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 临考信息押题卷06(满分50分, 与生物学共用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新课标 跨学科·生物学 中国科 考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科考队员在当地距今2.2亿年的地层 中发现鲨鱼牙齿化石。 图1示意世 界部分板块分布及卓奥友峰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图11.卓奥友峰的成因是( B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在板块的交界处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 ,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读图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卓奥友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两个 板块发生碰撞 ,导致山脉隆起。故选B。名师敲重点知识积累板块构造学说( 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 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各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交界处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 , 常常形成海沟、 岛弧或山脉等。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2.在卓奥友峰发现鲨鱼牙齿化石说明这里发生过( A )A.海陆变迁 B.火山活动 C.大陆漂移 D.气候异常【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证。鲨鱼是海洋生物 ,在卓奥友峰发 现鲨鱼牙齿化石 ,说明此地曾经是海洋 ,这里发生过海陆变迁。故选A。名师敲重点知识积累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一般来说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有的张裂拉伸 ,形成裂谷或海洋; 有的碰撞挤压 ,形成山脉、 岛弧或海沟。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 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2)海平面的升降例如 ,台湾海峡的形成是由地壳下降、海平面上升所致。(3)人类活动例如 ,填海造陆使海洋变为陆地;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表凹陷;人类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增强温室效应 ,使高山和极地的冰川融化 ,导致海平 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印度当前总人口已超越中国, 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图2示意 亚洲人口分布及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5题。图23.下列关于印度、 中国人口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A.人口数量较多 B.老年人口占比小C.西北部较密集 D.年龄结构较合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印度与中国的人口特征。A.人口数量较多 ( √ , 由材料“印度当前总人口已超越中国 ,成为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可推知 , 当前印度、 中国人口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人口数量较多)B.老年人口占比小 ( × , 老年人口指65岁及以上人口 ,读2022年印度和中 国人口结构图可知 , 印度老年人口占比小 ,为6.9%; 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大, 为14.9%)C.西北部较密集 ( × , 读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可知 ,我国西北部人口较稀疏)D.年龄结构较合理 ( × , 读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图可知 , 中国老年 人口占比大 ,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4.从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与印度相比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C )A.新生人口过多 B.居住条件差 C.老龄化程度深 D.就业压力大【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读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 口结构图可知 ,与印度相比 ,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过大 ,人口老龄化程度深, C正确。 印度新生人口过多 ,人口增长过快 ,可能会带来居住条件差、就 业压力大等人口问题 ,A、B、D错误。故选C。名师敲重点拓展提升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 , 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数量过多、 资源环境超载的问题 ,也有发达国家常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除此之外, 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 对策人口老龄化突出,社会养老 负担重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实施三孩政策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调整产业结构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 力大 发展科技、教育、 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发 展循环经济人口性别比失衡 ,男性比重 偏大 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 发展经济 ,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 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本地就业岗位5.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①劳动力资源增多 ②国内市场需求提升 ③粮食出口量增大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 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 多的国家 ,可能会使其国内劳动力资源增多、市场需求提升 ,从而对粮食 的需求增大 ,导致粮食出口量减小 ,①②正确、 ③错误;人口数量过多会 导致资源超载 ,产生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④错误。故选A。图3示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图36.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被誉为“丛林之都”, 主要原因是( D )A.土壤肥沃 B.地形崎岖C.雨林广布 D.植被茂密7.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C )A.种植花卉 B.建设新城 C.沙漠旅游 D.发展渔业【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 气候干旱 ,沙漠面积广大 ,不适宜植物生长和人类居住 ,也无法发展渔业, 可因地制宜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故选C。新情境 社会生产·“以竹代塑” 竹子 作为速生、 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 料的重要替代品。“ 以竹代塑”作为一个 新兴产业, 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 低、 成本较高、 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图4示意我国竹林面积前五的省级行政区 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图48.适宜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地区主要为( A )A.南方丘陵 B.沿海滩涂 C.西北荒漠 D.北方平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以竹代塑”产业对原料(竹子) 的需求较大 ,适宜布局在原料产地。读图可知 ,我国竹林面积前 五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 ,故适宜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地区 也主要为南方丘陵。故选A。9.能有效促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 D )①政策支持 ②工艺创新 ③禁用塑料 ④加强宣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由材料可知 ,“以竹代 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 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技术 和装备相对落后。