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六校联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说明:1. 本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2. 本卷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题。江西全省南北长( )东西窄,北部是鄱阳湖平原,其他三面群山(sǒ ng) 立,河流环绕,山水交错间仿佛一幅起承转合的山水画,恰如一张立轴国画贴在中国地图上。我们置身于其中,令 人心旷神怡。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sǒng) (2)旷2.( 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题。一个人的阅历有限, 通过阅读经典会让我们懂得许多人情世故 ,可以拓展我们的生命。正所谓,经典给我们的滋养是多方面的。阅读经典不可只是寻章摘句,也不能存心诘难作者,而应当推敲细思。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 ·确的一项是( )A. 阅读经典会让我们懂得许多人情世故B. 通过阅读经典会使我们懂得许多人情世故 C. 通过阅读经典会让我们领悟许多人情世故 D. 阅读经典会让我们领悟许多人情世故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谈阔论 B. 妙手回春 C. 味同嚼蜡 D. 开卷有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题。曹操不仅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文学家。在戎马倥偬的一生中,曹操留下了对酒当歌、横槊赋诗的风雅之举。在足迹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征程中, ,化作一首首诗篇。循着他的诗文所述、金戈所指,我们可以看到一幅豪气干云的文化地图。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曹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 曹操跋涉千山万水,不畏艰难险阻C. 曹操将时代风云和山河壮阔收于眼底 D. 曹操豪迈激昂,志在四方6.(2分)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空间站的三位宇航员向全国人民直播送祝福,以下即席讲话不恰当的 一项是( )A. 龙腾九州举国欢庆,春回大地万家团圆。我们祝福万家团圆中的祖国强大富饶,人民幸福安康!B. 人在天上宫阙,心念祖国家人。我们在天宫给大家送上美好的祝愿,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祖国的美 好未来,共建我们的幸福生活。C. 人有鲲鹏志,国呈龙虎姿。值此新春佳节,我们祝福伟大祖国龙腾虎跃,祝全国各族人民龙年大吉!D. 建强国激流勇进,筑天宫奋楫扬帆。我们是在近地 400公里空间站的高邻,在此向全国人民拜年啦!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6小题, 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7—8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 十二月旦袁州①道中作【宋】朱熹今朝已是腊嘉平② ,我独胡为在远行。 白发倚闾③应注想,青山联骑若为情。眼儿媚 · 萍乡道中乍晴 【宋】范成大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挟头④。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⑤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注】①袁州:今江西宜春。 ②腊嘉平:腊月别称。 ③白发倚闾:指家中父母倚门盼归。 ④扶头: 扶头酒的省称,指易醉之酒。此处指醉态。⑤觳 (hú )纹:绉纱的细纹,喻水面波纹。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诗中 “ 我独胡为在远行”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远行的期盼。B. 范词 “ 春慵恰似春塘水” 将抽象的 “ 慵懒” 比作春水波纹,化虚为实。 C. 朱诗 “ 青山联骑若为情” 借青山连绵之景,反衬自己孤身漂泊的惆怅。 D. 范词 “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 以拟人手法写春日午后的慵懒氛围。8.(2分)这两首诗都是途经江西某地心中有感而发之作。朱熹在腊月之际,联想到家中白发的亲人正倚门盼望,表达了 的情感。