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13)(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13)(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无命题意图版)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卷首语:“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萧山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近期萧山又改革了F类人才补贴政策,在招贤纳士上再下功夫。萧萧的表哥得知这个消息产生了来萧山工作的想法,想先来萧山看一看。作为杭城小主人,你会怎样帮助萧萧留住表哥,为萧山留住人才呢?赶紧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助力萧山引进人才吧!
内容 识字与写字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分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等级
(识字与写字)
一、萧萧搜集了一些表示欢迎的诗句抄写在书签上,打算送给表哥,请你也试着抄一抄。(3分)
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分)
萧山有一种手工艺品叫“萧山花边”,这是一种zhuāng shì( )性很强的手工艺品。gēn jù( )记载,这是是在欧洲中世纪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抽纱刺绣,针法fù zá( ),一些大幅作品需jù jí( )成千上百人挑织而成。“萧山花边”bù j n( )是独特的工艺品、收藏品,供人guān sh ng( ),而且还能做成实用品,如床罩、盘垫、茶几垫、披肩等。相信凭借着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萧山花边”将sh zhōng( )保持活力,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duó mù( )。
三、要向表哥介绍清楚萧山的各种特色,萧萧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请完成以下题目,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是一项是( )。(2分)
A.附和(hè) 绮丽(qí) 刹那(chà) 枝折花落(shé)
B.包扎(zā) 油脂(zhī) 麦秆(g n) 亲昵(nì)
C.着急(zháo) 曝晒(pù) 抡拳(lūn) 杂兴(xīng)
D.勉强(qiáng) 屏气(b ng) 负荷(hè) 矩形(jǔ)
2.萧萧和表哥走在街头,萧萧突然发现( )的广告牌上有错别字,赶紧向店家指出。(2分)
A.纳米防臭袜 B.新鲜蔬果 C.隐型眼镜 D.华丽丝绸馆
3.右图为“漫”在字典中的解释,请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A.河水漫过堤坝,涌向了房屋。( )
B.他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不知要到哪儿去。( )
4.语言表达是一门学问。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分)
①闷葫芦 ②千里马 ③变色龙 ④纸老虎
A.他就是( ),一会儿和蔼可亲,一会儿张牙舞爪。
B.在教练眼中,他是足球界的( ),潜力很大。
C.弟弟就像是( ),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D.爸爸表面上凶巴巴的,其实是( ),只要妈妈一生气,就马上没了脾气。
5.下列选项中,冒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这只小狗十分可爱:每次我一回到家,它就摇着尾巴,围着我蹦蹦跳跳。
B.小亮可真细心: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C.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她把被风吹落的衣服都捡起来,送还给邻居们。
D.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6.读书使人增长见识。根据右图提示,猜一猜这本书是( )。(2分)
A.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B.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D.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四、在萧山楼塔,有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因用丝、竹、革、木、金等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悦耳动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请你选择一种乐器,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写你在拿起乐器后的连续动作,不少于3个动词。(4分)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五、结合语境完成填空,根据题干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萧萧带着表哥游赏了萧山多处景点,看到湘湖的油菜花大片盛开,还有几个小朋友忙着在菜花丛中追逐蝴蝶呢!不禁想到诗句 , 。他们还去了萧山抗战博物馆,看到当时的军人们在大雪中,追击敌军的图片时,脑海中出现了卢纶的诗句 , 。在向表哥介绍景点时,萧萧感觉自己的词汇量还是有所欠缺,还需要不断积累学习,表哥告诉萧萧,意识到不足后,不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晚,正所谓 , 。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B.欲将轻骑逐(骑着)
C.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3.观赏到了萧山这么多自然美景之后,萧萧的表哥想要编辑一本名为《草木物语》的诗集,以下小诗中不适合入选的是( )。
(阅读与鉴赏)
六、在欣赏了萧山的各种美景,了解了一定的萧山文化之后,表哥被深深地吸引了,决定在萧山找一份工作,来萧山定居。表哥将目光投向了地震、气象方面的工作。请阅读短文,完成题目。(16分)
海 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城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海啸是怎么产生的呢?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会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的海浪一般在海面附近起伏,所含能量小。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不过,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 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刻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上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还有一种是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完全与之相反。
海啸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时速可达数百千米。海啸到达岸边,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选文有改动)
1.读短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啸的,填一填。(2分)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把 与平常的海浪作比较,写出了 。(4分)
3.仔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海啸大多数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 ( )
(2)绝大多数的海啸是由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引起的。 ( )
(3)里氏7.0级的深海地震可能会引起海啸。 ( )
(4)隆起型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海啸,在海岸上首先表现为异常涨潮。 ( )
4.读短文,请从写法角度提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4分)
(1)我的问题:
(2)解决方法:
(3)我的解答:
5.对比短文与下面的“阅读链接”,说一说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2分)
内容 短文 阅读链接
不同点
七、为了帮助表哥尽快适应新生活,萧萧想送表哥一只小宠物陪伴表哥,在了解宠物的过程中,萧萧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他发现有些小动物在中国是保护动物,是不能作为宠物来养的,大家也要注意哦!猫头鹰就是其中一种,请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7分)
月下看猫头鹰
[美国]珍·尤伦
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
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爸爸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他开始呼叫起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下来。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我们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草地护着我的背。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料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腐,一定要勇敢。
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我喘着粗气。爸爸听到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住围巾,围巾捂着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胡——呼!”
