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七下·杭州月考)“西湖龙井”取自茶树幼嫩的芽。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芽,这主要是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2.(2025七下·杭州月考)浙江天目山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许多珍稀动物生活在其中,例如天目臭蛙,中华虎凤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目臭蛙一生会经历时期:受精卵→幼蛙→成蛙B.中华虎凤蝶的生长发育类型与蝗虫相似C.天目臭蛙通过抱对行为进行体内受精D.天目臭蛙和中华虎凤蝶的生殖方式都属于卵生3.(2025七下·杭州月考)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它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下列关于中华秋沙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卵生B.坚硬外壳有助于保护卵C.它是变温动物D.复杂繁殖行为不利于提升鸟类后代成活率4.(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是玉米种子的剖面图,是沿着图丙中的A线剖开的B.菜豆种子的胚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由胚珠发育而来C.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甲和乙中的②发育成根D.在图乙上滴加碘液,⑥部分会变蓝,说明⑥内含有淀粉5.(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C.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D.结构简单,具有细胞结构6.(2025七下·杭州月考)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7.(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学科能对宏观现象进行合理的微观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1滴水约含有1.67×102 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B.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说明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迅速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8.(2025七下·杭州月考)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研究,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建立的科学家及其贡献,错误的是( )A.道尔顿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模型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C.目前科学家认为原子内原子核带正电D.汤姆生发现质子并建立葡萄干面包模型9.(2025七下·杭州月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准确度可达到1.38亿年不差一秒。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8C.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2+中含有38个电子10.(2025七下·杭州月考)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借助铁酸镍(NiFe2O4)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氢气。已知铁(Fe)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铁酸镍中镍(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6 D.011.(2025七下·杭州月考)已知一个甲烷分子(CH4)的质量为 ag,一个乙烯分子(C2H4)的质量为 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 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12.(2025七下·杭州月考)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C. D.13.(2025七下·杭州月考)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又有客观现实事物的真实反映,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中包含着具有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春尽冰留江,此时浩渺九重生”,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C.“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D.“草上露珠闪,月照水晶帘”,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吸热14.(2025七下·杭州月考)《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促进湿纸的升华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15.(2025七下·杭州月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16.(2025七下·杭州月考)受精卵,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与奇迹。如图为生殖过程相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图乙中④过程叫 ,其场所是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3)男生进入青春期最主要的标志出现 。17.(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桃花和桃的果实解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在桃花中,雄蕊包括结构是 。(填序号)(2)解剖是 (选填“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发现子房内有白色颗粒是 (填写结构名称)。(3)桃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由 (填写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18.(2025七下·杭州月考)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法,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19.(2025七下·杭州月考)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填名称)(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20.(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金属钠 ,硫酸镁 ,氦气 。(2)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2个氢分子: ,3个氢氧根离子: 。(3) 写出“CO2”中2的含义: 。21.(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表一7N 氮 乙 9F 氟15P 磷 甲 17 Cl 氯表二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A 14 14 14 不带电B 14 14 16 带2个单位负电荷C 14 16 14 不带电(1)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2)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表二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22.(2025七下·杭州月考)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 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Fe-57和 Fe-54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是地壳中所含第二大金属元素,在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中,若两者铁元素质量相等,则Fe2O3与Fe3O4两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小题 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23.(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 上述变化I、II和III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选填“I”或“II”或“III”)(2)写出变化I的文字表达式 。24.(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 (选填“A”或“B”)。小明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是 。A. B. C.25.(2025七下·杭州月考)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其朝阳面和背阳面的温差很大,科学家用一种传热性能极好的装置热管,使卫星外壳内温度保持均衡。热管是一根封闭的管壳的外面衬了一层叫作吸收芯的多孔材料,芯内装有易蒸发的物质(如酒精)循环流动。当图中A端温度比B端高时,主要依靠的是A端吸热蒸发,B端 (选填“液化”或“凝固”或“凝华”)放热。26.(2025七下·杭州月考)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中,甲、乙两者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的密度是 g/cm3,说出物质甲的密度含义 ,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比乙的体积之比是 。27.