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有解析)——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有解析)——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资源简介

(5)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易错点分析】
1.将某种生物体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生物的染色体组型。它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有种的特异性,可以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常用有丝分裂中期时期的染色体进行制作。
2.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 XY 型和 ZW 型,其中,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的是XY型,该类生物后代的性别由精子中所含性染色体决定人、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都属于这种类型。雌性的体细胞内,含有异型性染色体的是ZW型性别决定,如家蚕、鸟类。
3.人们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4.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称为,如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的原因是人类甲、乙型血友病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XhY即可表现出患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XhXhY才会患病。
5.由X染色体携带的显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称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例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6.由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称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易错题训练】
1.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张翅(A)对正常翅(a)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从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的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长翅和正常翅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的概率为( )
A.9/32 B.9/16 C.2/9 D.1/9
2.某蛋鸡羽毛的慢羽(A)对快羽(a)为显性,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鸡蛋绿壳(B)对白壳(b)为不完全显性,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表现为褐壳。绿壳鸡蛋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慢羽会导致70~90日龄上市的鸡羽毛不全而出现裸背、裸颈、裸腹和秃尾,不受消费者欢迎。研究人员让基因型为BbZAW(甲)和bbZaZa(乙)的个体5杂交获得F1鸡群(I),从该鸡群中选择合适的鸡(Ⅱ)杂交,筛选得到绿壳快羽鸡(Ⅲ)。不考虑其他基因和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鸡种群中母鸡有9种基因型,6种表型
B.I中母鸡羽毛的表型与母本相同,与父本不相同
C.该杂交组合反交,所得F1中母鸡与I中母鸡表型不同
D.褐壳慢羽亲本可产生同时含绿壳、快羽基因的未受精鸡蛋
3.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D.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4.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5.果蝇的有眼和无眼、红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一只纯合红眼雄蝇和一只纯合无眼雌蝇杂交,F1雌蝇全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让F1雌蝇、雄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雌蝇、雄蝇均表现为红眼:白眼:无眼=2: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
B.F2的表型及比例异常,是因为F1中雌配子aXB致死
C.F2中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随机交配,F3无眼果蝇的基因型共4种
D.F1雄蝇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个白眼基因
6.已知某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A对a为显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有性别区分的生物一定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C.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因此无性别之分
D.若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该性状的遗传和子代性别无关
7.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
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8.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有抗冻(A)和不抗冻(a),叶片无茸毛(B)和有茸毛(b)两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利用若干纯合品种作为亲本进行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P F1
实验一 抗冻有茸毛雄性×不抗冻无茸毛雌性 雌性全为抗冻无茸毛;雄性全为不抗冻无茸毛
实验二 抗冻有茸毛雌性×不抗冻无茸毛雄性 雌性全为抗冻无茸毛;雄性全为抗冻有茸毛
A.根据实验一可判断A/a位于常染色体,B/b位于X染色体上
B.根据实验二可判断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上
C.根据两组实验可判断A/a,B/b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D.实验一F1中雌性与实验二F1中雄性杂交,子代中不抗冻的占1/4
9.白化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B.该夫妇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
C.这对夫妇不会生出患两种病的女儿
D.两病均患的男孩不会生出正常的后代
1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其中R基因控制芦花羽,Y基因控制全色羽,G基因控制白色羽。现有白色羽雄鸡和全色羽雌鸡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色羽雌性:芦花羽雌性:白色羽雄性:芦花羽雄性=1:1:1:1.据此推测(不考虑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的羽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种群中关于鸡羽色的基因型共有12种
C.芦花羽雄性与全色羽雌性杂交,可根据羽色判断子代的性别
D.子代芦花羽雌性与子代白色羽雄性杂交后代产生白色羽的概率是1/2
11.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对表中有关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亲代表型 子代表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34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是伴性遗传
C.用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1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体细胞中没有决定性别的X、Y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性别
D.人类精子中均含Y染色体,卵细胞中含X染色体
