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且吟名诗听妙曲 暂寻诡谲赏奇技鉴赏《李凭箜篌引》中的音乐描写李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我们曾经学过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些是描写音乐或者乐器的,请同学回忆一下 导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导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导入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导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导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绝琴》导入古人对音乐的描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 唐崔珏《和人听歌》)"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 ,李长吉《李凭箜篌引》 , 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壹知人论世,品味本诗幽奇神秘的意境;赏析本诗在描写音乐的时候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以及 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思考诗人是如何描写“箜篌”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的。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家居福昌昌谷, 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 一 个代表者。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 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 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诗风凄艳诡谲,其作 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 词 彩 ,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解题唐朝宫廷乐师,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 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又名“坎侯”、 “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有 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 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 手齐奏。乐府诗体的一种,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李 凭 箜 篌 引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李凭箜篌 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弹奏 指长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哭泣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古代长安四面各有三个门 打动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沉浸 冷气寒光 天帝,这里也指皇帝吴地的丝,蜀地的桐,代指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这里说明箜篌的质地精良。使 … ....凝 下沉,凝滞引 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教神女音乐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露珠滴下来打湿在深秋九月弹奏精美的箜篌,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声吸引) 颓然停滞不再漂游。江娥对竹挥泪,九天的素女也牵动满腔的忧愁,李凭在国都弹奏箜篌 。乐声像昆山美玉碎裂般清脆,像凤凰鸣叫般婉转和缓,像芙蓉在滴 露中饮泣那般惨淡,像兰花盛开般清丽欢快。优美的乐声使人觉得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都变得温煦起来,二十 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读译文,把握大意读译文,把握大意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使女娲炼石修补的天幕震颤,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在听众的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倚靠在树上忘记了睡觉,露滴斜斜坠落,打湿了(全神贯注聆听箜篌演奏的)玉兔。乐器、演奏的时间、演奏的地点。时间: 高秋地点:中国(国都长安)演奏者:李凭赏 — — 音乐美1、速读全诗,找出这场演奏会的演奏者、演奏的2、 大明星的演奏会一定有很多粉丝参加,参 加李凭箜篌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 众” 云、江娥、素女、长安、紫皇、石、天、 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3、 这些“听众”有什么特点 有动物和天上的神仙,更有没有生命力的云、石、天。合作探究1、这些听众听了箜篌曲之后有什么 反应 写他们反应目的是什么 (可以 选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讨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土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空山凝云颓不流"颓"字形象的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的 刹那情态,"张”字饱满和"颓"字无力,构成 对 比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飘散在寂寞 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仿佛在俯首 谛 听 。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 思想感情。用典:江娥、素女音乐变得愁苦郁闷,我们仿佛听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 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 悲不自禁……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的感人肺腑。江娥啼竹素女愁研读“仙乐” — —正面描写乐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 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 《李贺诗歌集注》(王琦)“芙蓉”句则是运用通感和拟人,从视 觉角度描写声音,以形写声,赋予芙蓉、香兰 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乐声感情丰富,或悲 伤或欢快。