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
1.傍晚,小芳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散步,她抬头看到正前方有一轮红红的夕阳,她们正在往( )走。
A.东 B.西 C.南
2.下面的图形中,有直角的是( )。
A. B. C.
3.小明、小华和小军参加100米跑步比赛,小明比小华多用1秒,小军比小华少用1秒。( )跑得最快。
A.小明 B.小华 C.小军 D.无法确定
4.在算盘上用5颗珠表示最小的三位数是( )。
A.500 B.900 C.104
5.下图中,↓所指的数大约是( )。
A.9180 B.9220 C.9280
6.三只小动物比谁跳得高,小松鼠跳了3分米,小狗跳了26厘米,小兔跳了2分米3厘米,( )跳得最高。
A.小松鼠 B.小狗 C.小兔
7.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①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分。②刮东风时,风从东吹向西,红旗向西飘动。
③立竿测日影、日晷、指南针、铜壶滴漏和沙漏都是用来计时的。④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A.3 B.2 C.1
8.一条船最多坐4人,30个同学划船,最少租船多少条?( )
A.7 B.8 C.9
9.如图所示,小树高10分米,大象大约高( )。
A.3米 B.2米 C.4米
10.在古代,人们会用算筹表示数,如“603”表示成“”,那么“”表示的是( )。
A.440 B.340 C.840
二、填空题
11.从0、7、6、9、2中选出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12.8069是一个(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个位上的数字是( )。
13.下面是某年9月份的天气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数一数,再填空。
天气
天数 ( ) ( ) ( )
(2)( )天最多,( )天最少;晴天比雨天多( )天。
14.□÷□=9……5,除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15.写一写。
( ) ( ) ( ) ( )
16.图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1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课桌的高大约是8( )。 小明在路口等红灯用了35( )。
吃午饭大约需要20( )。 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 )。
1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我的食指长约6( ) 橡皮宽约20( )
看一场电影用了2( ) 学校操场的旗杆高约10( )
19.37+□4的得数是九十多,□里应填( )。
20.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最后还剩161米,这捆电线原来长( )米。
三、判断题
21.下面图形中是角。( )
22.算盘和计数器上的1颗珠子都表示1。( )
23.最小的三位数一定比最大的两位数大。( )
24.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8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乘客多了32人。( )
25.下图中有6个角。( )
四、计算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60+50= 93-40= 29+38= 50-36=
700+70= 120-30= 80-22= 600+900=
24+59= 550-500= 608-600= 1200-800=
27.用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82+146= ★543-419= 63÷7=
22÷4= 703-169= 265+7+329=
五、改错题
28.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需要改正。
(1)教室门高2米。
(2)教室宽8厘米。
(3)学校操场长100米。
(4)文具盒宽8米。
(5)橡皮擦长2米。
六、解答题
29.天天超市原有326袋红薯,购进一批后,现有564袋红薯,购进多少袋红薯?
30.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37厘米,第二次用去53厘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分米?
31.某电影院一共有600个座位。聚英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58人,二年级有学生346人,如果两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去看电影,每人一个座位,能坐下吗?
答:( )坐下(填“能”或“不能”)。
32.王阿姨带100元去买一套杯碟,最少还剩多少元?
