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 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1.结合实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2.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正确的环境观念。(人地协调观)3.综合分析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并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山前桃花山后雪正 午 太 阳 光 线阳坡阴坡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泰山海拔1545米,此时山脚海拔145米处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A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1545-145=1400(米)1400÷100×0.6=8.4(℃)20-8.4=11.6(℃)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改变地表状况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人类活动与气候城市热岛效应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滥伐森林,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等,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导致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拥挤。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等。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措施:倡导“低碳生活”,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人类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受到太阳紫外线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破坏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热带寒带2.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3.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干旱 洪涝1.测得某地山脚的海拔是280米,气温为24℃,山顶海拔为1 280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则山顶的气温是( )A.15℃ B.30℃ C.18℃ D.20℃2.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CD3.读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及降水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A、B两地逐月降水量示意图,归纳两地的降水量差异。(2)读左图,分析A、B两地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推测,A地和B地的植被有何差异?A地多温带森林植被,B地多草原或荒漠植被A地降水量丰富,B地降水量小A地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为背风坡降水少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