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资源简介

优秀教案系列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辨识铁单质、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2.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基于实验证据建构以铁为例的变价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评价目标
1.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2.能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掌握实验现象。
3.能设计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实验方案。
重点、难点
实验操作、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法、学法
实验教学、问题引导。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铁及其化合物的理论知识,今天我们走进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去感受化学科学之美。
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活动安排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实验活动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解释、说明各实验步骤的反应原理。
(2)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将此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即要求学生先预测Fe、Fe2+、Fe3+的性质,再根据提供的药品设计并完成实验。
2.注意事项
(1)本实验涉及药品较多,在使用胶头滴管时要注意每次使用前先用蒸馏水充分洗涤,避免药品之间的相互污染。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中,可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先用稀盐酸处理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宜过大。
(3)将铁丝、铜片、锌片等固体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放入固体,再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物质滑落至试管底部。金属应先打磨,且在实验后回收。
(4)FeSO4溶液和FeCl2溶液应现用现配,为防止Fe2+被氧化,可加入少量铁粉。
【教师活动】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铁单质、铁盐、亚铁盐中的铁元素分别处于什么价态 应该具有什么性质 出现什么现象能证明你的预测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并实验验证。
二、铁离子的检验
1.活动安排建议
(1)提供未贴标签的两份测试液(分别为FeCl3稀溶液和FeCl2溶液),要求学生利用KSCN溶液进行鉴别。
(2)可增加实验:利用课本实验步骤1中的(2),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证明该实验中Fe2+和Fe3+的转化。
【教师活动】你还有哪些检验铁离子的方案 如何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2.注意事项
(1)FeCl3稀溶液可通过将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后稀释得到。
(2)向FeCl3稀溶液中加入铁粉,轻轻振荡试管后应先充分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三、问题和讨论
【教师活动】从原料分析入手,铁屑的主要成分是Fe和Fe2O3,为实现向FeSO4的转化,可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发生一系列反应,分析反应过程。最终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并检验产物。
【评价反馈】
1.分小组实验,并反馈实验现象。
2.汇报制备硫酸亚铁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
1.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现象:铁单质、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3.实验设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安全、易操作、经济实用等原则,方案可通过流程图的方式呈现。
1.实验教学很重要。通过动手实验和实验现象能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物质的性质,强化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2.本节课还可以在具体情境下展开,如打印机或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中铁的化合物价态的探究、补铁剂成分的探究等。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
4.实验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