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无忧】五年级科学上册 3.光的反射(苏教版)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科学观念: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体会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折返现象,理解光反射的概念,观察在反射过程中光线方向、角度的变化特点。科学思维:在观察、游戏和制作活动中,描述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点;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给物体分类,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探究实践:利用镜子反射阳光游戏,认识光的反射,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潜望镜。态度责任: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利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乐于合作与分享。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难点: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并制作潜望镜。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光来自光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在空气中行进时,遇到其他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本课就围绕“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话题展开。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并利用该现象做游戏,认识光的反射。第二部分,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若干大小适宜的平面镜、各种表面平滑度不同的物体、手电筒、若干张白色硬卡纸、长方形硬纸盒(如牙膏盒)、剪刀、美工刀、透明胶带等。教学过程活动一 镜面反射1.试着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实验目的:通过两个小实验,研究类似现象,发现共同点,从而对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实验猜想:光照在物体上被反射回来,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一面平面镜、背光的墙面。实验步骤: (1)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一名同学站在阳光下,拿着平面镜反射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2)让同学的脸亮起来。一名同学的右脸朝向阳光,左脸背着阳光,另一名同学拿着镜子将反射的阳光照射在这名同学的左脸上,观察这名同学脸部的光线变化。实验现象:(1)阳光通过平面镜照到背光的墙上。(2)这名同学的左脸变亮了。实验分析:(1)我们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我们用镜面改变了光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光照到背光的墙上。(2)平面镜将直射的光反射到同学的脸上,使同学的左脸亮起来。同时,同学的脸也反射了一部分的光。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2.做“阳光接力打靶”游戏。在教室背阴处画一个靶标。至少三人一组,每人手持一面平面镜,按如图所示分别站在阳光下、教室前面和后面。将光传递到教室,再投射到背阴墙面上的靶标上。仔细调整各自镜子的高度与角度,使光能够反射到靶标上。如果要提高游戏的难度,可以增加人与镜子的数量,也可以使用镜面较小的镜子。3.认识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反射光线依然沿直线传播。活动二 反光物体的特点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 生活中类似镜子的物体,像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抛光的金属面等,它们可以清晰地映照出其他物体,还有阳光或灯光下看上去较耀眼的物体,这些都是反光效果比较好的物体。2.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分 析 如图所示,不锈钢雕塑反射出周围清晰的景物;摆放在平面镜上的苹果,可以从镜中看见清晰的苹果镜像;湖面清澈、平静,可以从水面看见周围清晰的倒影。如果物体表面很光滑(哪怕是细微的凹凸也没有),那么当光线照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人们就会看到明亮的镜像。结 论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 分 析 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这使我们能够看到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月面。月球向着太阳的半个月面是亮区,另外半个月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我们之所以在夜晚能看到又大又亮的月亮,是因为月亮相比其他天体距离地球更近,太阳光照到月球上,经过月球表面的反射再到达人眼,使月亮看起来好像在发光。结 论 月亮不是光源,但能反射太阳光。设计意图:通过使用镜子控制阳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体会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折返现象,理解光的反射的概念,观察在反射过程中光线方向、角度的变化特点,并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点。活动三 玩镜子实验目的:通过镜子反射实验,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从而了解反射现象。实验材料:一面大镜子、两面小镜子、玩具车。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镜子前,要能够与同伴在镜子里相互看见,但都看不见自己。(2)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实验分析:(1)镜子是反光效果很好的物体。两个同学同时照镜子,通过平面镜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能在镜子中看到别人,别人也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为90°时,镜子中出现的玩具车有4辆,中间的影像还可以看见镜子的接缝;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为60°时,镜子中将出现5辆玩具车,说明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出现的影像就越多。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是大小相等左右方向相反的。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在镜子中所成的影像越多。镜子与物体所成的角度不同,影像的方向也不同。设计意图:此活动由两部分组成: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活动四 制作一个潜望镜潜望镜是一个非常典型地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例子。潜水艇的潜望镜被誉为潜水艇的“眼睛”。当潜水艇在水下时,潜水艇指挥员需要使用潜望镜对外进行观察,通过潜望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情况。