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5.6 温馨提示:1. 亲爱的同学们,你拿到的试卷分别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15分; 非选择题共35分;全卷满分为50分。时间为40分钟。2. 请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 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第 I 卷 ( 共 1 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5年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春节日益“全球化”说明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②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度互动,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④“春节”所蕴含的“和谐”“团圆”等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家”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中华文化(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A. 具有连续性,一直延续至今 B. 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精神力量C. 能滋养所有人的精神世界 D. 具有和平性,倡导以和为贵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要进一步推广“六尺巷”所代表的礼让文化,其融入 到城市建设与社区规划中,打造更多体现和谐理念的公共空间。这一提议启示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要 ( )①秉持宽容之心,理解他人的难处 ②弘扬传统美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③凡事都要退让,避免产生任何矛盾 ④以和为贵,用友善态度对待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有些同学对“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爱国”这三个概念区分不清楚,小德同学想用图示法帮助同学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爱国)A. 4 平 (4 中红)化 B. C. 华化( 传华( D.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1页 共6页5.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 ……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示我们 ( )A. 文化冲突在所难免,难以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B. 不同人文精神应当兼收并蓄、融合统一C. 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共促社会和谐发展D. 要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来充实自己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人文传统深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人 学而不是神学。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不断传承发展。中华人文精神 (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③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④彰显了中华民族道德情操的涵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近年来,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借助创意驱动、科技赋能,以时尚视觉艺术表达在全国掀 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 ( )①彻底改造,依法取缔 ②大力弘扬,全面继承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5年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逝世,享年99岁。他是 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主持设计了中国第 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为国家国防事业奉献。他 的事迹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提升自我 ②要积极培养“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③要牺牲个人的利益,才能实现生命价值 ④要努力做到“心怀大爱”、“兼济天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在2025年的春晚舞台上,李子柒身着融合植物染、青神竹编等13项非遗技艺的服饰惊 艳亮相。短短5秒,这些珍贵非遗便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她不仅亲力亲为参与服饰设 计,还深入走访了湖北、江苏、四川等8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 以下对李子柒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借春晚展示非遗,能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②融合多项非遗技艺,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滋养③亲力亲为参与设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④走访学习非遗,践行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2页 共6页10. 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财富。许多名言哲语植根人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名言与启迪搭配正确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重民本 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扶危济困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俭约 自守 ④道法自然——尊重、顺应自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2025年6月5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这一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 界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符合环境日主题的 诗句是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 头等大事。”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是 ( )A.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B.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C.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3.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倡导我们 ( )①一定要有梦想,哪怕脱离现实②以自我为中心来确定探索的方向③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④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吉祥物“滨滨”和“妮妮”的设计将东北地区独特的 自然文化遗产东北虎拟人化,与哈尔滨独特的冬季冰雪文化等巧妙融合在一起。这一 设计 ( )A. 能够消除文化差异,获得世界认同B. 传承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C. 启示我们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D. 体现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15.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各国不是乘坐在 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 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 ……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同球共济”,这彰显的中国智 慧有 ( )①天下一家,和衷共济 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3页 共6页第 1 1 卷 ( 共 3 5 分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16 . (10分)【观祖国发展感思想理念】◎材料一 在当下的科技浪潮中,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游戏科学推出3A 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销量2800万份,改变了中国没有3A 游 戏的历史;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拿下全球超60%的市场份额; DeepSeek 更是一鸣惊人, 仅用550万美元即实现了对欧美AI 大模型的赶超……杭州凭什么能孕育出“六小龙” 其 原因很简单——这是杭州政府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1)杭州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思想理念 (2分)◎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表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 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 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 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2)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语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这一 核心理念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分)(3)请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国实施了哪些惠民举措 至少列举两例。(4分)七 年 级 道 德 与 法 治 第 4 页 共 6 页17. (13分)【悟人文精神 聚奋进力量】◎材料一 在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次拟表彰的 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就是亿万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 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时代风采,为全国上下 树立了光辉学习榜样、激发了强大精神动力。(1)向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学习,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9分)◎材料二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有二十三万余行,讲述了传奇英雄 玛纳斯及其子孙七代带领柯尔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玛纳斯》经久流传、生 生不息,以史诗的恢宏叙事主题和崇高演述风格凝聚民心、团结人民,给予人们追求美好 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 民族的宝贵财富。(2)请你推荐一张蕴含中华人文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并写出与之对应的中华 人文精神。(注:本题中出现的不可以使用)(4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5页 共6页18 . (12分)【传承传统美德 做新时代少年】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菏泽某校七年级(1)班以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铸就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开展班会,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一 班主任带领同学们诵读了部分关于传统美德的典籍:典籍 中华传统美德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 所不通。 一《孝经 ·感应章第十六》 ①_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 天下为天下。 ——刘向《六亲五法》 ③(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以上典籍所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6分)◎材料二 班会中,模范班长小瑜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见义勇为少年姜昭鹏的事迹:2025年5月10日,山东烟台一名春季高考考生姜昭鹏在与同学乘车赴考点途中,同行 同学突发疾病,伴有心脏骤停症状,姜昭鹏利用急救知识,与司机王涛合力展开了一场“教 科书”式的生死救援,也因此耽误了参加首场语文考试。尽管按照考试管理规定,春季高 考不允许补考,但姜昭鹏帅气地表示:“不后悔,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 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姜昭鹏和王涛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并且已按照规定程序安排姜昭鹏参加补考。(2)姜昭鹏的行为,对我们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启示 (6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6页 共6页《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C D D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D B A16、(共 10分)(1)(共 2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2分)(2)(共 4分)重民本。(2分)要求要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2分)(3)(所答内容是我国实施的惠民举措皆可得分,每点 2分,两点共 4分)示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 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农村和偏远学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等。17、(共 13分)(1)(每点 3分,共 9分)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2)(举一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即可得 2分,写出与之对应的人文精神 2分,共 4分) 示例:《周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千里江山图》——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18、(共 12分)(1)(每点 2分, 共 6分)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每点 3分,任意两点得 6分)①做扶危济困的人。(2分)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1分)② 做见义勇为的人。(2分)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 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1分)③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2分)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1分)答案第 1页,共 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