范成大此时出使金国载誉而归,在柳条新抽、春塘水满的环境中,抒发了旅途中 的心情。(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第 9—11题。 (10分)刘式字叔度,少有志操,好学问,不事生产①。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治《左氏》、 《公羊》、《谷梁》、《春秋》,旁出入他经,积五六年不归,其业益精 ……淳化②中,高丽绝契丹③ 自归④ ,天子方事取幽州,嘉其识去就⑥ ,厚答其使。因欲结其心,使叔度往谕指⑥ ,王以下郊迎。叔 度秀美明辨,进退有规矩,望见皆心服。先是,高丽大旱,及使者授馆⑦ ,时雨尺馀,国中大喜,事汉 使愈谨。自陈国小齿下⑧ ,愿执子弟礼⑧ ,叔度不许。然所赂遗⑩甚厚,叔度亦为之纳,还朝封上 ,天子善之。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 传记卷 · 刘式传》,有删改)【注释】①生产:谋生之业。 ②淳化:宋太宗年号。 ③高丽、契丹:古国名。 ④自归:归附宋朝⑤ 去就:进退之道。 ⑥谕指:传达旨意。 ⑦授馆:安排住所。 ⑧齿下:年龄小。 ⑨执子弟礼:行晚辈礼节。⑩赂遗:赠送财物。 封上:将财物上缴朝廷。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 假( ) (2) 答( ) (3) 雨( )10.(4分)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欲结其心,使叔度往谕指, 王 以下郊迎。(2)自陈国小齿下,愿执子弟礼,叔度不许。11.(3分)选文中的刘式与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在学习上有何共同点?(三)默写(6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美丽的大自然令我们神往,漫步杭州西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____________ ” 的早春时节莺燕欢腾的景象令我们流连忘返;来到小石潭,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鱼游清澈潭水的画面(2)“ ,______________ ” 让我们赞叹不已;溯源而上,两只水鸟在水中的陆地上鸣叫,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关雎》中(3)” , ___________” 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小题, 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题。(9分)劳动的究竟① 许地山①劳动的究竟在哪里?照愚见,“ 安乐 ”两字可拿来做答案。②我一用功念书,就有朋友问我:“ 你不累吗?”我一动手工作,也有人问我:“ 你为什么不觉得 累呢?……那是快活事吗?”可见,人类生来就是好安乐的。既然是好安乐,为什么人们都以勤劳为道 德的义务呢?为什么社会不赞美安逸和怠惰呢?③原来我们寄身在这微尘似的天体上面,它的自身是常动不息的。它要动身才能支持它在太空里的位置,由它的动而生的力就激刺一切的生物教它们不能不动,所以人也要动才能在这天体上面站得住。人类一方面受自然的影响,一方面又要求自己的安乐,因此不能不想方法去调和两方面的冲突,结果就 生出“ 欲逸先劳 ”的道德观念来。④整理自然力,与自然力角胜负,为的是什么呢 是想要获得一个主宰的地位,想在字宙内获得一 切的享受。有享受才有安乐,战胜一分自然力就是获得一分享受。可以说劳动是获得安乐的手段。但是 自然非常之大,集合人类全体劳动的气力来和它比一比,简直以扶摇风和蚊蚋的呼吸相较一般。“ 一劳 永逸 ”的工作方法是骗人的说辞,是教我们安于懈息的动原。 因为我们用尽九牛二虎的力量才能够在 这动的天体上面取得一点享受。简单说一句: 自然力无限,我们的劳动也不息。⑤有人问:“ 人类的劳动既是要得着安乐,那么,安乐是在劳动的时候能够同时得着的呢 还是在劳 动以后才能得着的呢 若说同时可以得着安乐吧,又不大见得; 若说在劳动以后才能得着吧,在个人的享 受又很有限,何必苦苦地去求它呢 ”我要回答说:“ 在劳动的时间里头本来可以得着快乐,而劳动以后 所得的是安心。我们要注意的不是劳动以后的安心,乃是与劳动同时发生的快乐,因为教劳动家在劳动 时间内感受快乐是很要紧的。 ”⑥要使劳动者对工作发生快感是很难的。因为他们的劳动是奴隶的,不是主人的; 是机械的,不是 灵智的。精神、身体两方面受人支配,那所谓安乐的感觉自然就没有了。工厂里的工人,有些整天只是 安螺丝钉的,有些整天只是在每块木板上钻几个窟窿的,天天是这样,月月是这样,必定会发生不耐烦 的心事,于是见着劳动就厌恶起来。如此,纵然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工资,也不能鼓励他们,教他们 对所做的功夫有充分的热忱和快感。若要让他们感到快乐,就应减少机械的劳动,增加灵智的劳动。教 工人在应该做的事情以外有获得发展智力的机会,借此养成他们的创造力。