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科学试卷
1.(2024七下·温州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2024七下·温州期末)如图表示女孩形体在青春期发生的部分变化,黑点代表变化开始的平均年龄。其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
A.乳房增大 B.生长高峰 C.体形改变 D.月经初潮
3.(2024七下·温州期末)鳝鱼(如图)在繁殖时,雌鱼在海洋中产卵,雄鱼随后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并在水中发育成鳝鱼。这种胚胎发育方式及受精方式分别属于(  )
A.卵生 体外受精 B.卵生 体内受精
C.胎生 体外受精 D.胎生 体内受精
4.(2024七下·温州期末)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下列日、地、月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七下·温州期末)反光板是摄影常用器材,其一侧表面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可以反射光,另一侧无反光涂层,通常为黑色(如图)。下列反光板摆放方式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的是(  )
A. B.
C. D.
6.(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劳动人民利用谷风车把谷物中的空壳、瘪粒除去后,从剩余的谷物中挑选种子育种。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营养
7.(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向左转动把手时(如图),作用在B处会比A处更省力。此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种类
8.(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转动风叶后,谷粒和杂质的运动状态不同(如图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谷粒具有惯性 B.只有杂质具有惯性
C.谷粒和杂质都具有惯性 D.谷粒和杂质都不具有惯性
9.(2024七下·温州期末)雾视镜能使人眼产生“雾视”,从而刺激晶状体变薄,重新看清物体,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效果。“雾视”原理为: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使人眼看不清物体。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雾视镜的“雾视”原理的是(  )
A. B.
C. D.
10.(2024七下·温州期末)为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选用完全相同的小球和斜面,粗糙程度依次减小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及对应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推理得到“当物体不受阻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11.(2024七下·温州期末)温州龙舟(图甲)是传统岁时习俗,观察发现龙舟的船身总是做得很窄。为探究其原因,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在足够长的水槽中装满水,放入质量和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A、B两艘小船,小船一端通过细线与质量相同的重物相连。实验时,将两艘小船拉至水槽一端,同时松开小船,用频闪照相机记录小船的运动过程,处理数据绘制成丙图。
(1)若以A船为参照物,第5秒时,B船的运动状态为   ;
(2)分析图丙可知,B船受平衡力的时间段为   秒;
(3)求第2秒到第5秒,A船运动的距离;
(4)小明分析实验结果,认为龙舟的船身做得很窄是为了减少龙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他的依据是   。
12.(2024七下·温州期末)剧烈运动时,脚掌会在鞋内滑动,易造成损伤。为选择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小明用不同的鞋垫织物面料进行实验,鞋垫织物面料编织紧密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木板上平铺固定鞋垫织物面料,并取一只鞋模,套上运动袜;
②按图乙连接装置,水平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换用不同的织物面料,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下表;
组别 织物面料 编织紧密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锦纶 密 4.4
2 锦纶 疏 3.6
3 腈纶 密 3.5
4 腈纶 疏 3.2
(1)该实验要探究的科学问题为   ;
(2)图乙中水平向右拉动木板的过程中,鞋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
(3)图丙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鞋模,也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对比图乙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理由是   ;
(4)市面上鞋垫面料有很多种,本实验只选取了其中两种;结合本实验结果,若要去超市选购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你的建议是   。
13.(2024七下·温州期末)温州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要制作二十四节气测量仪,以下是该仪器的制作说明书。
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制作说明书
【制作原理】不同节气,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杆影长度也不同。
【制作过程】①取OA、OB两根长杆,并将OA杆垂直固定在OB杆一端(图甲);
②在每一节气正午时,将B端朝北水平放置,根据OA杆在OB杆上的影子长度,在OB杆上标定对应的节气名称。
(1)如图乙为夏至和春分的正午太阳,则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   ;(填“Ⅰ”或“Ⅱ”)
(2)某次标定节气刻度时,发现OA杆的影子长度大于OB杆。为确保四季正午杆影都落于OB杆内,小组同学该如何确定OB杆的长度;   
