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学科素养评价(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学科素养评价(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等级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展开美丽班级评比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班级布置中!
三月探文字,写生活。
材料一:亲爱的同学,丹青泼墨挥毫写意,书法总会带给人①qíng bù zì jīn的向往。小篆是②wēi wǔ武士的守候,挺立③xiōng táng中,尽是法度;隶书是古典女子的舞蹈,水袖轻舞中,尽是风情;行书是涓涓溪流在流淌,潺潺水声中,尽是活力……书法可以刷新我们的生活。颜真卿的字十分硬朗,一笔一划很有力度,读完不觉让人④sù rán qǐ jìng。王羲之的行书平和自然、潇洒飘逸,被后人评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给人一种圆润、柔和之美。书法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教会了我如何让心灵⑤chén jì。楷书,让我懂得做人要堂堂正正;行书,让我懂得做人要融会贯通,刚中有柔。让书法融入我们的生活,陪伴我们度过青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至臻至美,⑥duàn liàn我们的意志……
1.这份宣讲语中有六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顺序将汉子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字迹工整美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有同学为这次的汉字探究写了一个标语,现在请你规范、端正地将这个标语写在标语框内,力求美观,工整。
汉字之美,传承千年,流传千古。
3. 欣赏古人真迹,沉淀中华文化。下面是四位楷书大家的碑帖,人们常用“颜筋柳骨”形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作品。其中颜真卿的书法筋肉丰满,雄浑有力,下面四幅作品中最有可能是颜真卿书法作品的是( )
A B C D
4.小何想要参与到这次探究汉字的活动,但他平时做事虎头蛇尾,所以老师跟他提前做了约定。这过程可以用一句歇后语表示(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品文字之趣。何同学在探究汉字时,发现一对很有趣的汉字。请你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入空格中。
(
既:
与“即”字正相反。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部向后转过去,表示“吃饱”。引申为“完”、“尽”、“已经”等义。
)
(
即:典型的会意字。字形的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
)
(1)若 若离 (2)言未 ,有笑于列者。(韩愈《进学解》)
四月品名著,识人物。
材料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四大名著犹如四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四部作品,即《水浒传》 《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各有千秋但都以其卓越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你在里头会读到潸然泪下的悲剧;你在里头会读到侠肝义胆的忠诚;你也会读到令人心寒的背叛。——改编自《人民日报》
6.在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漏写了标点符号,请你补在小方框内。
7.在班级布置中,小文同学提议将同学们表演课本剧的照片也一同布置上去,下面是她在讨论课本剧时的几段回忆,下列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男生小明说:“我们正值豆蔻年华,应当选择有趣些的作品。”
B.小芳在表达时唾沫横飞,小文看到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了。
C.小文在别人发表意见一声不吭,直到对方结束之后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问题。
D.小明被人指出问题后,变得胸有成竹,连话都讲得哆哆嗦嗦起来。
小明想制作《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卡片,并且用一段话来介绍人物的性格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介绍诸葛亮时,可以收集跟他相关的所有故事,并且全部都要写清楚,越具体越好。
介绍关羽时,可以抓住他“刮骨疗伤”中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以此表现他的意志坚强。
介绍曹操时,可以重点介绍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这一情节,来体现曹操的奸雄形象。
介绍周围人的评价,也能间接凸显人物的特点,如通过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语言,来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小文在读到“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郑屠户被鲁智深几拳打死这一情节时。她想说:“(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
柴进
门招天下客
林冲
棒打洪教头
)老师提议将四大名著的回目打印出来张贴
在教室侧边的墙面。
读右边的回目中的第 回,我猜这
一回讲了

除了读回目,阅读古典名著还有很多方法,小贾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方法,不够好的一项是
( )。
阅读时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语句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猜测句子的意思。
阅读时最好不要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因为电影电视剧改编后破坏了原文的意境。
在阅读时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感兴趣的地方谢谢批注。
在读四大名著的过程中,有同学遇到了一些难理解的字。下列加点字古今意思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牛舐犊(舔) B.髀肉复生(再,又) C.掣佩剑欲斩丁原(拉) D.酒过数巡(巡察)
五月赏美景,探雅境。
(
材料三:在班级布置过程中,班级里的同学们对布置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讨论。
小明:我还建议可以展示我们出去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小文:这个提议很好。我还记得去年我在甘肃远眺戈壁沙漠,真是了阔啊,特别震撼!
小贾:也不一定是出去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纪念。
小吴:你说得也没错。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美景难道值得令人留恋吗?