制作材料:长方体盒子(牛奶盒、牙膏盒等)、相应尺寸的镜子、剪刀。制作步骤:(1)准备好长方体盒子,计算得到合适的镜子。(2)在盒子上下相错开的位置剪两个斜口,装入镜子,镜面相对,与盒璧成45°角。制作原理:当潜望镜的镜面与盒底边成45°角,两面镜子的镜面相对且平行时,第一块镜子的反射光全部投射到另一块镜子上,然后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自制的潜望镜让我们不用靠在窗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象。制作须知:(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如大小、形状合适的硬纸盒,大小合适的平面镜等。(2)制作过程要细致耐心,如两个观察口大小要规整、镜子插口的角度要准确等。活动五 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古希腊学者认为,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后来,又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了像触须那样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公元11 世纪初,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赛姆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1.你怎么评价古人的看法?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进而感知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等。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本身发光或物体反射的其他光线进入人眼,而不是人眼发出的光照到物体上形成视觉。2.你是如何看见视力表的 你的视力正常吗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分为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兰氏环视力表。我国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分为近视力表和远视力表两种。近视力表测量距离为30厘米,测的是近视力;远视力表测量距离为5米,测的是远视力,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是远视力表。此表为14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符号“E”所组成,测量数值为0.1~1.5(或4. 0~5.2),数值越大,视力越好。视力表后面是个灯箱,里面有光源发出明亮的白光,照射视力表上的“E”,形成投影(产生阴影) ;如果环境光线比较亮,也可以通过反射看到上面的“E”。活动手册课堂总结本课我们知道了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通过把“阳光照到背光的上”“阳光接力打靶”等游戏,认识光的反射;通过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第3课光的反射(苏教版)五年级上核心素养内容总览02探究新知03课堂练习04活动手册05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01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体会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折返现象,理解光反射的概念,观察在反射过程中光线方向、角度的变化特点。科学思维:在观察、游戏和制作活动中,描述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点;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给物体分类,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探究实践:利用镜子反射阳光游戏,认识光的反射,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潜望镜。核心素养目标态度责任: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利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乐于合作与分享。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难点: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并制作潜望镜。探究新知活动一 镜面反射1.试着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怎样用镜子让她的左脸亮起来?探究新知实验目的:通过两个小实验,研究类似现象,发现共同点,从而对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实验猜想:光照在物体上被反射回来,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一面平面镜、背光的墙面。实验步骤: (1)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一名同学站在阳光下,拿着平面镜反射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2)让同学的脸亮起来。一名同学的右脸朝向阳光,左脸背着阳光,另一名同学拿着镜子将反射的阳光照射在这名同学的左脸上,观察这名同学脸部的光线变化。探究新知实验现象:(1)阳光通过平面镜照到背光的墙上。(2)这名同学的左脸变亮了。实验分析:(1)我们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我们用镜面改变了光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光照到背光的墙上。(2)平面镜将直射的光反射到同学的脸上,使同学的左脸亮起来。同时,同学的脸也反射了一部分的光。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探究新知2.做“阳光接力打靶”游戏。在教室背阴处画一个靶标。至少三人一组,每人手持一面平面镜,按如图所示分别站在阳光下、教室前面和后面。将光传递到教室,再投射到背阴墙面上的靶标上。探究新知仔细调整各自镜子的高度与角度,使光能够反射到靶标上。如果要提高游戏的难度,可以增加人与镜子的数量,也可以使用镜面较小的镜子。3.认识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反射光线依然沿直线传播。探究新知4.下面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 在“口” 里画“√”。√√√探究新知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探究新知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 生活中类似镜子的物体,像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拋光的金属面等,它们可以清晰地映照出其他物体,还有阳光或灯光下看上去较耀眼的物体,这些都是反光效果比较好的物体。活动二 反光物体的特点探究新知2.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分 析 如图所示,不锈钢雕塑反射出周围清晰的景物;摆放在平面镜上的苹果,可以从镜中看见清晰的苹果镜像;湖面清澈、平静,可以从水面看见周围清晰的倒影。探究新知如果物体表面很光滑(哪怕是细微的凹凸也没有),那么当光线照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人们就会看到明亮的镜像。结 论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探究新知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 分 析 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这使我们能够看到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月面。