13.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 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 基因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 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1/4
14.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能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全部为杂合子
C.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符合分离定律
D.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15.某性别决定为XY型的雌雄异体植物,花颜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表型。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小组以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为亲本,分别进行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F1 F2
实验一 红花(♀)×白花(♂) 雌、雄植株均为紫花 雌株:紫花:红花=3:1 雄株:紫花:白花:红花=3:3:2
实验二 白花(♀)×红花(♂) 雌株均为紫花,雄株均为白花 雌株:紫花:白花:红花=3:3:2雄株:紫花:白花:红花=3 3:2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控制花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写出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_____。
(2)实验二中,F2紫花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请设计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实验一F2中某白花的基因型:
①设计思路: _____。
②结果和结论:若子代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若子代_____,
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_XbXb,红眼正常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由题干信息“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可知,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子代群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1:1:1:1。子一代随机交配,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XB:AXb:aXB:aXb=1:1:3:3,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Xb:aXb:AY:aY=1:3:1:3,故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个体(aaXbY、aaXBXb)的概率为3/8×6/8=9/32,A正确。
2.答案:C
解析:A、该鸡群中与壳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BB(绿壳)、Bb(褐壳)、bb(白壳)三种,与羽毛有关的基因型有ZAZA(慢羽公鸡)、ZAZa(慢羽公鸡)、ZaZa(快羽公鸡)、ZAW(慢羽母鸡)、ZaW(快羽母鸡)共5种,综合起来,母鸡的基因型有3×2=6种,母鸡的表现型有3×2-6种,A错误;
B、I中母鸡有2种基因型:BbZaW、bbZaW,均表现为快羽,父本乙(bbZaZa)的羽毛表型也是快羽,母本甲(BbZAW)的羽毛表型为慢羽,B错误;
C、该杂交组合反交,则反交亲本的基因型为bbZaW(母鸡),BbZAZA(公鸡),F1中母鸡的基因型是BbZAW、bbZAW,分别表现为褐壳慢羽、白壳慢羽,与I中母鸡表型不同,C正确;
D、褐壳慢羽亲本是甲,其基因型是BbZAW,表型是褐壳慢羽,它只能产生含绿壳基因(B)的配子,不能产生同时含绿壳快羽基因(BZa)的未受精鸡蛋,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XBXb和aaXbY都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A正确;
B、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则子代的结果是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或只有两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所以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B正确;
C、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C错误;
D、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性状与性别没有关联,则F1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D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白眼雌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中白眼均为雄性,红眼均为雌性,说明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另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对产残翅为显性,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aaXBY,二者杂交产生的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B正确;
C、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aaXBY,F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2白眼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这些雌雄果蝇交配的结果依然为残翅白眼,即子代表型不变,C正确;
D、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见,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根据题意“现有一只纯合红眼雄蝇和一只纯合无眼雌蝇杂交,F1雌蝇全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即有眼与无眼杂交,F1均为有眼,则有眼为显性性状,用A表示,无眼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雌均为红眼,雄均为白眼,可见眼色与性别有关,位于X染色体上,又因F1雌性眼色与亲本的雄果蝇相同,故红眼为显性性状,用B表示。故而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A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F1的雌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Xb、AaXbY,雌配子为1/4AXB、1/4AXb、1/4aXB、1/4aXb,雄配子为1/4AXb、1/4AY、1/4aXb、1/4aY,根据棋盘法可知,F2的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无眼=3:3:2,与题意不符,故存在配子致死,由于F2雌蝇、雄蝇均表现为红眼:白眼:无眼=2:3:1,可知是F1中雌配子aXB致死,B正确;
C、F2中红眼雌蝇为1/2AAXBXb、1/2AaXBXb,白眼雄蝇为1/3AAXbY、2/3AaXbY,二者随机交配,由于雌配子aXB致死,故F3无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共2种,C错误;