)
在材料三中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3.同学贡献了两张风景照,大家看了决定给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这两张照片中正好与本学期学过的古诗对应了起来,请你把诗句写在照片的右侧。
14.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却没有引来老师的关心,大家显得有点落寞。小明引用了王之涣在《凉州词》里的诗句戏言道:“ , 。 ”
15.“美不美,乡中水”小吴的发言获得了同学们的赞同,我们萧山的湘湖被称为西湖的姊妹湖,请你尝试写出湘湖的动、静之美,向远方的朋友们介绍它的美丽吧!
等级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
六月品百味,叹情深。
近年来预制菜不断引发热议,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业内定义: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②依据该定义,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材料二:
预制菜走红,有多方面的原因,从需求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倾向于花钱买服务。经简单操作后便可上桌的预制菜,不仅降低了烹饪的门槛,拓展了菜品的选择空间,也能让平时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轻松享受做饭的乐趣。在一些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居家办公人士不得不在家开火、亲自下厨,预制菜可以有效解决“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厨房难题,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预制菜为生活饮食提供了便利,确保其消费体验始终“在线”,关键在于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线。近年来,个别预制菜品牌出现了货不对版、食材不鲜、标示不明等情况,遭到消费者投诉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埋下隐患。在直播间展示时整头整尾的预制大黄鱼,买到手后却发现并不是全鱼;花椒鸡拆包后有一股刺鼻的工业味、经鉴定食材已变质……预制菜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值得整个行业警醒。管得到位,才能吃得放心。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尽快制定行业标准,明确行业准入条件,通过公开通报、风险评估等级、设备监管等办法加强监管。生产企业也应自觉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在品牌打造、稳定品质上多下功夫,促进行业内部良性竞争。
《预制菜上餐桌,安全和美味得“在线”》
材料三:
材料四:
①近期,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预制菜进校园”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②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长期以来会同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实施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
③食品安全法规定,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④这位负责人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22日》
非连续性文本常常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几则材料介绍了预制菜的哪些方面?
(
预制菜
) (
预制菜
) (
预制菜
) (
预制菜
)
(
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预制菜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预加工预烹调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B.2019-2026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以后市场规模开始缩小。
C.教育部先后制定实施一系列制度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
D.学校和供餐单位都要严格遵守法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3.民以食为天,结合材料想一想,写下你对“预制菜进校园”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4.在阅读在材料的过程中,你是否有疑问产生?请写下你的两个问题,并且选择其中一个大胆推测。
问题一:
问题二:
我选择我的问题 进行推测:
同学们围绕自己对预制菜产生的问题尝试研究,并且完成一份研究报告。下列关于研究报告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研究方法可以选择查阅书籍报刊、询问身边人、上网搜索等方式。
C.资料搜集好之后要把所有的资料都利用起来,进行分类归纳会比较清晰。
D.在形成研究结论时需要对资料进行适当的概括和分析。
二、阅读短文《花边饺里的母爱》,完成练习。
花边饺里的母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jié)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儿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gǎn)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yì),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tǒng)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饺子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大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觉得不能再让妈妈在吃的方面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用餐,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的最佳美食。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气神儿,又回到了我们小时候。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立即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⑨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作者肖复兴选文有删改)
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就像一个个镜头印在记忆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文中让你感受到“美”的镜头。
从上面几个镜头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勤劳干练 B.心思细腻 C.秀外慧中 D.热心善良
下列各项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文章以“花边饺里的母爱”为题,主要原因是故事围绕“花边饺”展开,“花边饺”在作者心目中是母爱的载体。 ( )
B.妈妈包“花边饺”的原因可能是妈妈想显示自己高超的手艺。 ( )
C.妈妈不愿意到外面的餐馆用餐,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 ( )
D.第⑧段中“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这个“花招”是为了讨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 )
3.句子赏析。
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这些描写让你感受到

(2)第⑦段“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锅中饺子的形态,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4.在朗读第⑨自然段时,用( )的语调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A.高昂深情 B.舒缓深情 C.亲切自然 D.低沉舒缓
等级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七月明哲思,享精彩。
漫画贴近生活,充满谐趣,笔触简单,却又呈现独特的思辨,绘写人生百态。请阅读下面的漫画,感受漫画趣味的同时思考漫画的含义,想想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提示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素养评价
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40点
三月探文字,写生活。
材料一:亲爱的同学,丹青泼墨挥毫写意,书法总会带给人①qíng bù zì jīn的向往。小篆是②wēi wǔ武士的守候,挺立③xiōng táng中,尽是法度;隶书是古典女子的舞蹈,水袖轻舞中,尽是风情;行书是涓涓溪流在流淌,潺潺水声中,尽是活力……书法可以刷新我们的生活。颜真卿的字十分硬朗,一笔一划很有力度,读完不觉让人④sù rán qǐ jìng。王羲之的行书平和自然、潇洒飘逸,被后人评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给人一种圆润、柔和之美。书法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教会了我如何让心灵⑤chén jì。楷书,让我懂得做人要堂堂正正;行书,让我懂得做人要融会贯通,刚中有柔。让书法融入我们的生活,陪伴我们度过青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至臻至美,⑥duàn liàn我们的意志……
