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 临考信息押题卷04(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情境 荒漠中的骆驼刺 荒漠中的骆驼刺 ,根系非常发达。下列反映生 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 ,与骆驼刺相同的是( C )A.农田中的杂草会使作物减产 B.蚯蚓可以疏松土壤C.南极的海豹有较厚的皮下脂肪 D.森林中的树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如图是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据图回答2 ∽5题。2.该生态系统中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B )A.4条 B.5条 C.7条 D.8条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食物网中某一条食物链 的是( A )A.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B.水蚤- 小鱼- 水兽C.水蚤- 鸭- 水兽D.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4.某工厂将含有重金属镉的工业废水偷偷排入该池塘 中 ,食物网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B )A.小鱼 B.水兽 C.鸭 D.水生植物5.若该池塘中水蚤的数量减少 ,小鱼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C )6.当不小心接触较烫的物体时 ,我们会将手快速向上抬起 ,其过程如下图 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皮肤上的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结构5接收缩手信号后可产生动力将手臂向 上抬起7.新角度 构建概念图 构建合理的概念图 ,有利于对知识的归纳和理解。 如图为康康同学绘制的概念图 , M、 1、2、3可表示( A )A.血管、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B.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C.染色体、蛋白质、 DNA、基因D.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和珍稀物种的身份,成 为世界的瑰宝。请结合图文回答8 ∽10题。8.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经过进化 ,现在大熊猫99%的食物为竹笋、 鲜嫩的竹叶以及竹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大熊猫和竹子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B.大熊猫细胞分化形成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保护组织C.大熊猫食性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大熊猫和竹子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9.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如图为大熊猫“萌兰”某个细胞的染 色体组成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A.该细胞有20对染色体 B.该细胞是生殖细胞C.该细胞共含21对基因 D.“萌兰”是雄性大熊猫10.如图所示的动物分类表中 ,与大熊猫“萌兰”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C )A.荒漠猫 B.家猫 C.北极熊 D.兔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1.新情境 厨余垃圾的处理( 8分)厨余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 ,可转化为新的资源 ,也可作为肥料。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 研究过程如下。(一)堆肥制作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2.准备堆肥材料厨余垃圾若干、 EM菌(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 制剂)一包。3.进行堆肥在滤网层上均匀放入约5 cm厚的厨余垃圾 ,并均匀撒入约20 g EM菌 ,再 均匀放入约5 cm厚的厨余垃圾 ,并均匀撒入约20 g EM菌……重复这两个 步骤 ,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 ,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 5天后堆肥 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液肥原液) ,底 部伴有白色沉淀物 ,散发出较强的酸味 ,堆肥温 度高达70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1 将500 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 ,并将质量相近、发芽 情况相近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 cm 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2 将液肥原液以1: 100的比例稀释,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3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的高度为 14.2 cm,茎最粗处周长为2.2 cm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高 11.8 cm,茎最粗处周长 为1.6 cm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回答:( 1)堆肥制作的步骤3中 , 向厨余垃圾中 均匀撒入EM菌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 一般步骤中的_接种_。(2)堆肥过程中 ,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 的是_制造无氧环境_,_利于发酵_。(3)堆肥桶内温度升高是因为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 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热量_;堆肥桶内散发出较强的 酸味 ,原因是_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_。(4)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步骤2中的“?”处应填写_等量的清水_, 理由是_乙组应和甲组形成以液肥为变量的对照__(意思相近即可)__。(5)根据实验结果 ,分析甲组土豆植株 高度和茎最粗处周长均大于乙组的原因: EM菌能够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 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_, 适量无机盐有助于 土豆植株的生长__(合理即可_)__。(6)请你再为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提出一条建议 ,使得到 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将甲_、 乙组栽种的土豆数量由一个换成十个__(合_ 理即可_)__。12.( 7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估算 ,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 者超过9 700万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 》已将糖尿病防治列 为重大行动之一 ,通过个人、社会和政府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进行控制和治 疗。 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① ~ ⑧表示生理过程; 图二是胰腺 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动态范围内。饭后 ,食物 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_葡萄糖_,被彻底消化后的物质主要在_小肠_中经 ①过程进入血液。