因为创造是可乐的,工人对 着由他们的创造力所得劳动的产物,便能获得安慰,他们那种机械劳动的痛苦也就减少了。⑦此外,可以说的还有灵智的制造厂--学校的劳动问题。现在的学校对待学生有时和旧式的工厂对 待工人的方法差不多。如每日的功课几乎全是用脑的,至于注意身手的很少,纵然有,也不过是一星期 有四五个小时的体操和手工,体操不能算为正式的劳动,还有些地方连手工也没有。这样多用脑力的结 果也是会变成机械的劳动,让学生感到痛苦。普通的学生常不喜欢兵式体操,那是因为这样的操法含有 机械性。所以我们要想方法去增加学生在课内课外的灵智的劳动,教他们对于劳力所得的出品能够快快 活活地享受。如果照着这样行,一定要比那有规则的体操和形式的手工还要强得多。⑧总之,劳动的自身就是获得安乐的手段,在劳动进行时也可以获得愉快。凡没有创造和灵智能力的劳动,须排斥它。在劳动的时候虽然肉体上有时觉得不舒服,也不能因此就失掉快乐,而且鼓励他在 越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劳动的精神。就算他自己暂时不能获得安乐,也可以教他想着他的劳动是为公众的。 他看见众人获得安乐,也就把劳动的困难忘记了。⑨记得林伯桐先生曾说:“ 人生未必有不求乐者: 以乐为乐,非知乐者也; 以忧为乐,非可乐者也;乐 之实在于能劳。 ”由此可见,劳动的究竟是要获得安乐,而安乐又是随时伴着劳动而生的。【注】①究竟: 结果,原委; 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毕竟,到底。13. (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劳动的究竟是安乐” 。B. 要使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快感,只减少他们的劳动时间,增加他们的工资是不行的。C.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证观点。D. 劳动的自身是获得安乐的手段,在劳动进行时也可以获得愉快,越劳动就越快乐。14. (3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 达 · 芬奇说:“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B. 鲁迅认为:“ '一劳永逸’ 的话,有是有的,而' 一劳永逸’ 的事却极少。” C. 古人有言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D. 居里夫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自己的劳动,终于提炼出了 “ 镭” ,她从中获得了快乐,因为这项工 作是灵智的。15. (3分)试结合本文相关内容以及学习课文《最苦与最乐》的体会,谈谈如何获取人生快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题。 (每小题 3分,共 6分) 【材料一】 ·截止 2025年 2月 13 日夜间,《哪吒 2》中国票房收入突破 100亿元人民币。该片是首部单一市场 票房过 10亿美元、首部全球票房超 10亿美元的非好莱坞影片。《哪吒 2》的成功,离不开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厚积累。续集延续了前作的角色设定与世 界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既保持了连贯性,又让老观众倍感亲切,新观众也能轻松上手。这种传 承与创新的结合,正如古人所说:“ 继往开来 ” ,让人倍感温暖。也离不开打造者在内容和技术上的双重创新。《哪吒 2》的成功除了导演花费两年多时间打磨剧本, 还得益于中国动画工业化的进步和对技术细节的打磨。参与制作的 138家动画公司,展示了国产动画产 业链的成熟; 影片的特效镜头多达 1900余个,单帧渲染时间甚至高达 48小时,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正 是对观众的尊重。也得益于精心打磨,《哪吒 2》多线情感叙事,成功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父母情、师 徒情、兄弟情,犹如一曲动人的交响乐,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当然,外部环境的成全也很重要,《哪吒 2》恰逢 2025年春节档期,而同期缺乏强劲竞争对手,尤 其是好菜坞大片《美国队长 4》口碑不佳,更是为《哪吒 2》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影片将中国传统文化 与现代叙事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信,更让世界看到中国故事的 魅力。——根据新华网 2025年 2月 14材料整理【材料二】春节以来,《哪吒 2》的票房不断刷新纪录、创造历史。