(3)另一组同学在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垂线(如图丙)。你认为这种改进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14.(2024七下·温州期末)韭菜和韭黄(图甲)是同种植物,韭菜叶富含叶绿素呈绿色;韭黄叶缺乏叶绿素呈黄色。对韭菜幼苗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便能变成韭黄。针对这一现象,小明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猜想二:叶绿素在黑暗中会分解;
猜想三:叶绿素能从浓度高的一侧转移至浓度低的一侧。
小明取若干株韭菜幼苗,割去部分韭菜叶后,将剩余的绿色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如图乙),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丙。
(1)实验中,对所选韭菜植株的要求有   。(写出2点)
(2)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叶片内叶绿素不能转移。请说明他的推理过程:   。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能转变为韭黄的原因。   。
15.(2024七下·温州期末)在学习了光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总结了三种成像原理。
原理一:小孔成像; 原理二:平面镜成像; 原理三:凸透镜成像。
调查发现,常见的照相机是利用原理三制成的。为解释该现象,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T”形光源、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甲);
②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T”形光源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③取黑色卡纸,在中央剪裁出直径为1cm的圆形小孔,用其遮挡凸透镜(如图乙),记录成像特点;
④改变圆形小孔直径为0.5 cm、0.3 cm,重复步骤③;
⑤将凸透镜换成小孔直径为1 cm、0.5 cm和0.3 cm的黑色卡纸,记录成像特点,整理结果如下表。
组别 凸透镜 小孔
1 2 3 4 5 6
小孔直径/cm 1 0.5 0.3 1 0.5 0.3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模糊 模糊 清晰
像的亮暗 亮 较亮 暗 亮 较暗 暗
(1)实验中,若将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则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理由是   ;
(2)某次实验时,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丙所示现象。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如何调整光屏;   
(3)结合实验结果,解释常见照相机为什么利用凸透镜成像制成。   
16.(2024七下·温州期末)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一个项目为自制民族乐器——排箫。以下是自制排箫的资料卡:
自制排箫资料卡 资料一:排箫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图甲)。演奏时,用嘴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与管长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资料二:音级、音区与频率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小组同学选择若干根长为20cm的吸管,用剪刀剪裁后,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横向连接制得“排箫”(如图丙)。
(1)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   ;
(2)根据图乙可知,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   ;
(3)自制排箫的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该小组制作的排箫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自制“排箫”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音区数量 能吹奏出3个完整的音区 能吹奏出1-2个完整的音区 不能吹奏出完整的音区
17.(2024七下·温州期末)普陀鹅耳枥(如图甲)生长在舟山普陀岛,是我国特有濒危植物。发现时还有多株,由于人为砍伐,且其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现全球仅剩一株自然生长的植株。查阅资料发现:
资料一:每年4月中旬,舟山多降雨天气。
资料二:普陀鹅耳枥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雌花数量较少,且着生位置一般较高,而雄花呈下垂状态,着生位置相对较低(如图乙)。
资料三:普陀鹅耳枥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传粉时间仅在4月中旬,其持续时间与其他植物的对比如下表。
植物种类 普陀鹅耳枥 桃树 樱花 紫薇花
传粉持续时间 约6天 约30天 约15天 约100天
资料四:普陀鹅耳枥每年产生的种子数量少,种皮厚且坚硬。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普陀鹅耳枥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的原因。
18.(2024七下·温州期末)机械键盘与传统薄膜键盘相比,具有寿命长,打字手感更舒适等优点。其按键的简化结构如图所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①按压键帽,键帽推动轴体向下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
②当金属片A、B接触,便能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
③松开键帽,轴体会向上运动,按键恢复原位。
(1)松开键帽,轴体会向上运动,原因是   。
(2)按压键帽至恰好输出电信号的力称为“触发压力”。现设定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按键下方的弹簧长度与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金属片AB的间距应设定为   cm。
压力大小/N 0 0.2 0.4 0.6 0.8
弹簧长度/cm 2.00 1.90 1.80 1.70 1.60
(3)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强大于2700 Pa时,人体会感觉不适。已知轴心的表面积约为5×10-6 m2,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要在轴心上套一个键帽?   