①政策支持 ( √ , 政策支持有利于扩大“以竹代塑”产业的规模)②工艺创新 ( √ , 工艺创新有利于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 ,提升技术和装备 水平)③禁用塑料 ( × , 当今社会 ,塑料仍有较大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禁用塑料 不符合生活实际)④加强宣传 ( √ , 加强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扩大“以竹代塑”产 业的市场规模)综上所述 ,①②④正确。故选D。10.发展“以竹代塑”产业 ,主要目的是( D )A.改变生活方式 B.治理水土流失 C.发展多元农业 D.发展绿色经济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共享发展机遇 促进互利共赢【立足资源禀赋】埃塞俄比亚是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 位于非洲东北部, 平均海拔近3 000 m , 素有“非洲屋 脊”“ 东非湿岛”之称。 图5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地 区的地形。图5( 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框图, 认识埃塞俄比 亚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①_高原__(2分)__;②_多__(2分)__。【解题思路】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 000 m ,地势较高 , 内部起伏较和 缓 ,地形以高原为主 ,故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地势中间高、 四 周低 ,受地形阻挡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因而有“东非湿岛”之称。【开发丰富电力】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长期以来受电力匮 乏困扰。 近年来, 中埃经贸往来频繁, 中国企业走进埃塞 俄比亚进行投资建设。 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作岗位。 奥莫河吉布3水电站是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它的建成和使用让“ 东非水塔” 变成“ 东非电塔”。 图6示 意吉布3水电站所在地区逐月降水量。(2)简析吉布3水电站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答案】该地区降水充沛 ,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地势落差大 ,河流水能资 源丰富。(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读图可知 ,吉布3水电站所处地区降水充沛 ,河流水量大; 流域内地势落差大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3)说出中国企业在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建设吉布3水电站中的优势。(2分)【答案】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等。(任答一点得2分) 【解题思路】 略。(4)概括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水电站对埃塞俄比亚产生的 积极影响。(2分)【答案】缓解埃塞俄比亚的电力短缺状况;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相关 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人们的生 活条件。(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我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水电站 ,可以缓解埃塞俄 比亚的电力短缺状况;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够完善当地交通等 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等等。【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埃塞俄比亚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12.新课标 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唤醒沉睡土地资源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因地制宜 探掘潜力】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上升到地表, 由于降水少且 蒸发旺盛, 盐分逐渐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 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 以 地适种”和“ 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 以地适种” 主要从“ 改土”入手, 即通 过各种改良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以种适地”主要从“ 改种”入手, 即通 过各种手段选育耐盐碱的农作物。 图7示意我国盐碱地的分布范围。图7( 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框图。 (6分)①_华北__(2分)__;②_春__(2分)__;③_科学技术__(或科技)___(2分)__。【解题思路】读图可知,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和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华北平 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土壤盐 碱化最严重。分析材料可知 , 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 两大技术路线,体现出科学技术(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素保障 综合治理】河南省的新乡、 开封、 商丘、 濮阳4个沿黄盐碱地市,在当地政府支 持下,依托宁波大学的技术指导, 利用盐碱地、 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将当 地的盐碱水调配成与天然海水水质接近的人工海水, 成功试养多种“ 海鲜”。(2)说出河南省4个沿黄盐碱地市得以成功试养多种“海鲜”的原因。(2分)【答案】获得了政府的支持;盐碱地、河道滩涂广布 ,养殖空间广阔;获 得了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在当地政府支持下 (关键信息1)”可知 ,这些地市 “海鲜”试养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分析材料“依托宁波大学的技术指导(关键信息2)”可知 ,高等院校为这些地市的“海鲜”试养提供了技术支持; 分析材料“利用盐碱地、河道滩涂建设鱼塘 (关键信息3)”可知 ,这些地市 的鱼塘主要建在盐碱地、河道滩涂 ,为“海鲜”试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资源。【藏粮于技 夯实“耕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对现有大面积 盐碱地进行改造升级, 可以有效挖掘土地单产潜力。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 草种植和现代畜牧业, 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 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 备资源, 可以扩大耕地面积。(3)概括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分)【答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粮食产量;拓展多元食物渠道;补充耕 地资源;促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 略。【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13.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保护万亩茶园 促进永续发展【一片好叶 美了乡村】2023年9月17日, 中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 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全球首个 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 这里的先民利用有限的林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 完好的森林生 态系统帮助人们不用农药和化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 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还能抑制某些 病虫害。 图8示意景迈山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树的生长习性。( 1)分析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4分)【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适合茶树生长;地处山区 ,排水条 件良好 ,茶树不易积涝;林下种植茶树 , 防止阳光直晒 ,光照条件适宜;无须使用农药和化肥 ,污染小;古茶林与其他树木共生 ,茶叶具有特殊的 香味 ,且病虫害少。(每点2分 ,任答两点得4分)【解题思路】本问需结合茶树生长习性和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综合分 析作答 ,解题思路如下。