通过对《哪吒 2》火爆出圈的分析,或许 能找寻到其中的“ 文化密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沃土。在《哪吒 2》中,从三星堆文明获得灵感的结界兽、 硕大无朋的天元鼎、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等,将观众带回荣耀的青铜时代; 魔丸、灵珠引发的系列 故事,让人想起《庄子》中的寓言 ……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依然是这部作品的根与魂。纵观近年来的国 产动画,无论是《大圣归来》对国风国潮与年轻表达的融合,还是《长安三万里》以豪迈诗情唤起文化 共鸣的表达,虽然审美品位与创新视角各不相同,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却如出一辙。传统文化要与现实主义融合,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与市场潜力。在《哪吒 2》中,许多人看 到了现实的影子,如太乙真人被认为是“ 打工人 ”的缩影,哪吒身上的硬刺被看作是“ 人生的伤痛 ” , 众生齐心打破巨鼎被看作是对生活的拼搏 ……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同样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 神。因为与现实融合,哪吒既像从古代神话中破空而来,又像现代人内心深处追求无畏精神的直观投射, 这也是其能引发共情与共鸣的重要原因。——选自云岭时评《传统文化现代演绎,《哪吒2》是怎么做的》【材料三】3月6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曼教授参加《两会面对面》栏目直播,探讨传统文化,解 密传统文化为何越来越“ 潮 ” ,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成为顶流。蒙曼教授书说:“ 国潮再出圈是一个特别自然的事情。因为第一他已经刻在我们的基因血脉里了, 第二个是他又有陌生感,有它新鲜的一面。所以传统文化在某一刻一定会被创新唤醒。 ”直播结束时,机器人现场向蒙曼老师提问“ 如何借助 AI 技术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蒙曼 教授“ 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你能给我更丰富的知识来填充我的头脑,我来替你感受。比如说,你告 诉说: 我'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我替你感受一下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跟我说' 砌下落梅 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我替你感受人生之中还有多少惆怅和无奈。我们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我 们的传统文化就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2025年 3月改编16. (3分)下列对《哪吒 2》成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影片继承前作角色设定与世界观,并通过深化传统文化元素保持连贯性与创新性。 B. 制作团队联合 138家动画公司,以工业化模式打造 1900余个高精度特效镜头。C. 影片通过魔丸、灵珠等意象,完全脱离现实逻辑,专注构建虚幻的神话世界。D. 将太乙真人塑造为 “ 打工人” 缩影,使观众在幻想叙事中投射现实情感共鸣。17. (3分)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哪吒2》的 “ 文化密码” 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点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8—21题。 (14分)回望老街①铺着青石板的老街,总是人来人往,街两旁的一店一铺,与乡人们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一幅动人 的画卷。每每回望老街,顿感烟火缭绕,暖意十足。②学校就在老街上,少年时的我,上学都要经过老街。③老街东头有家理发店,店内有一把红黑相间的真皮沙发椅。当时,沙发在乡间极其少见,是个“ 高 大上 ”的稀罕货。我去剪头发时,曾坐上去过,特柔软,仿佛陷进了棉花窝里,舒坦得难以言喻,靠在 椅背上也是软软的,惬意无比。④那时,我特羡慕有胡子的男性大人,剪完头发后,那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理发师,会神秘地扣 动一个“ 机关 ” ,沙发靠背便会“ 咔 ”的一声向后仰倒,上面的人便可半躺在沙发椅子上,浅浅地睡会 儿舒舒服服地享受刮胡子的快感。