(4)若按键的“触发压力”太小,打字时可能误触到其他按键,影响输出字符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是由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解答】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女孩会出现乳房增大、生长高峰、体型改变、月经初潮等生理变化,这些都是青春期发育的典型特征 。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不同生理变化的发生规律,如生长高峰相对集中,乳房增大、体型改变等变化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月经初潮是青春期性成熟的标志之一 。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乳房增大大约从9岁开始到13.5岁,持续时间4.5年;生长高峰大约从11岁开始到14岁,持续时间3年;体形改变大约从9.5岁开始到15岁,持续时间6年;月经初潮大约从11.5岁开始到15.5岁,持续时间4年。其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生长高峰。
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鱼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卵胎生和胎生,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卵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完全在体外进行,而卵胎生和胎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则部分或完全在母体内进行。
【解答】由题干表述雌鱼在海洋中产卵,雄鱼随后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并在水中发育成鳝鱼”可知,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在体外完成。
由题干表述“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在水中发育成鳝鱼”可知,这种胚胎发育方式是卵生。
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解答】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根据已学知识知,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更近,故当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是A位置图,BCD排除。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能否照亮脸部。
【解答】BD、由于无反光涂层一侧为黑色,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不能反光,不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所以不能用无反光涂层来反光,故BD不符合题意;
AC、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一侧可以反射光,所以用反光涂层来反光;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反光涂层平放时,太阳光经过反射到达人脸,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充足营养 。
(3)适宜的温度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合适的热环境,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等生理活动 。
(4)一定的水分可使种皮变软,有利于氧气进入种子,也能使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被胚吸收利用的状态 ;充足的空气为种子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
【解答】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和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空壳瘪粒的种子营养物质很少,不足以供给种子萌发的需要,即使出苗,幼苗也矮小瘦弱。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因此,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2)杠杆原理基础:谷风车转动把手可看作杠杆,力的作用点不同,杠杆的用力情况(省力或费力 )会改变,体现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
(3)力的作用效果与要素的关系:明确力的三要素各自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作用点不同,即使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如杠杆的省力程度 )也不同 。
【解答】如图丙向左转动把手时,作用在B处会比A处更省力,是力的作用点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由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谷粒和杂质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结合题干信息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AB、由图知道,图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是发散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知道,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阻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阻力的大小(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来实现),同时对其他的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如要求使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等,这是为了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其初速度是相同的。
【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必须使小车在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以保证其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使阻力成为唯一变化的量;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表面越光滑,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即摩擦阻力为零时,小车运动的距离将无限远,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静止;5-6s;见解析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丙判断第五秒时B的运动状态;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3)由s=vt计算路程;
(4)龙舟的形状一般都是比较流畅的流线型,船身长而窄,头尾细而尖,这样的设计最主要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解答】(1)由图丙知道,第5秒时,两船的速度都是0.3m/s,所以,若以A船为参照物,则两船间的距离不在发生变化,故B船的运动状态为静止。
(2)由图丙知道, 5秒前B船做变速运动,5秒后B船做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B船受平衡力的时间段为5-6s。
(3)[3] 由图丙知道,第2秒到第5秒,A船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0.3m/s,此段时间A船运动的距离是
(4)[龙舟的形状一般都是比较流畅的流线型,船身长而窄,头尾细而尖,这样的设计最主要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由A、B两艘小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知道,A速度变化快,2s即可达到最大速度,而B船经过5s才达到最大速度。
