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新质生产力涵盖创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型材料碳纳米管属于单质
B.石墨烯即单层石墨片,有良好的导电性
C.具有独特光学、电学性能的纳米半导体CdTe量子点属于胶体
D.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采用SiC电控系统,SiC属于共价晶体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
A.基态钾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N
B.臭氧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C.基态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基态碳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氧化1mol氨气,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
B.14g聚丙烯含有的质子数为
C.10.7g氯化铵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D.与反应生成11.2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入足量铁粉:
B.用制备84消毒液: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双氧水中通入少量
5.从皂角刺中分离提取的某活性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发生加聚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Na反应
D.与灼热的CuO反应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6.可用扑热息痛(Ⅰ)合成缓释长效高分子药物Ⅱ,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B.Ⅰ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杂化
C.Ⅱ是能通过水解完全降解的高分子 D.Ⅱ分子中有一个酰胺基
7.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光学材料,晶胞为立方体,棱长为a 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点、体心、面心位置,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态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B.中I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C.与K原子紧邻的I原子有12个
D.晶体中K原子与O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
8.马齿苋中四氢异喹啉生物碱ITQ有抗哮喘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TQ分子不存在对映异构体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平面
C.1 mol该分子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D.ITQ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银氨溶液 无银镜产生 蔗糖未水解
B 将有机物滴入溴的溶液中 溶液褪色 有机物中含碳碳双键
C 向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D 实验室制乙烯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中产生了乙烯气体
A.A B.B C.C D.D
10.(亚铁氰化钾)俗名黄血盐,在烧制青花瓷时可以用于绘画。其制备方法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
B.27gHCN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2
C.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D.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6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吸收乙炔中的
C.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84”消毒液:
D.醋酸除去水垢中的
12.硫化亚铜是一种无机硫化物,用于制防污涂料、太阳能电池等。已知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中S的杂化方式为
C.每消耗44.8L,转移6mol D.反应后体系的熵值增大
13.(氢化钙)可用作野外作业供氢剂。生氢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2g含有的离子数为 B.1.8g含有的中子数为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生成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14.有机物M是预防流感的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M遇氯化铁溶液不会发生显色反应
B.一定条件下,有机物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C.最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有机物最多能与反应
15.有机物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有机物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可由有机物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3种
B.最多能与含的水溶液反应
C.X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水解的共有6种
D.X、Y、Z均不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16.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探究物质性质的重要途径,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I.现有以下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A铜丝 B.漂白粉 C.NaCl晶体 D.醋酸溶液 E.Na2O粉末 F.干冰。
(1)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2)在上述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3)向蒸馏水中加入NaCl进行电解实验,两极分别有黄绿色及无色气体生成,则推断无色气体为 。
Ⅱ.某澄清透明溶液(忽略水的电离),可能含有Fe3+、Mg2+、K+、、、Ba2+、等离子中的几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离子数目相等),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4)实验①的名称为 。
(5)取100mL溶液进行实验②,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6)实验③产生的白色沉淀为 (填物质化学式)。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17.间溴苯甲醛()是香料、染料等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常温比较稳定,高温易被氧化。实验室以苯甲醛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图如下。
相关物质的性质(101kPa)见下表:
物质 溴 苯甲醛 1,2-二氯乙烷 间溴苯甲醛 无水
沸点/℃ 58.8 179 83.5 229 178
溶解性 微溶于水 微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遇水水解
相对分子质量 160 106 —— 185 ——
实验步骤为:
步骤1:向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配比的无水、1,2一二氯乙烷和10.6 g苯甲醛,充分混合后,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的液溴,控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分液后,有机层用10% 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层加入适量无水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得到14.8 g间溴苯甲醛。
(1)仪器A的名称为 ,冷凝管的进水口应为 (填“a”或“b”)口。
(2)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吸收尾气,锥形瓶中的溶液应为 。
(3)步骤2中不能用蒸馏水代替稀盐酸的主要原因是 。
(4)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
(5)间溴苯甲醛产率为 。
18.Na、Mg、Al、F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金属元素。
(1)Na、Mg、Al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2)Mg的第一电离能高于Al,可能的原因是 。
(3)Fe元素位于区 (填“d”或“ds”或“f”),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目共 个。
(4)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形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字母序号),空间构型为 ,其中A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e.金属键
(5)铁与镁组成的一种储氢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其化学式为 ;图中a处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19.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型药物G可用于治疗肿瘤,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合成路线的物质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有 (填字母序号);D中官能团名称是 。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E的反应条件是 ;E→F的反应类型是 ;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5)X的结构简式为 ;1molG最多可以和 molNaOH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D A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B B
16.(14分)(1)CE (2)AD (3)H2
(4)焰色试验 (5)0.1mol/L
(6) Mg(OH)2
17.(14)(1) 分液漏斗 b
(2) +Br2+HBr NaOH溶液
(3)蒸馏水不能抑制水解
(4)降低馏分的沸点,避免间溴苯甲醛因温度过高而被氧化
(5)80%
18.(11分)(1)Na
(2)Mg原子的3s轨道为全满状态,更稳定,失去一个电子相对较难,铝原子的3p轨道只有一个电子,失去相对容易(2分)
(3) d 15
(4) b、d 正四面体形
(5) 或 (2分)
19.(16分)(1) BCD 羟基、羧基
(2)
(3) 浓硫酸、加热 取代反应
(4)6
(5) 2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