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儿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
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爸爸是这么说的。
(选文有改动)
1.读了故事,请你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爸爸和“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 → →爸爸对“我”说该回家了
2.故事中有不少句子让人感受到了三更半夜的“安静”,请你找出一句,用“ ”画出来,再写一写你由此想象到的画面。(3分)
3.同样是描写颜色,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阅读下面的句子,你也试着描写一下“白”。(2分)
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月下看猫头鹰》)
白得像酸牛奶皮一样的雾远远地给留在下面。(《隐身人》)
4.联系上下文,你知道“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吗?用简洁的词语表达。(2分)
(1)我赶紧用手套捂住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 )
(2)我们跟着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
5.为了实现看猫头鹰的愿望,“我”需要做到什么?请至少说出四点。(4分)
6.对于”月下看猫头鹰“的经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几个哥哥的话让“我”有了心理准备,不再难过,不再期待。
B.父亲的爱就是无声的陪伴和信任,让“我”获得力量。
C.父亲在“我”落后时并未慢下脚步,他教会“我”必须学会自己追赶希望。
D.心中有希望,坚定地追寻,就能看到心中希望的“猫头鹰”。
7.读完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2分)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表达(30分)
萧萧的表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肯定免不了要进行自我介绍。我们在未来初中高中时进入新班级,或是想要结交新朋友,或是遇到新老师……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假如这个暑假,你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你可以通过自己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最好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夏令营的小伙伴们能够了解你这个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350字左右。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附命题意图版)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卷首语:“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萧山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近期萧山又改革了F类人才补贴政策,在招贤纳士上再下功夫。萧萧的表哥得知这个消息产生了来萧山工作的想法,想先来萧山看一看。作为杭城小主人,你会怎样帮助萧萧留住表哥,为萧山留住人才呢?赶紧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助力萧山引进人才吧!
内容 识字与写字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分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等级
(识字与写字)
一、萧萧搜集了一些表示欢迎的诗句抄写在书签上,你也试着抄一抄。(3分)
参考答案 格式符合要求1分,错一个字(标点)扣0.5分,扣完为止
命题意图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了解书签的书写格式。
难度 低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书写能力 教材单元 第八单元
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分)
萧山有一种手工艺品叫“萧山花边”,这是一种zhuāng shì( )性很强的手工艺品。gēn jù( )记载,这是是在欧洲中世纪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抽纱刺绣,针法fù zá( ),一些大幅作品需jù jí( )成千上百人挑织而成。“萧山花边”bù j n( )是独特的工艺品、收藏品,供人guān sh ng( ),而且还能做成实用品,如床罩、盘垫、茶几垫、披肩等。相信凭借着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萧山花边”将sh zhōng( )保持活力,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duó mù( )。
参考答案 装饰 根据 复杂 聚集 不仅 观赏 始终 夺目(错一字扣0.5分)
命题意图 在语境中借助拼音准确书写词语,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词语的掌握程度。
难度 低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根据拼音写词语 教材单元 第一、二、五、八单元
三、要向表哥介绍清楚萧山的各种特色,萧萧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请完成以下题目,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是一项是( )(2分)
A.附和(hè) 绮丽(qí) 刹那(chà) 枝折花落(shé)
B.包扎(zā) 油脂(zhī) 麦秆(g n) 亲昵(nì)
C.着急(zháo) 曝晒(pù) 抡拳(lūn) 杂兴(xīng)
D.勉强(qiáng) 屏气(b ng) 负荷(hè) 矩形(jǔ)
参考答案 B
命题意图 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字词读音的掌握程度。
难度 低 来源 根据金华婺城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卷二1题改编
知识点 选择正确读音 教材单元 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单元
2.萧萧和表哥走在街头,萧萧突然发现( )的广告牌上有错别字,赶紧向店家指出。(2分)
A.纳米防臭袜 B.新鲜蔬果 C.隐型眼镜 D.华丽丝绸馆
参考答案 C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对本册教材字词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能力。
难度 低 来源 根据《新领程·卓越班》期末素养评估卷第5题改编
知识点 选择正确读音 教材单元 第二单元
3.右图为“漫”在字典中的解释,请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A.河水漫过堤坝,涌向了房屋。( )
B.他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不知要到哪儿去。( )
参考答案 ① ③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与区分。
难度 中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查字典,明字义 教材单元 第三单元
4.语言表达是一门学问。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分)
①闷葫芦 ②千里马 ③变色龙 ④纸老虎
A.他就是( ),一会儿和蔼可亲,一会儿张牙舞爪。
B.在教练眼中,他是足球界的( ),潜力很大。
C.弟弟就像是( ),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D.爸爸表面上凶巴巴的,其实是( ),只要妈妈一生气,就马上没了脾气。
参考答案 ③②①④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对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掌握情况。
难度 低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语句理解、运用 教材单元 第四单元
5.下列选项中,冒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这只小狗十分可爱:每次我一回到家,它就摇着尾巴,围着我蹦蹦跳跳。
B.小亮可真细心: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C.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她把被风吹落的衣服都捡起来,送还给邻居们。
D.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参考答案 D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多种用法的了解。
