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关于“雁”的诗句大雁的行动轨迹与时间相关,秋寒南征,春暖北返;它是诗人笔下寄托羁旅之情,感慨岁月流逝的意象,留下了许多经典诗作。科学家笔下的大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着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一起走近充满人文情怀的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大雁归来知识备查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代表作《沙乡年鉴》,该书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的影响。作者简介《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对美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的影响。“沙乡”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荒芜农场,是利奥波德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场所。在该书中,利奥波德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景物、生活趣事、细致描摹了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作品简介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读读写写雾霭( ) 缄默( ) 迁徙( )赌注 沼泽( ) 瞄准狩猎( ) 盘旋( ) 喧嚷( )邀请 凋零( ) 枯燥稀疏 弥漫( ) 目空一切偷偷摸摸 水洼( ) 香蒲( ) 环颈雉( ) 沙锥鸟( ) 半蹼鹬( )ǎijiānzhǎoshòurǎnɡmíxǐ右边上部是“止”。注意读音为第四声。意为“干,水分少”,左边为“火”。字词清单diāoxuánwāpúzhìzhuīpǔ yù多音字( )衡量( )数量量liánɡliànɡ【串句记忆法】 就他这冲( )劲儿,我相信他一定能冲( )破这些阻碍。chònɡchōnɡ形近字霭( )雾霭蔼( )和蔼ǎiǎi蹼( )鸭蹼璞( )璞玉pǔpú缄( )缄默箴( )箴言jiānzhēn【串句记忆法】他们徒( )步进入这片草原,正好看到了大象迁徙( )的壮观景象。túxǐ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两个任务:1、梳理文中与大雁北归有关的知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大雁是报春使者2.大雁定期迁徙3.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4.爱寻食玉米粒5.孤雁一般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6.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常以六或六的倍数列队飞。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7.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8.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9.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大雁归来的过程第二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6-10)介绍大雁归来后的日常生活。第一部分划分层次第三部分(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①将燕子与大雁比较,说明大雁才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表达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②用生动的语言、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结合全文,简要说说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燕子大雁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第2段中的“赌注”一词有什么特殊意味?“赌注”原义为赌博时所押的财物。此处形象地说明了大雁迁徙的成本很高,且不能轻易撤回,说明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3.阅读课文,你能猜到第3段所说的“法规”的内容吗?威斯康星的法规可能是: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4.结合第4段内容,说说“3月的大雁”有何不同。①大雁面临的环境不像冬天那样危险。②大雁的飞行路线是弯曲的,不像冬天那样笔直。③大雁们不再是“一声不响”,而是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5.文中有许多将大雁人格化的语句,试从1-7段中找出示例并分析其作用。(1)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赋予大雁以人的思想和行为,突出大雁是真正的报春使者,说明大雁对季节的判断非常准确。(2)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目空一切”原来形容骄傲自大,这里贬词褒用,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大雁飞行时的专注,表现了雁群飞过时不可阻挡的气势。(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低语”“问好”赋予大雁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的热情活泼。(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喧嚷”“发出邀请”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雁的热情,显示了大雁之间深厚的友谊。(5)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喧闹”“辩论”“争论”赋予大雁以人的行为,写出了大雁活泼的特点,渲染了环境的热闹。(6)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把孤雁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尊重,同时,引出下文对孤雁的说明。6.如何理解第8段中“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这句话?“单调枯燥的数字”指“我”和“我”的学生记录的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这些数字虽然单调枯燥,但从中可以发现,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作为爱鸟者的感伤,表达了对猎杀大雁的行为的愤怒。7.第9段中作者写沙锥鸟、猫头鹰、半蹼鹬的声音有何作用 写沙锥鸟、猫头鹰、半蹼鹬的声音都比较小,为下文写大雁喧闹的声音做铺垫,也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大雁叫声的特点。沙锥鸟猫头鹰半蹼鹬8.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3月天空中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作一首野性的诗歌,突出了大雁迁徙给整个大陆带来的欢乐和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9.利奥波德这位生态学家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在与大雁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有家庭结构,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上获得提升。这就是本文的思想价值。10.本文在介绍大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1)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作比较赋予主红雀、花鼠及大雁以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把主红雀、花鼠和大雁作比较,突出大雁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说明大雁对季节的判断非常准确。(2)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记录下停留的大雁的具体数目,并把停留大雁的数目看作衡量春天富足的两大标准之一,足见大雁对春天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珍爱之情。列数字(3)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将各国之间联合的不可预期与大雁的联合观念进行比较,突出了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比较(4)自更新世以来,每年3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将各国之间联合的不可预期与大雁的联合观念进行比较,突出了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比较本文主要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活动,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是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启迪人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并倡导人们学习大雁之间的大联合观念。概括主题课堂小结大雁归来大雁归来报春使者欣喜大雁习性春雁辩论低语孤雁忧郁伤心群雁喧闹谈论喜爱大雁迁徙全球一体赞美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结构梳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