(2025七下·杭州月考)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时节,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回答:分组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第一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组实验中每组选取100根扦插枝条的原因是 。(2)实验中将扦插的枝条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3)若要探究插条年龄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选择组别 。28.(2025七下·杭州月考)小明探究“不同浓度钙离子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步骤1: 配制氯化钙溶液(含钙离子), 浓度分别为4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 (mmol/L为浓度单位);步骤2:取5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E,并分别铺上2层滤纸;步骤3:在每个培养皿中放50粒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的柔枝槐种子,盖上盖子,置于25℃全黑暗人工智能气候箱中培养;步骤4: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喷洒 ,其它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数据,其中第20天的数据如表。编号 氯化钙溶液浓度 (mmol/L) 第20天幼苗平均芽长和种子萌发率萌发率 平均芽长/cmA a 84% 17B 4 81% 14C 30 73% 8D 50 54% 6E 100 8% 0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钙离子浓度对柔枝槐幼苗生长的影响。(2)表格中a的数值为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9.(2025七下·杭州月考)小江用铅笔、玻璃杯、电池、导线若干等器材自制的水电解器来制取氢气和氧气,如图(装置示意图)。实验时发现笔芯上产生的气泡比较慢,于是他问 deepseek(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deepseek深度思考后回复:可以在水中加一点食盐,但是为了安全不建议加食盐水,因为它会产生有毒气体。据此请回答(1)正确操作后,在正极上收集到了所需要的气体,如何检验 。(2)理想情况收集到下氢气与氧气体积为2:1,然而实际操作中收集到的氧气略少,猜想可能原因 。(3)若加入食盐水会产生该有毒气体,它是某种单质,写出它的化学式 。30.(2025七下·杭州月考)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若在标准大气压下采用水浴法,猜想试管内的物质的熔点应有何要求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①冰熔化的过程为图丙中( )段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AD段②冰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31.(2025七下·杭州月考)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样品的密度,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对天平进行调节,如果指针偏左,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在调节好平衡的托盘天平左盘中放入矿石样品,右盘中放入砝码,并拨动游码,当天平再次达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g。(3)将该矿石样品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已知矿石样品放量筒前后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若矿石样品不溶解于水,且不考虑细线的体枳,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3;若先测矿石体积再测质量,则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2.(2025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钙元素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小科想利用钙片补钙,如图是某钙片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中 C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通过计算说明若按用法用量服用,每天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33.(2025七下·杭州月考)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 克。(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小、但细胞核大,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解答】新芽能生长成枝条,是因为新芽有较多的分生组织,能分裂出新的细胞,细胞经生长、分化后形成新的枝条。故答案为:A。2.【答案】D【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中华虎凤蝶体内受精,卵生。【解答】A、天目臭蛙一生会经历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A错误;B、中华虎凤蝶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C、天目臭蛙属于两栖类动物,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形成受精卵,故C错误;D、天目臭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中华虎凤蝶属于昆虫,生殖方式都属于卵生,故D正确。故答案为:D。3.【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鸟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解答】A、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故A错误;B、坚硬外壳有助于保护卵,减少外界对卵造成的不利影响,故B正确;C、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故C错误;D、复杂繁殖行为有利于提升鸟类后代成活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图甲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图乙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果皮、⑥胚乳。【解答】 A.图乙是玉米种子的剖面图,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丙所指示的A线纵向剖开,故正确不合题意;B. 菜豆种子的胚是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甲和乙中的②发育成根,故C正确不合题意;D.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胚乳里储存营养,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图乙上滴加碘液,⑥胚乳部分会变蓝,说明⑥内含有淀粉,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答案】D【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1是蛋白质外壳,2是遗传物质;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不符合题意;B、病毒没有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B正确,不符合题意;C、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繁殖,C正确,不符合题意;D、病毒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而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解答】A. 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属于模型,故A不合题意;B. 是缩小版的地球,属于模型,故B不合题意;C. 表示电流表,这是符号,故C符合题意;D. 描述分子结构,这是模型,故D不合题意。故选C。7.【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发生物态变化导致物体体积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大小发生改变,微粒自身并没有改变。【解答】A、一滴水的体积较小,1滴水约含有1.67×102 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不是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 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迅速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存在间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跑到了彼此的间隙中,导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原子电中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解答】A. 道尔顿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模型 ,A正确;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 ,B正确;C. 目前科学家认为原子内原子核带正电 ,C正确;D.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建立葡萄干面包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D9.【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A、“锶”是钅字旁点的,可知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由图可知,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8,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一个锶原子中含有38个电子,原子通过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可知一个Sr2+中含有36个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解答】铁(Fe)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铁酸镍中镍(Ni)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2。