刮完胡子后,还可以继续躺会儿,让理发师给自己掏掏耳朵,再洗把 热水脸,最后才万分不舍地起身,让给在一旁等待的下一个人。⑤那家理发店的生意很好,几乎“ 垄断 ”了整个市场,但想来并不是理发师的手艺有多么精湛,而 是那把充满了魔力的沙发椅。乡下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整天忙着,躺睡的都是硬板床,哪里能享受到如 此来软的沙发椅呀,是它放松了每个人的筋骨,舒缓慰藉了乡人们困顿不屈的身躯,让人们情不自禁地 纷至沓来。⑥老街里,五六家飘香的油炸糯米饺子铺,同样垄断着人们对味蕾的厚爱。饺子用精肉或豆腐做馅, 放入油锅中翻滚一番,捞出后金黄金黄的,一口咬下,外脆里嫩,鲜香瞬间在唇齿间绽开。⑦清晨,五六口摆放在门口的大铁锅,不约而同地倒油点火,瞬间,火烟共舞,热量升腾,锅内的 油被烧得滚烫沸腾了起来,再迅速放入饺子,开炸。很快, 街头街尾就有了饺子的诱人香气,这香气在 老街的上空,狂放地飘荡着,肆意地散发着,成了最好的美食诱惑 ,引得上街的乡人们,三五成群,纷 纷走进去“ 坐茶馆 ”。⑧“ 坐茶馆 ”是家乡的方言俗语,说的是掏钱去饺子铺里喝茶、吃点心。陈设简陋的饺子铺里,光 线黯淡,但这丝毫没有消退食客们的热情。选定一方纹理斑驳的老桌,拿起倒扣在桌上的杯益、碗碟, 放入茶叶,冲入开水,要上一碟饺子,费用不过两三块钱,边吃边喝边聊,满足的滋味很快由口入心。⑨若是请别人坐茶馆,再要些五香花生、怪味豆、油饼等,花钱不多,宾主皆能吃得满嘴油腻,浑 身热乎乎的,乡情在此间蒸腾缭绕。⑩乡人们吃不起山珍海味,更去不起城里的高档饭店,小小的饺子店, 简单的几样点心,便是他 们解馋、舒缓压力、积蓄气力、再度向前出发的动力。⑩老街上还有几家服装店,每年春节前几日, 一贯节俭的母亲总会破例带我去那里买新衣,大年初 一来穿。于是每到腊月,我便会专门留心服装店挂出来的新衣,默默在心里初选上几件心仪的,等母亲 最后的定夺。衣服无论贵贱,承载的都是一份浓浓的心意,新衣穿在身上,大人和小孩心里都是美滋滋 的,对新年有了更多美好的期盼。@老街两旁,还有茶叶店、杂货店、药店, 亦有猪肉铺、菜市摊、农具坊,它们让老街与乡人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彼此相依。⑥眼下,全国各地的老街如雨后春笋,纷纷被打造成旅游景点,并嫁接上各种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以吸引游人。可是,如游客不曾在那里生活过,不曾一次次地与它们打照面,那么两者之间不过是萍水 相逢下的几张合影罢了,一游而过,一赞而逝。⑩唯有曾经深深扎进过老街的怀抱里,与它们有过交集,才会真正懂它们,念着它们。就像我家老 街上的沙发椅、饺子铺、服装店,对乡人们来说便是放松、犒赏和期盼,是苍白乏味辛劳生活里的一抹 抹亮色,是寻常岁月里最真实的内心颤动。⑥在中国的乡村中,有无数如我老家那样的老街,它们简单而粗犷,其貌不扬,但却能在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中给予一方乡人以慰藉、激励、希望,它们也曾在无数代人的记忆里安营扎寨,给从那走出的 游子们无限的怀念。⑩老街不老 ,刻满了岁月时光的余韵,老街烟火常在,暖意总穿过乡人们的宽广胸膛,怎么会老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 )18. (4分)文中围绕老街的店铺,展现了乡人生活的慰藉。请结合文本,补全下表。店铺/场所 提供的慰藉及作用理发店 ①饺子铺 黄足味蕾,②服装店 ③其他店铺(茶叶店、杂货店等) ④19. (3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街头街尾就有了饺子的诱人香气,这香气在老街的上空,狂放地飘荡着,肆意地散发着,成了最 好的美食诱惑。 ”20. (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 “ 沙发椅” “ 饺子铺” 等意象以小见大,展现老街对乡人精神的滋养。B. 第 段通过对比,强调老街的真正价值在于生活体验而非旅游包装。C. “ 老街不老”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老街文化生命力的赞美。D. 文章通过描写老街被改造为旅游景点,呼吁保护传统建筑。21. (4分)作者在文末感叹“ 老街不老” ,而现实中许多老街被改造为旅游景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 认为应如何平衡老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 10分)22. (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常谈》中提到,《说文解字》中 “ 六书” 是东汉许慎首创的造字法则,包括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六种类型。B. 《昆虫记》中法布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昆虫习性,如蝈蝈与蝉食性对比、螳螂与蚂蚁捕猎方式对比体 现了科学观察的严谨性与文学描写的生动性。