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 9+1 高中联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B B C C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C D A D B C A D1.A。【解析】血红蛋白是一种生物有机大分子,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的。2.A。【解析】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需控制糖类饮食。而主食中的淀粉为多糖,消化水解为葡萄糖后吸收,升高血糖。3.D。【解析】能产生 ATP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ATP。4.B。【解析】细胞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修复损伤的皮肤组织。5.B。【解析】图中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地吸收进入细胞,属于易化扩散。6.C。【解析】亲代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实现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然后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染色体数目,实现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7.C。【解析】光合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层析液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所以试管口需要加试管塞。同时要求层析液不能没过滤液细线。8.B。【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与其他物种产生了生殖隔离。9.D。【解析】农作物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现象。外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液泡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变大,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时,吸收了大量水分,细胞才会有所膨大,而此时细胞不会膨大。10.C。【解析】④是胸腺嘧啶,与另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中的碱基腺嘌呤(A)互补配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11.B。【解析】使用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卡时,应将蔬菜浸洗液滴加在白色药片处,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果蔬菜浸洗液含有有机磷农药,则可使白色药片中的胆碱酯酶失活。然后再将试纸对折,检测胆碱酯酶是否还有活性,故 A正确,B错误。检测时设置对照组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照组可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卡的有效性,C正确。检测卡中含有酶,所以需要冷藏保存,以免较高温度下酶的活性较快下降,D正确。12.D。【解析】若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很高,抑制白色药片中的胆碱酯酶活性,导致胆碱酯酶无法催化红色药片中的靛酚乙酸酯水解为乙酸和靛酚,不变蓝。13.C。【解析】白色盘状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W D 。若两对基因任一亲本为纯合子,则子代白色盘状果实的概率为 1(即可能是选项 A);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则子代白色盘状果实的概率为 3/4(即可能是选项 B);若两对基因均为杂合子自交,则为(3/4) =9/16(即可能是选项 D)。14.D。【解析】食品采用真空包装除氧后,目的是一方面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减缓食品氧化变质,另一方面抑制微生物的需氧呼吸,从而延长保质期。真空包装除氧后,若其中含有厌氧型微生物,确实会促进微生物的厌氧呼吸,但这不是真空包装除氧的“目的”。15.A。【解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含有 2n条染色体。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为 4n,染色体组数为 4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2n。16.D。【解析】该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过程,而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A错误。①表示转录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的参与,B错误。过程①产物需加工后,成熟的 mRNA分子才作为过程②的模板,C错误。过程①转录和过程②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17.B。【解析】红绿色盲基因为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因此男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即为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第 1 页(共 2 页)18.C。【解析】引起 DM变异的原理是基因内部 CTG重复拷贝数的增加,因此属于基因突变。19.A。【解析】Ⅰ代亲本均为患者,而Ⅱ-1正常,说明 DM基因是显性基因。同时,Ⅱ-4 为男性患者,所生女儿正常,所以可排除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从而确定 DM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0.D。【解析】由材料可知,DM基因中 CTG重复拷贝的异常增多导致子代比亲代发病更早,因此 CTG重复拷贝数越多,DM的发病年龄越小,A正确。DM基因中子代比亲代的 CTG重复拷贝数增加,B、C正确。肌细胞中的基因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40分)21.(8分,除说明外每空 1分)(1)③ 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2)细胞核 ⑥ ①②(2分) 流动性(3)生物膜系统【解析】(1)细胞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是细胞的边界。图中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细胞溶胶。(2)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溶菌酶是一类分泌蛋白,在⑥核糖体合成,依次经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3)溶菌酶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2.(10分,除说明外每空 1分)(1)叶黄素 脂溶性 叶绿素 a(2)光反应 ATP 碳反应 三碳糖(3)类囊体膜 叶绿体数量较少;叶绿体颜色较浅(2分)【解析】(1)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提取光合色素时常使用无水乙醇,因为乙醇具有脂溶性,相似相溶。由图 1 可知,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的各光合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叶绿素 a的含量变化最大。