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37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37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结合教材,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解释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2.利用材料,认识黄土高原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及危害。
3.根据实例,了解环境问题治理相关举措,明确黄土高原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一直以来,南极大陆的东部地区冰盖被认为是最为稳定的地区,极少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或暖洋流的侵蚀。
不幸的是,最新卫星图像显示,南极东部的冰盖已经开始发生连锁性垮塌!坍塌的Glenzer Conger冰架面积超过香港地区,达到了约1200平方公里,其意外解体标志着有记录以来的南极洲东部首次出现冰架坍塌。
(NASA/AP)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新授导入
1、概念:
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成因:
人类社会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再生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自净
环境污染
索取
排放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图中①环节 ;
当其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时,
就会出现 和 问题。
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再生速度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2、图中②环节表示: ;当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 。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环境污染
﹥再生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自净
环境污染
索取
排放
人类社会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检测:
五常米宣传片
五常米宣传片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
过度索取
过度排放
资源短缺
森林减少
水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短缺
……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
……
3.类型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3、类型(环境问题的性质):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生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盐碱化、湿地破坏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活动P118
大气污染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水体污染
农业环境问题
工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光污染
全球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
第三产业环境
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不同地区环境问题一样吗?
五常米宣传片
五常米宣传片
4、表现
城市环境问题举例
乡村环境问题举例
产业结构 人口数量 生活消耗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成因
农村 第 产业为主
城市 、 产业为主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①城乡差异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人口集中、交通及工业排放污染物严重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城市与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产生原因是什么?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国家类型 环境问题特点 举例
发达国家 较轻;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
发展中 国家 较严重;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野生动物灭绝、森林退化、荒漠化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表现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地域分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成因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转移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承受着双重压力。
②环保能力不足,环保意识不强;③发达国家转移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化石燃料。
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表现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原因:工业、交通和家庭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开发清洁能源;洁净煤技术;降低硫、氮氧化物排放;开展国际合作。
③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表现
原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砍伐森林。
危害: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气候异常,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措施:推广洁浄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植树造林。
③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表现
原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增加皮肤癌的概率、增加白内障患者、 削弱免疫力;
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减渔少业产量。
措施:提高制冷技术,减少氟氯烃排放。
③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表现
1.类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生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盐碱化、湿地破坏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主要环境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资源短缺
二、主要环境问题
(1)森林资源短缺
森林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土地荒漠化
的破坏
资源短缺
二、主要环境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资源短缺
二、主要环境问题
1、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2、如何保障石油安全?
煤炭56.8%
石油18.9%
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占比最大。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
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提高资源利用率;
开发替代能源;
(2)矿产资源、能源
资源短缺
二、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②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经济利益驱动
人们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导致生态失衡,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
生态恶化
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物种灭绝
根因
过程
表现
后果
后果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②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临对比柱状图?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②生态破坏
阅读P121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哺乳动物:偷猎、栖息地的丧失
鸟类:栖息地的丧失
3. 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未来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
思考:有何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颁布法律法规,禁止滥捕滥猎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湿。
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
二、主要环境问题
阅读P121
【难点】如何区分“自然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
大量偷吃人参果 人参果减少
过度开采资源
推倒人参果树 人参果树没了
开采资源方式不当
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二、主要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海洋污染
思考: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③环境污染
指自然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排放某种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水体污染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③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噪声污染
海洋污染
概念: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1)土壤污染
(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水灌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P125
二、主要环境问题
③环境污染
(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过程:人类产生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灌溉污水、固体废弃物及大气污染物不断进入土壤,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危害: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植物、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1)土壤污染
③环境污染
二、主要环境问题
小结
总结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4957亿元。与此同时,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1.废弃的快递业外包装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下列做法,有助于解决上述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
①制定行业刚性标准,对包装作出明确规定 ②推广使用绿色零胶纸箱,减少胶带的使用 ③加厚包装材料,确保货物在运输中不受损
④构建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实行分类回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课堂训练
雾炮车是一种能大功率喷射微米级水雾的装置(图1),目前有不少城市引进大雾炮车进行“除霾”。与普通洒水车相比,同样水量,大型雾炮率可喷射更远、更高、更广。图2为雾炮车使用时,北京市风速相同情境下不同风向对PM2.5浓度的影响程度。完成下面小题。
3.从风向角度看,北京市除霾效果最佳的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4.城市中使用雾炮车,可以( )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完全消除灰霾
③增加地表空气湿度 ④除菌杀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C
课堂训练
2020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上个世纪60-9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我国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浙江省是我国红树林栽植的北界,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引种造林活动,但目前保存率低。
5.过去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农业活动扩张 D.外来物种引入
6.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潮汐作用强烈 B.纬度位置偏高
C.风暴潮频发 D.海水盐度高
C
B
课堂训练
高考建模 ——思维导图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过度开发
过度排放
生态破坏
资源枯竭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防治措施
减少排放或治理后排放
治理污染与保护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等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防治措施
开源
节流
开发替代资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
加强资源勘探等
提高资源利用率
(新工艺、新技术、循环利用等)
加强宣传,减少浪费等
传统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转变
避免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危害分析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基础设施
位置:深居内陆、过渡性、农牧业交错带;
地形: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降水、 风力、风向、气候异常等;
河流:流量、流速,侵蚀或堆积强度等。
土壤:土质、疏松度、节理结构等;
植被:植被覆盖率;
对当地及其它地区
解决措施
生物措施:人工植树种草、自然恢复
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兴修水利、固沙措施
技术措施:生态农业、灌溉技术,深耕、免耕,轮作等
管理措施:加强国际合作、立法执法,加强环境保护、生态移民
其它:调整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立体农业;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