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解答】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B、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存在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存在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C【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1)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2)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3)凝华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变成固态,凝华要放热。【解答】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变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此过程是放热的,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A【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种类、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等。【解答】给墙壁烤火能,湿纸的温度升高,水分蒸发的速度变快,所以纸干得快。故答案为:A。15.【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实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质量与材料密度之比。【解答】由可知,质量相同时,密度最大的铜实心部分的体积最小,三个球点的体积相同,可知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故答案为:A。16.【答案】(1)卵巢(2)受精;B(3)遗精【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1)A是卵巢,B是输卵管,C是子宫,D是阴道。(2)输卵管为受精提供场所。(3)睾丸发育成熟,说明男生进入青春期,睾丸能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解答】(1)能产生卵细胞的是卵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2)由图可知,过程④形成了受精卵,可知该过程称为受精,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即图中的B。(3)男生进入青春期最主要的标志出现遗精,说明睾丸发育成熟。17.【答案】(1)⑤⑥(2)从外向内;胚珠(3)子房壁【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2)子房内的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3)⑦是果皮,⑧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解答】(1)雄蕊由⑤花药和⑥花丝组成。(2)解剖从外到内进行,子房内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3 )桃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由⑦子房壁发育而来。18.【答案】(1)无性(2)软条白沙【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需要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2)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贴。【解答】(1)嫁接、压条不需要形成受精卵,属于无性生殖。(2)嫁接后接的果实的性状与接穗相同,可知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软条白沙。19.【答案】(1)酵母菌(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3)孢子【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①是酵母菌,②霉菌,③是细菌,④是蘑菇。(2)细菌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3)通过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解答】(1)图①是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面、酿酒。(2)双歧杆菌属于细菌,可知与③属于同一类,其细胞结构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②是霉菌,④是蘑菇,均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繁殖。20.【答案】(1);MgSO4;He(2)2H2;(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书写物质化学式时,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即可表示该物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注意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2)书写离子符号时,注意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若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3)分子由原子构成,解释2的含义时注意要在分子前加“一个xx分子”。【解答】(1)金属钠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金属离子写在左侧,化学式为:MgSO4。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 He。(2)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符号的前面,2个氢分子:2H2;3个氢氧根离子:。(3)分子中写在原子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故含义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1.【答案】(1)16(2)SO2(3)A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1)同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甲在磷的后面,核电荷数为16,是硫元素。(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确定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解答】(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甲左侧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为硫元素。(2)乙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可知为氧元素,氧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3)同位素粒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原子,由表二可知,AC两个粒子属于同位素粒子。22.【答案】(1)C(2)9:8【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2)相同原子质量比等于个数比。【解答】(1)A、Fe-57和 Fe-54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可知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Fe-57和 Fe-54是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两者铁元素质量相同,即铁原子数相同,则Fe2O3与Fe3O4个数之比为3:2,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23.【答案】(1)I(2)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2)根据图中所示物质书写文字表达式,反应物写在左侧,生成物写在右侧。【解答】(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由图可知变化I有新物质生成,II和III没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是I。(2)A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4.【答案】A;水的质量不同【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沸腾前下方的水温度更高,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解答】水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可知A为沸腾时的情景。由图可知,温度变化量一定时,b加热时间更长,说明b中水的质量更大。25.【答案】液化【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解答】B端温度低,气体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回到A端。26.【答案】5;1cm3甲的质量为5g;1:2【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等于计算密度,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解答】甲的密度:,意义:1cm3甲的质量为5g。由图可知,甲乙的质量均为10g时,甲的体积为2cm3甲,乙的体积为4cm3,可知甲乙的体积比为1:2。27.【答案】(1)避免实验偶然性(2)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3)3和4【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采用多根枝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2)枝条依靠木质部吸水,斜面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枝条成活。