1.这份宣讲语中有六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顺序将汉子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字迹工整美观。
参考答案 ①情不自禁②威武③胸膛④肃然起敬⑤沉寂⑥锻炼(共8点,错一个字扣0.5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语文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本册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二、四、五、七单元
2.有同学为这次的汉字探究写了一个标语,现在请你规范、端正地将这个标语写在标语框内,力求美观,工整。
汉字之美,传承千年,流传千古。
参考答案 抄写正确即可(共1点,抄写正确得0.5点,字体大小一致,间隔均匀得0.5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语文书写知识,考察书写标语居中,并且字体大小一致,间隔均匀,书写美观大方。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书写标语居中,并且字体大小一致,间隔均匀,书写美观大方。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四单元
欣赏古人真迹,沉淀中华文化。下面是四位楷书大家的碑帖,人们常用“颜筋柳骨”形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作品。其中颜真卿的书法筋肉丰满,雄浑有力,下面四幅作品中最有可能是颜真卿书法作品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1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对名人书法的辨析。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对颜真卿字体的辨析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八单元
小何想要参与到这次探究汉字的活动,但他平时做事虎头蛇尾,所以老师跟他提前做了约定。这过程可以用一句歇后语表示(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参考答案 C(2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歇后语的运用与理解。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歇后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三单元
5.品文字之趣。何同学在探究汉字时,发现一对很有趣的汉字。请你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入空格中。
(
既:
与“即”字正相反。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部向后转过去,表示“吃饱”。引申为“完”、“尽”、“已经”等义。
) (
即:典型的会意字。字形的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
)
(1)若 若离 (2)言未 ,有笑于列者。(韩愈《进学解》)
参考答案 (1)即(2)既(共2点,一空1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以及能够结合情境选择正确的字形。同时灵活结合了会意字,甲骨文等,增加了趣味性和灵活性。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二,三单元
6.在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漏写了标点符号,请你补在小方框内。
参考答案 、、,,,。(共3点,没空0.5点)
命题意图 以情境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以及能够结合情境选择正确的字形。同时灵活结合了会意字,甲骨文等,增加了趣味性和灵活性。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二,三单元
7.在班级布置中,小文同学提议将同学们表演课本剧的照片也一同布置上去,下面是她在讨论课本剧时的几段回忆,下列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男生小明说:“我们正值豆蔻年华,应当选择有趣些的作品。”
B.小芳在表达时唾沫横飞,小文看到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了。
C.小文在别人发表意见一声不吭,直到对方结束之后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问题。
D.小明被人指出问题后,变得胸有成竹,连话都讲得哆哆嗦嗦起来。
参考答案 C(2点)
命题意图 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考察学生对词语运用时语境和词语意思的理解。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成语辨析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二,三单元
小明想制作《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卡片,并且用一段话来介绍人物的性格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诸葛亮时,可以收集跟他相关的所有故事,并且全部都要写清楚,越具体越好。
B.介绍关羽时,可以抓住他“刮骨疗伤”中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以此表现他的意志坚强。
C.介绍曹操时,可以重点介绍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这一情节,来体现曹操的奸雄形象。
D.介绍周围人的评价,也能间接凸显人物的特点,如通过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语言,来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参考答案 A(2点)
命题意图 通过设计任务卡片这一情境,来考察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的方式。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二,四,五单元
小文在读到“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郑屠户被鲁智深几拳打死这一情节时。她想说:“(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参考答案 B(2点)
命题意图 结合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来理解日积月累中的语句的意思。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日积月累语句的理解与运用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六单元
(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
柴进
门招天下客
林冲
棒打洪教头
)10.老师提议将四大名著的回目打印出来张贴
在教室侧边的墙面。
(1)读右边的回目中的第 回,我猜这
一回讲了

(2)除了读回目,阅读古典名著还有很多方法,小贾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方法,不够好的一项是
( )。
A.阅读时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B.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语句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猜测句子的意思。
C.阅读时最好不要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因为电影电视剧改编后破坏了原文的意境。
D.在阅读时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感兴趣的地方谢谢批注。
参考答案 (1)自由选择:六,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七,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八,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九,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共1点,一空0.5点)(2)C(2点)
命题意图 通过具体书籍中的回目名进行理解,并且通过具体的情境,考察同学对如何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掌握。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改编自《学练考》期末检测第10题
知识点 回目的作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2单元
11.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有同学遇到了一些难理解的字。下列加点字古今意思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牛舐犊(舔) B.髀肉复生(再,又) C.掣佩剑欲斩丁原(拉) D.酒过数巡(巡察)
参考答案 D(2点)
命题意图 通过结合《三国演义》的具体语句阅读,考察同学们能够结合语境来理解古文中难理解字的意思,在我们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也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提出了要求。
难度 低(低/中/高) 来源 改编自《学练考》期末检测第
知识点 结合理解字的意思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2,6单元
五月赏美景,探雅境。
(
材料三:在班级布置过程中,班级里的同学们对布置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讨论。
小明:我还建议可以展示我们出去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小文:这个提议很好。我还记得去年我在甘肃远眺戈壁沙漠,真是了阔啊,特别震撼!