12.【答案】鞋垫防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向右;由于图乙中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能稳定,便于读数,所以图乙方法更好;选择织物面料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的鞋垫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内容填写;
(2)根据二力平衡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答】(1)由于实验中要选择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探究鞋垫织物面料编织紧密度与防滑性能的关系,所以该实验要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鞋垫防滑性能的影响因素。
(2)图乙中,长木板向右运动,鞋模相对于长木板向左运动,由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鞋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3)图丙中,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应匀速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鞋模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鞋模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能稳定,便于读数,所以图乙方法更好。
(4)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编织紧密度相同,织物面料为锦纶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所以锦纶防滑性能更好;当织物面料都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所以编织紧密度更密,防滑性能更好;故要去超市选购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应选择织物面料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的鞋垫。
13.【答案】Ⅱ;根据冬至日影子的长度确定OB杆的长度;没有必要;因为重量与影子长度无关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第二次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如图乙为夏至和春分的正午太阳,则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Ⅱ;因为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春分和秋分太阳高度介于夏至和冬至之间,正午物体的影子比夏至时长,比冬至时段,因此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Ⅱ位置。
(2)某次标定节气刻度时,发现OA杆的影子长度大于OB杆。为确保四季正午杆影都落于OB杆内,小组同学应根据冬至日影子的长度确定OB杆的长度,因为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3)另一组同学在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垂线(如图丙),我认为这种改进没有必要;因为影子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14.【答案】(1)健壮,生长状况相同
(2)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
(3)叶绿素在黑暗中会分解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光照的不同。
【解答】(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从实验设置和实验装置来看,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应该是相同且适宜的;因此,所选韭菜植株应该是健壮的、生长状况相同的。
(2)分析实验结果:同一株韭菜,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说明绿色部分的叶绿素并没有向遮光部分转移。
(3)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会变成韭黄,由于叶绿素不能转移,只能说明在无光的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
(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从实验设置和实验装置来看,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应该是相同且适宜的;因此,所选韭菜植株应该是健壮的、生长状况相同的。
(2)分析实验结果:同一株韭菜,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说明绿色部分的叶绿素并没有向遮光部分转移。
(3)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会变成韭黄,由于叶绿素不能转移,只能说明在无光的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
15.【答案】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将光屏向上调节;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解答】(1)实验中,若将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则无法在光屏上成像,是因为平面镜是通过个反射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由图知道,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T”形光源向上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3)比较实验现象知道,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亮度合适时像模糊,像清晰时亮度暗。
16.【答案】振动;频率随着管长的增加而降低;合格;制成的排箫只能吹出中音区和高音区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根据图乙得出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
(3)根据吸管的长度,结合图乙对该小组制作的排箫进行等级评定。
【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振动。
(2)由图乙知道,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频率随着管长的增加而降低。
(3)吸管的最大长度为20cm,由图乙知道,制成的排箫只能吹出中音区和高音区,所以评定为合格。
17.【答案】传粉困难;种子数量少且不易萌发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植物进行异花传粉。
(2)有些植物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和香甜的花蜜,借此吸引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以帮助它们完成传粉,这样的花叫做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风力等媒介才能进行传粉,这样的花叫做风媒花。
(3)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解答】阅读资料可知,普陀鹅耳枥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的原因有:
(1)传粉困难:普陀鹅耳枥传粉期间当地多降水天气,昆虫外出活动受限,昆虫传粉受到影响;同时,雨水天气,导致花粉潮湿后容易掉落,植物利用风力传粉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整个传粉持续时间短,约6天。
(2)种子数量少且不易萌发:形成的种子数量少;种皮厚、坚硬,种子萌发时吸水困难,胚根、胚芽难以突破种皮而萌发。