(3)根据控制变量法,找到只有年龄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探究。【解答】(1)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每组实验中枝条点的数量要多选几根。(2)将枝条下端剪成斜面,可以增大吸水面积,利于枝条成活。(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组和第四组枝条除了枝条年龄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可用于探究插条年龄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28.【答案】(1)平均芽长(2)0(3)随着钙离子的浓度的增加,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芽的发育【解析】【分析】(1)表中记录的数据一般为判断依据,据此结合表格进行分析。(2)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不需要添加氯化钙。(3)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的平均芽长小,说明钙离子其抑制作用,芽长越短,说明抑制作用越强。【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通过平均芽长来判断钙离子浓度对柔枝槐幼苗生长的影响。(2)A是对照组,不需要添加氯化钙溶液,可知浓度为零,即a=0。(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平均芽长小于对照组,说明钙离子对幼苗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且随着钙离子的浓度的增加,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29.【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若复燃则为氧气(2)氧气溶于水(3)Cl2【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氧气因溶解在水中导致体积偏小。(3)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氯气由分子构成,化学式为Cl2。【解答】(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观察是否复燃。(2)氧气略少,可能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3)食盐的化学式是氯化钠,可知电解后产生的气体为氯气,化学式为Cl2。30.【答案】(1)均匀受热(2)小于 100℃(3)B;吸热【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分析】(1)水浴法的优点是物体受热均匀。(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发生热量传递要求物体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3)根据晶体在熔化时虽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分析。【解答】(1)采用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减小误差。(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可知试管内的物质的熔点应低于100℃。(3)冰是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丙可知,并熔化的区间是BC段,此过程继续吸热。31.【答案】(1)右(2)63(3)3.15×10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指针向哪偏,平衡螺母就向反方向调。(2)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3)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两次读数的差值。【解答】(1)指针偏左,说明左侧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矿石样品的质量:m=50g+10g+3g=63g。(3)矿石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矿石的密度:。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体积测量结果是准确的,矿石表面因为带有水,质量会偏大,可知密度将偏大。32.【答案】(1)100(2)40%(3)Ca=0.5g×2×40%=0.4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化合物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注意每日服用2片。【解答】(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中 Ca元素的质量分数:。33.【答案】(1)40(2)解: 已知量杯质量为40g, 根据图像答:液体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量杯的质量。(2)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立方厘米时,总质量为100g,则液体的质量为100g-40g=60g,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密度。【解答】(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2,质量为40g,可知量杯的质量为40g。1 / 1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七下·杭州月考)“西湖龙井”取自茶树幼嫩的芽。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芽,这主要是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小、但细胞核大,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解答】新芽能生长成枝条,是因为新芽有较多的分生组织,能分裂出新的细胞,细胞经生长、分化后形成新的枝条。故答案为:A。2.(2025七下·杭州月考)浙江天目山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许多珍稀动物生活在其中,例如天目臭蛙,中华虎凤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目臭蛙一生会经历时期:受精卵→幼蛙→成蛙B.中华虎凤蝶的生长发育类型与蝗虫相似C.天目臭蛙通过抱对行为进行体内受精D.天目臭蛙和中华虎凤蝶的生殖方式都属于卵生【答案】D【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中华虎凤蝶体内受精,卵生。【解答】A、天目臭蛙一生会经历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A错误;B、中华虎凤蝶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C、天目臭蛙属于两栖类动物,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形成受精卵,故C错误;D、天目臭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中华虎凤蝶属于昆虫,生殖方式都属于卵生,故D正确。故答案为:D。3.(2025七下·杭州月考)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它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下列关于中华秋沙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卵生B.坚硬外壳有助于保护卵C.它是变温动物D.复杂繁殖行为不利于提升鸟类后代成活率【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鸟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解答】A、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故A错误;B、坚硬外壳有助于保护卵,减少外界对卵造成的不利影响,故B正确;C、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故C错误;D、复杂繁殖行为有利于提升鸟类后代成活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B。4.(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是玉米种子的剖面图,是沿着图丙中的A线剖开的B.菜豆种子的胚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由胚珠发育而来C.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甲和乙中的②发育成根D.在图乙上滴加碘液,⑥部分会变蓝,说明⑥内含有淀粉【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图甲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图乙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果皮、⑥胚乳。【解答】 A.图乙是玉米种子的剖面图,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丙所指示的A线纵向剖开,故正确不合题意;B. 菜豆种子的胚是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甲和乙中的②发育成根,故C正确不合题意;D.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胚乳里储存营养,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图乙上滴加碘液,⑥胚乳部分会变蓝,说明⑥内含有淀粉,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C.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D.结构简单,具有细胞结构【答案】D【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1是蛋白质外壳,2是遗传物质;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不符合题意;B、病毒没有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B正确,不符合题意;C、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繁殖,C正确,不符合题意;D、病毒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2025七下·杭州月考)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而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解答】A. 