那箜篌声如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 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凄凉惨淡;又能 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清丽欢快。研读“仙乐” — — 正面描写乐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运用了比喻、夸张的 修辞手法,以声写声,表 现了琴声起伏多变的特点。 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 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清脆洪亮;时而又一弦独 响,宛如孤独凤凰之哀鸣, 和缓幽怨。正面描写,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充分的形象化、视觉化,化无形为有形。玉碎凤啼:“融”、“动”:乐声使人觉得笼 罩整个长安城的清冷的月光变得温 煦起来,且打动了天帝体现了音乐强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过渡句,承上启下,巧妙地将诗 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界。十二门 : 代指长安二十三丝:代指箜篌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研读“仙乐” — —侧面描写音乐效果紫 皇 :研读“仙乐” — —侧面描写音乐效果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作者运用典故和夸张等手法,描绘了女娲所补石头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的场景,表现箜篌声音之高亢。秋雨密密匝匝的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激越忽而低沉,意境奇特,难以描述。现比喻诗文、议论不同凡响或事件发展出奇而惊人。研读“仙乐” — —侧面描写音乐效果梦入神山教神妪教神妪 :“技艺绝伦,引仙人竞折腰”, 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技艺太过娴熟,让神妪甘愿向李凭学习。老、瘦:“老”说明老态龙钟,“瘦”说明身体羸弱,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 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 如此痹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已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老鱼和瘦蛟被音乐感染的场 景,表现箜篌声音之感染力。研读“仙乐” — —侧面描写音乐效果老 鱼 跳 波瘦蛟 舞 。老、瘦: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用 典,借助月宫中“吴质” “玉兔”的 神话,通过想象吴刚在音乐声中倚树忘 眠、玉兔听乐入迷、不觉露珠滴落的 场 景 ,侧面表 现箜篌声音感染力之强。· 大 量 运 用神 话 传 说,表现李凭的琴声具 有 “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侧面烘托天空流云为之停步聆听,湘妃素女为之愁啼哀思, 至上紫皇为之扣动心弦,补天女娲为之忘乎所以, 山中神妪为之折服求教,老鱼瘦蛟为之翻跃起舞, 伐树吴刚为之通宵不眠,月宫玉兔为之如醉如痴。通过这些“听众”的反应烘托了箜篌曲调的不同凡响 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么描写李凭弹箜篌的呢综合全诗来看:( 1 ) 从描写角度看 ,正侧面相结合,既描摹了声音特点,又展示了音乐特点,以此表达出李凭高超弹奏技艺。( 2 )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运用通感、拟人、比喻、用典等手法。( 3 ) 从风格特征看,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通过神奇的联想, 大胆的想 象,来表现神奇瑰丽的音乐世界。行 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 年见罗敷, 脱帽著峭头。 耕 者忘 其 犁 ,锄 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举例【合作探讨】《琵琶行》音乐描写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环境渲染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动作描绘法“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声摹声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者反应法《听李凭弹箜篌》杨巨源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像娇莺在花丛中啼鸣,如泉水敲击玉磬。李凭的名声非常高,所以多半的时候都是在帝王的宴会上助兴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李凭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汉灵帝的新曲从九天之上掉落下来的一样。有人说,根据杨巨源诗歌的记载,李凭的乐 曲应该以优美流畅为主,为什么在李贺的笔下传 达出的音乐效果却是哀伤、凄冷的呢 诗人选用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共性特征 ( 1)这些意象中,有很多冷色调的修饰语, 如“啼、愁、碎、泣、冷、寒”等,是一些 富有悲感的意象。( 2 ) 这 些意象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自 然 景 物,一 类是神仙世界,他们共同组成没有人 出现的诡奇的世界。李贺年少就有才名,却因父亲名讳不能 参加科考,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又体形细 瘦, 一生多病,故自认丑陋,被称为 “苦闷 诗人”。李贺特殊的艺术创造力,正来源于他心 灵苦闷之极而生起的幻想。而此时李凭弹奏 的箜篌曲主体情绪又是哀怨、凄婉的,故而 诗人选取一组组奇异瑰丽而具有悲感的意象, 不仅形象地描摹和烘托了这哀怨凄婉的音乐, 又巧妙地把自己身世的凄凉和不得志的抑郁寄托在其中。玉碎 凤凰叫 一 清脆凄厉芙蓉泣 香兰笑一惨淡清丽娥女悲愁 浮云凝滞皇帝感动气象万千女娲入迷 石破天惊神妪折服 鱼龙起舞吴刚不眠 玉兔忘归想象奇特意象丰富 大胆夸张正面侧面李凭箜篌文本结构李贺这首诗用瑰丽的词采,天上人 间的想象来描摹听音乐的感受,把一首 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 和乐曲一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一一"冷如秋霜,艳若桃李。"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通感的 手法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充分的形象化、 视觉化,化无形为有形。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 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