小贾:也不一定是出去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纪念。
小吴:你说得也没错。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美景难道值得留恋吗?
)
12.在材料三中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3分)
参考答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辽阔;家乡的美景难道不值得留恋吗?(共3点,错一处扣1点)
命题意图 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同学们对标点,字形和基本语法的掌握情况。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字形的掌握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6,7单元
13.同学贡献了两张风景照,大家看了决定给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这两张照片中正好与本学期学过的古诗对应了起来,请你把诗句写在照片的右侧。
参考答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共4点,错一字扣0.5点扣完为止。)
命题意图 结合画面猜测古诗,考察同学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古诗的掌握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1,4单元
14.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却没有引来老师的关心,大家显得有点落寞。小明引用了王之涣在《凉州词》里的诗句戏言道:“ , 。 ”
参考答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共2点,错一字扣0.5点扣完为止。)
命题意图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考察同学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古诗的掌握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4单元
15.“美不美,乡中水”小吴的发言获得了同学们的赞同,我们萧山的湘湖被称为西湖的姊妹湖,请你尝试写出湘湖的动、静之美,向远方的朋友们介绍它的美丽吧!
参考答案 示例:湘湖的水是那么美,湖面宛如镜子一样,清晰地映出蓝天,白云,红花,绿树。微风吹拂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照耀下,湖面闪闪发光,像鱼鳞,像碎金,漫步其中,使人心旷神怡。(共3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写湘湖得2点,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
命题意图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考察同学对景色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动态和静态描写的运用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7单元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30点)
1.非连续性文本常常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几则材料介绍了预制菜的哪些方面?
题号 1
参考答案 预制菜的定义 预制菜利与弊 预制菜不该进校园
评分标准 共3点,每空1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的本文概括能力。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文本概括能力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3,7,8单元
一、近年来预制菜不断引发热议,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练习。(本题共5小题,共15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预制菜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预加工预烹调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B.2019-2026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以后市场规模开始缩小。
C.教育部先后制定实施一系列制度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
D.学校和供餐单位都要严格遵守法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参考答案 B(2点)
命题意图 通过围绕“预制菜”形成的非连续性文本,考察同学们对材料的理解和阅读中的信息提取判断和理解能力。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江苏省连云港七年级期中试卷阅读题改编
知识点 文段理解能力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1,2,3,4,5,6,7,8单元
3.民以食为天,结合材料想一想,写下你对“预制菜进校园”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示例:我不赞成“预制菜进校园”,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所以不赞成。(共2点,表达观点得0.5点,能够写出2点得1分,语言流畅无错别字得0.5点,错别字扣0.5点,直到扣完。))
命题意图 通过围绕“预制菜”形成的非连续性文本,考察同学们对材料的理解和阅读中的信息提取后进行分类整理的能力。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江苏省连云港七年级期中试卷阅读题改编
知识点 文段理解能力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1,2,3,4,5,6,7,8单元
4.在阅读在材料的过程中,你是否有疑问产生?请写下你的两个问题,并且选择其中一个大胆推测。
问题一:
问题二:
我选择我的问题 进行推测:
题号 4
参考答案 示例:问题一:未来预制菜的行业市场规模是否会超过传统的餐饮行业。问题二:预制菜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走进校园。我选择我的问题二进行推测:我认为未来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形成之后,预制菜在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前提下也会被推广进校园。
评分标准 共4点,根据材料提出问题,并且表述完整没有错别字,得1点,两个问题都提出则得2点,推测问题能够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合理预测则可以得1点,语言通顺流畅得1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问能力,以及能够根据文本进行有效推测。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信息提取与预测能力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7单元
5.同学们围绕自己对预制菜产生的问题尝试研究,并且完成一份研究报告。下列关于研究报告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研究方法可以选择查阅书籍报刊、询问身边人、上网搜索等方式。