C.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斯诺的实地采访,首次向世界客观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与生活细节, 如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用降落伞布缝制背心等真实场景。D.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 “ 老莱娱亲” “ 郭巨埋儿” 等虚伪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扭曲,体现了鲁迅对旧文化的理性反思。23. (3分)如果有跨越时空的相聚,你认为下列哪些人可能成为精神挚友,请选择其中的一组说明理由。A. 杜少卿与林冲 B. 保尔 · 柯察金与简 · 爱 C. 保尔 · 柯察金与孙悟空 D. 杜少卿与简 · 爱【示例】尼摩船长与范爱农,理由 : 尼摩船长反抗殖民压迫,以科技力量挑战强权,范爱农反抗封建旧 俗,追求民主革新,二者皆以“ 孤独的觉醒者 ”姿态对抗时代枷锁; 尼摩远离大陆与范爱农的潦倒结局, 共同揭示“ 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洪流中的无力感 ” ,其悲剧性源于清醒认知与无法破局的矛盾。24. (4分)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我们应如何准确把握这些人物形象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取一种分析人物的方法,结合某部名著的相关内容,谈谈你是怎样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 分析人物的方法:①关注人物言行 ②探讨人物关系 ③人物对比分析五、写作(50分)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庐山云雾浸润千年文脉,赣江碧水映照赤子之心。王安石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写变法之志,文天 祥用“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书家国之情,汤显祖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传至诚之道。 当人工智能能 模仿《滕王阁序》的骈俪对仗,我们依然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 ”的夕阳美景而感动,我们依然在失意时 为“ 沉舟侧畔千帆过 ”而重新昂首,我们依然为“ 会当凌绝顶 ”的少年意气而心潮澎湃。请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写作:讲述你触摸文化温度的故事或围绕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拟 题目; 文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600字。2025年九年级六校联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1. ( 1 )( 1 分)耸;( 2 )( 1 分)kuànɡ2. ( 1 分)、(顿号)3. A 【解析】画线句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 “ 通过 ” 删去,按照多就 少改的原则,A 项正确。4. D 【解析】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妙手回春:比喻将 濒于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把生命垂危的病人医治好。味同嚼蜡:形 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 书。故选 D。5. C 曹操的诗文有“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的风雅之举” ,也有“ 金戈所指”“ 豪气 干云” ,因此 “ 曹操将时代风云和山河壮阔收于眼底” 的说法最恰当。6. D 【解析】“高邻”是对邻居的敬称,用于此处不合适。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6 小题,20 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7-8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 7.A【解析】诗中更多的是无奈与思乡之情。8.( 2 分。各点 1 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闲适、慵懒。