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哦,香雪目录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二、知人论世,辅助阅读三、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四、勾画圈点,赏析人物01020304五、细读作品,把握主旨六、再读文章,赏析语言七、拓展延伸,难点突破八、作业布置,提高巩固0506070801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铁凝认为少女梦想虽幼稚、缥缈,但最纯洁、美丽,是人性中宝贵情感,能洗涤人性丑陋部分。铁凝对少女梦想的看法这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可反衬对照人性中功利、自私等,是文学创作中独特而珍贵的题材。少女梦想的珍贵《哦,香雪》以一群山村少女的梦想为蓝本,展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少女的梦想在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动人,成为小说的核心情感线索。小说与少女梦想的关联引出《哦,香雪》02二、知人论世,辅助阅读铁凝,1957年9月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作丰富,涵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等。01她以女作家的敏锐、细腻,发掘生活素材中的独到之处,作品语言清朗睿智,质朴优美,深受读者喜爱。02铁凝的生平与成就作者介绍时代思潮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小说出现抒情化倾向,《哦,香雪》产生于此时。小说反映了80年代初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艰难与坎坷,以普通人生活为表现对象,揭示人物心灵世界,传达时代情绪。写作背景03三、初读感知,理清思路0102生字注音皱褶(zhě) 纤(xiān)细 隧道(suì)娇嗔(chēn) 虔(qián)诚 斟酌(zhēn zhuó) 搡(sǎng) 惆怅(chóu chàng) 接茬(chá) 磨蹭(mó ceng) 怜悯(mǐn) 笨拙(zhuō)、温馨(xīn) 怂恿(sǒng yǒng)窸(xī)窸窣(sū)窣词语解释皱褶:衣服布料等因受褶压而形成的皱纹;娇嗔:佯装生气的娇态;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怂恿:鼓动别人去做(多指不好的事情);战栗:战抖,哆嗦,同颤栗。字词积累小说背景、人物及情节小说以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描写了一群纯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女孩,通过对以香雪为代表的这些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写,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发了优美而丰富的情感。“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圈画关键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火车进村,停靠一分钟,姑娘们打扮,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火车开走,姑娘们互开玩笑,做生意,凤娇与“北京话”聊天,香雪看到铅笔盒,上学被人嘲笑,车上的冷漠,香雪错上了车,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与姐妹们相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三要素老作家孙犁称赞《哦,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是一首纯净的诗,像清泉,给人纯净的感觉。铁凝认为少女的梦想是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她真心热爱小说中的人物,即使是他们的自私、愚昧、落后也显得真切感人。名人眼中的《哦,香雪》学生发表自己读完小说后的感受,畅所欲言。学生活动畅谈感受04四、勾画圈点,赏析人物香雪在文中的第一次出现小说第五段末尾提到香雪和凤娇,香雪比凤娇更积极主动地对“火车”带来的不同“世界”充满渴盼。分角色朗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的性格特点。凤娇说话大胆直率,暗示对“北京话”的特殊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丰富;“那个姑娘”泼辣性格分明。分角色朗读与对话分析分段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香雪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怕——不怕——犹豫——坚定的变化,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香雪的心理活动圈画出文中相关的景物描写语句,分析其如何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第66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香雪的害怕;第69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香雪的不怕;第70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香雪的犹豫;第71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香雪的坚定。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香雪的性格特点01.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交流,选择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只要符合人物特点均可。02.小结小说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香雪是其中着力刻画的形象。她是纯净无瑕、明净秀丽、不掺杂质的,看人看生活的眼光透明、纯净。小说以人物为中心,以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时,主要抓住语言、动作、细节、肖像和直接心理描写,还使用了衬托手法和对比法,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对香雪的评价05五、细读作品,把握主旨火车开进深山以前的台儿沟台儿沟“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人们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与世隔绝。火车开进深山以后的台儿沟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对山外的东西充满好奇和向往,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台儿沟的变化香雪与其他姑娘们都表现了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相同点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而香雪更注重文化用品,渴望用鸡蛋换铅笔盒。不同点香雪是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不一样,显得更勇敢、更突出。香雪与众不同的原因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异同香雪追求铅笔盒的原因香雪的木制铅笔盒在镇上同学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挣回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铅笔盒的象征意义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显示了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小 结小说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小说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纯美的心灵。探究小说主旨06六、再读文章,赏析语言台儿沟是一个小山村,火车站也是一个小站,火车只停留一分钟,小说运用以小见大和象征手法,赋予了火车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小说的视角与手法01视角独特,以小见大香雪的内心活动是多角度的,细腻而丰富,包括对环境和人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香雪的心情有兴奋,也有恐惧,两者交替演进,合情合理;围绕铅笔盒展现心理活动,表现了她战胜黑暗和恐惧的内在精神动力,让周围环境随着情绪变化而转换色调,情景交融互动,呈现出诗化的意境美。香雪的内心活动心理刻画细腻丰富07七、拓展延伸,难点突破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大胆发表自己对香雪花40个鸡蛋,夜里走30多里山路换取铅笔盒的看法,判断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否是虚荣心的体现。香雪换铅笔盒的讨论“哦”字的读音与含义“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体现了作者对香雪的赞叹、喜爱之情,不能去掉这个字。标题中的“哦”有两种读法,读四声表示领会、醒悟,包含赞叹;读二声是叹词,表示惊奇。标题的探讨08八、作业布置,提高巩固1.《哦,香雪》这部短篇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细节描写,需要我们仔细揣摩,用心体会其精妙之处。自选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写一则短评。2. 2.易卜生有一部戏剧作品《玩偶之家》,结局是娜拉出走,离开家庭,剧本在娜拉出走后戛然而止。那么娜拉出走后会有什么出路呢?关于这一问题,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文艺会讲上针对“娜拉走后怎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香雪走出台儿沟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香雪走后怎样”为主题,展开合理想象,为香雪的故事续写结局并陈述理由,500字左右。写一则短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