C.资料搜集好之后要把所有的资料都利用起来,进行分类归纳会比较清晰。
D.在形成研究结论时需要对资料进行适当的概括和分析。
参考答案 C(2点)
命题意图 结合材料和情境考察学生对研究报告的理掌握。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研究报告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3单元
二、阅读短文《花边饺里的母爱》,完成练习。(本题共4小题,总15点)
1.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就像一个个镜头印在记忆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文中让你感受到“美”的镜头。从上面几个镜头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号 1
参考答案 示例:1.妈妈教我和弟弟包花边饺2.妈妈包饺子3.我包糖馅的饺子,妈妈吃到了。 D
评分标准 共6点,(镜头共4点,每空2点,选择2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的本文概括能力。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根据河北保定高阳县期末试卷改编
知识点 文本概括能力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1,2,4,5,6,7,8单元
2.下列各项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文章以“花边饺里的母爱”为题,主要原因是故事围绕“花边饺”展开,“花边饺”在作者心目中是母爱的载体。 ( )
B.妈妈包“花边饺”的原因可能是妈妈想显示自己高超的手艺。 ( )
C.妈妈不愿意到外面的餐馆用餐,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 ( )
D.第⑧段中“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这个“花招”是为了讨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 )
题号 2
参考答案 A.√B.×C.×D.√
评分标准 共4点,每空1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尤其是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以及对标题的理解。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标题的理解,文本的理解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1,2,4,5,6,7,8单元
3.句子赏析。
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这些描写让你感受到

(2)第⑦段“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锅中饺子的形态,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题号 3
参考答案 动作 母亲包水饺的熟练,她勤劳,朴实,对水饺的喜爱之情 比喻 期待,兴奋
评分标准 共5点,第一、三、四每空1点,第二空每空2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把握,能够从细节描写中读懂情感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根据河北保定高阳县期末试卷改编
知识点 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2,4,5,6,8单元
4.在朗读第⑨自然段时,用( )的语调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A.高昂深情 B.舒缓深情 C.亲切自然 D.低沉舒缓
题号 4
参考答案 B
评分标准 共2点
命题意图 通过文本阅读,考察学生从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情感。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朗读,情感品读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2,4,5,6,8单元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30点)
七月明哲思,享精彩。(本题共35点)
漫画贴近生活,充满谐趣,笔触简单,却又呈现独特的思辨,绘写人生百态。请阅读下面的漫画,感受漫画趣味的同时思考漫画的含义,想想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提示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选材组材(15点) 语言表达(12点) 整体书写(3点)
A 15点:能够写清楚漫画中的道理,分段表述漫画的意义,把自己的思考写具体,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补充哲理,把漫画“做好准备,迎接机遇”的哲理讲清楚,。 14点:能从漫画的画面和道理和自己的经历几方面来写,分段表述,通过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写到了做好准备。 12点:语言通顺连贯,条理清楚,对于漫画的哲理叙述具体充分。 10-11点:语言通顺连贯,条理清楚,对于漫画的哲理叙述具体充分,但是有1-2处语句表述欠妥。 3点:书写整洁端正,能使用符号修改,但不超过2处,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0-1处。
B 12-13点能从漫画的画面和道理和自己的经历几方面来写,分段表述,但是主要理由尚可具体些。 8-9点:语言比较通顺连贯,词语运用还恰当,能对吸引人的理由作较具体的陈述,虽有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但总体不影响阅读。 2点:书写比较整洁端正,能使用符号修改,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3处之内。
C 10-11点:能介绍漫画的画面,能分段表述,稍微介绍自己的见闻,但都只是简单介绍。 6-7点:语言基本通顺连贯,但结合自己的经历不够充分,有一些叙述不够清楚,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但不影响阅读。
D 5-9点:没有介绍漫画,也没有点名观点或道理,内容不完整、不清楚或只有一段。 1-4点:只写了一两句话,不能形成文段。 0点:没写 4-5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于小部分内容的理解。 2-3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大部分内容的理解。 0-1点:语言表达混乱,词不达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1点:书写很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在4处以上。 0点:没有写或者无法辨认。
题号 写作
参考答案 略
评分标准 共30点,具体请看上表
命题意图 漫画理解和写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兴趣,同时也能较好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进行表达。
难度 中(低/中/高) 来源 原创
知识点 漫画写作 教材单元 对标教材第8单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