《袁州道中作》释意:今天已经是腊月了,而我却为何独自在远方旅行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倚着门框,应该在盼望我回去吧;青山连绵,我与马儿相伴,仿 佛沉浸在某种情感之中。《眼儿媚 · 萍乡道中乍晴》释意:温融融的阳光穿过飘浮的紫云落到平地, 景色美天气暖,敞开了轻轻的皮衣。让人困倦的天气,令人陶醉的花香,正午酣 梦时扶着头醉态迷离。春日的慵懒恰似池塘里静静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涟漪就像 春愁乏起。碧水缓缓波荡,东风柔软无力,水面像要皱起微波又将微波抹去。(二)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9-11题。(共 10分) 9.( 3 分)( 1 )借;( 2 )答谢;( 3 )下雨。10.( 1 )( 2 分)因为想要笼络(结交)高丽,朝廷派刘式前往传达旨意,高丽国 王以及群臣到城外迎接。( 2 )( 2 分)高丽王自称国家弱小且君主年幼,希望以晚辈之礼侍奉宋朝, 刘式没有答应。11. ( 3 分。各点 1 分)①年少好学 ②借书而读 ③勤奋治学 【译文】刘式,字叔度,年轻时就有志向和操守,喜爱学问,不从事谋生之业。十八九岁时,他 辞别家人到庐山隐居,借书来读,潜心研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春秋》,同时 广泛涉猎其他经书,连续五六年不曾回家,学问越发精深 …… 宋太宗淳化年间,高丽国与 契丹断交后主动归附宋朝,当时皇帝正谋划收复幽州,赞赏高丽懂得进退之道,于是厚待他 们的使者。为了进一步笼络高丽,朝廷派刘式前往传达旨意,高丽国王率群臣到城外迎接。 刘式容貌俊秀、言辞明晰,举止进退皆合乎礼仪,众人一见便心生敬服。 此前,高丽国遭 遇大旱,但自刘式作为使者入住驿馆后,天降大雨,积水一尺多深,举国欢庆,对待汉朝使 者更加恭敬。高丽王自称国家弱小且君主年幼,希望以晚辈之礼侍奉宋朝,刘式没有应允。 然而高丽赠送的财物非常丰厚,刘式收下后,回朝时全部上缴朝廷,皇帝对此十分赞许。(三) 默写(6分)12. (每空 1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3)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题。(9分)13. D14. C15.( 3 分)本文着重论述了“ 劳动的究竟是‘ 安乐’ ” ,即劳动是获得安乐的手段, 灵智的劳动会给人带来快乐,可见灵智的劳动是获取快乐的手段( 1.5 分);《最 苦与最乐》一文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责 任,同时还告诉我们人应该勇担责任,不逃避责任,由此可见,尽责任也是获取 快乐的重要手段( 1.5 分)。(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题。(每小题 3分,共 6分)16.( 3 分)C 错误:材料二强调影片将幻想与现实融合(如“ 打工人”“ 人生伤 痛” ),并非 “ 完全脱离现实”。17.( 3 分)每点 1 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沃土:以三星堆文明、《庄子》寓言等 为灵感,保持神话内核(材料二);②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将青铜纹饰、古典意象与“ 打工人”“ 人生伤痛” 等 现实符号结合(材料二);③ 技术赋能文化表达:通过工业化制作与 AI 技术辅助,提升细节品质并拓展创 作边界(材料一、三);④ 情感共鸣的深层联结:多线叙事引发对亲情、拼搏等普世价值的共情,投射 现代精神追求(材料一、二)。(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题。 (14分)18. (3分)D 原文第 段提到“ 其他老街被改造为景点” ,而作者的老街依然 保留原貌,并未被改造;选项曲解文意。19. (4分)(一点 1分,语义相近即可) ①沙发椅放松筋骨,缓解劳作疲惫;②成为乡情交流的纽带(或 “ 积蓄生活动力” );③新衣承载新年期盼,带来精神愉悦;④与乡人生活紧密相依,提供日常所需。20.(3分)运用拟人手法,“ 狂放地飘荡”“ 肆意地散发着” 赋予香气以人的动 作情态,生动写出饺子香气的浓烈与张扬,突出老街美食的诱人魅力,体现“ 老 街烟火” 温暖人心的主题。21.(4分) ①保留原生态生活:避免过度商业化,维持老街与居民生活的自然 关联(如文中理发店、饺子铺的日常功能);②结合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 生参与老街保护。③用传统节日唤醒记忆,在老街举办特色节庆。如某些古城每 年元宵节重现 “ 花灯诗会” ,学生穿着汉服猜灯谜、背古诗,让节日习俗代代相 传。④挖掘情感价值:通过记录老街故事、传统技艺,传承集体记忆(如新衣承 载的期盼);⑤创新活化利用:在保护建筑风貌的同时,引入文化体验活动(如 传统美食制作、民俗展示),让游客深度感知而非 “ 萍水相逢”。