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下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与生活的联系血浆的渗透压与0.9%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前者又叫生理盐水。凡浓度高于0.9%NaCl溶液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低于则称为低渗溶液。水分渗透的方向: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保持原形态不变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虽然蛋白质含量最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较Na+和Cl-大得多,但数目远少于Na+和Cl-。血浆的化学成分“大头娃娃”是婴儿长期食用无营养的劣质奶粉造成的,由于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很低,造成婴儿因营养不良而全身特别是头部水肿(组织液增多)。与社会联系课后拓展:查阅资料,分析其它组织水肿的实例及其形成原因。减少下降蛋白质营养不良血浆蛋白______血浆渗透压______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问题: 什么是组织水肿?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孕妇脚水肿组织水肿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①定义:渗透压异常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蛋白减少①严重营养不良②肝功能受损③肾小球肾炎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蛋白质增多④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⑤机械损伤或过敏反应⑥毛细淋巴管阻塞①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组织间隙中积累的 组织液 过多导致②引发原因如下:渗透压不稳定会怎么样?组织液增多→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pH近中性,为 。7.35~7.45(2)平衡的维持:1、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在这种情况下,机体是如何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乳酸+NaHCO3乳酸→→乳酸钠+↓H2CO3 →CO2+H2O↓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泌尿系统排出体外2、食用碱性食物后,会影响血浆的pH吗?Na2CO3+H2CO3→NaHCO3→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 Na2HPO4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左右。37℃意义:为各种酶提供适宜的温度,保证各类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 温度稳态 恒定不变,而是 。不是动态平衡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细胞与内环境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与外界环境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02等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细胞膜2. 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形成H2CO3然后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CO2+H2O H2CO3 H+ + HCO3-。循环系统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 ) ,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血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循环系统1、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2、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肺、小肠、肾、皮肤食物气体细胞尿素、无机盐、水尿素、无机盐、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 肤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代谢废物代谢废物O2CO2重吸收循环系统血浆淋巴液组织液4.请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营养物质CO2、废细胞内液CO2呼吸系统O2水、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化系统O2、营的物质交换的物质交换内环境血浆血液循环O2、营CO2、废淋巴循环淋巴组织液内、外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媒介细胞的“家组成员”内环境的组成1. 不同细胞的内环境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3.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细胞的“家庭氛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2. 酸碱度3. 温度细胞的“交流网”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课堂总结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人体系统呼吸系统肺泡结构模式图知识拓展消化系统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人体系统知识拓展消化系统小肠绒毛和小肠上皮细胞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人体系统知识拓展泌尿系统肾脏的结构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人体系统知识拓展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人体系统知识拓展尿液的形成知识拓展尿液原尿血浆尿液的形成过程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选择性必修1 P4正文)( )2.血液是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成分。(选择性必修1 P4正文)( )3.血浆渗透压取决于Na+、Cl-的浓度。(选择性必修1 P5正文)(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选择性必修1 P5正文)( )5.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选择性必修1 P5正文)( )6.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选择性必修1 P5正文)( )7.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选择性必修1 P5正文)( )易错辨析×√√××××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心肌细胞所需营养物质来源于组织液低于乳酸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属于细胞外液 考点训练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胰岛素和脂肪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在消化道中进行,不在内环境中进行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 高考真题演练2.(2023·河北·高考真题)小鼠注射某药物造成肾功能异常,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血浆蛋白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蛋白丢失可造成血液中抗体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B.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C.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高于血浆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D.小鼠肾功能衰竭时,血浆中尿素氮升高抗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质,为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分布于血浆和组织液等渗透压是血浆的主要理化性质之一,其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中Na+和Cl-的数目远多于血浆蛋白的数目,其形成的渗透压远高于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可通过尿液及时将代谢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浆中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浓度升高 考点训练 3.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有关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 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Ⅰ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但是葡萄糖含量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