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属于模型,故A不合题意;B. 是缩小版的地球,属于模型,故B不合题意;C. 表示电流表,这是符号,故C符合题意;D. 描述分子结构,这是模型,故D不合题意。故选C。7.(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学科能对宏观现象进行合理的微观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1滴水约含有1.67×102 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B.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说明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迅速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发生物态变化导致物体体积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大小发生改变,微粒自身并没有改变。【解答】A、一滴水的体积较小,1滴水约含有1.67×102 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不是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 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迅速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存在间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跑到了彼此的间隙中,导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2025七下·杭州月考)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研究,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建立的科学家及其贡献,错误的是( )A.道尔顿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模型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C.目前科学家认为原子内原子核带正电D.汤姆生发现质子并建立葡萄干面包模型【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原子电中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解答】A. 道尔顿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模型 ,A正确;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 ,B正确;C. 目前科学家认为原子内原子核带正电 ,C正确;D.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建立葡萄干面包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D9.(2025七下·杭州月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准确度可达到1.38亿年不差一秒。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8C.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2+中含有38个电子【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A、“锶”是钅字旁点的,可知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由图可知,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8,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一个锶原子中含有38个电子,原子通过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可知一个Sr2+中含有36个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2025七下·杭州月考)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借助铁酸镍(NiFe2O4)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氢气。已知铁(Fe)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铁酸镍中镍(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6 D.0【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解答】铁(Fe)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铁酸镍中镍(Ni)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2。故答案为:A。11.(2025七下·杭州月考)已知一个甲烷分子(CH4)的质量为 ag,一个乙烯分子(C2H4)的质量为 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 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解答】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答案为:D。12.(2025七下·杭州月考)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B、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存在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存在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5七下·杭州月考)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又有客观现实事物的真实反映,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中包含着具有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春尽冰留江,此时浩渺九重生”,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C.“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D.“草上露珠闪,月照水晶帘”,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吸热【答案】C【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1)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2)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3)凝华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变成固态,凝华要放热。【解答】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变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此过程是放热的,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5七下·杭州月考)《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促进湿纸的升华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答案】A【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种类、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等。【解答】给墙壁烤火能,湿纸的温度升高,水分蒸发的速度变快,所以纸干得快。故答案为:A。15.(2025七下·杭州月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实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质量与材料密度之比。【解答】由可知,质量相同时,密度最大的铜实心部分的体积最小,三个球点的体积相同,可知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故答案为:A。16.(2025七下·杭州月考)受精卵,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与奇迹。如图为生殖过程相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图乙中④过程叫 ,其场所是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3)男生进入青春期最主要的标志出现 。【答案】(1)卵巢(2)受精;B(3)遗精【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1)A是卵巢,B是输卵管,C是子宫,D是阴道。(2)输卵管为受精提供场所。(3)睾丸发育成熟,说明男生进入青春期,睾丸能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解答】(1)能产生卵细胞的是卵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2)由图可知,过程④形成了受精卵,可知该过程称为受精,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即图中的B。(3)男生进入青春期最主要的标志出现遗精,说明睾丸发育成熟。17.(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桃花和桃的果实解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在桃花中,雄蕊包括结构是 。(填序号)(2)解剖是 (选填“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发现子房内有白色颗粒是 (填写结构名称)。(3)桃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由 (填写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答案】(1)⑤⑥(2)从外向内;胚珠(3)子房壁【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2)子房内的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3)⑦是果皮,⑧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解答】(1)雄蕊由⑤花药和⑥花丝组成。