此时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经图一中_⑧ _(填序号)过 程进入血液 ,使血糖浓度降低。(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在磨碎胰腺的过程中 , 图二中的_胰腺_细胞分泌的胰液会将其分解。(3) 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的痛苦 , 当该制剂经 过图一中_② _(填序号)过程进入肺泡时 ,膈肌处于_收缩_状态。(4)在尿的形成过程中 ,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图一中⑥过程被重吸收回 到血液。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_抑制_(填“抑制”或“促进”)该 过程 ,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13.新角度 立体农业( 7分)立体农业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 来的农业生产模式。“莲藕生态养鱼”是在藕田中养鱼的一种池塘立体生态 种养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生态模式 ,但往往由于鱼塘条 件的限制 ,投放适宜的鱼苗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表为供选择的鱼 苗及其食性或食物。据表回答下列问题: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是_鲢鱼_, 因为 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_, 投放后形成_ 的食物链短_, 能量损耗较少_。(从食物或食性、食物链及能量传递等方 面说明)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2)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莲和浮游植物_。(3)实际养殖中 ,人们在鱼塘投放鱼苗的同时还投放其他有经济价值的 水生生物 ,如虾、蟹等 ,鱼塘中的鱼和这些水生生物间一定存在_竞争_(填种间关系)关系。投放后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提高 ,这是因为 投放其他水生生物后 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_, 提高了该生态系_ 统的 自动__(或 自我_) 调节能力__(合理即可_)__。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4)鱼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 ,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 ,会造成鲢鱼数量_减少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原因是__莲和浮游植物的竞争会_使浮游_ 植物数量下降 ,鲢鱼的食物减少 ,进而导致鲢鱼数量减少(合理即可。)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14.( 8分)凤仙花别名指甲花 ,带有天然红棕色素 ,将花瓣或者叶子捣碎, 用树叶包在指甲上 ,能给指甲染上鲜艳的颜色。 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凤 仙花子房和果实结构 ,并用箭头表示出子房各结构与果实各结构之间的关 系 , 图2是凤仙花的一条染色体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花瓣中的红棕色素存在于其细胞的_液泡_(填结构) 中。(2)凤仙花属于_被子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 图1中的③是_胚珠 _。(3)控制凤仙花花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图2中的⑥ DNA 构成。(4)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 ,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_红色_ 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Ⅲ中红色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Rr和Rr_(以R、 r表示显、 隐性基因)。不同亲代的杂 交组合 子代性状红色(棵) 粉白(棵)Ⅰ.红色 ×粉白 55 0Ⅱ.红色 ×粉白 19 15Ⅲ.红色 ×红色 20 8(5)培育凤仙花新植株的方式除了种子繁殖 ,还有清水培育等。清水培 育的操作过程是 :剪掉凤仙花茎的上段 ,长20~30厘米 ,将下半部叶片用 消毒后的剪刀剪除 ,插入清水中诱导水生根 ,待长出水生根后进行营养液 静置水培。清水培育得到凤仙花新植株采用的繁殖方式属于_无性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若想实现一颗凤仙花植株上既开红花又开粉 白花,应采用的繁殖方式为_嫁接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统编版中考生物精品课件人教版中考复习2025年中考生物新考向模拟试题 讲解课件(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04生物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情境 荒漠中的骆驼刺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下列反映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与骆驼刺相同的是( )CA.农田中的杂草会使作物减产 B.蚯蚓可以疏松土壤C.南极的海豹有较厚的皮下脂肪 D.森林中的树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解题思路】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可以吸收荒漠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农田中的杂草会使作物减产”表示杂草与作物之间有竞争关系。B、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森林中的树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南极的海豹有较厚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的环境,是生物适应环境。如图是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题。2.该生态系统中,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BA.4条 B.5条 C.7条 D.8条【解题思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相连,箭头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题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 水蚤小鱼 水兽;水生植物 小鱼 水兽; 水生植物 鸭 水兽;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水生植物 水蚤小鱼 鸭 水兽,共5条,B符合题意。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食物网中某一条食物链的是( )AA.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B.水蚤 小鱼 水兽C.水蚤 鸭 水兽D.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解题思路】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可以正确表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B、水蚤 小鱼 水兽、水蚤 鸭 水兽均未从生产者开始,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虽从生产者开始,但是未在最高级消费者结束,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4.某工厂将含有重金属镉的工业废水偷偷排入该池塘中,食物网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BA.小鱼 B.水兽 C.鸭 D.水生植物5.若该池塘中水蚤的数量减少,小鱼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CA. B. C. D.【解题思路】水蚤与小鱼之间有捕食关系,水蚤数量减少,小鱼会因食物短缺而数量下降。