33.看图填空并根据要求画出建筑物位置示意图。
下图是某学校平面图。提示:指南针的N表示北,S表示南,E表示东,W表示西。
(1)教学楼在运动场的( )面;教学楼在图书馆的( )面;学校的大门朝( )面开门。
(2)以运动场为观察点,它的西面、东面、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把它们位置关系在上面示意图中画一画。(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表示不同的建筑物,并在图中标出建筑物名称)
34.下图是某市1路公交车和2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
(1)小晴从汽车站乘坐1路公交车前往电影院,请写一写1路公交车从汽车站到电影院的行车路线。
(2)小晴在电影院换乘2路公交车前往大学城,请写一写2路公交车从电影院到大学城的行车路线。
《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C A A B B C
1.B
【分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傍晚时夕阳位于西方;小芳看到夕阳在正前方,说明她面朝西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傍晚,小芳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散步,她抬头看到正前方有一轮红红的夕阳,她们正在往西走。
故答案为:B
2.B
【分析】
如图,和三角尺上这一角大小相等的角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为钝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题中各图,据此作答。
【详解】A.图为圆形,无直角;
B.图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
C.图为平行四边形,无直角。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在游泳比赛中,谁用时短,谁就跑得快,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在100米跑步比赛中,小明比小华多用1秒,那么小华比小明跑得快。同时,小军比小华少用1秒,那么小军比小华跑得快。所以,小军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C
4.C
【分析】在算盘上用5颗珠表示最小的三位数,把其中的1颗珠放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另外4颗放在个位上,表示4个1;合起来就是104;据此选择。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在算盘上用5颗珠表示最小的三位数是104。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的组成,要掌握组数的方法。
5.C
【分析】根据图片可知:一格是100,则箭头在9200后面,接近9300,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9180,接近9200,但不在9200的后面,则不符合题意;
B.9220在9200的后面,且比9200多一些,则不符合题意;
C.9280在9200的后面,且接近9300,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A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3分米=30厘米
2分米3厘米=23厘米
所以3分米>26厘米>2分米3厘米,小松鼠跳的最高。
故答案为:A
7.A
【分析】①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
②刮东风时,由于东风是空气由东向西流动的,所以东风吹动红旗时,红旗会向西边飘;
③立竿测日影、日晷、铜壶滴漏和沙漏都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指南针主要用于导航而不是计时;
④三角形的类型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无论哪种类型的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③错误,①②④是正确的有3句;
故答案为:A
8.B
【分析】用学生的总数除以每条船能坐的人数,再用商加1,即可求出最少租多少条船。
【详解】30÷4=7(条)……2(人)
7+1=8(条)
由此可知,最少租8条船。
故答案为:B
9.B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大象的高度大约是2个10分米,即大象大约高20分米。再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
【详解】10+10=20(分米)
20分米=2米
所以大象大约高2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把分米换算成米,末尾去掉1个0。
10.C
【分析】因为:“”表示“603”,所以:=0,=3,=6;故+1=4,+2=8,则=840。
【详解】在古代,人们会用算筹表示数,如“603”表示成“”,那么“”表示的是84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借助图形理解数的等量代换的知识。
11.9762
【分析】先把0、7、6、9、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找出最大的四个数字,把这四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最大的四位数。
【详解】9>7>6>2>0,所以最大的四位数是9762。
【点睛】这类题型写最大的数就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写最小的数,就把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最高位上不能是0。
12. 四 千 十 9
【分析】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069是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位,6在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字是9。
13.(1) 13天 11天 6天
(2) 晴 雨 7
【分析】(1)分别数出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即可;
(2)比较三种天气天数,再计算晴天与雨天天数相减的差。
【详解】(1)
天气
天数 13天 11天 6天
(2)13>11>7
13-6=7(天)
故,晴天最多,雨天最少;晴天比雨天多7天。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数据整理能力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
14. 6 59
【分析】首先根据“除数必须比余数大”找出最小的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来求被除数。
【详解】比5大的整数有6、7、8……,其中最小的是6;
所以除数最小是6;
6×9=54
54+5=59
所以被除数是5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及求被除数的方法。
15. 326 508 9006 3803
【分析】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据此解答。
,百位上有3颗下珠,表示300,十位上有2颗下珠,表示20,个位上有1颗上珠和1颗下珠表示6,合起来就是326;
,百位上有1颗上珠,表示500,十位上没有珠,表示0,个位上有1颗上珠和3颗下珠表示8,合起来就是508;
,千位上有1颗上珠和4颗下珠,表示9000,百位上和十位上没有珠,表示0,个位上有1颗上珠和1颗下珠表示6,合起来就是9006;
,千位上有3颗下珠,表示3000,百位上有1颗上珠和3颗下珠,表示800,十位上没有珠,表示0,个位上有3颗下珠表示3,合起来就是3803。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326 508 9006 3803
16. 2 5 1
【分析】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据此数出即可解答。
【详解】经过三角尺的比较,数出图中有2个直角,5个锐角,1个钝角。
17. 分米/dm 秒/s 分钟/min 毫米/mm
【分析】1分米大约是一只粉笔的长度,所以计量课桌的高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眨眼1次大约是1秒,红灯用时很短,用时秒作单位最合适;
1分钟可以穿一件衣服,所以吃午饭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比较合适;
1毫米大约是10张纸的厚度,所以计量身份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课桌的高大约是8分米;
小明在路口等红灯用了35秒;