(2)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图 2中①是 ATP,ATP和 NADPH 减少导致碳反应阶段减弱,②是碳反应阶段产物三碳糖。(3)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叶色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叶肉细胞,可能会观察到的叶绿体数量较少;叶绿体颜色较浅等现象(答案合理即可)。23.(10分,每空 1分)(1)磷脂 细胞膜的骨架由磷脂分子组成(2)RNA 核糖 磷酸 未改变(3)转录 翻译 碱基序列 mRNA【解析】(1)用于递送 mRNA的纳米脂质体需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脂质”应当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脂质成分磷脂,推测依据是细胞膜的骨架由磷脂分子组成。(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 RNA分子的组成单位之一,由尿嘧啶、核糖和磷酸组成。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并未改变 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可指导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图中,第二步是通过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获得控制该蛋白质合成基因的①碱基序列,从而第三步获得相应的②mRNA。24.(12分,每空 2分)(1)酶的合成 自由组合(2)AAbb 1/4(3)aabb A【解析】(1)A/a与 B/b这两对基因分别通过控制酶 1、酶 2的合成来影响生化反应,进而控制植物花色。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两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的机理可知:白花为 aa_ _;粉花为 A_bb;红花为 A_B_。某白花植株(aa_ _)与粉花植株A_bb杂交,F1全为红花,说明 F1的基因型为 AaBb,则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F1植株(AaBb)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型为 AB的概率为 1/4。(3)基因型为 Aabb的粉花植株有少部分枝条开白花,若是基因突变则花芽细胞的基因型突变为 aabb;若是染色体变异,则可能是含有基因 A的染色体缺失,基因型为 abb。第 2 页(共 2 页)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 9+1 高中联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 物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构成血红蛋白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碳 B.氢 C.氧 D.氮2.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对米饭、馒头等主食需定量摄取,因为这些主食中含有丰富的A.淀粉 B.糖原 C.脂肪 D.纤维素3.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细胞器中能产生 ATP的是A.中心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4.皮肤受到损伤后会表现出一定的修复能力,这种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的A.生长和分化 B.分裂和分化C.生长和衰老 D.分裂和凋亡5.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右图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属于A.渗透 细胞外B.易化扩散C.主动运输 细胞内D.胞吞作用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7.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试管塞 试管塞试管 试管 试管 试管滤纸条 滤纸条 滤纸条 滤纸条层析液 层析液 层析液 层析液A B C D8.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分布着两种形态差异明显的海龟。经 DNA检测,发现它们曾经是同一物种,火山爆发导致中美洲形成后,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曾经的同一种海龟进化形成两个物种的标志是A.两者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B.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两者经历了不同的自然选择 D.两者发生了不同的基因突变高一生物学考模拟试题 第 1 页(共 5 页)9.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在这个过程中,根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逐渐膨大 B.液泡体积逐渐变大C.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 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10.DNA分子独特的结构使其能够满足作为遗传物质的多样性、稳定性的要求。某 DNA分子结构模型中的部分片段如图所示。5' 3'① ⑤② ③④3'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⑤是 DN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C.④与 A之间由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碱基序列决定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11、12题。农药残留速测卡是利用对有机磷农药高敏感的胆碱酯酶和显色剂制作而成的试纸。试纸的红色药片中含靛酚乙酸酯,白色药片中含胆碱酯酶。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水解为乙酸和靛酚,靛酚显蓝色;而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卡的检测步骤:①在试纸上滴加蔬菜浸洗液;②将试纸对折,白色药片与红色药片紧紧贴合;③展开后观察颜色变化。11.下列关于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卡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将蔬菜浸洗液滴加在白色药片处B.滴加蔬菜浸洗液后尽快将试纸对折贴合C.设置对照组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D.将农药残留速测卡冷藏保存,可延长有效期12.表示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最高的显示结果是,白色药片A.红色 B.深蓝色 C.浅蓝色 D.不变蓝13.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果实均为白色盘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中白色盘状果实的概率不.可.能.是A.1 B.3/4 C.1/2 D.9/1614.超市里的一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可延长保质期,下列原理分析中,错.误.的是A.真空包装除氧后,可减缓食品氧化变质B.真空包装密封后,可隔绝食品与外界微生物接触C.真空包装除氧后,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需氧呼吸D.真空包装除氧,目的是促进微生物的厌氧呼吸高一生物学考模拟试题 第 2 页(共 5 页)15.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含有 2n条染色体。