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小鱼的数量会慢慢恢复,然后达到一个低于原数值的相对稳定状态,C符合题意。6.当不小心接触较烫的物体时,我们会将手快速向上抬起,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皮肤上的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结构5接收缩手信号后可产生动力将手臂向上抬起【解题思路】选项 分析 正误A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缩手反射中,感受器位于皮肤,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属于简单反射D 题图缩手反射过程中5效应器是肌肉,能够使手臂向上抬起 √7.新角度 构建概念图 构建合理的概念图,有利于对知识的归纳和理解。如图为康康同学绘制的概念图, 、1、2、3可表示( )AA.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C.染色体、蛋白质、 、基因D.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 包含1、2、3,而1、2、3之间是并列关系。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符合该图关系。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包含哺乳动物。染色体由蛋白质和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生殖方式包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但无性生殖包含出芽生殖。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和珍稀物种的身份,成为世界的瑰宝。请结合图文回答 题。8.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现在大熊猫 的食物为竹笋、鲜嫩的竹叶以及竹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A.大熊猫和竹子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B.大熊猫细胞分化形成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保护组织C.大熊猫食性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大熊猫和竹子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解题思路】选项 分析 正误A 动植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 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 大熊猫是动物,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 织、神经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C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性动物,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逐步演变成现在以竹子为 主要食物 √选项 分析 正误D 竹子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没有系统这 一结构层次,而大熊猫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续表9.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如图为大熊猫“萌兰”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A.该细胞有20对染色体 B.该细胞是生殖细胞C.该细胞共含21对基因 D.“萌兰”是雄性大熊猫【解题思路】10.如图所示的动物分类表中,与大熊猫“萌兰”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CA.荒漠猫 B.家猫 C.北极熊 D.兔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1.新情境 厨余垃圾的处理(8分)厨余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也可作为肥料。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研究过程如下。(一)堆肥制作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2.准备堆肥材料厨余垃圾若干、 菌(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一包。3.进行堆肥在滤网层上均匀放入约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 菌,再均匀放入约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 菌……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液肥原液),底部伴有白色沉淀物,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堆肥温度高达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1 将 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并将质量相近、发芽 情况相近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 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原液以1 的比例稀释,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3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的高度为 ,茎最粗处周长为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高,茎最粗处周长为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回答:(1)堆肥制作的步骤3中,向厨余垃圾中均匀撒入 菌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中的______。接种(2)堆肥过程中,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无氧环境,利于发酵(3)堆肥桶内温度升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堆肥桶内散发出较强的酸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热量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4)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步骤2中的“?”处应填写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的清水乙组应和甲组形成以液肥为变量的对照(意思相近即可)(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甲组土豆植株高度和茎最粗处周长均大于乙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菌能够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适量无机盐有助于土豆植株的生长(合理即可)(6)请你再为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提出一条建议,使得到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甲、乙组栽种的土豆数量由一个换成十个(合理即可)12.(7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估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9 700万,《健康中国行动( 年)》已将糖尿病防治列为重大行动之一,通过个人、社会和政府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进行控制和治疗。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图二是胰腺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1)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动态范围内。