难度 中 来源 根据《新领程·卓越班》期末素养评估卷第9题改编
知识点 标点符号的运用 教材单元 第四单元
6.读书使人增长见识。根据右图提示,猜一猜这本书是( )。(2分)
A.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B.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D.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参考答案 A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读课外读物的掌握程度。
难度 低 来源 根据《新领程·卓越班》期末素养评估卷第10题改编
知识点 快乐读书吧 教材单元 第二单元
四、在萧山楼塔,有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因用丝、竹、革、木、金等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悦耳动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请你选择一种乐器,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写你在拿起乐器后的连续动作,不少于3个动词。(4分)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参考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标准 围绕乐器至少有三个动词来表现1分,文从字顺1分,有1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题能力及仿写能力。
难度 中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仿写,词句段运用 教材单元 第七单元
五、结合语境完成填空,根据题干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萧萧带着表哥游赏了萧山多处景点,看到湘湖的油菜花大片盛开,还有几个小朋友忙着在菜花丛中追逐蝴蝶呢!不禁想到诗句 , 。他们还去了萧山抗战博物馆,看到当时的军人们在大雪中,追击敌军的图片时,脑海中出现了卢纶的诗句 , 。在向表哥介绍景点时,萧萧感觉自己的词汇量还是有所欠缺,还需要不断积累学习,表哥告诉萧萧,意识到不足后,不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晚,正所谓 , 。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B.欲将轻骑逐(骑着)
C.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3.观赏到了萧山这么多自然美景之后,萧萧的表哥想要编辑一本名为《草木物语》的诗集,以下小诗中不适合入选的是( )。
参考答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B B
评分标准 有1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选择题2分一题。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对课文背诵默写情况的掌握程度,及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能力。
难度 中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课文背诵默写,课文内容运用 教材单元 第一、三、六、七、八单元
(阅读与鉴赏)
六、在欣赏了萧山的各种美景,了解了一定的萧山文化之后,表哥被深深地吸引了,决定在萧山找一份工作,来萧山定居。表哥将目光投向了地震、气象方面的工作。请阅读短文,完成题目。(16分)
海 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城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海啸是怎么产生的呢?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会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的海浪一般在海面附近起伏,所含能量小。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不过,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 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刻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上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还有一种是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完全与之相反。
海啸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时速可达数百千米。海啸到达岸边,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选文有改动)
1.读短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啸的,填一填。(2分)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把 与平常的海浪作比较,写出了 。(4分)
3.仔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海啸大多数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 ( )
(2)绝大多数的海啸是由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引起的。 ( )
(3)里氏7.0级的深海地震可能会引起海啸。 ( )
(4)隆起型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海啸,在海岸上首先表现为异常涨潮。 ( )
4.读短文,请从写法角度提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4分)
(1)我的问题:
(2)解决方法:
(3)我的解答:
5.对比短文与下面的“阅读链接”,说一说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2分)
内容 短文 阅读链接
不同点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1.(1)海啸产生的原因(2)海啸对人类的危害(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2.海底发生地震时海水的运动 海底地震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每空2分,意思相近即可) 3.(1)×(2)×(3)√(4)√(每空1分) 4.示例(1)文章第二段两处“可能”能否删去?(2)联系上下文(3)不能删去。“可能”表示不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一空2分,后面每空1分,未从写法角度提问0分,解决方法和解答可酌情给少量分,没有问号扣0.5分) 5.短文:用说明的方法来写,语言准确平实。 阅读链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写,有情境,有对话,更生动。 (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控能力,对说明方法的掌握程度,问题的提出及解答能力,以及对比阅读的能力。
难度 中 来源 根据《奔跑吧 期末》期末质量检测卷第六题改编题改编
知识点 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单元 综合
七、为了帮助表哥尽快适应新生活,萧萧想送表哥一只小宠物陪伴表哥,在了解宠物的过程中,萧萧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他发现有些小动物在中国是保护动物,是不能作为宠物来养的,大家也要注意哦!猫头鹰就是其中一种,请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7分)
月下看猫头鹰
[美国]珍·尤伦
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
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爸爸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他开始呼叫起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下来。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我们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草地护着我的背。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料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腐,一定要勇敢。
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我喘着粗气。爸爸听到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住围巾,围巾捂着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呼,胡胡胡胡胡——呼!”