茶树生长习性 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 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 质优良的原因喜光怕晒 当地的先民利用有限的林 下开垦 ,为茶树生长创造 理想的光照条件 林下种植茶树 ,防止 阳光直晒,光照条件 适宜喜温怕寒、喜湿怕涝, 适宜生长在气温15— 30 ℃、年降水量800 毫米以上的地区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 ,年均温适 宜 ,年降水量大于800 毫 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 暖湿润,适宜茶树生 长茶树生长习性 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 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 质优良的原因适宜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生长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山区, 地势起伏大 地处山区,排水条件 良好,茶树不易积涝此外 , 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还与当地独特的种植方式息息相 关 ,分析材料相关信息——“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帮助人们不用农药和化 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无须使用农药和化肥 ,污染小) 。古茶 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古茶林与其他树木共生) ,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 ,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还能抑制某些病虫害 (茶叶具有特 殊的香味 ,且病虫害少)”作答即可。在景迈山古茶林,森林—古茶林—村寨的空间组合, 创造了独特的山 地人居环境, 形成“茶在森林,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的独特文化景观。(2) 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农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 ,茶林和茶林之 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这种做法的益处是 保持水土_、__ 方便就近劳动_、 促进可持续发展等__(任答一点得2分_)__。(2分)【解题思路】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 ,茶林与村寨距离较近 ,便于 茶农就近劳动; 景迈山古茶林地处山区 , 当地降水丰富 ,开发茶林易导致 水土流失 ,在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 ,可以保 持水土、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一篇繁业 富了百姓】景迈山古茶林90%的居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茶树种植,茶园维 护,茶叶制作、加工、 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工作,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2 万元, 其中90%来自茶产业,远超其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由茶延伸 出的“茶经济” 业态极为丰富,茶生态游、茶民俗游、茶文化演出等特色项 目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3)简述景迈山古茶林茶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答案】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每点2分, 任答两点得4分)【解题思路】本问分析材料作答即可 ,解题思路如下。关键信息1 “景迈山古茶林90%的居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茶树种植 , 茶园维护 ,茶叶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就业岗位) 关键信息2 “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2万元 ,其中90%来自茶产业 ,远超其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关键信息3 “由茶延伸出的“茶经济”业态极为丰富 ,茶生态游、茶民俗游、 茶文化演出等特色项目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及当地茶产业发 展的积极影响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 临考信息押题卷06(满分50分, 与生物学共用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新课标 跨学科·生物学 中国科 考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科考队员在当地距今2.2亿年的地层 中发现鲨鱼牙齿化石。 图1示意世 界部分板块分布及卓奥友峰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图11.卓奥友峰的成因是( B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2.在卓奥友峰发现鲨鱼牙齿化石说明这里发生过( A )A.海陆变迁 B.火山活动 C.大陆漂移 D.气候异常印度当前总人口已超越中国, 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图2示意 亚洲人口分布及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5题。图23.下列关于印度、 中国人口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A.人口数量较多 B.老年人口占比小C.西北部较密集 D.年龄结构较合理4.从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与印度相比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C )A.新生人口过多 B.居住条件差 C.老龄化程度深 D.就业压力大5.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①劳动力资源增多 ②国内市场需求提升 ③粮食出口量增大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图3示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图36.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被誉为“丛林之都”, 主要原因是( D )A.土壤肥沃 B.地形崎岖C.雨林广布 D.植被茂密7.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C )A.种植花卉 B.建设新城 C.沙漠旅游 D.发展渔业新情境 社会生产·“以竹代塑” 竹子 作为速生、 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 料的重要替代品。“ 以竹代塑”作为一个 新兴产业, 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 低、 成本较高、 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图4示意我国竹林面积前五的省级行政区 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图48.适宜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地区主要为( A )A.南方丘陵 B.沿海滩涂 C.西北荒漠 D.北方平原9.能有效促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 D )①政策支持 ②工艺创新 ③禁用塑料 ④加强宣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发展“以竹代塑”产业 ,主要目的是( D )A.改变生活方式 B.治理水土流失 C.发展多元农业 D.发展绿色经济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共享发展机遇 促进互利共赢【立足资源禀赋】埃塞俄比亚是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 位于非洲东北部, 平均海拔近3 000 m , 素有“非洲屋 脊”“ 东非湿岛”之称。 图5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地 区的地形。图5( 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框图, 认识埃塞俄比 亚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①_高原__(2分)__;②_多__(2分)__。【开发丰富电力】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长期以来受电力匮 乏困扰。 近年来, 中埃经贸往来频繁, 中国企业走进埃塞 俄比亚进行投资建设。 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作岗位。 奥莫河吉布3水电站是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它的建成和使用让“ 东非水塔” 变成“ 东非电塔”。 图6示 意吉布3水电站所在地区逐月降水量。(2)简析吉布3水电站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答案】该地区降水充沛 ,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地势落差大 ,河流水能资 源丰富。(任答一点得2分)(3)说出中国企业在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建设吉布3水电站中的优势。(2分)【答案】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等。(任答一点得2分) 【解题思路】 略。