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易错点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项目 变化 图解 实例缺失 缺失某一片段 猫叫综合征重复 增加某一片段 果蝇的棒状眼倒位 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人类9号染色体长臂倒位可导致习惯性流产易位 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某种夜来香的染色体经常发生易位结果 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2.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项目 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图解位置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原理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重组观察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3.三种方法确定染色体组数量(1)染色体形态法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2)等位基因个数法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色体组。(3)公式法染色体组数=,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4.单体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项目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发育起点 配子 受精卵 受精卵特点 (1)植株弱小 (2)高度不育 (1)茎秆粗壮 (2)叶、果实、种子较大 (3)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体细胞染色体组数 1或多个 2个 ≥3个5.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比较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原理 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染色体组成倍减少,再加倍后得到纯种(指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常用方法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后,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操作简单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 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操作 技术复杂一些,需与杂交育种配合【易错题训练】1.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A. B.C. D.2.某二倍体雌雄同株的植物,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分别由基因D和d控制),现用纯合高秆和矮秆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甲、乙两株基因型为DDd的可育高秆植株。研究人员让甲与矮秆植株杂交,让乙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均为3:1。甲、乙两植株产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A.染色体片段易位,染色体片段重复B.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易位C.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重复D.染色体片段易位,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3.下图是某变异果蝇(2=8)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变化示意图,部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均导致精子死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的类型是染色体缺失B.该变异改变了果蝇基因的数量和位置C.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D.按B方式产生的精子一半是致死的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B.图中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中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5.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三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B.④可能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5:5:1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肯定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6.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以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染色体组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B.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生物C.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一定为三倍体D.二倍体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7.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由图b细胞组成的个体为三倍体C.图c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D.由图d细胞组成的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8.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9.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在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所在部位不能配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如图①至图④系列变异,字母代表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变化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易位B.②的变化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生物性状C.③状况的出现是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或染色体增加部分片段所导致D.④为染色体数量变异,此细胞为三倍体细胞10.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果实较大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属于有利变异11.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2.如图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造成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过程②造成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C.过程③说明染色体片段缺失纯合子有致死效应D.过程④的操作是取粉红棉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13.如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基因型为aa)为实验材料进行育种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利用紫外线定向获得所需的品种B.过程②通过基因重组获得的产物需进行筛选C.过程③和⑤均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过程④后代中所需品种出现的比例为1/3614.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l变异而来。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图②表示易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C.图③中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15.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a b(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__________的改变。显微镜下________(填“可见”或“不可见”)。(2)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基因重组,_____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3)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判断下图染色体组的数目:a________、b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故选C。2.答案:A解析:如果是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导致的,则DDd产生D、Dd、DD、d四种配子的比例为2:2:1:1,若与矮秆植株杂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5:1,若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35: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重复,则DDd产生DD、d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若与矮秆植株杂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1:1,若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3: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易位,则DDd产生D、Dd、DD、d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若与矮秆植株杂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3:1,若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15:1。甲与矮秆dd植株杂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为3:1,甲植株产生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片段易位;乙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为3:1,乙植株产生过程中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片段重复,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A、图中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某些片段发生了易位,染色体没有缺失,A错误; B、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其相关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基因的数量不改变,B错误; C、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C正确; D、按B方式产生的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没有发生缺失和重复,则都不致死,D错误。故选:C。4.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5.答案:C解析:③含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不能结出籽粒,A错误。④可能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高度不育,所以没有籽粒,B错误。AAaa经减数分裂可产生3种配子,其类型及比例为AA:Aa:aa=1:4:1;Aa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配子,其类型及比例为A:a=1:1,因此若①和②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aa=1:5:5:1,C正确。如果①②③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正常细胞,则①②③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如果①②③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正常细胞,则①②③细胞所代表的个体都是单倍体,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可能是单倍体或异源三倍体,D错误。6.答案:B解析:对于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见不是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错误;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生物,B正确;单倍体、二倍体以及多倍体的判断要看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还是配子,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故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不一定是三倍体,C错误;二倍体生物体内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7.答案:B解析:图a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同理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b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是三倍体;若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是单倍体,B错误。图c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有3条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图d细胞只有1个染色体组,由图d细胞组成的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D正确。8.答案:D解析:A、a图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b图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图a和图b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但一般不改变基因的数目,B错误;C、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会引起性状的改变,C错误;D、图a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9.答案:C解析:A、①属于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A错误;B、②属于染色体倒位,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C、③有可能是一条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也可能是另一条染色体增加部分片段,导致有部分片段无法联合,C正确,D、④是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但不叫三倍体,而是三体细胞,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A正确;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B正确;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果实较大,C正确;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加,但产生的配子数不一定加倍,D错误。故选D。11.答案:C解析:A、①属于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B、②属于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C、③由b变成了B,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D、④属于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选C。12.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过程①造成的变异(B突变成b)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错误;过程②造成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的发生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正确;过程③得到的白色棉即为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纯合子,说明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纯合子并没有使该个体死亡,C错误;过程④的操作不仅先要取粉红棉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还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13.答案:C解析:过程①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但不具有定向性,A错误;过程②属于自交,由于只存在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B错误;过程③和⑤属于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均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正确;由于多倍体产生配子过程中联会紊乱,故产生的正常配子比例低,所以无法判断后代中所需品种出现的比例,D错误。14.答案:C解析: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图②的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易位,有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图③中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到,只有染色体变异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错误;由于图④中不知哪条染色体是变异的染色体,故有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也可能是重复,D正确。15.答案:(1)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结构;不可见(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3)3;2解析:(1)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2)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是指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3)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①可根据细胞中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不分大小写)出现的次数来判断,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图a中,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A、a、a)出现三次,含有3个染色体组。②可根据细胞中相同形状的染色体的数量判断,相同形状的染色体出现几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图b中,染色体两两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