18.【答案】力改变了运动状态;1;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以设置,A、B接触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时,伴随有声音来提示金属片A、B接触。
【知识点】弹力;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属片AB间距;
(3)已知受力面积、压力,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压强,当压强大于2700Pa,人体会感觉不适,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知道“按压键帽,键帽推动轴体向下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具有向上的弹力,当松开键帽,在轴体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是力改变了轴体的运动状态。
(2)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是
分析表格数据知道,
解得
所以,当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时,轴体向下运动的距离是xAB,大小是
(3)按键时的压强
此时人体会感觉不适,所以需要在轴心上套一个键帽,由 知道,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使人体会感觉舒服。
(4)若按键的“触发压力”太小,则金属片A、B不接触,为了防止影响输出字符的准确性,可以设置,A、B接触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时,伴随有声音来提示金属片A、B接触。
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科学试卷
1.(2024七下·温州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是由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解答】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故答案为:C。
2.(2024七下·温州期末)如图表示女孩形体在青春期发生的部分变化,黑点代表变化开始的平均年龄。其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
A.乳房增大 B.生长高峰 C.体形改变 D.月经初潮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女孩会出现乳房增大、生长高峰、体型改变、月经初潮等生理变化,这些都是青春期发育的典型特征 。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不同生理变化的发生规律,如生长高峰相对集中,乳房增大、体型改变等变化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月经初潮是青春期性成熟的标志之一 。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乳房增大大约从9岁开始到13.5岁,持续时间4.5年;生长高峰大约从11岁开始到14岁,持续时间3年;体形改变大约从9.5岁开始到15岁,持续时间6年;月经初潮大约从11.5岁开始到15.5岁,持续时间4年。其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生长高峰。
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4七下·温州期末)鳝鱼(如图)在繁殖时,雌鱼在海洋中产卵,雄鱼随后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并在水中发育成鳝鱼。这种胚胎发育方式及受精方式分别属于(  )
A.卵生 体外受精 B.卵生 体内受精
C.胎生 体外受精 D.胎生 体内受精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鱼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卵胎生和胎生,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卵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完全在体外进行,而卵胎生和胎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则部分或完全在母体内进行。
【解答】由题干表述雌鱼在海洋中产卵,雄鱼随后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并在水中发育成鳝鱼”可知,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在体外完成。
由题干表述“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在水中发育成鳝鱼”可知,这种胚胎发育方式是卵生。
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4七下·温州期末)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下列日、地、月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解答】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根据已学知识知,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更近,故当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是A位置图,BCD排除。
故答案为:A。
5.(2024七下·温州期末)反光板是摄影常用器材,其一侧表面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可以反射光,另一侧无反光涂层,通常为黑色(如图)。下列反光板摆放方式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能否照亮脸部。
【解答】BD、由于无反光涂层一侧为黑色,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不能反光,不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所以不能用无反光涂层来反光,故BD不符合题意;
AC、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一侧可以反射光,所以用反光涂层来反光;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反光涂层平放时,太阳光经过反射到达人脸,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劳动人民利用谷风车把谷物中的空壳、瘪粒除去后,从剩余的谷物中挑选种子育种。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营养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充足营养 。
(3)适宜的温度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合适的热环境,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等生理活动 。
(4)一定的水分可使种皮变软,有利于氧气进入种子,也能使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被胚吸收利用的状态 ;充足的空气为种子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
【解答】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和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空壳瘪粒的种子营养物质很少,不足以供给种子萌发的需要,即使出苗,幼苗也矮小瘦弱。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因此,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向左转动把手时(如图),作用在B处会比A处更省力。此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种类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2)杠杆原理基础:谷风车转动把手可看作杠杆,力的作用点不同,杠杆的用力情况(省力或费力 )会改变,体现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