月球向着太阳的半个月面是亮区,另外半个月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我们之所以在夜晚能看到又大又亮的月亮,是因为月亮相比其他天体距离地球更近,太阳光照到月球上,经过月球表面的反射再到达人眼,使月亮看起来好像在发光。结 论 月亮不是光源,但能反射太阳光。探究新知实验目的:通过镜子反射实验,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从而了解反射现象。实验材料:一面大镜子、两面小镜子、玩具车。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镜子前,要能够与同伴在镜子里相互看见,但都看不见自己。(2)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活动三 玩镜子探究新知实验分析:(1)镜子是反光效果很好的物体。两个同学同时照镜子,通过平面镜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能在镜子中看到别人,别人也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为90°时,镜子中出现的玩具车有4辆,中间的影像还可以看见镜子的接缝;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为60°时,镜子中将出现5辆玩具车,说明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出现的影像就越多。探究新知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是大小相等左右方向相反的。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在镜子中所成的影像越多。镜子与物体所成的角度不同,影像的方向也不同。探究新知光的反射和折射探究新知活动四 制作一个潜望镜潜望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例子。潜水艇的潜望镜被誉为潜水艇的“眼睛”。当潜水艇在水下时,潜水艇指挥员需要使用潜望镜对外进行观察,通过潜望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情况。探究新知制作材料:长方体盒子(牛奶盒、牙膏盒等)、相应尺寸的镜子、剪刀。制作步骤:(1)准备好长方体盒子,计算得到合适的镜子。(2)在盒子上下相错开的位置剪两个斜口,装入镜子,镜面相对,与盒璧成45°角。探究新知制作原理:当潜望镜的镜面与盒底边成45°角,两块镜子的镜面相对且平行时,第一块镜子的反射光全部投射到另一块镜子上,然后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自制的潜望镜让我们不用靠在窗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象。制作须知:(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如大小、形状合适的硬纸盒,大小合适的平面镜等。(2)制作过程要细致耐心,如两个观察口大小要规整、镜子插口的角度要准确等。探究新知制作潜望镜探究新知 古希腊学者认为,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后来,又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了像触须那样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活动五 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公元11 世纪初,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赛姆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探究新知1.你怎么评价古人的看法?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进而感知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等。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本身发光或物体反射的其他光线进入人眼,而不是人眼发出的光照到物体上形成视觉。探究新知2.你是如何看见视力表的 你的视力正常吗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分为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兰氏环视力表。我国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分为近视力表和远视力表。近视力表测量距离为30厘米,测的是近视力;远视力表测量距离为5米,测的是远视力,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是远视力表。此表为14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符号“E”所组成,测量数值为0.1~1.5(或4. 0~5.2),数值越大,视力越好。探究新知视力表后面是个灯箱,里面有光源发出明亮的白光,照射视力表上的“E”,形成投影(产生阴影) ;如果环境光线比较亮,也可以通过反射看到上面的“E”。课堂练习课堂回顾1.[填空]光线照射到镜子、玻璃幕墙、月亮等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__________。2.[填空]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越________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反射光线沿________传播。反射光滑直线课堂练习1.[判断]教室的墙壁刷成白色是为了增加反光效果。( )2.[判断]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直射到月球上,月球再把太阳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3.[判断]只有表面光亮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4.[判断]平面镜成的像与原物体大小相同。( )5.[选择]用我们制作的潜望镜观察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潜望镜后,经过( )次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A.1 B.2 C.3 D.4√B√×√课堂练习6. [选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猴子捞月 C.凿壁偷光 D.一叶障目7.[选择]潜水艇在水下作业时,需要使用到( )。A.显微镜 B.望远镜 C.潜望镜 D.反光镜8.[选择]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D.手影游戏9.[选择]小英在梳妆镜前面梳头,她穿的衣服左半边是蓝色,右半边是白色。她在镜中的像的衣服颜色应该是( )。A.左蓝右白 B.左白右蓝 C.上蓝下白 D.上白下蓝BCCB课堂练习9.[画图]轩轩的外公从深井中打水,不小心将水桶掉人井中。他想把水桶捞上来,但是井底太暗了。在没有手电筒的情况下,聪明的轩轩拿来一面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把井底照亮了。请你大致画出平面镜照亮井底的光的路线图。活动手册课堂总结本课我们知道了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通过把“阳光照到背光的上”“阳光接力打靶”等游戏,认识光的反射;通过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堂无忧】五年级科学上册3.光的反射(苏教版) 张PPT+音视频.pptx 【课堂无忧】五年级科学上册3.光的反射(苏教版)教学设计.doc 光的反射和折射.mp4 制作潜望镜.mp4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