够正式,用“望一望”更能表现父亲对亲人的爱。C.小刚:“瞅了瞅”是法官拍惊堂木后父亲的反应,他用眼神告诉“我们”不要说话。4.结合选文及第2题中的资料,请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你对画“﹏”句的理解。(4分)五、课外阅读。(15分)①茫茫的草海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②迎面走来一位老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③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 ”他问我。④“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⑤“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⑥不错,暴动前我们村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⑦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 ”“我吗 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儿走呀!你看,太阳快落山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⑧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⑨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 ”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⑩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就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作者:王愿坚。有改动)1.根据短文内容,概括“我”和老红军在草地行走时的故事情节。(4分)起因经过结果 “我”带着老红军的期待坚定前行。2.短文中画“ ”句抓住了老红军在危急时刻的“ 、 ”这两个动作,刻画出他 的崇高品质。老红军在生命最后时刻喊出“要记住革命!”,饱含了他对“我”的 ,也表现了他忠于革命的崇高精神。(4分)3.关于短文中画“ ”的三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分)A.第①段的环境描写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B.第⑩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行军的艰难和存在的危险,衬托出老红军的崇高品质。C.第 段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担心、害怕的心情。4.〔开放题〕请你结合下面的资料,任选角度,写出你对第 段的理解或感受。(4分)资料: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将士们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队伍纪律和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精神,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六、综合性学习。(8分)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将红色精神根植于心,六年级(1)班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1.活动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本红色书籍进行分享,下列哪本书不适合 ( )(2分)A.《红岩》 B.《长征》 C.《中国上下五千年》 D.《闪闪的红星》2.活动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你读过的红色故事中,哪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 为什么 (4分)3.活动最后,同学们表达了传承共产党人精神的心愿。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充句子。(2分)一百多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00”后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多年后,有我们,一群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七、习作。(30分)心愿,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一粒种子,即使渺小,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愿是什么 这个心愿是怎么产生的 关于这个心愿,你有什么想法 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题目自拟,4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严峻 革命 刑 牺牲 魔鬼 解放 彻 压迫二、1. B 2. C 3. C 4. D 5. B 6. B三、1、莫把无时当有时2.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3.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磨万击还坚劲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持身清白、坚贞不屈四、1.外貌 神态 坚定而平静2.遭受了酷刑 在经历了残酷拷打和折磨后依旧坚贞不屈3. A4.【示例】这句话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的泰然自若。父亲的内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所以在残酷的折磨下仍镇定从容,体现了他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在理解句子时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本题为例,我们可以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结合选文和资料进行分析。从“神情”一词判断,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从上文和资料可知,父亲受到了敌人残酷的折磨,但是面对凶恶的法官,他并没有畏惧,仍然镇定自若。从下文可知,父亲有如此神情与他内心的信仰,即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有关。这种信心支撑着他,使他无所畏惧。据此分析回答即可。五、1.“我”掉队艰难独行。老红军嫌“我”走得慢,坚持背“我”前行,他却因陷入泥潭而牺牲。2.顶 甩 舍己为人、不怕牺牲、关爱同志 期望3. C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象征暗示等。第①段的画线句总写草地的情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A项说法正确。第⑩段的画线句写草地的天气状况,天黑且下起雨来,说明过草地会更加艰难,同时也衬托出老红军的崇高品质,B项说法正确。第 段的画线句写天气状况更加恶劣,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环境越恶劣,“我”的革命信念越坚定,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4.【示例】尽管草地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我”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我”走出草地的决心,因为“我”走的是一条光明大路,这条路充满了希望。六、1. C2.【示例】《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令我印象深刻。因为他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后光荣牺牲了。他为了完成革命任务,不惜牺牲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3.【示例】有光有热、独立自强的“1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七、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