如图为“观察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看到的某个视野,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已成为两个染色体,两个染色体正处于向细胞两极移动的过程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A.4n 4 2n B.4n 2 2nC.2n 4 n D.2n 2 n16.某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发生于肺炎链球菌中B.①表示转录过程,需要 DNA聚合酶的参与C.过程①产物可直接作为过程②的模板D.过程①和过程②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7.某地区男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接近 7.0%,女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约为 0.5%,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A.7.5% B.7.0% C.3.5% D.0.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18-20题。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D)症是成年人肌营养不良症中最普遍的一种遗传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肌无力等症状。控制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中,正常基因含有 5~30个 CTG 的重复拷贝,MD 基因含有 50~2000个 CTG重复拷贝,且 CTG重复拷贝的异常增多导致子代比亲代发病更早,即所谓的“遗传早现”现象。该遗传病的某系谱图如下。18.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引起MD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重复 B.染色体片段重复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19.根据上述系谱图分析,MD基因是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20.下列有关MD“遗传早现”现象的机制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MD基因中的 CTG 重复拷贝数与MD发病年龄负相关B.MD患者精原细胞中MD基因中的 CTG重复拷贝,多于脑细胞C.MD患者肌细胞中MD基因中的 CTG 重复拷贝,多于亲代D.MD患者肌细胞中的 CTG重复拷贝,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高一生物学考模拟试题 第 3 页(共 5 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40分)21.(8分)下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序号表示某些细胞结构,⑤表示分泌囊泡正在分泌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类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细胞的边界是 ▲ (填序号),④表示 ▲ 。(2)控制溶菌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中,溶菌酶在 ▲ (填序号)合成,依次经▲ (填序号)加工后,经分泌囊泡分泌到细胞外。经分泌囊泡分泌到细胞外,依赖囊泡膜和细胞膜的 ▲ 性。(3)溶菌酶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体现了 ▲ 使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2.(10分)玉米光合色素缺失会严重影响叶绿体的功能,造成玉米减产。科研人员检测了某叶色突变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如图 1。图 2表示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 ▲ 。提取光合色素时常使用无水乙醇,因为乙醇具有▲ (填“水溶性”或“脂溶性”)。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的各光合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 ▲ 的含量变化最大。(2)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 阶段,使该阶段产物[①] ▲ 和NADPH减少,导致 ▲ 阶段减弱,合成的[②] ▲ 减少,使玉米产量降低。(3)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 ▲ 结构。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叶色突变体的叶肉细胞,可能会观察到的差异有 ▲ (答出 2点)。高一生物学考模拟试题 第 4 页(共 5 页)23.(10 分)基于 mRNA技术的蛋白替代疗法,是将体外获得的 mRNA借助纳米脂质体递送到人体的特定细胞中,让其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外源 mRNA进入细胞后会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炎症。科学家通过对 mRNA进行化学修饰,将组成 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修饰过的 mRNA进入细胞后能有效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大大降低炎症反应,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下图表示用 mRNA技术治疗疾病的思路。分析病因: 获得控制该蛋 经包装获获得相 输入缺 乏 何 种 白质合成基因 得纳米脂应的② 人体蛋白质 的① 质体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用于递送 mRNA的纳米脂质体中的“脂质”主要指 ▲ 。推测依据是 ▲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 ▲ 分子的原料,由尿嘧啶、 ▲ 和 ▲ 组成。将 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其碱基排列顺序 ▲ (填“改变”或“未改变”)。mRNA进入细胞质后,指导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 ▲ 和 ▲ 两个过程。图中,①是 ▲ ,②是▲ 。24.(12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的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a与 B/b这两对基因通过控制 ▲ 影响生化反应,进而控制植物花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 定律。(2)某白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则亲代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F1植株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型为 AB的概率为 ▲ 。(3)某基因型为 Aabb的粉花植株有少部分枝条开白花,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花芽细胞的基因型突变为 ▲ ;也可能是由于含有基因 ▲ 的染色体缺失。高一生物学考模拟试题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 1高中联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pdf 9 1高中联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