(4)概括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水电站对埃塞俄比亚产生的 积极影响。(2分)【答案】缓解埃塞俄比亚的电力短缺状况;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相关 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人们的生 活条件。(任答一点得2分)12.新课标 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唤醒沉睡土地资源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因地制宜 探掘潜力】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上升到地表, 由于降水少且 蒸发旺盛, 盐分逐渐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 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 以 地适种”和“ 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 以地适种” 主要从“ 改土”入手, 即通 过各种改良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以种适地”主要从“ 改种”入手, 即通 过各种手段选育耐盐碱的农作物。 图7示意我国盐碱地的分布范围。图7( 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框图。 (6分)①_华北__(2分)__;②_春__(2分)__;③_科学技术__(或科技)___(2分)__。【要素保障 综合治理】河南省的新乡、 开封、 商丘、 濮阳4个沿黄盐碱地市,在当地政府支 持下,依托宁波大学的技术指导, 利用盐碱地、 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将当 地的盐碱水调配成与天然海水水质接近的人工海水, 成功试养多种“ 海鲜”。(2)说出河南省4个沿黄盐碱地市得以成功试养多种“海鲜”的原因。(2分)【答案】获得了政府的支持;盐碱地、河道滩涂广布 ,养殖空间广阔;获 得了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任答一点得2分)【藏粮于技 夯实“耕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对现有大面积 盐碱地进行改造升级, 可以有效挖掘土地单产潜力。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 草种植和现代畜牧业, 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 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 备资源, 可以扩大耕地面积。(3)概括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分)【答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粮食产量;拓展多元食物渠道;补充耕 地资源;促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13.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保护万亩茶园 促进永续发展【一片好叶 美了乡村】2023年9月17日, 中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 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全球首个 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 这里的先民利用有限的林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 完好的森林生 态系统帮助人们不用农药和化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 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还能抑制某些 病虫害。 图8示意景迈山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树的生长习性。( 1)分析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4分)【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适合茶树生长;地处山区 ,排水条 件良好 ,茶树不易积涝;林下种植茶树 , 防止阳光直晒 ,光照条件适宜;无须使用农药和化肥 ,污染小;古茶林与其他树木共生 ,茶叶具有特殊的 香味 ,且病虫害少。(每点2分 ,任答两点得4分)在景迈山古茶林,森林—古茶林—村寨的空间组合, 创造了独特的山 地人居环境, 形成“茶在森林,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的独特文化景观。(2) 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农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 ,茶林和茶林之 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这种做法的益处是 保持水土_、__ 方便就近劳动_、 促进可持续发展等__(任答一点得2分_)__。(2分)【一篇繁业 富了百姓】景迈山古茶林90%的居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茶树种植,茶园维 护,茶叶制作、加工、 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工作,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2 万元, 其中90%来自茶产业,远超其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由茶延伸 出的“茶经济” 业态极为丰富,茶生态游、茶民俗游、茶文化演出等特色项 目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3)简述景迈山古茶林茶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答案】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每点2分, 任答两点得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讲解课件中图版2025年中考地理新考向模拟试题 讲解课件(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06(满分50分,与生物学共用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图1新课标 跨学科·生物学 中国科考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科考队员在当地距今2.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鲨鱼牙齿化石。图1示意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及卓奥友峰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1.卓奥友峰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卓奥友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导致山脉隆起。故选B。名师敲重点知识积累板块构造学说(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各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常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等。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2.在卓奥友峰发现鲨鱼牙齿化石说明这里发生过( )AA.海陆变迁 B.火山活动 C.大陆漂移 D.气候异常【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证。鲨鱼是海洋生物,在卓奥友峰发现鲨鱼牙齿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海洋,这里发生过海陆变迁。故选A。名师敲重点知识积累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运动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有的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或海沟。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2)海平面的升降例如,台湾海峡的形成是由地壳下降、海平面上升所致。(3)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使海洋变为陆地;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表凹陷;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增强温室效应,使高山和极地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印度当前总人口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图2示意亚洲人口分布及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5题。图23.下列关于印度、中国人口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A.人口数量较多 B.老年人口占比小C.西北部较密集 D.年龄结构较合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印度与中国的人口特征。A.人口数量较多(√,由材料“印度当前总人口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推知,当前印度、中国人口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人口数量较多)B.