(能答到 3点, 一点 1分,语言流畅有层次 1分)四、名著阅读(10分)22.(3分) A 《经典常谈》明确指出,“ 六书” 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 结的汉字结构规律,而非其 “ 首创”。许慎系统整理了先秦至汉代的造字用字方 法,并非创造者。此选项混淆了 “ 总结” 与 “ 创造” 的概念。23. (3分)(事例或性格特点各 1分,分析共同点 1分)示例 1 :我选择 A. 杜少卿与林冲。理由:杜少卿蔑视封建科举,拒绝出仕, 背离世俗追名逐利的轨道,坚守自我。林冲原本逆来顺受,在被封建势力逼得家 破人亡后,奋起反抗上梁山。两人都不随波逐流,在各自的时代, 一个以远离官 场的方式,一个以武力反抗的方式,对不合理的社会规则说 “ 不 ” ,他们对自我 内心坚守的执着,能让彼此引为精神挚友。示例 2 :我选择 B. 保尔 · 柯察金与简 · 爱。理由:保尔为了革命事业,克 服重重艰难险阻,即便身体残疾也不放弃理想,坚韧不拔。简 · 爱出身低微,在 成长过程中饱受歧视,却始终追求平等与尊严,不向命运低头。他们面对生活磨 难时展现出的顽强不屈精神,以及对心中信念(保尔的革命理想、简 · 爱的平等 追求)的执着坚守,使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惺惺相惜的精神挚友。示例 3 :我选择 C. 保尔 · 柯察金与孙悟空。理由:保尔在革命道路上,不 管遭遇多少伤病、挫折,都坚定地朝着共产主义理想前进,毫不退缩。孙悟空不 满天庭的压迫,大闹天宫,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不畏艰难险阻。两人都具有强 烈的反抗精神,一个反抗黑暗的社会制度,一个反抗天庭权威,且都在各自的征 程中展现出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的无畏勇气,这让他们有成为精神挚友的基础。示例 4:我选择 D. 杜少卿与简 · 爱。理由:杜少卿轻视功名利禄,尊重女 性,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有着平等的思想观念。简 · 爱更是一生都在追求 平等,无论是面对爱情还是社会地位,都坚定捍卫自己的尊严与平等权利。他们 在平等观念上的高度契合,以及对传统不合理观念的勇敢突破,使他们能够在精 神层面相互理解、相互认同,成为精神挚友。24. (4分)(围绕主题 1分,结合具体情节2分,语言流畅有条理 1分)示例一 :关注人物言行:《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妖魔鬼怪时的英勇无畏、 对师傅唐僧的忠诚孝顺,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在每一次行动、每一句言语中。对 孙悟空言行的细致关注,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立体地感受孙悟空的复杂性格。示例二:探讨人物关系:《骆驼祥子》中,虎妞对祥子的爱中夹杂着控制, 而祥子在最初的抗拒后逐渐妥协,这段关系的发展揭示了祥子性格中的软弱与无 奈。通过探讨人物关系,能更加全面地理解祥子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示例三:人物对比分析:《水浒传》中,林冲行事谨慎,受高俅陷害走上反 抗之路;武松则性格豪爽,行事果敢,为兄报仇不惜血溅鸳鸯楼。林冲的隐忍与 武松的刚烈形成鲜明对比,对比分析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各有千秋的英雄人物。五、写作(50分)(一)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明确,内容切合题意,符合 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文从字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二)作文等级评分标准(1)基础等级(40 分)①一类卷( 34~40 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②二类卷( 28~33 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流畅,结构完整,书写整洁。③三类卷( 21~27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流畅, 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④四类卷( 20 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 混乱。(2)发展等级( 10 分)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奇特,有个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