吃午饭大约需要20分钟;
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8. 厘米/cm 毫米/mm 小时 米/m
【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解答此题,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时、分、是时间单位。
【详解】我的食指长约6( 厘米 ) 橡皮宽约20( 毫米 )
看一场电影用了2( 小时 ) 学校操场的旗杆高约10( 米 )
【点睛】本题考查生活实际的掌握情况,能够掌握合适的单位。
19.5
【分析】37+□4,个位上的数相加是11,满十向十位进1。要想37+□4的得数是九十多,只需要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再加上进位1得9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想37+□4的得数是九十多,只需要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再加上进位1得9即可。
即3+□+1=9,可知□是5。
37+□4的得数是九十多,□里应填5。
20.69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后还剩下161米,那么剩下的161米是剩下的一半少12米,所以用161+12=173米求出的就是第一次用去后剩下一半的长度,将2个173相加求出的就是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长度,2个173相加得346,因为第一次用去一半,所以2个346相加即可求得这捆电线的全长。
【详解】161+12=173(米)
173+173=346(米)
346+346=692(米)
所以这捆电线原来长692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第一次用去后剩下一半的长度。
21.√
【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据此回答。
【详解】符合角的定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初步认识及辨认,熟练掌握即可。
22.×
【分析】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的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计数器上1个珠子表示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算盘的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计数器上1个珠子表示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比较数的大小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由此比较解答。
【详解】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可知:所有的三位数都大于两位数,最小的三位数也是三位数,最大的两位数也是两位数。则最小的三位数一定比最大的两位数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题意,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用加法计算出车上此时有多少人,而又有8人下车,再用减法计算,即可求出现在车上的乘客有多少人,据此解答。
【详解】
(人)
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8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乘客有32人。
故答案为:×
25.×
【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据此回答。
【详解】此图形有6个基本角,有1个由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由2个基本角组成的平角。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初步认识及辨认,熟练掌握即可。
26.110;53;67;14
770;90;58;1500
83;50;8;400
【解析】略
27.228;124;9;
5……2;534;601
【分析】表内除法列竖式计算:用乘法口诀来试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如有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加法从个位算起,满十则向前一位进1;减法从个位算起,当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当10,再进行计算;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验算时,一般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
【详解】82+146=228 ★543-419=124 63÷7=9
验算:
22÷4=5……2 703-169=534 265+7+329=601
28.(1)√;
(2)×;8米;
(3)√;
(4)×;8厘米;
(5)×;2厘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教室门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教室宽度用“米”作单位,计量学校操场长度用“米”作单位,计量文具盒宽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橡皮擦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1)教室门高2米。√。
(2)教室宽8厘米。×,改正:教室宽8米。
(3)学校操场长100米。√。
(4)文具盒宽8米。×,改正:文具盒宽8厘米。
(5)橡皮擦长2米。×,改正:橡皮擦长2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9.238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已知原有的袋数和现在的袋数,求购进的袋数;用现在的袋数减去原有的袋数即可求出购进的袋数。
【详解】564-326=238(袋)
答:购进红薯238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清楚题意,再找准等量关系。
30.1分米
【分析】用绳子的总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的长度,求出差,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求出差,即可解决。
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详解】1米=100厘米
100-37-53
=63-53
=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答:这根绳子还剩1分米。
31.不能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加,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跟600进行比较,若大于600则不能坐下,若小于600则能坐下。
【详解】258+346=604(人)
604>600
答:不能坐下。
32.35元
【分析】先比较两个杯子和两个碟子的价钱,将较贵的两个相加,再用100元减去它们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46>15
19>8
46+19=65(元)
100-65=35(元)
答:最少还剩35元。
33.(1)北;西;南
(2)科技馆;图书馆;实验楼
见详解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判断,北方和西方之间是西北、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北、南方和西方之间只西南、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据此解答。
【详解】(1)教学楼在运动场的北面;教学楼在图书馆的西北面;学校的大门朝南面开门。
(2)
答:运动场的西面是科技馆,运动场的东面是图书馆,运动场的西北面实验楼。
34.见详解
【分析】小晴从汽车站到电影院时,乘坐1路公交车,根据从汽车站到电影院的虚线路线描述即可;小晴从电影院到大学城时,乘坐2路公交车,根据从电影院到大学城实线路线描述即可;描述路线时,注意从起点出发,根据所走的方向到达位置后,再以此位置作为新的起点,确定方向后,到达下一位置。
【详解】(1)1路公交车从汽车站向东行驶到游乐场,再向东南行驶到人民公园,最后向东行驶到电影院;
(2)2路公交车从电影院向东北行驶到开明书店,再向东南行驶到银行,最后向东北行驶到大学城。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描述路线图的方法,注意描述路线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