饭后,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被彻底消化后的物质主要在______中经①过程进入血液。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经图一中____(填序号)过程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降低。葡萄糖小肠⑧图一图二(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磨碎胰腺的过程中,图二中的______细胞分泌的胰液会将其分解。胰腺图一图二(3)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的痛苦,当该制剂经过图一中____(填序号)过程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②收缩图一图二(4)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图一中⑥过程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______(填“抑制”或“促进”)该过程,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抑制图一图二【解题思路】增加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实现。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排出体外的尿液中具有较多葡萄糖,从而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图一图二. .. .13.新角度 立体农业(7分)立体农业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莲藕生态养鱼”是在藕田中养鱼的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生态模式,但往往由于鱼塘条件的限制,投放适宜的鱼苗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表为供选择的鱼苗及其食性或食物。据表回答下列问题: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食物或食性、食物链及能量传递等方面说明)鲢鱼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投放后形成的食物链短,能量损耗较少【解题思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若想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保证鱼所获得的能量较多。食物链越短,鱼所获得的能量越多。由表可知,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投放后形成的食物链短,能量损耗较少,因此最适宜投放的是鲢鱼。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2)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莲和浮游植物(3)实际养殖中,人们在鱼塘投放鱼苗的同时还投放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鱼塘中的鱼和这些水生生物间一定存在______(填种间关系)关系。投放后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提高,这是因为投放其他水生生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争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自动(或自我)调节能力(合理即可)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4)鱼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会造成鲢鱼数量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莲和浮游植物的竞争会使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鲢鱼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鲢鱼数量减少(合理即可)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14.(8分)凤仙花别名指甲花,带有天然红棕色素,将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给指甲染上鲜艳的颜色。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凤仙花子房和果实结构,并用箭头表示出子房各结构与果实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图2是凤仙花的一条染色体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凤仙花花瓣中的红棕色素存在于其细胞的______(填结构)中。液泡(2)凤仙花属于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图1中的③是______。被子胚珠图1图2【解题思路】凤仙花具有真正的花,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其他部分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据此可知,题图1中的①是子房壁,②是果皮,③是胚珠,④是种子。图1图2(3)控制凤仙花花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图2中的⑥_____构成。图1图2(4)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______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Ⅲ中红色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以、 表示显、隐性基因)。不同亲代的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红色(棵) 粉白(棵)Ⅰ.红色×粉白 55 0Ⅱ.红色×粉白 19 15Ⅲ.红色×红色 20 8红色和图1图2(5)培育凤仙花新植株的方式除了种子繁殖,还有清水培育等。清水培育的操作过程是:剪掉凤仙花茎的上段,长 厘米,将下半部叶片用消毒后的剪刀剪除,插入清水中诱导水生根,待长出水生根后进行营养液静置水培。清水培育得到凤仙花新植株采用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若想实现一颗凤仙花植株上既开红花又开粉白花,应采用的繁殖方式为______。无性嫁接图1图2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 临考信息押题卷04(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情境 荒漠中的骆驼刺 荒漠中的骆驼刺 ,根系非常发达。下列反映生 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 ,与骆驼刺相同的是( C )A.农田中的杂草会使作物减产 B.蚯蚓可以疏松土壤C.南极的海豹有较厚的皮下脂肪 D.森林中的树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解题思路】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 ,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可以吸 收荒漠土壤深处的水分 ,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 ,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A(×)“农田中的杂草会使作物减产”表示杂草与作物之间有竞争关系。B、 D(×)“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森林中的树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都属于生 物影响环境。C()南极的海豹有较厚的皮下脂肪 ,适应寒冷的环境 ,是生物适应环境。如图是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据图回答2 ∽5题。2.该生态系统中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B )A.4条 B.5条 C.7条 D.8条【解题思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 级消费者 , 中间用箭头相连 ,箭头总是由被捕食者 指向捕食者。题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 水兽;水生植物- 小鱼- 水兽; 水生植物- 鸭- 水兽;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 鸭- 水兽 ,共5条 ,B符合题意。