老年人口占比小(×,老年人口指65岁及以上人口,读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图可知,印度老年人口占比小,为6.9%;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大,为14.9%)C.西北部较密集(×,读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西北部人口较稀疏)D.年龄结构较合理(×,读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图可知,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大,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4.从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与印度相比,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CA.新生人口过多 B.居住条件差 C.老龄化程度深 D.就业压力大【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读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图可知,与印度相比,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过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深,C正确。印度新生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带来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等人口问题,A、B、D错误。故选C。名师敲重点拓展提升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数量过多、资源环境超载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常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 对策人口老龄化突出,社会养老 负担重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实施三孩政策人口问题 对策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调整产业结构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 力大 发展科技、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循环经济人口性别比失衡,男性比重 偏大 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续表人口问题 对策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 发展经济,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 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本地就业岗位续表5.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①劳动力资源增多 ②国内市场需求提升 ③粮食出口量增大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能会使其国内劳动力资源增多、市场需求提升,从而对粮食的需求增大,导致粮食出口量减小,①②正确、③错误;人口数量过多会导致资源超载,产生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④错误。故选A。图3示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图36.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被誉为“丛林之都”,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崎岖C.雨林广布 D.植被茂密D7.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A.种植花卉 B.建设新城 C.沙漠旅游 D.发展渔业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大,不适宜植物生长和人类居住,也无法发展渔业,可因地制宜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故选C。图4新情境 社会生产·“以竹代塑” 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以竹代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图4示意我国竹林面积前五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8.适宜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地区主要为( )AA.南方丘陵 B.沿海滩涂 C.西北荒漠 D.北方平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以竹代塑”产业对原料(竹子)的需求较大,适宜布局在原料产地。读图可知,我国竹林面积前五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故适宜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地区也主要为南方丘陵。故选A。9.能有效促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 )D①政策支持 ②工艺创新 ③禁用塑料 ④加强宣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由材料可知,“以竹代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①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有利于扩大“以竹代塑”产业的规模)②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③禁用塑料(×,当今社会,塑料仍有较大的使用场景和需求,禁用塑料不符合生活实际)④加强宣传(√,加强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扩大“以竹代塑”产业的市场规模)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D。10.发展“以竹代塑”产业,主要目的是( )DA.改变生活方式 B.治理水土流失 C.发展多元农业 D.发展绿色经济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共享发展机遇 促进互利共赢图5【立足资源禀赋】埃塞俄比亚是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平均海拔近3 000 m,素有“非洲屋脊”“东非湿岛”之称。图5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框图, 认识埃塞俄比亚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高原(2分)多(2分)【解题思路】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 000 m,地势较高,内部起伏较和缓,地形以高原为主,故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形阻挡,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因而有“东非湿岛”之称。【开发丰富电力】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长期以来受电力匮乏困扰。近年来,中埃经贸往来频繁,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进行投资建设。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工作岗位。奥莫河吉布3水电站是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和使用让“东非水塔”变成“东非电塔”。图6示意吉布3水电站所在地区逐月降水量。(2)简析吉布3水电站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答案】该地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地势落差大,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读图可知,吉布3水电站所处地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地势落差大,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3)说出中国企业在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建设吉布3水电站中的优势。(2分)【答案】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等。(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略。(4)概括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水电站对埃塞俄比亚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答案】缓解埃塞俄比亚的电力短缺状况;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我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水电站,可以缓解埃塞俄比亚的电力短缺状况;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够完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等等。【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埃塞俄比亚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12.