(3)力的作用效果与要素的关系:明确力的三要素各自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作用点不同,即使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如杠杆的省力程度 )也不同 。
【解答】如图丙向左转动把手时,作用在B处会比A处更省力,是力的作用点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4七下·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转动风叶后,谷粒和杂质的运动状态不同(如图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谷粒具有惯性 B.只有杂质具有惯性
C.谷粒和杂质都具有惯性 D.谷粒和杂质都不具有惯性
【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由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谷粒和杂质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4七下·温州期末)雾视镜能使人眼产生“雾视”,从而刺激晶状体变薄,重新看清物体,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效果。“雾视”原理为: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使人眼看不清物体。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雾视镜的“雾视”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结合题干信息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AB、由图知道,图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是发散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知道,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4七下·温州期末)为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选用完全相同的小球和斜面,粗糙程度依次减小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及对应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推理得到“当物体不受阻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阻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阻力的大小(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来实现),同时对其他的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如要求使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等,这是为了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其初速度是相同的。
【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必须使小车在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以保证其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使阻力成为唯一变化的量;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表面越光滑,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即摩擦阻力为零时,小车运动的距离将无限远,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4七下·温州期末)温州龙舟(图甲)是传统岁时习俗,观察发现龙舟的船身总是做得很窄。为探究其原因,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在足够长的水槽中装满水,放入质量和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A、B两艘小船,小船一端通过细线与质量相同的重物相连。实验时,将两艘小船拉至水槽一端,同时松开小船,用频闪照相机记录小船的运动过程,处理数据绘制成丙图。
(1)若以A船为参照物,第5秒时,B船的运动状态为   ;
(2)分析图丙可知,B船受平衡力的时间段为   秒;
(3)求第2秒到第5秒,A船运动的距离;
(4)小明分析实验结果,认为龙舟的船身做得很窄是为了减少龙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他的依据是   。
【答案】静止;5-6s;见解析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丙判断第五秒时B的运动状态;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3)由s=vt计算路程;
(4)龙舟的形状一般都是比较流畅的流线型,船身长而窄,头尾细而尖,这样的设计最主要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解答】(1)由图丙知道,第5秒时,两船的速度都是0.3m/s,所以,若以A船为参照物,则两船间的距离不在发生变化,故B船的运动状态为静止。
(2)由图丙知道, 5秒前B船做变速运动,5秒后B船做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B船受平衡力的时间段为5-6s。
(3)[3] 由图丙知道,第2秒到第5秒,A船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0.3m/s,此段时间A船运动的距离是
(4)[龙舟的形状一般都是比较流畅的流线型,船身长而窄,头尾细而尖,这样的设计最主要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由A、B两艘小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知道,A速度变化快,2s即可达到最大速度,而B船经过5s才达到最大速度。
12.(2024七下·温州期末)剧烈运动时,脚掌会在鞋内滑动,易造成损伤。为选择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小明用不同的鞋垫织物面料进行实验,鞋垫织物面料编织紧密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木板上平铺固定鞋垫织物面料,并取一只鞋模,套上运动袜;
②按图乙连接装置,水平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换用不同的织物面料,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下表;
组别 织物面料 编织紧密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锦纶 密 4.4
2 锦纶 疏 3.6
3 腈纶 密 3.5
4 腈纶 疏 3.2
(1)该实验要探究的科学问题为   ;
(2)图乙中水平向右拉动木板的过程中,鞋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
(3)图丙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鞋模,也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对比图乙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理由是   ;
(4)市面上鞋垫面料有很多种,本实验只选取了其中两种;结合本实验结果,若要去超市选购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你的建议是   。
【答案】鞋垫防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向右;由于图乙中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能稳定,便于读数,所以图乙方法更好;选择织物面料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的鞋垫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内容填写;
(2)根据二力平衡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答】(1)由于实验中要选择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探究鞋垫织物面料编织紧密度与防滑性能的关系,所以该实验要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鞋垫防滑性能的影响因素。
