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鲁山县西部山区初中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化学(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l:35.5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河北)制作豆腐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黄豆 B.研磨制浆C.过滤豆渣 D.燃火煮浆2.(2024·山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谷丰登”不仅代表农业生产的一种结果,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五谷”分别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粮食,小麦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水 C.油脂 D.维生素3.(2024·江西)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4.(2024·重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 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5.(2024·云南)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6.(2024·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7.(2024·南充)用密度为1.04 g/cm 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 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混匀,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8.(2024·贵州)氮化镁(Mg N )是一种高强度材料,已知 Mg N 中 Mg的化合价为+2,则 N 的化合价为 ( )A.-3 B.-2 C.0 D.+59.(2024·湖北)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B.钇的元素符号为yC.钇的原子序数为39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10.(2024·河北)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蔗糖溶液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用过量碳酸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11、(2024·宜宾)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 K SO B. NH HCO D. NaNO 12.(2024·乐山)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B.将水和植物油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C.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13.(2024·内蒙古)甲物质燃烧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514.(2024·达州)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0g,与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7. 8g B.7.2g C.6.0g D.2.4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2024·天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16. (2024·广西)《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 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用化学知识能很好地解释古人的制盐工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此温度下,将9 g氯化钠溶解到25 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2024·贵州)化学在解决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作食品包装袋的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合成”或“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 ),为人体补充 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写出一种新能源 。18.(2024·达州)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提取食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若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即可)。19.(2024·天津)氢气作为燃料有很多优点,成为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近,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极大提高了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 和H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 CO 和H O 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20.(2024·滨州)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俗称火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上方为条件或反应物;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2)E转化为 B 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写出 A+B→C+D 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024·临夏州)(2分)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有“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的描述。(1)从燃烧条件分析,薪草属于可燃物还是助燃物 (2)为防止引发火灾,可用泥土覆盖在灰烬和燃着的薪草上,从灭火原理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2.(2024·重庆)(3分)用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图象表明是向 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液。(3)d点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23.(2024·白银)(2分)“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2)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24.(2024·江西)(3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a”或b)通入。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2024·烟台)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精美的金属蚀刻画。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的金属片进行制作金属蚀刻画的项目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下列任务。【任务一】到垃圾回收站筛选金属底板(1)写出一种区分铝片和铁片的物理方法。【任务二】预处理金属底板(2)用砂纸打磨掉铝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化学方法除去铁片表面的铁锈,可以用 (写1种物质名称)。【任务三】选择蚀刻液进行蚀刻(3)首先将有镂空图案的不干胶保护膜(能隔绝蚀刻液与金属底板接触)分别贴到处理好的铝片和铁片上,然后将铝片浸入足量的甲蚀刻液中,将铁片浸入足量的乙蚀刻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小组同学看到铝片上有凹陷图案,没有附着物;铁片上出现红色附着物图案。则他们选择的甲蚀刻液、乙蚀刻液分别是下列中的 、 (填序号)。①硫酸铜溶液 ②硝酸银溶液③稀盐酸 ④氯化亚铁溶液⑤氯化钠溶液【任务四】金属蚀刻画的后处理(4)将蚀刻好的金属片清洗掉废液,去掉不干胶保护膜,进行装饰。为防止铁片蚀刻画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任写一种)【任务五】废液回收利用(5)铁片蚀刻废液处理,如图所示:过程①加入的物质X 是 ,写出过程②加入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是Fe+CuSO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40g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2025鲁山县西部山区初中中考二模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识别。A项,挑选黄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研磨制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过滤豆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燃火煮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项。2. A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素。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选A项。3. C 4. D5. B 【解析】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构成。A项,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项,由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则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6. 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实验现象。A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错误;B项,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错误;C项,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D项,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说法正确。故选D项。7. B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用密度为1.04 g/cm 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 NaCl溶液,采用的是加水稀释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正确的组合是①③⑤。故选 B项。8. A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Mg N 中 Mg的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3+2×x=0,则x=-3。故选A项。9. C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A项,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B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钇的元素符号为Y,说法错误;C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钇的原子序数为39,说法正确;D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故选 C项。10. 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A项,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项,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蔗糖溶液,有酒的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蔗糖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项,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故选D项。11. A 【解析】本题考查化肥的分类。K SO 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项。12. D 【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相关知识。A项,人体在呼吸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错误;B项,将水和植物油混合后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错误;C项,过滤的方法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D项,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确。故选D 项。13. D 【解析】本题考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C H 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 项,该反应中 C H 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O 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所以该反应中只有一种有机物,错误;B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C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错误;D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5,正确。故选D项。14. B 【解析】本题考查技巧性计算。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知,镁元素全部转化到氯化镁中,而氯化镁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氯化氢;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300.0g×7.3%=21.9g,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生成的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由 Mg~MgCl ~2Cl可知,镁元素的质量为 故选 B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铝元素(或 Al) 氮气(或N )16.36.0 饱和 不变17.合成 碘 太阳能(合理即可)18.(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2) Mg(OH) 、CaCO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粗盐提纯相关知识。(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