新课标 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唤醒沉睡土地资源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因地制宜 探掘潜力】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上升到地表,由于降水少且蒸发旺盛,盐分逐渐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以地适种”主要从“改土”入手,即通过各种改良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以种适地”主要从“改种”入手,即通过各种手段选育耐盐碱的农作物。图7示意我国盐碱地的分布范围。图7(1)新考法 完善思维导图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框图。(6分)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华北(2分)春(2分)科学技术(或科技)(2分)【解题思路】读图可知,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最严重。分析材料可知,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体现出科学技术(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素保障 综合治理】河南省的新乡、开封、商丘、濮阳4个沿黄盐碱地市,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依托宁波大学的技术指导,利用盐碱地、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将当地的盐碱水调配成与天然海水水质接近的人工海水,成功试养多种“海鲜”。(2)说出河南省4个沿黄盐碱地市得以成功试养多种“海鲜”的原因。(2分)【答案】获得了政府的支持;盐碱地、河道滩涂广布,养殖空间广阔;获得了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关键信息1)”可知,这些地市“海鲜”试养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分析材料“依托宁波大学的技术指导(关键信息2)”可知,高等院校为这些地市的“海鲜”试养提供了技术支持;分析材料“利用盐碱地、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关键信息3)”可知,这些地市的鱼塘主要建在盐碱地、河道滩涂,为“海鲜”试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资源。. .. .. .【藏粮于技 夯实“耕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对现有大面积盐碱地进行改造升级,可以有效挖掘土地单产潜力。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草种植和现代畜牧业,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可以扩大耕地面积。(3)概括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分)【答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粮食产量;拓展多元食物渠道;补充耕地资源;促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略。【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保护万亩茶园 促进永续发展【一片好叶 美了乡村】图8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的先民利用有限的林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帮助人们不用农药和化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还能抑制某些病虫害。图8示意景迈山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树的生长习性。(1)分析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4分)【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茶树生长;地处山区,排水条件良好,茶树不易积涝;林下种植茶树,防止阳光直晒,光照条件适宜;无须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小;古茶林与其他树木共生,茶叶具有特殊的香味,且病虫害少。(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题思路】本问需结合茶树生长习性和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综合分析作答,解题思路如下。茶树生长习性 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 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喜光怕晒 当地的先民利用有限的林 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 理想的光照条件 林下种植茶树,防止阳光直晒,光照条件适宜喜温怕寒、喜湿怕涝, 适宜生长在气温15— 30 、年降水量800 毫米以上的地区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年均温适 宜,年降水量大于800 毫 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茶树生长习性 景迈山古茶林的地理环境 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适宜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生长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山区, 地势起伏大 地处山区,排水条件良好,茶树不易积涝此外,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还与当地独特的种植方式息息相关,分析材料相关信息——“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帮助人们不用农药和化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无须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小)。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古茶林与其他树木共生),其特有的香续表. .. .. .. .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香气,还能抑制某些病虫害(茶叶具有特殊的香味,且病虫害少)”作答即可。. .在景迈山古茶林,森林—古茶林—村寨的空间组合,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形成“茶在森林,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农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这种做法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保持水土、方便就近劳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一点得2分)【解题思路】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茶林与村寨距离较近,便于茶农就近劳动;景迈山古茶林地处山区,当地降水丰富,开发茶林易导致水土流失,在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可以保持水土、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一篇繁业 富了百姓】景迈山古茶林90%的居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茶树种植,茶园维护,茶叶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工作,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2万元,其中90%来自茶产业,远超其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由茶延伸出的“茶经济”业态极为丰富,茶生态游、茶民俗游、茶文化演出等特色项目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3)简述景迈山古茶林茶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答案】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题思路】本问分析材料作答即可,解题思路如下。关键信息1 “景迈山古茶林90%的居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茶树种植,茶园维护,茶叶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就业岗位)关键信息2 “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2万元,其中90%来自茶产业,远超其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关键信息3 “由茶延伸出的“茶经济”业态极为丰富,茶生态游、茶民俗游、茶文化演出等特色项目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 ..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景迈山古茶林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及当地茶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等。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01(原卷版).docx 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06..pptx 2025中考地理(新考向)临考信息押题卷(湖北等地适用)06(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