(2)图乙中,长木板向右运动,鞋模相对于长木板向左运动,由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鞋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3)图丙中,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应匀速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鞋模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鞋模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能稳定,便于读数,所以图乙方法更好。
(4)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编织紧密度相同,织物面料为锦纶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所以锦纶防滑性能更好;当织物面料都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所以编织紧密度更密,防滑性能更好;故要去超市选购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应选择织物面料为锦纶,编织紧密度更密的鞋垫。
13.(2024七下·温州期末)温州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要制作二十四节气测量仪,以下是该仪器的制作说明书。
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制作说明书
【制作原理】不同节气,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杆影长度也不同。
【制作过程】①取OA、OB两根长杆,并将OA杆垂直固定在OB杆一端(图甲);
②在每一节气正午时,将B端朝北水平放置,根据OA杆在OB杆上的影子长度,在OB杆上标定对应的节气名称。
(1)如图乙为夏至和春分的正午太阳,则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   ;(填“Ⅰ”或“Ⅱ”)
(2)某次标定节气刻度时,发现OA杆的影子长度大于OB杆。为确保四季正午杆影都落于OB杆内,小组同学该如何确定OB杆的长度;   
(3)另一组同学在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垂线(如图丙)。你认为这种改进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答案】Ⅱ;根据冬至日影子的长度确定OB杆的长度;没有必要;因为重量与影子长度无关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第二次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如图乙为夏至和春分的正午太阳,则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Ⅱ;因为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春分和秋分太阳高度介于夏至和冬至之间,正午物体的影子比夏至时长,比冬至时段,因此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Ⅱ位置。
(2)某次标定节气刻度时,发现OA杆的影子长度大于OB杆。为确保四季正午杆影都落于OB杆内,小组同学应根据冬至日影子的长度确定OB杆的长度,因为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3)另一组同学在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垂线(如图丙),我认为这种改进没有必要;因为影子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14.(2024七下·温州期末)韭菜和韭黄(图甲)是同种植物,韭菜叶富含叶绿素呈绿色;韭黄叶缺乏叶绿素呈黄色。对韭菜幼苗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便能变成韭黄。针对这一现象,小明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猜想二:叶绿素在黑暗中会分解;
猜想三:叶绿素能从浓度高的一侧转移至浓度低的一侧。
小明取若干株韭菜幼苗,割去部分韭菜叶后,将剩余的绿色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如图乙),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丙。
(1)实验中,对所选韭菜植株的要求有   。(写出2点)
(2)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叶片内叶绿素不能转移。请说明他的推理过程:   。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能转变为韭黄的原因。   。
【答案】(1)健壮,生长状况相同
(2)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
(3)叶绿素在黑暗中会分解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光照的不同。
【解答】(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从实验设置和实验装置来看,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应该是相同且适宜的;因此,所选韭菜植株应该是健壮的、生长状况相同的。
(2)分析实验结果:同一株韭菜,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说明绿色部分的叶绿素并没有向遮光部分转移。
(3)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会变成韭黄,由于叶绿素不能转移,只能说明在无光的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
(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从实验设置和实验装置来看,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应该是相同且适宜的;因此,所选韭菜植株应该是健壮的、生长状况相同的。
(2)分析实验结果:同一株韭菜,部分见光、部分遮光的韭菜叶见光部分为绿叶、遮光部分为黄白叶,说明绿色部分的叶绿素并没有向遮光部分转移。
(3)绿色的韭菜幼苗遮光后,会变成韭黄,由于叶绿素不能转移,只能说明在无光的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
15.(2024七下·温州期末)在学习了光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总结了三种成像原理。
原理一:小孔成像; 原理二:平面镜成像; 原理三:凸透镜成像。
调查发现,常见的照相机是利用原理三制成的。为解释该现象,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T”形光源、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甲);
②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T”形光源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③取黑色卡纸,在中央剪裁出直径为1cm的圆形小孔,用其遮挡凸透镜(如图乙),记录成像特点;
④改变圆形小孔直径为0.5 cm、0.3 cm,重复步骤③;
⑤将凸透镜换成小孔直径为1 cm、0.5 cm和0.3 cm的黑色卡纸,记录成像特点,整理结果如下表。
组别 凸透镜 小孔
1 2 3 4 5 6
小孔直径/cm 1 0.5 0.3 1 0.5 0.3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模糊 模糊 清晰
像的亮暗 亮 较亮 暗 亮 较暗 暗
(1)实验中,若将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则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理由是   ;
(2)某次实验时,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丙所示现象。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如何调整光屏;   
(3)结合实验结果,解释常见照相机为什么利用凸透镜成像制成。   