(2)解剖从外到内进行,子房内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3 )桃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由⑦子房壁发育而来。18.(2025七下·杭州月考)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法,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答案】(1)无性(2)软条白沙【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需要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2)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贴。【解答】(1)嫁接、压条不需要形成受精卵,属于无性生殖。(2)嫁接后接的果实的性状与接穗相同,可知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软条白沙。19.(2025七下·杭州月考)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填名称)(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答案】(1)酵母菌(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3)孢子【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①是酵母菌,②霉菌,③是细菌,④是蘑菇。(2)细菌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3)通过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解答】(1)图①是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面、酿酒。(2)双歧杆菌属于细菌,可知与③属于同一类,其细胞结构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②是霉菌,④是蘑菇,均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繁殖。20.(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金属钠 ,硫酸镁 ,氦气 。(2)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2个氢分子: ,3个氢氧根离子: 。(3) 写出“CO2”中2的含义: 。【答案】(1);MgSO4;He(2)2H2;(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书写物质化学式时,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即可表示该物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注意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2)书写离子符号时,注意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若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3)分子由原子构成,解释2的含义时注意要在分子前加“一个xx分子”。【解答】(1)金属钠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金属离子写在左侧,化学式为:MgSO4。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 He。(2)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符号的前面,2个氢分子:2H2;3个氢氧根离子:。(3)分子中写在原子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故含义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1.(2025七下·杭州月考)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表一7N 氮 乙 9F 氟15P 磷 甲 17 Cl 氯表二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A 14 14 14 不带电B 14 14 16 带2个单位负电荷C 14 16 14 不带电(1)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2)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表二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答案】(1)16(2)SO2(3)A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1)同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甲在磷的后面,核电荷数为16,是硫元素。(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确定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解答】(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甲左侧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为硫元素。(2)乙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可知为氧元素,氧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3)同位素粒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原子,由表二可知,AC两个粒子属于同位素粒子。22.(2025七下·杭州月考)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 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Fe-57和 Fe-54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是地壳中所含第二大金属元素,在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中,若两者铁元素质量相等,则Fe2O3与Fe3O4两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小题 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答案】(1)C(2)9:8【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2)相同原子质量比等于个数比。【解答】(1)A、Fe-57和 Fe-54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可知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Fe-57和 Fe-54是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两者铁元素质量相同,即铁原子数相同,则Fe2O3与Fe3O4个数之比为3:2,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23.(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 上述变化I、II和III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选填“I”或“II”或“III”)(2)写出变化I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I(2)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2)根据图中所示物质书写文字表达式,反应物写在左侧,生成物写在右侧。【解答】(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由图可知变化I有新物质生成,II和III没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是I。(2)A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4.(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 (选填“A”或“B”)。小明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是 。A. B. C.【答案】A;水的质量不同【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沸腾前下方的水温度更高,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解答】水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可知A为沸腾时的情景。由图可知,温度变化量一定时,b加热时间更长,说明b中水的质量更大。25.(2025七下·杭州月考)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其朝阳面和背阳面的温差很大,科学家用一种传热性能极好的装置热管,使卫星外壳内温度保持均衡。热管是一根封闭的管壳的外面衬了一层叫作吸收芯的多孔材料,芯内装有易蒸发的物质(如酒精)循环流动。当图中A端温度比B端高时,主要依靠的是A端吸热蒸发,B端 (选填“液化”或“凝固”或“凝华”)放热。【答案】液化【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解答】B端温度低,气体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回到A端。26.(2025七下·杭州月考)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中,甲、乙两者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的密度是 g/cm3,说出物质甲的密度含义 ,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比乙的体积之比是 。【答案】5;1cm3甲的质量为5g;1:2【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等于计算密度,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解答】甲的密度:,意义:1cm3甲的质量为5g。由图可知,甲乙的质量均为10g时,甲的体积为2cm3甲,乙的体积为4cm3,可知甲乙的体积比为1:2。27.(2025七下·杭州月考)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时节,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回答:分组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第一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组实验中每组选取100根扦插枝条的原因是 。