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食物网中某一条食物链 的是( A )A.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B.水蚤- 小鱼- 水兽C.水蚤- 鸭- 水兽D.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解题思路】A()水生植物→ 小鱼→ 鸭→ 水兽 从生产者开始 ,到最高营养级结束 ,可以正确表示 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B、 C(×)水蚤→ 小鱼→ 水兽、水蚤→ 鸭→ 水兽 均未从生产者开始 ,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水生植物→ 水蚤→ 小鱼虽从生产者开始 ,但是未在最高级消费者结 束 ,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4.某工厂将含有重金属镉的工业废水偷偷排入该池塘 中 ,食物网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B )A.小鱼 B.水兽 C.鸭 D.水生植物5.若该池塘中水蚤的数量减少 ,小鱼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C )【解题思路】水蚤与小鱼之间有捕食关系 ,水蚤数量减少 ,小鱼会因食物 短缺而数量下降。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段时间之 后 ,小鱼的数量会慢慢恢复 ,然后达到一个低于原数值的相对稳定状态 , C符合题意。6.当不小心接触较烫的物体时 ,我们会将手快速向上抬起 ,其过程如下图 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皮肤上的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结构5接收缩手信号后可产生动力将手臂向 上抬起【解题思路】选项 分析 正误A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缩手反射中 ,感受器位于皮肤,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属于简单反射 ×D 题图缩手反射过程中5效应器是肌肉,能够使手臂向上抬起 √7.新角度 构建概念图 构建合理的概念图 ,有利于对知识的归纳和理解。 如图为康康同学绘制的概念图 , M、 1、2、3可表示( A )A.血管、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B.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C.染色体、蛋白质、 DNA、基因D.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 , M包含1、2、3 ,而1、2、3之间是并列关系。 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 ,符合该图关系。B(×)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但脊椎动物包含哺乳动物。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生殖方式包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但无性生殖包含出芽生殖。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和珍稀物种的身份,成 为世界的瑰宝。请结合图文回答8 ∽10题。8.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经过进化 ,现在大熊猫99%的食物为竹笋、 鲜嫩的竹叶以及竹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大熊猫和竹子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B.大熊猫细胞分化形成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保护组织C.大熊猫食性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大熊猫和竹子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解题思路】选项 分析 正误A 动植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 体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B 大熊猫是动物 ,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 织、神经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 ×C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性动物,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逐步演变成现在以竹子为 主要食物 √D 竹子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没有系统这 一结构层次 ,而大熊猫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如图为大熊猫“萌兰”某个细胞的染 色体组成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A.该细胞有20对染色体 B.该细胞是生殖细胞C.该细胞共含21对基因 D.“萌兰”是雄性大熊猫【解题思路】10.如图所示的动物分类表中 ,与大熊猫“萌兰”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C )A.荒漠猫 B.家猫 C.北极熊 D.兔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1.新情境 厨余垃圾的处理( 8分)厨余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 ,可转化为新的资源 ,也可作为肥料。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 研究过程如下。(一)堆肥制作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2.准备堆肥材料厨余垃圾若干、 EM菌(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 制剂)一包。3.进行堆肥在滤网层上均匀放入约5 cm厚的厨余垃圾 ,并均匀撒入约20 g EM菌 ,再 均匀放入约5 cm厚的厨余垃圾 ,并均匀撒入约20 g EM菌……重复这两个 步骤 ,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 ,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 5天后堆肥 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液肥原液) ,底 部伴有白色沉淀物 ,散发出较强的酸味 ,堆肥温 度高达70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1 将500 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 ,并将质量相近、发芽 情况相近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 cm 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2 将液肥原液以1: 100的比例稀释,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3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的高度为 14.2 cm,茎最粗处周长为2.2 cm 5天后测得土豆植株高 11.8 cm,茎最粗处周长 为1.6 cm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回答:( 1)堆肥制作的步骤3中 , 向厨余垃圾中 均匀撒入EM菌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 一般步骤中的_接种_。(2)堆肥过程中 ,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 的是_制造无氧环境_,_利于发酵_。(3)堆肥桶内温度升高是因为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 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热量_;堆肥桶内散发出较强的 酸味 ,原因是_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_。