【答案】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将光屏向上调节;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解答】(1)实验中,若将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则无法在光屏上成像,是因为平面镜是通过个反射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由图知道,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T”形光源向上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3)比较实验现象知道,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亮度合适时像模糊,像清晰时亮度暗。
16.(2024七下·温州期末)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一个项目为自制民族乐器——排箫。以下是自制排箫的资料卡:
自制排箫资料卡 资料一:排箫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图甲)。演奏时,用嘴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与管长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资料二:音级、音区与频率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小组同学选择若干根长为20cm的吸管,用剪刀剪裁后,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横向连接制得“排箫”(如图丙)。
(1)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   ;
(2)根据图乙可知,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   ;
(3)自制排箫的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该小组制作的排箫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自制“排箫”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音区数量 能吹奏出3个完整的音区 能吹奏出1-2个完整的音区 不能吹奏出完整的音区
【答案】振动;频率随着管长的增加而降低;合格;制成的排箫只能吹出中音区和高音区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根据图乙得出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
(3)根据吸管的长度,结合图乙对该小组制作的排箫进行等级评定。
【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振动。
(2)由图乙知道,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频率随着管长的增加而降低。
(3)吸管的最大长度为20cm,由图乙知道,制成的排箫只能吹出中音区和高音区,所以评定为合格。
17.(2024七下·温州期末)普陀鹅耳枥(如图甲)生长在舟山普陀岛,是我国特有濒危植物。发现时还有多株,由于人为砍伐,且其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现全球仅剩一株自然生长的植株。查阅资料发现:
资料一:每年4月中旬,舟山多降雨天气。
资料二:普陀鹅耳枥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雌花数量较少,且着生位置一般较高,而雄花呈下垂状态,着生位置相对较低(如图乙)。
资料三:普陀鹅耳枥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传粉时间仅在4月中旬,其持续时间与其他植物的对比如下表。
植物种类 普陀鹅耳枥 桃树 樱花 紫薇花
传粉持续时间 约6天 约30天 约15天 约100天
资料四:普陀鹅耳枥每年产生的种子数量少,种皮厚且坚硬。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普陀鹅耳枥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的原因。
【答案】传粉困难;种子数量少且不易萌发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植物进行异花传粉。
(2)有些植物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和香甜的花蜜,借此吸引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以帮助它们完成传粉,这样的花叫做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风力等媒介才能进行传粉,这样的花叫做风媒花。
(3)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解答】阅读资料可知,普陀鹅耳枥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的原因有:
(1)传粉困难:普陀鹅耳枥传粉期间当地多降水天气,昆虫外出活动受限,昆虫传粉受到影响;同时,雨水天气,导致花粉潮湿后容易掉落,植物利用风力传粉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整个传粉持续时间短,约6天。
(2)种子数量少且不易萌发:形成的种子数量少;种皮厚、坚硬,种子萌发时吸水困难,胚根、胚芽难以突破种皮而萌发。
18.(2024七下·温州期末)机械键盘与传统薄膜键盘相比,具有寿命长,打字手感更舒适等优点。其按键的简化结构如图所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①按压键帽,键帽推动轴体向下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
②当金属片A、B接触,便能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
③松开键帽,轴体会向上运动,按键恢复原位。
(1)松开键帽,轴体会向上运动,原因是   。
(2)按压键帽至恰好输出电信号的力称为“触发压力”。现设定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按键下方的弹簧长度与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金属片AB的间距应设定为   cm。
压力大小/N 0 0.2 0.4 0.6 0.8
弹簧长度/cm 2.00 1.90 1.80 1.70 1.60
(3)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强大于2700 Pa时,人体会感觉不适。已知轴心的表面积约为5×10-6 m2,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要在轴心上套一个键帽?   
(4)若按键的“触发压力”太小,打字时可能误触到其他按键,影响输出字符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答案】力改变了运动状态;1;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以设置,A、B接触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时,伴随有声音来提示金属片A、B接触。
【知识点】弹力;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属片AB间距;
(3)已知受力面积、压力,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压强,当压强大于2700Pa,人体会感觉不适,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知道“按压键帽,键帽推动轴体向下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具有向上的弹力,当松开键帽,在轴体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是力改变了轴体的运动状态。
(2)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是
分析表格数据知道,
解得
所以,当按键的“触发压力”为0.4 N时,轴体向下运动的距离是xAB,大小是
(3)按键时的压强
此时人体会感觉不适,所以需要在轴心上套一个键帽,由 知道,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使人体会感觉舒服。
(4)若按键的“触发压力”太小,则金属片A、B不接触,为了防止影响输出字符的准确性,可以设置,A、B接触通电发送电信号,输出相应字符时,伴随有声音来提示金属片A、B接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