(2)实验中将扦插的枝条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3)若要探究插条年龄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选择组别 。【答案】(1)避免实验偶然性(2)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3)3和4【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采用多根枝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2)枝条依靠木质部吸水,斜面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枝条成活。(3)根据控制变量法,找到只有年龄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探究。【解答】(1)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每组实验中枝条点的数量要多选几根。(2)将枝条下端剪成斜面,可以增大吸水面积,利于枝条成活。(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组和第四组枝条除了枝条年龄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可用于探究插条年龄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28.(2025七下·杭州月考)小明探究“不同浓度钙离子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步骤1: 配制氯化钙溶液(含钙离子), 浓度分别为4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 (mmol/L为浓度单位);步骤2:取5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E,并分别铺上2层滤纸;步骤3:在每个培养皿中放50粒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的柔枝槐种子,盖上盖子,置于25℃全黑暗人工智能气候箱中培养;步骤4: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喷洒 ,其它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数据,其中第20天的数据如表。编号 氯化钙溶液浓度 (mmol/L) 第20天幼苗平均芽长和种子萌发率萌发率 平均芽长/cmA a 84% 17B 4 81% 14C 30 73% 8D 50 54% 6E 100 8% 0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钙离子浓度对柔枝槐幼苗生长的影响。(2)表格中a的数值为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平均芽长(2)0(3)随着钙离子的浓度的增加,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芽的发育【解析】【分析】(1)表中记录的数据一般为判断依据,据此结合表格进行分析。(2)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不需要添加氯化钙。(3)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的平均芽长小,说明钙离子其抑制作用,芽长越短,说明抑制作用越强。【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通过平均芽长来判断钙离子浓度对柔枝槐幼苗生长的影响。(2)A是对照组,不需要添加氯化钙溶液,可知浓度为零,即a=0。(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平均芽长小于对照组,说明钙离子对幼苗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且随着钙离子的浓度的增加,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29.(2025七下·杭州月考)小江用铅笔、玻璃杯、电池、导线若干等器材自制的水电解器来制取氢气和氧气,如图(装置示意图)。实验时发现笔芯上产生的气泡比较慢,于是他问 deepseek(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deepseek深度思考后回复:可以在水中加一点食盐,但是为了安全不建议加食盐水,因为它会产生有毒气体。据此请回答(1)正确操作后,在正极上收集到了所需要的气体,如何检验 。(2)理想情况收集到下氢气与氧气体积为2:1,然而实际操作中收集到的氧气略少,猜想可能原因 。(3)若加入食盐水会产生该有毒气体,它是某种单质,写出它的化学式 。【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若复燃则为氧气(2)氧气溶于水(3)Cl2【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氧气因溶解在水中导致体积偏小。(3)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氯气由分子构成,化学式为Cl2。【解答】(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观察是否复燃。(2)氧气略少,可能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3)食盐的化学式是氯化钠,可知电解后产生的气体为氯气,化学式为Cl2。30.(2025七下·杭州月考)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若在标准大气压下采用水浴法,猜想试管内的物质的熔点应有何要求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①冰熔化的过程为图丙中( )段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AD段②冰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答案】(1)均匀受热(2)小于 100℃(3)B;吸热【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分析】(1)水浴法的优点是物体受热均匀。(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发生热量传递要求物体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3)根据晶体在熔化时虽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分析。【解答】(1)采用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减小误差。(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可知试管内的物质的熔点应低于100℃。(3)冰是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丙可知,并熔化的区间是BC段,此过程继续吸热。31.(2025七下·杭州月考)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样品的密度,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对天平进行调节,如果指针偏左,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在调节好平衡的托盘天平左盘中放入矿石样品,右盘中放入砝码,并拨动游码,当天平再次达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g。(3)将该矿石样品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已知矿石样品放量筒前后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若矿石样品不溶解于水,且不考虑细线的体枳,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3;若先测矿石体积再测质量,则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右(2)63(3)3.15×10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指针向哪偏,平衡螺母就向反方向调。(2)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3)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两次读数的差值。【解答】(1)指针偏左,说明左侧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矿石样品的质量:m=50g+10g+3g=63g。(3)矿石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矿石的密度:。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体积测量结果是准确的,矿石表面因为带有水,质量会偏大,可知密度将偏大。32.(2025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钙元素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小科想利用钙片补钙,如图是某钙片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中 C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通过计算说明若按用法用量服用,每天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100(2)40%(3)Ca=0.5g×2×40%=0.4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化合物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注意每日服用2片。【解答】(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中 Ca元素的质量分数:。33.(2025七下·杭州月考)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 克。(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40(2)解: 已知量杯质量为40g, 根据图像答:液体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量杯的质量。(2)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立方厘米时,总质量为100g,则液体的质量为100g-40g=60g,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密度。【解答】(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2,质量为40g,可知量杯的质量为40g。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