(4)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步骤2中的“?”处应填写_等量的清水_, 理由是_乙组应和甲组形成以液肥为变量的对照__(意思相近即可)__。(5)根据实验结果 ,分析甲组土豆植株 高度和茎最粗处周长均大于乙组的原因: EM菌能够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 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_, 适量无机盐有助于 土豆植株的生长__(合理即可_)__。(6)请你再为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提出一条建议 ,使得到 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将甲_、 乙组栽种的土豆数量由一个换成十个__(合_ 理即可_)__。12.( 7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估算 ,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 者超过9 700万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 》已将糖尿病防治列 为重大行动之一 ,通过个人、社会和政府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进行控制和治 疗。 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① ~ ⑧表示生理过程; 图二是胰腺 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动态范围内。饭后 ,食物 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_葡萄糖_,被彻底消化后的物质主要在_小肠_中经 ①过程进入血液。此时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经图一中_⑧ _(填序号)过 程进入血液 ,使血糖浓度降低。(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在磨碎胰腺的过程中 , 图二中的_胰腺_细胞分泌的胰液会将其分解。(3) 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的痛苦 , 当该制剂经 过图一中_② _(填序号)过程进入肺泡时 ,膈肌处于_收缩_状态。(4)在尿的形成过程中 ,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图一中⑥过程被重吸收回 到血液。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_抑制_(填“抑制”或“促进”)该 过程 ,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解题思路】增加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实现。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使排出体外的尿液中具有较多葡萄糖,从而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13.新角度 立体农业( 7分)立体农业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 来的农业生产模式。“莲藕生态养鱼”是在藕田中养鱼的一种池塘立体生态 种养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生态模式 ,但往往由于鱼塘条 件的限制 ,投放适宜的鱼苗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表为供选择的鱼 苗及其食性或食物。据表回答下列问题: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是_鲢鱼_, 因为 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_, 投放后形成_ 的食物链短_, 能量损耗较少_。(从食物或食性、食物链及能量传递等方 面说明)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解题思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若想要获得较好的经 济效益 ,需要保证鱼所获得的能量较多。食物链越短 ,鱼所获得的能量越 多。 由表可知 ,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 ,投放后形成的食物链短 ,能量损耗 较少 , 因此最适宜投放的是鲢鱼。(2)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莲和浮游植物_。(3)实际养殖中 ,人们在鱼塘投放鱼苗的同时还投放其他有经济价值的 水生生物 ,如虾、蟹等 ,鱼塘中的鱼和这些水生生物间一定存在_竞争_(填种间关系)关系。投放后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提高 ,这是因为 投放其他水生生物后 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_, 提高了该生态系_ 统的 自动__(或 自我_) 调节能力__(合理即可_)__。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4)鱼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 ,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 ,会造成鲢鱼数量_减少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原因是__莲和浮游植物的竞争会_使浮游_ 植物数量下降 ,鲢鱼的食物减少 ,进而导致鲢鱼数量减少(合理即可。)鱼苗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食性或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14.( 8分)凤仙花别名指甲花 ,带有天然红棕色素 ,将花瓣或者叶子捣碎, 用树叶包在指甲上 ,能给指甲染上鲜艳的颜色。 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凤 仙花子房和果实结构 ,并用箭头表示出子房各结构与果实各结构之间的关 系 , 图2是凤仙花的一条染色体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花瓣中的红棕色素存在于其细胞的_液泡_(填结构) 中。(2)凤仙花属于_被子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 图1中的③是_胚珠 _。【解题思路】凤仙花具有真正的花 ,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花完成传 粉和受精后 ,花的其他部分凋落 ,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其中 ,子房壁发 育成果皮 ,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据此可知 ,题图1中的①是子房 壁 ,②是果皮 ,③是胚珠 ,④是种子。(3)控制凤仙花花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图2中的⑥ DNA 构成。(4)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 ,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_红色_ 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Ⅲ中红色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Rr和Rr_(以R、 r表示显、 隐性基因)。不同亲代的杂 交组合 子代性状红色(棵) 粉白(棵)Ⅰ.红色 ×粉白 55 0Ⅱ.红色 ×粉白 19 15Ⅲ.红色 ×红色 20 8(5)培育凤仙花新植株的方式除了种子繁殖 ,还有清水培育等。清水培 育的操作过程是 :剪掉凤仙花茎的上段 ,长20~30厘米 ,将下半部叶片用 消毒后的剪刀剪除 ,插入清水中诱导水生根 ,待长出水生根后进行营养液 静置水培。清水培育得到凤仙花新植株采用的繁殖方式属于_无性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若想实现一颗凤仙花植株上既开红花又开粉 白花,应采用的繁殖方式为_嫁接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四).pptx 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四)(原卷版).docx 2025中考生物(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四)(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