D、F1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考虑性染色体时,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XbXb、YY,故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白眼基因,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果蝇的白眼基因,A正确; B、有性别区分的生物细胞中不都存在性染色体,不一定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B错误; C、植物有的也有性染色体,植物有的也有性别之分,C错误; D、若A、a位于X、Y同源区段,该性状的遗传也与性别相关联,如XaXa×XayA,后代雄性是显性性状,雌性是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若基因型为ZBZB)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为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错误;B、非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若基因型为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错误;C、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非芦花,能从毛色判断性别,C正确;D、非芦花雌鸡(ZbW)和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和非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及题干可知,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是XAbY×XaBXaB,F1为XAbXaB、XaBY;实验二亲本的基因型是XAbXAb×XaBY,F1为XAbY、XAbXaB;只考虑A/a这对等位基因,则实验一的F1中雌性的基因型是XAXa,实验二的F1中雄性的基因型是XAY,二者杂交子代中不抗冻个体(XaY)占1/4,D正确。
9.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则父亲的基因型为A_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_XBX-,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儿子(aaXbY),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可确定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A正确。该夫妇生出不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3/4,不患红绿色盲孩子的概率为3/4,故他们生出正常孩子(A_XB_)的概率为3/4×3/4=9/16B正确。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父亲的XB会传给女儿,所以女儿一定不会患红绿色盲,故这对夫妇不会生出患两种病的女儿,C正确。两病均患的男孩基因型为aaXbY,若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婚配,子代都正常,D错误。
10.答案:D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本题所说的3个复等位基因都位于Z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该种群中控制鸡羽色的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雌性有3种(ZRW、ZYW、ZGW),雄性有6种(ZRZR、ZRZY、ZGZR、ZYZY、ZGZY、ZGZG),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白色羽雄鸡(ZGZ-)和全色羽雌鸡(ZYW)杂交,子代出现白色羽雌性(ZGW)、芦花羽雌性(ZRW),可推知亲代白色羽雄鸡基因型为(ZGZR),进一步可推知子代白色羽雄性为ZGZY、芦花羽雄性为ZRZY,说明G对R为显性、R对Y为显性,芦花羽雄性(ZRZR或ZRZY)与全色羽雌性(ZYW)杂交,若芦花羽雄性基因型为ZRZR,后代全部表现为芦花羽,不能根据羽色判断子代的性别,C错误;题中子代芦花羽雌性(ZRW)与白色羽雄性(ZGZY)杂交,有1/2的后代会遗传来自父方的基因G,表现为白色羽,故后代产生白色羽的概率是1/2,D正确。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阔叶与阔叶杂交的后代出现窄叶,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父本和母本都为阔叶时,子代雌株中没有窄叶;而父本为阔叶母本为窄叶时,子代雌株中只有阔叶,雄株中只有窄叶,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第1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A正确;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结果,雌雄子代的表现型不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所以其杂交后代基因型有XAXa、XaXa、XAY、XaY四种,比例为1:1:1:1,C错误;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或XAXa与XaY,所以其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1/2=1/4,D正确。
12.答案:B
解析:人类体细胞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其中有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错误;男性原始生殖细胞中的X、Y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X、Y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精细胞中,因此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体,也可能含Y染色体,D错误。
13.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白色为显性性状,A错误;
BC、雌性个体的W染色体来自母本,Z染色体来自父本。根据子代雌鸽均为灰色,说明灰色雄鸽只产生含有灰色基因的配子,子代中雄鸽均为白色,说明母本产生的含有白色基因的配子与父本产生的含有灰色基因的配子完成受精后,发育成的子代雄性表现为白色,即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ZAW×ZaZa,BC错误;
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ZaW、ZAZa,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ZaW)所占的比例为,D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亲本红眼雌果蝇为显性纯合子, F2中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也有白眼,眼色性状和性别相关联,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雄果蝇能产生Xa、Y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F2中的红眼雌果蝇中既有纯合子XAXA,又有杂合子XAXa,B错误;在不考虑性别时,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D正确。
15.答案:(1)符合;aaxBxB×AAXby
(2)AAXBY、AaXBY;1/3
(3)①选择红花雌株与该白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型
②出现红花植株;AaXbY;不出现红花植株AAXbY
解析:(1)实验一和实验二是正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有关,从题干信息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即B、b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实验一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F1为双杂合子,且雌株和雄株的表型相同,均为紫花,即F1雌株基因型为AaXBXb,雄株基因型为AaXBY,从而推断出同时含A、B基因的表型为紫花,只含A基因不含B基因的表型为白花,不含A基因的表型为红花。所以实验一母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XBXB,父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XbY。
(2)实验一和实验二是正反交关系,据(1)分析,实验二母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XbXb,父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F1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白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F2紫花雄株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两种,其中纯合子(AAXBY)所占的比例为1/3。
(3)实验一F2中某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AaXbY,因此为了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实验一F2中某白花的基因型,应选择红花雌株与该白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型。若子代出现红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若子代不出现红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