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瞭望塔
基础回顾
一、填空题。
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_____________。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权利。
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_____________;在公共场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了别人的东西,要_____________。
3.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所有社会成员都要_____________,依法行使自己的_____________,依法履行自己的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_____________。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关依据_____________,作出公正的处理。
6._____________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_____________,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判断题。
1.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法律无关。( )
2.行政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
3.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
4.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
5.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6.家庭生活中只有自家人在一起,涉及不到法律。( )
7.在法律的大家庭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
8.法律援助可以为所有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
9.刘某在微博上辱骂同事张某,已经触犯了法律。( )
10.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主要靠道德与社会舆论。( )
三、选择题。
1.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
A.人身权
B.受教育
C.遵守交通法规
D.财产权
2.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2012年修订这部法律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下列关于孝敬老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赡养老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B.赡养老人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
C.赡养老人只要给足老人生活费就可以了
D.赡养老人就是要完全听他们的话
3.王明的爸爸中午喝了一瓶啤酒,还开着车去上班,交警会依据( )对他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生活离不开法律
C.法律来源于生活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5.小花与双胞胎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小花继续上学,让她留在家中帮忙做家务, 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小花的父母不让小花上学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6.刘兰兰家准备购买一套二手房,和卖家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付了定金十万元,结果卖家又不卖了。要解决该纠纷,依靠的法律是( )。
A.刑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商法
7.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
A.治国安邦
B.大力宣传
C.法律援助
D.开展活动
9.下面几个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
A.纪律
B.道德
C.法律
D.文明公约
10.张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从楼上掉下来的花盆砸伤了肩膀,针对此事,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 ( )
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多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爸爸说:“这准是老李家的熊孩子扔的,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了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妈妈说:“我要去他们家门口泼油漆。”
11.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捐款献爱心 ②爱护公共财物 ③向工商局提建议 ④遵守交通法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方丽丽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丽丽的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她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这时哪部法律会保护丽丽妈妈的合法权益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能力延伸
四、连线题。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①每周一升旗时,全体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②李华考取教师资格证后,被聘为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③王明经常喊他的同学小亮为“瘸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④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五、简答题。
1.根据你对法律的认识,说一说刑法的职能有哪些。
2.回家了,与父母一起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在维护家庭和睦
3.说一说法律的作用。
六、材料分析题。
案例一 甲和乙订立一个买卖家具合同,乙是买受人,乙的妻子不知乙已经付钱给甲,又向甲付了款。
案例二 陈某醉酒驾车被执法交警拦截,不服管教并将交警打成重伤。
案例三 治安民警以“例行检查”为由,强行打开张某家,对其房间进行了搜查。
案例四 小学生刘翠的父母闹离婚,在她的抚养问题上两人都选择了“放弃”。
案例五 张某因某建筑公司不履行向其支付 工伤保险待遇的义务,将该建筑公司上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该建筑公司向张某支付补助金和保险金。
案例六 15岁的中学生陈某结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因参与偷窃财物、打架斗殴等,被公安机关拘留。陈某不思悔改,伙同“朋友”拦路抢劫,作案多起。人民法院认定陈某犯有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案例七 孙强因贩卖毒品被判 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
案例八 李浩的公司因擅用方艳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上面的案例中哪些涉及刑法,哪些涉及民法
七、实践题。
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随着小刚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他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已重新建立家庭,拒绝了小刚的请求。小刚该怎么办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刚支招。
参考答案
一、
1.权利 财产权 受教育权 2.交通法规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及时归还 3.强制力 权威性 遵守法律 权利 义务 4.道德 法律 缺一不可 5.法律 制裁 行政 司法 法律 6.法律 法律武器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C 2.A 3.C 4.B 5.A 6.C 7.C 8.C 9.C 10.C 11.D 12.A
四、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五、
1.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3.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六、
案例二、六、七涉及刑法,案例一、三、四、五、八涉及民法。
七、
示例:①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②可以向村委会(居委会)反映情况。③可以向妇联反映情况。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情况。⑤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