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胡——呼!”
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儿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
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爸爸是这么说的。
(选文有改动)
1.读了故事,请你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爸爸和“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 → →爸爸对“我”说该回家了
2.故事中有不少句子让人感受到了三更半夜的“安静”,请你找出一句,用“ ”画出来,再写一写你由此想象到的画面。(3分)
3.同样是描写颜色,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阅读下面的句子,你也试着描写一下“白”。(2分)
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月下看猫头鹰》)
白得像酸牛奶皮一样的雾远远地给留在下面。(《隐身人》)
4.联系上下文,你知道“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吗?用简洁的词语表达。(2分)
(1)我赶紧用手套捂住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 )
(2)我们跟着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
5.为了实现看猫头鹰的愿望,“我”需要做到什么?请至少说出四点。(4分)
6.对于”月下看猫头鹰“的经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几个哥哥的话让“我”有了心理准备,不再难过,不再期待。
B.父亲的爱就是无声的陪伴和信任,让“我”获得力量。
C.父亲在“我”落后时并未慢下脚步,他教会“我”必须学会自己追赶希望。
D.心中有希望,坚定地追寻,就能看到心中希望的“猫头鹰”。
7.读完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2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1.爸爸学猫头鹰的叫声,引来猫头鹰 “我们”跟猫头鹰对视良久,它从树枝上飞开 (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2.示例:我喘着粗气。爸爸听到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 夜里十分寂静,我的喘气声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切都静悄悄的,唯独那满天的星星还在深情地眨着眼睛,(画句子1分,想象画面2分,想象丰富、有画面感1点,文从字顺1点,有1个错别字扣0.5,扣完为止) 3.示例:雪山上的雪是那么洁净,似乎比画家手中的画纸还要白一百倍。(描写合理即可,写其他颜色不给分) 4.(1)紧张、急切(2)专注、投入(兴奋、惊喜)(每空1分,意思相近可得分) 5.要保持安静,要坚强,要勇敢,要有希望。(一点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给分) 6.示例:“我”是一个不怕困难、懂得忍耐、对未来抱有希望,自信、勇敢、坚强的孩子。因为文中写到就算很久没看见猫头鹰“我”也不急,而是继续耐心等待。(回答出人物品质1分,联系文章内容1分,人物品质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控能力和概括能力,想象画面并进行表达的能力,联系文章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难度 高 来源 根据《奔跑吧 期末》期末质量检测卷第七题改编题改编
知识点 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单元 综合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表达(30分)
萧萧的表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肯定免不了要进行自我介绍。我们在未来初中高中时进入新班级,或是想要结交新朋友,或是遇到新老师……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假如这个暑假,你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你可以通过自己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最好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夏令营的小伙伴们能够了解你这个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350字左右。
命题意图 考查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难度 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书写与表达 教材单元 综合
评分标准:
选材组材(13点) 语言表达(13点) 整体书写(4点)
A 13点:能够通过自己各方面的特点来介绍自己,并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人物有特点 12点:能够通过自己各方面的特点来介绍自己,并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3点:语言通顺连贯,词语运用准确、生动,能有一些比较细致的描写 10-12点:语言通顺连贯,词语运用准确、生动,有1-2处语句不够通顺 4点:书写整洁,能使用符号修改,但不超过2处,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2处之内
B 10-11点:能够通过自己各方面的特点来介绍自己,并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个别安排欠合理 9点:介绍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 8-9点:语言比较通顺连贯,词语运用恰当,虽有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但总体不影响阅读 6-7点:语言基本通顺连贯,有一些描写不够清楚,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不影响阅读 2-3点:书写比较整洁,能使用符号修改,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5处之内
C 5-8点:介绍不具体,过程较为混乱,内容不完整、不清楚或只有一段 1-4点:只写了一两句话,不能形成文段 0点:没写 4-5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于小部分内容的理解 2-3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大部分内容的理解 0-1点:语言表达混乱,词不达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1点:书写很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5处以上 0点:没有写或者无法辨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